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是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其结果是:语文课堂干巴无味,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越不会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师若能实践新课程的教学观,让课堂上真正出现师生互动的局面,语文课堂将因此而精彩。
一、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
1、教学观念要转变。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观,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语文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这样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不再是自己传授知识、单向付出的地方;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课堂面貌的根本变化。
2、课堂氛围要和谐。语文课堂上学生“不动”,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给他们“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在于学生不敢“动”。试想,教师在课堂上满脸严肃、冷若冰霜,学生稍“动”一下、“动”得稍不准确,就横加指责、大加训斥,学生“动”了一次之后还会再“动”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外要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课堂上要表现得热情、真诚、幽默,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能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巧妙化解学生的尴尬,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让语文课堂和谐温馨,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二、实践师生互动的教法
1、读一读。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适合朗读,教学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教师应适时指导朗读技巧,点拨朗读疑惑。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教师示范、指导、点拨交互进行,最终将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目标经师生互动后达到。如:教学《黄河颂》时,学生稍稍朗读、对诗歌感情略有感悟后,就给学生配上《黄河颂》的音乐,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节朗诵,其他学生点评,教师适当点拨。师生共同努力,读出诗歌表现的赞颂祖国之情和流露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就已达到。
2、查一查。很多学习任务的完成不一定非得依靠教师。如:语文课文中的字词梳理、作者情况、背景资料等完全可由学生查找工具书、互联网来解决。学生动手查得知识,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3、说一说。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时,精心设计了各种问题,学生在研究这些问题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不太准确,一次组织语言就是一个可喜的成功;精言妙语的出现更是师生互动带来的极好效果。
4、议一议。某些学习任务难度稍大、学生一人无法完成时,可把它交给几个学生组成的小组,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合作探究,几个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既让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团队精神。
5、演一演。有些課文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人物对话,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人物的动作、语言,在准备表演和表演之中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学生兴味盎然。如:学习《卖油翁》,两位学生分别饰演陈康肃和卖油翁,在他们惟妙惟肖地表演后,其他同学自然能接受文本价值观。
6、写一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感知作者情感、掌握文章写法之后,可让学生以文章的某一方面为因由写一写,在写作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写作之后,学生公开朗读、交流自己的作品,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叶圣陶《一个少年的笔记》之《诗的材料》后,要求学生把文章中对荷花的描写作为材料,写一首短诗。有学生写道:“我是一朵荷花/漂亮青香/阳光下/翩翩起舞/风过了/蜻蜓来耳畔低语/小鱼在我脚下轻诉。”短诗创作的成功,让学生更加明白文章告诉的道理:大自然的美景及美的体验都是诗的材料。
当然,课堂上学生的读、查、说、议、演、写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当组织者,又当参与者,师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三、反思师生互动的效果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是语文教师反思的内容之一。通过反思,调节师生活动的时间,改换师生活动的方式,能使师生互动更有序、更有效。例如:教学前反思课前设计中的某一个问题学生会不会说,教学后反思课堂上学生噤若寒蝉的原因何在……这样的反思既能让以后的师生互动高质高效地进行,又能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能力。
总之,师生互动、积极交往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的美好境界之一。语文教师,请让学生和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一、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
1、教学观念要转变。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观,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语文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这样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不再是自己传授知识、单向付出的地方;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只有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课堂面貌的根本变化。
2、课堂氛围要和谐。语文课堂上学生“不动”,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给他们“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在于学生不敢“动”。试想,教师在课堂上满脸严肃、冷若冰霜,学生稍“动”一下、“动”得稍不准确,就横加指责、大加训斥,学生“动”了一次之后还会再“动”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外要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课堂上要表现得热情、真诚、幽默,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能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巧妙化解学生的尴尬,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让语文课堂和谐温馨,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二、实践师生互动的教法
1、读一读。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很多适合朗读,教学时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教师应适时指导朗读技巧,点拨朗读疑惑。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与教师示范、指导、点拨交互进行,最终将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目标经师生互动后达到。如:教学《黄河颂》时,学生稍稍朗读、对诗歌感情略有感悟后,就给学生配上《黄河颂》的音乐,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节朗诵,其他学生点评,教师适当点拨。师生共同努力,读出诗歌表现的赞颂祖国之情和流露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就已达到。
2、查一查。很多学习任务的完成不一定非得依靠教师。如:语文课文中的字词梳理、作者情况、背景资料等完全可由学生查找工具书、互联网来解决。学生动手查得知识,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3、说一说。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时,精心设计了各种问题,学生在研究这些问题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不太准确,一次组织语言就是一个可喜的成功;精言妙语的出现更是师生互动带来的极好效果。
4、议一议。某些学习任务难度稍大、学生一人无法完成时,可把它交给几个学生组成的小组,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合作探究,几个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既让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团队精神。
5、演一演。有些課文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人物对话,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人物的动作、语言,在准备表演和表演之中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学生兴味盎然。如:学习《卖油翁》,两位学生分别饰演陈康肃和卖油翁,在他们惟妙惟肖地表演后,其他同学自然能接受文本价值观。
6、写一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感知作者情感、掌握文章写法之后,可让学生以文章的某一方面为因由写一写,在写作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写作之后,学生公开朗读、交流自己的作品,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叶圣陶《一个少年的笔记》之《诗的材料》后,要求学生把文章中对荷花的描写作为材料,写一首短诗。有学生写道:“我是一朵荷花/漂亮青香/阳光下/翩翩起舞/风过了/蜻蜓来耳畔低语/小鱼在我脚下轻诉。”短诗创作的成功,让学生更加明白文章告诉的道理:大自然的美景及美的体验都是诗的材料。
当然,课堂上学生的读、查、说、议、演、写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当组织者,又当参与者,师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三、反思师生互动的效果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是语文教师反思的内容之一。通过反思,调节师生活动的时间,改换师生活动的方式,能使师生互动更有序、更有效。例如:教学前反思课前设计中的某一个问题学生会不会说,教学后反思课堂上学生噤若寒蝉的原因何在……这样的反思既能让以后的师生互动高质高效地进行,又能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能力。
总之,师生互动、积极交往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的美好境界之一。语文教师,请让学生和我们一起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