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而要想将其更好地传承下来,需要我们每一位国民的不断努力。高中生正处于获得知识的关键时期,高中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责任担当起来,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予以重视,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于语文课堂中,使学生具备更强的传统文化意识,从而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简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27-01
一、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若是想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获得理想效果,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和教材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对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时代背景相结合,为学生介绍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让学生积极思考,对教材内容展开分析和品味。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对这些传统文化在现阶段学习生活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鸿门宴》一课为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会者的座次有十分大的讲究。项羽和项伯面东而坐,范增面南而坐,刘邦面北而坐,张良面西而坐。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何面向的方向不一样?是由身份和地位决定的吗?其中蕴含着什么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后,教师可以基于此对古代的座次文化进行讲解。古时候人们觉得方位从好到坏分别是东、南、北、西,其主要由古人对阴阳的认知和太阳的升落规律决定的。太阳东升西落,进而东方便是阳,此方位最为尊贵,西方则属阴,此方位最卑贱。从座次分配上,就可以看出文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二、关注作者背景,探寻文化源头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节选于我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文章有很多,这部分文章均体现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的生活经历[1]。若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则只会将文章架空,进而不能顺利地理解文章。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文章的创作背景或者让学生自行展开了解,之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新课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深刻理解作品。
例如,在教学《登高》一课时,如果想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悲怆沉郁的感情基调,就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而在教师将杜甫的生平介绍给学生后,学生知道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中后期,其年轻时也经历过一段富裕、安逸的生活。但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作者开始四处漂泊,到了老年,更是贫困潦倒。在了解作者的经历后,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作者作品中包含的悲怆力量,对作者的仁者之心和爱国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开展经典作品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虽然诸多优秀的古典文化作品均能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看到,但是通常学生学习的内容只涉及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课本中的经典文章入手,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短歌行》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借助阅读《三国演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此时期人才辈出,这一阶段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突破,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代的谋略,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代诸多大名士创造的光辉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修养的提高,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借助学习古文化,可以让师生充分认识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并傳承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子函.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初探[J].神州(上旬刊),2017(13):152.
[2]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136-137.
作者简介:花卉(1987—),女,满族,辽宁本溪人,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班主任管理。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027-01
一、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若是想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获得理想效果,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和教材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对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时代背景相结合,为学生介绍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让学生积极思考,对教材内容展开分析和品味。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对这些传统文化在现阶段学习生活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鸿门宴》一课为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会者的座次有十分大的讲究。项羽和项伯面东而坐,范增面南而坐,刘邦面北而坐,张良面西而坐。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何面向的方向不一样?是由身份和地位决定的吗?其中蕴含着什么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后,教师可以基于此对古代的座次文化进行讲解。古时候人们觉得方位从好到坏分别是东、南、北、西,其主要由古人对阴阳的认知和太阳的升落规律决定的。太阳东升西落,进而东方便是阳,此方位最为尊贵,西方则属阴,此方位最卑贱。从座次分配上,就可以看出文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二、关注作者背景,探寻文化源头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节选于我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文章有很多,这部分文章均体现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身的生活经历[1]。若学生在学习时没有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则只会将文章架空,进而不能顺利地理解文章。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文章的创作背景或者让学生自行展开了解,之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新课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深刻理解作品。
例如,在教学《登高》一课时,如果想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悲怆沉郁的感情基调,就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而在教师将杜甫的生平介绍给学生后,学生知道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中后期,其年轻时也经历过一段富裕、安逸的生活。但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作者开始四处漂泊,到了老年,更是贫困潦倒。在了解作者的经历后,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作者作品中包含的悲怆力量,对作者的仁者之心和爱国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开展经典作品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虽然诸多优秀的古典文化作品均能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看到,但是通常学生学习的内容只涉及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课本中的经典文章入手,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短歌行》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借助阅读《三国演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此时期人才辈出,这一阶段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突破,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代的谋略,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国时代诸多大名士创造的光辉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修养的提高,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借助学习古文化,可以让师生充分认识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并傳承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子函.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初探[J].神州(上旬刊),2017(13):152.
[2]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136-137.
作者简介:花卉(1987—),女,满族,辽宁本溪人,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高中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