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改变阅读教学耗时最多、用力最大而收获甚小的状况?我认为,应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强化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使他们自己会读书,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
一、以讀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就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设阅读的目标层次,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问题阅读的习惯。再次,教会学生能进行比较,从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异同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给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语文阅读不超脱字、词、句,因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对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教《祝福》一文,文中写祥林嫂被婆家绑架,鲁四老爷先说了“可恶!然而……”,又说了一句“可恶”。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上下文,明确第一句话是在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被绑架的消息后说的一句话,指导学生联系本文第一自然段对鲁四老爷的描写去理解;第二句话是在卫老婆子伙同祥林嫂婆家抢走了祥林嫂又来鲁家所说一句话,联系前文祥林嫂是如何到的鲁家,我们可以理解第二个“可恶”。在平时教学中,我紧扣预习提示、教材上课后练习的知识点,将“长文”缩“短”,大胆处理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捕捉、概括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
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例如:初中教材中的议论文知识点,分散于几个单元中进行教学,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议论文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都是零散的,难以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教给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整体概念,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如:先让学生弄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明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再让学生明确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的位置可以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段中,还可以放在段末;而论据则要让学生明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论证方法可分为立论、驳论,知道立论是正面讲道理,多采用举例、讲道理的方法,有时也运用比喻、正反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而驳论是驳斥错误、反动的观点,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方式,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这样,分散于各单元的议论文知识点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整体印象。
四、教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1、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思想、方式去领悟问题,最终达到释疑是很重要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矛盾”之处提问题,如:教《孔乙己》一文时,可抓住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提出为何既用“大约”又用“的确”、是否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用意,以此让学生掌握从课文“矛盾”之处生疑、从回顾课文中解疑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前后照应中找疑问,从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关系中找疑问。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就能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2、教给学生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鉴赏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注意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学修养、世界观等方面去品评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用正确的态度去鉴赏作品,分清作品的精华与糟粕,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预习、复习、课外阅读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等等,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把阅读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学语文与学生活、学做人结合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阅读和应用实践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其他的篇章问题,“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
一、以讀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就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设阅读的目标层次,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问题阅读的习惯。再次,教会学生能进行比较,从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异同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给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语文阅读不超脱字、词、句,因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对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教《祝福》一文,文中写祥林嫂被婆家绑架,鲁四老爷先说了“可恶!然而……”,又说了一句“可恶”。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上下文,明确第一句话是在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被绑架的消息后说的一句话,指导学生联系本文第一自然段对鲁四老爷的描写去理解;第二句话是在卫老婆子伙同祥林嫂婆家抢走了祥林嫂又来鲁家所说一句话,联系前文祥林嫂是如何到的鲁家,我们可以理解第二个“可恶”。在平时教学中,我紧扣预习提示、教材上课后练习的知识点,将“长文”缩“短”,大胆处理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捕捉、概括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
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例如:初中教材中的议论文知识点,分散于几个单元中进行教学,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议论文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都是零散的,难以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教给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整体概念,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如:先让学生弄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明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再让学生明确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的位置可以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段中,还可以放在段末;而论据则要让学生明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论证方法可分为立论、驳论,知道立论是正面讲道理,多采用举例、讲道理的方法,有时也运用比喻、正反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而驳论是驳斥错误、反动的观点,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方式,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这样,分散于各单元的议论文知识点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整体印象。
四、教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1、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思想、方式去领悟问题,最终达到释疑是很重要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矛盾”之处提问题,如:教《孔乙己》一文时,可抓住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提出为何既用“大约”又用“的确”、是否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用意,以此让学生掌握从课文“矛盾”之处生疑、从回顾课文中解疑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前后照应中找疑问,从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关系中找疑问。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就能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2、教给学生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鉴赏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注意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学修养、世界观等方面去品评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用正确的态度去鉴赏作品,分清作品的精华与糟粕,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预习、复习、课外阅读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等等,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把阅读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学语文与学生活、学做人结合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阅读和应用实践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其他的篇章问题,“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