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呼唤“人”的教育。就语文教学而言,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问题,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落实问题。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其实,语文的工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语文的人文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關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现笔者浅谈如下:
一、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是指不仅仅把学生看作是受教育的对象,而是真心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和教师平等的“人”。之所以说真心,是因为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喜欢”某种学生,“厌恶”某种学生,教师的这种喜好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归为或优生、或差生、或中等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当他们自以为无力改变时,则变得心安理得起来。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怎能用一个尺度去衡量全部学生呢?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应成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准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于永正老师改作文为例。于老师改过的作文本随处可见波浪线、圆圈、大红星。评语很少,有的只写一个“好”字,还有的画了一只竖起大拇指的手!旁边写着一个“棒”字。他怕低年级小朋友不认识,在“棒”字上面加上汉语拼音。竖起大拇指,对八九岁的小孩子来说胜过千言万语,他们是难以忘记的。这个“棒”字,这个“大拇指”,对于维持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强大的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自信心的满足,他们由此可以看到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听到家人郑重其事的夸奖,学生因此而感到教师对自己成长的关切,这种关切是一种理性的关切。“大拇指”因为有了人的心仪而不同于一般的大拇指,“棒”字因为有了理性而成为一种成长的内驱力。在这时,语文学习,才真正地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种需要,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二、关注教材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这也是由语文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语言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或是记录了作者生活的阅历,或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或是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怀。可以说,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关注教材,就是要充分把握教材的人文因素,不把课文肢解成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把课文中能对学生施以人文影响的因素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施以“情”和“理”的熏陶。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超文本”的理念。以著名特级教师贺诚教学《万里长城》一课为例,从读课题“万里长城”开始,便引导学生读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读出“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的神韵;读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感叹。再听贺老师的小结语:你仿佛就在长城顶上,白云悠悠,风声萧萧,吹动了你的衣襟,吹动了你的秀发,你眼望宇宙,会想到很多很多,尤其是长城是2000多年前建造的,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人工。2000多年前,没有吊车,没有汽车,也没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要把这么大的大青石抬上去,垒起来,垒得这么长,这么宽,多艰难啊!这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啊!”不难看出,贺老师是在用一种生命的激情教学《万里长城》。这种生命的激情也荡涤着学生的心灵,使“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一种民族的烙印,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记忆深处。
教材文本的广泛性以及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人文教育素材。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做好了这两个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必定会提高,而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问题也终将解决。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都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其实,语文的工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语文的人文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關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现笔者浅谈如下:
一、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是指不仅仅把学生看作是受教育的对象,而是真心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和教师平等的“人”。之所以说真心,是因为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喜欢”某种学生,“厌恶”某种学生,教师的这种喜好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归为或优生、或差生、或中等生。特别是所谓的差生,当他们自以为无力改变时,则变得心安理得起来。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怎能用一个尺度去衡量全部学生呢?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应成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准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于永正老师改作文为例。于老师改过的作文本随处可见波浪线、圆圈、大红星。评语很少,有的只写一个“好”字,还有的画了一只竖起大拇指的手!旁边写着一个“棒”字。他怕低年级小朋友不认识,在“棒”字上面加上汉语拼音。竖起大拇指,对八九岁的小孩子来说胜过千言万语,他们是难以忘记的。这个“棒”字,这个“大拇指”,对于维持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强大的力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种自信心的满足,他们由此可以看到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听到家人郑重其事的夸奖,学生因此而感到教师对自己成长的关切,这种关切是一种理性的关切。“大拇指”因为有了人的心仪而不同于一般的大拇指,“棒”字因为有了理性而成为一种成长的内驱力。在这时,语文学习,才真正地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种需要,语文教学才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二、关注教材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这也是由语文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语言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或是记录了作者生活的阅历,或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或是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怀。可以说,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关注教材,就是要充分把握教材的人文因素,不把课文肢解成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把课文中能对学生施以人文影响的因素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施以“情”和“理”的熏陶。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超文本”的理念。以著名特级教师贺诚教学《万里长城》一课为例,从读课题“万里长城”开始,便引导学生读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读出“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的神韵;读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感叹。再听贺老师的小结语:你仿佛就在长城顶上,白云悠悠,风声萧萧,吹动了你的衣襟,吹动了你的秀发,你眼望宇宙,会想到很多很多,尤其是长城是2000多年前建造的,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人工。2000多年前,没有吊车,没有汽车,也没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要把这么大的大青石抬上去,垒起来,垒得这么长,这么宽,多艰难啊!这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啊!”不难看出,贺老师是在用一种生命的激情教学《万里长城》。这种生命的激情也荡涤着学生的心灵,使“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一种民族的烙印,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记忆深处。
教材文本的广泛性以及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人文教育素材。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做好了这两个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必定会提高,而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问题也终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