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正规饮食、运动治疗及卫生宣教。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照组实施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结果 CSII组血糖控制达到预期血糖控制值时间(7.4±2.8)d,每日胰岛素用量(35.9±44.2)IU,无低血糖现象及黎明现象发生;对照组分别为(14.6±4.7)d、(47.8士6.2)IU、8例(20.5%)。CSII组患者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II减少(P<0.01或P<0.05)。结论 CSII比MSII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效果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60-02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胰腺B细胞分泌功能损害而使体内IIIL糖升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日前其患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胰岛素是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其治疗方式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作者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选择了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CSII和MSII治疗,比较其临床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因血糖控制差而需住院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合并严重脏器衰竭者、不合作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16~70岁,平均42.6岁,病程1~20年,平均7.66年。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基線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正规饮食、运动治疗及卫生宣教。①观察组实施CSII,应用胰岛素泵(美国美敦力712型胰岛素泵),装入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优泌乐,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基础胰岛素及三餐前予大剂量胰岛素推注,使用胰岛素的初始总量为实际体重×0.40U,基础量和大剂量各半,三餐大剂量按40%、30%、30%分配,以后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基础剂量和大剂量。②对照组实施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睡前皮下注射优泌林N,初始总剂量为实际体重×0.4U,4次分别按40%、20%、20%、20%分配,以后根据所监测的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的剂量。
1.3 观察指标
预期血糖控制值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低血糖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或百分比,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预期血糖控制值所用时间短、每日所用胰岛素剂量少、无低血糖现象发生(P<0.05),见表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日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组别 n 达标时间(d) 用胰岛素总量(IU) 低血糖【n(%)】
观察组 40 7.5±3.0 36.9±4.6 0(0)
对照组 40 14.8±5.0 46.8±5.0 8(20.5)
检验值 T=6.90 T=4.20 x2=6.33
P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进一步减退,口服降糖药很难控制血糖达标。胰岛素治疗是目前控制血糖最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胰岛素强化可以快速控制血糖,使其接近正常水平,这不仅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还可避免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但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常不能有效模拟人体生理状态下的24h胰岛素分泌,不能很好控制血糖水平,胰岛素的调整有一定的困难,易出现血糖波动大,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患者的顺应性亦较差。本文对照组8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发生率2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给药方法,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可在短期内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逆转高血糖的某些毒性作用。在实施CSII治疗中变,累及神经系统,阻断神经传导,特别是副交感神经功能可能减退,使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发生明显延迟,而不易察觉。⑤中青年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室壁瘤低,这与中青年患者的生理功能较为健全、心肌储备能力、组织修复能力有关;老年患者心肌退行性改变、心肌纤维化及心肌梗死病变广泛、侧支循环不良、心室重构等引起心肌细胞电稳定性降低。
总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和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各有其特点,对青年患者出现的持续性胸痛,常规应立即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同时更应强调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和青年心肌梗死发病诱因,做好防治工作,把重点放在健康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上,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参考文献
[1] 刘艳霞.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67.
[2] 谭静,华琦,刘荣坤,等.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1):725.
[3] 陈国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68例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7):54~55.
[4] 李伟东.不同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4):413~414.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效果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60-02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胰腺B细胞分泌功能损害而使体内IIIL糖升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日前其患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胰岛素是最为有效的药物之一,其治疗方式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作者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选择了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CSII和MSII治疗,比较其临床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因血糖控制差而需住院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合并严重脏器衰竭者、不合作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16~70岁,平均42.6岁,病程1~20年,平均7.66年。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基線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正规饮食、运动治疗及卫生宣教。①观察组实施CSII,应用胰岛素泵(美国美敦力712型胰岛素泵),装入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优泌乐,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基础胰岛素及三餐前予大剂量胰岛素推注,使用胰岛素的初始总量为实际体重×0.40U,基础量和大剂量各半,三餐大剂量按40%、30%、30%分配,以后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基础剂量和大剂量。②对照组实施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睡前皮下注射优泌林N,初始总剂量为实际体重×0.4U,4次分别按40%、20%、20%、20%分配,以后根据所监测的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的剂量。
1.3 观察指标
预期血糖控制值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低血糖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或百分比,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预期血糖控制值所用时间短、每日所用胰岛素剂量少、无低血糖现象发生(P<0.05),见表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日用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组别 n 达标时间(d) 用胰岛素总量(IU) 低血糖【n(%)】
观察组 40 7.5±3.0 36.9±4.6 0(0)
对照组 40 14.8±5.0 46.8±5.0 8(20.5)
检验值 T=6.90 T=4.20 x2=6.33
P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进一步减退,口服降糖药很难控制血糖达标。胰岛素治疗是目前控制血糖最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胰岛素强化可以快速控制血糖,使其接近正常水平,这不仅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还可避免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但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常不能有效模拟人体生理状态下的24h胰岛素分泌,不能很好控制血糖水平,胰岛素的调整有一定的困难,易出现血糖波动大,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患者的顺应性亦较差。本文对照组8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发生率2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给药方法,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可在短期内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逆转高血糖的某些毒性作用。在实施CSII治疗中变,累及神经系统,阻断神经传导,特别是副交感神经功能可能减退,使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发生明显延迟,而不易察觉。⑤中青年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室壁瘤低,这与中青年患者的生理功能较为健全、心肌储备能力、组织修复能力有关;老年患者心肌退行性改变、心肌纤维化及心肌梗死病变广泛、侧支循环不良、心室重构等引起心肌细胞电稳定性降低。
总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和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各有其特点,对青年患者出现的持续性胸痛,常规应立即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同时更应强调针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和青年心肌梗死发病诱因,做好防治工作,把重点放在健康教育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上,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参考文献
[1] 刘艳霞.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1~67.
[2] 谭静,华琦,刘荣坤,等.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比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1):725.
[3] 陈国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68例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7):54~55.
[4] 李伟东.不同年龄阶段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4):4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