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这也正是当下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目标。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生涯规划。新时代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要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撒人生规划的种子,通过整合教材资源,寻找渗透生涯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创设情境,提升渗透生涯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学科;生涯教育;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权威人物唐纳德.E.舒伯曾说:“生涯发展教育不应是在传统的课程外增加一个额外的科目或单元,而应该把生涯发展的理念融人现有的课程当中去。”所以每一门学科、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是融人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阵地,这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必然要求。
  在所有学科当中,语文学科因课时较为充裕,教育资源丰富而成为实现中学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阶段是学生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撒人生规划的种子,引领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解决学生的社会价值观问题,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听说读写是几乎所有职业都需要必备的通用核心技能,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增强语言分析与运用能力,培养将来就业的基础能力;通过评价文章的人物和事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通过学习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了解多种行业,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生涯规划中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两大基本属性,将生涯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又得到生涯规划的启示。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人生涯规划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整合教材资源,寻找渗透生涯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涉及生涯教育的各个方面,譬如如何把握青春、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做出选择等。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涯规划教育元素,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绝非外加于学科,游离于学科之外,可以根据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涯规划的教育元素,可以通过主题带动、任务驱动的方式整合教材资源,让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学习有机融合。
  (一)通过评价文章的人物和事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生涯规划教育中非常强调自我的认识,也就是要知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是哲学的灵魂三问,也说明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可以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例如,可以设计“关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人生选择”的主题学习,将教材中陶渊明的作品《归去来兮辞》(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归园田居(其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整合学习。以“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作为这个主题的学习任务,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归去来兮辞》的小序中“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及辞中“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等内容,在指向字词句段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归隐田园的原因:其一,是人之本性使然;其二,是官场的不适应使然。所以陶渊明对自己的生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对生涯规划进行了及时的调整。“质性”是“本性”的意思,向往自然是作者的本性,这一点可以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得到印证。由此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启发:我们需要适合自己本性(性格、兴趣)的生活方式,进而明确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又如,关于性格与命运的主题,可以通过传记作品的阅读,如将《鸿门宴》《项羽之死》等课文放在一起,通过研读文本,了解项羽悲剧命运与其性格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明白,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缺陷,趋利避害,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二)通过学习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促进生涯规划中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每当面临人生选择时,我们经常会与价值观对话。比如做一件事前,我们会去考虑有没有用、值不值得等问题。高中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职业价值观对人的职业选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呢?笔者曾经尝试在教授《苏武传》《项羽之死》两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以“择死或择生”为辩题的辩论赛,分析为何项羽选择死,苏武选择生,通过辩论分析其原因,剖析其价值,既可以对苏武与项羽的选择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又塑造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对自我有了新定位。
  (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增强语言分析与运用能力,培养将来就业的基础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是各种活动的基础。围绕听说读写的教学实践,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把生涯规划教育融人其中。
  1.演讲
  演讲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例如,在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本,品味语句,获得语言的积累与建构的同时,在文本语言的品读中概括出作者的形象,从而归纳出演说家的个人品质和素养要求,并让学生以“就任班干部的演说”作为学习演讲辞的一次语言运用的实践,明确就职演讲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规划能力。
  2.采访
  采访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调动所学知识,还需要有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了新闻单元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对已经毕业的校友和增城本土的创业青年进行访谈,通过采访活动,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从活动中汲取了精神的养料,对人生有更多的思考。   二、创设情境.提升渗透生涯教育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目标要求如下: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还原或者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知识抽象向形象化的转变,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基本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体验职业的一些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笔者在教授人教版语文必修1《短新闻两篇》时,以学习新闻的基本知识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对新闻人职业素养的分析为副线,将通讯知识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融人生涯规划的引导。首先创设导人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的代入:“假如你是新闻人,将如何报道香港回归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如何报道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布热金卡这个地方?”这样的导入,一方面将新闻的基本知识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职业体验,带着一种新鲜的感觉进入新闻的学习。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在分析新闻通讯的表达技巧时,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1.香港回归、奥斯维辛集中营有哪些意义重大的事件?2.现实场景和历史回顾如何巧妙融合?3.“准确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需要新闻人具備怎样的素养?这三个问题一环扣一环,在分析过程中一步一步引领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锻炼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从课文内容反推到题目进行分析,对新闻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新闻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是生涯规划与语文核心素养结合最紧密的环节,引导学生完成体验过程,既是对语言的运用、思维的发展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又是对新闻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感悟。
  总之,语文学科融人生涯规划,是将语文核心素养与生涯规划教育融合,让学生浸润在语文的学科文化中,感受学科内在魅力和价值的同时,找自己、做自己、乐自己。教文与育人,让学生在适合的语文课上既有环境认识与自我认识的双重进步,也有文化知识与生涯规划的双重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周羽全,钟文芳.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文章结合教师教学实践,谈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的五点体会:通过课件的演示功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性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的特征突破教学重难点;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应用微课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应用好软件,在教学中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摘 要:在英语单词的学习中,自然拼读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拼读和发音的规律,以便更加快速高效地阅读、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绘本以其图文并茂、故事性强、寓意丰富等优势特点,成为最受小学生青睐的读物。因此,文章基于绘本与自然拼读的融合,谈谈绘本在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对策  自然拼读,又称之为“Phonics”,是指直接学习英语26个英文字母和字母组合的
摘 要:为构建“生命化课堂”,赋予课堂“生命”意义,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乐”起来,解决推进知识探究教学研究受各年级教学目标与教学安排制约的问题,我校(广州市培正中学)提出重知识探究教学的“生命化课堂”建构研究,力图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教育改革。  关键词:知识探究教学;生命化课堂;课堂建构  我校2012年已开始构建“生命化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会经常组织基于问题讨论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讨论为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过程创设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假讨论”“滥竽充数”和“效率不高”的现象。笔者尝试结合自己执教的经验对小学数学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几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组讨论;现状分析;问题根源  近年来,
摘要:说话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核心,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摸索和尝试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识字为本,增加识字,促写话训练;绘本阅读,引领写话;循序渐进,说完整的话,写完整的句;图文并茂,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多看多读,以读促写,以读仿写;寓写于乐,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作文教学  一、识字为本,增加识字,促写话训练  一年级着手拓宽识字
摘 要:伴随着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教学材料、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工具等进行整合来开展教学,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文章结合智慧课堂的概念和特性,从创设教学情境、搭建学习平台、缩小学生差异三个维度谈谈如何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科技不断进步,教育教法不断革新,小学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是有情感修养的人,儿童每天都在亲身感受老师对其行为举止做出的最细腻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是用人道精神進行教育的强大基础。”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需要有高尚的师德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新时代呼唤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智慧型教师。人文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对教师而言,实质上就是人文知识的传播、人文情感的养成、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核心素养的提出,创新教学模式正成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基于此,我们根据进阶教学的理念与特征,探索构建了“生疑一绽思一活用”进阶教学模式,开展了几轮行动研究。“生疑一绽思一活用”进阶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它适应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突破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
摘要:小学科学课堂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思维的主阵地。在科学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合理地、科学地应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能提高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线上教学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泼灵动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学生只能单独坐在家中进行观看学习,如何开展,对学科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微课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手段,在线上教学中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能扩展教育或学习空间,使学习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许多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虽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允许使用手机,但目前拥有手机的中小学生并不在少数。大家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长时间接打电话,耳部或头侧部会感觉明显不舒服。目前有关部门检测发现在市面上的手机电磁辐射剂量严重超过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规定最高限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正在研究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尽管手机厂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