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视野下的中国青年与中国改革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中国发展逐步进入“十四五”时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十四五”期间将加速演进。应对好這个变局,需要有更优秀的下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十四五”期间,生于20世纪90年代最年轻者将从22岁步入27岁,最年长者将从31岁步入36岁,正好是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力人群。根据相关统计,约有2.1亿人出生于1990-1999年,这2亿多新一代的中国人尽管居住在不同区域、经历不同的家庭境况,但他们的成长进程大体与中国融入国际化并伴随着国力快速提升的进程几乎同步。
  中国“90后”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在某些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90后”受中国国力提升与中外频繁互动的影响也远远超过此前每一代人。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需要他们拥有更强的网络技术能力、理论自信、国际视野与全球参与,但他们中的不少人时而会对未来感到迷惘,时而会对国力过于自信,制度壁垒与改革滞后也在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与中外交流。
  从中外比较看,各行各业都可能出现从世界的“跟跑者”到国际“领跑者”的角色转化,领跑优势是否持续,关键要看是否后继有人;从国内发展看,年轻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矛盾的化解与国家发展的持续;从国际博弈看,年轻一代与国际社会的交往能力与国家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十四五”期间将出现从全球治理、经济动能到大国格局等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对中国“90后”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全球治理的重组,需要中国“90后”更多的国际参与。“十四五”阶段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投入到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还有跨国大企业、全球公益组织、媒体、智库等,尤其是有国际视野、英文流利的“90后”,将是中国参与未来全球治理的主力。这些“90后”不只是需要了解中国国情、国家利益所在,还要东西兼容、了解世界;不只是热爱祖国,还要有全球情怀。这无疑对“90后”一代提出更高的标准。二是大国格局的重塑,需要中国“90后”更多的亚洲意识。“十四五”阶段,中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的消费、服务、技术、能源、人才市场都会出现快速提升,与亚洲尤其是周边各国的互动与交流也将比过去更频繁。在这个进程中,依靠年长者不如开拓年轻人,让“90后”深挖周边国家,参与边贸、口岸建设。投身中国—东盟、中日韩、中国—南亚、中国—西亚、中蒙俄等区域建设的浪潮,也急需要年轻一代的大量参与。中国对外开放需要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90后”是最紧迫的人才增量。三是经济动能的重启,需要中国“90后”更多的创新精神。从经济增长态势看,人类社会运行在“十四五”期间将全面进入“数字时代”。中国从信息时代的“跟跑者”逐渐成为数字时代的“领跑者”。但面对更强者美国的竞争压力以及因各国智能技术在拥有程度、应用广度与创新效率上的差别而形成的“新数字沟壑”,中国必须在“十四五”期间要有一批高端科技人才,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智能革命进程中的“弄潮儿”,这势必提升了对“90后”一代的整体要求。“90后”一代需要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积极解决各类“卡脖子”事项,防范数字化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拥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数字中国”。
  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相关内容,笔者对未来中国改革提出与“90后”特征更有相关性的七大建议:第一,尽快完善不拘一格的科技创新人才制度,激发下一代中国人的创新活力。第二,尽快推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特色理论体系,让下一代中国人能深度领悟和了解中国的未来发展的逻辑。第三,建议尽快建成比肩国际发达标准的高质量教育系统,让下一代中国人更多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接班人。第四,尽快深化大中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让下一代中国人不再重复遭受因区域与城乡差异引发的阶层固化桎梏。第五,尽快健全新型消费升级促进政策,引导下一代中国人健康消费。第六,尽快扩大长租房与廉租房政策的覆盖广度,疏缓下一代中国人的焦虑情绪。第七,尽快强化中外相通的精英流动制度,让下一代中国人能更高效地在中外机构之间进行工作职位的切换。
其他文献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基本逻辑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的理论指南。新发展格局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思路或基本路径。  新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2
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跨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即2020-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能否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关系到“碳中和”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同时,作为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碳中和”约束又对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的质量带来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实现“双碳”目标为中国告别依靠高资源投入、高环境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要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首先,国有企业要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更多地集中在大型、特大型企业,业务链较长,体系较完整,在我国国民经济全部行業20个门类、96个行业大类中,国有经济涉及94个行业,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经营的业务涉及19个门类90个行业大类。促进新发展阶段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健康
一、未来5到30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方向、阶段性重点任务及其实施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也一样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
一、深化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  (一)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一是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严格股东资质和准入管理,规范股东行为,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约束机制,优化管理层考评,规范高管人员行为,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制衡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鼓励金融企业实施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
期刊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中长期内,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决定的,并在需求因素的影响下围绕潜在增长率波动。潜在经济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在实际测算中,一般把由资本、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以外的部分统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反映生产要素的质量,也反映了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是经济增长质量最主要的度量指标。  1978-2020年,
推动国民财富增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在我国投资效率和GDP转化为国民财富的效率较低的这个阶段,提高国民财富的增长效率也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推动国民财富高质量增长至少要立足以下五个维度,构建多维联动、协同互动、各有侧重的制度政策体系。 下面从具体措施维度谈谈五项首先应该做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抓紧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全
1病例资料患者,男,46岁,因“右侧外耳道复发鳞癌术后创面难愈并溢液25 d”于2019年6月18日由耳鼻喉头颈外科转入烧伤整形科治疗。2012年患者出现右耳流脓,伴听力下降,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外耳道鳞状细胞癌。2013年1月全麻下行右侧颞骨次全切除+右外耳道成形术,术后恢复顺利。2019年3月到我院就诊,颞骨CT提示:①右侧外耳道及鼓室内病灶,考虑术后鳞癌复发;②右耳术后改变。2019年5月28日收住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术前切取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全麻下行右侧颈淋巴结清扫+右耳复发癌扩大切除+右侧胸
一、构筑协同互利新经济理论基石  首先必须明确几个概念,一是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二是市场也不等于市场经济。其实在计划经济年代,市场依然存在,当时的票证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钱也买不来商品。相应地,市场经济主要指的是以自由交易为主,最少政府干预的经济体制。那什么是“协同经济”?就是扬弃计划经济,超越自由经济的一种新经济体制。确切地讲,协同经济是继“集中计划(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之后的
当前,我国以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收官了。同时,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阶段开局了。过去40多年高速增长阶段,我们重点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发展,推进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了工业化经济体系的转型。未来30年高质量发展,预计将重点推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创新体制环境变迁,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和法治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