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情境法作为一个收效较好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凭借其特有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其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改善了以往学生畏惧物理的心理,使越来越多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愿意学习物理。本文首先对问题情境法进行简要概述,接着就当前问题情境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一些根据生活现象创设的问题情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创设问题情境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调动与激发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将生活现象充分运用到教学当中,创设更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汲取更多知识、开拓思维、锻炼能力、热爱物理,获得更好更佳的教学效果,是当今众多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一、问题情境法的有关概述
问题情境法指的是教师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将所需教授的知识具体、生动且直观地展现并传授给学生,同时提出一些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中学生的物理素养。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构建教学情境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身心投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深刻牢固,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二、问题情境法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就实际情况而言,首先,部分资历较深、年龄较大的初中物理教师执着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问题情境法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持排斥态度,仍以较为古板僵化的填鸭式教育为主。其次,部分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形式。一些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虽然积极响应政策,将问题情境法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些教师对问题情境法的应用往往只流于表面,创设的情境也大都离不开考试,忽视了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发展的需求,也忽视了对学生物理方面兴趣爱好的激发与培养。另外,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过于追求情境这一形式而忽视了物理知识、日常生活与情境三者之间的衔接融合,使得情境与知识点都很突兀,学生在情境中常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久而久之,问题情境法就会变成另一种填鸭式教育法。最后,在应用问题情境法进行教学时,一些物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巩固。初中物理阶段,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但一些物理教师为了在保证课程进度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更多的知识与考试技巧,而压缩了物理实践课程的时间,这就使得学生在物理实验能力上有所欠缺,尽管一些学生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其理论知识没有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只知知识而不知如何实用知识,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甚至虚浮。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的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现象,只要师生都留心观察,就能以生活为基础,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也会有较强的参与感与代入感,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初中物理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既要对繁杂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又要能够将知识熟练地应用于生活当中,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改变以往的“死教学”与“死读书”,进行更深层次、更灵活的教学与学习。尽管有效的问题情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但脱离了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甚至会使教学质量不升反降。这就要求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基于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陌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当中。
(一)探究式问题情境
中学生将物理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升自身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验。探究式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由初中物理教师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有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穿过现象的表象看其本质,得出正确答案,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阳光是笔直地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教室的吗?我们看到的河里的鱼真的是它真实的位置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思考生活中的场景。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用光线穿过厚玻璃、在盛满水的水缸中放置几块石头,让学生标记肉眼观察的石头的位置与石头实际的位置并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答案,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印象,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另外,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教授基础知识后,再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比如,在学生知道了光线从空气到水会发生折射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从水里看人,人会比实际高还是矮?
(二)猜想式问题情境
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物理对学生的想象力有较大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物理。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情境,达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目的,使学校在物理学科上有更好的学习成效。比如,在研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对重力十分陌生,学生会在学习之初十分彷徨不解。这时,物理教室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带领学生对重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例如用称称物品,物品的重量越大,拿在手上就越重。在这样的现象下,学生就能够有具体的想象方向: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其重力也就越大。
(三)启发式问题情境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很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很低,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死板懒惰、思维僵化,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长远学习。
要改善这种低效的教学现象,物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将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四)悬念式问题情境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求知欲,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在学习速度与压力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火车大家都坐过,那么在等候火车时,为什么工作人员要一遍遍强调不能越过警戒线?这种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清晰的画面,不会茫然无措,同時这种生活现象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深究过原因,对于老师的提问必然会激起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讲授有关知识,并在知识讲解结束后趁热打铁,向学生解答不能越过安全白线的原因。这种悬念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师的语言水平与教学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功课,创设出更加精彩的情境,保证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结束语: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根据生活现象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猜想式问题情境、启发式问题情境以及悬念式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改善当前问题情境法存在的一些弊端,更能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让问题情境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建辉. 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1):27.
[2]张长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1335-1336.
[3]王豫亮.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思考[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954.
[4]韦应荣. 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J]. 新课程,2020(37):157.
[5]李贵芬. 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172-173.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创设问题情境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很好的调动与激发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将生活现象充分运用到教学当中,创设更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汲取更多知识、开拓思维、锻炼能力、热爱物理,获得更好更佳的教学效果,是当今众多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一、问题情境法的有关概述
问题情境法指的是教师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将所需教授的知识具体、生动且直观地展现并传授给学生,同时提出一些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中学生的物理素养。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构建教学情境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身心投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深刻牢固,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二、问题情境法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就实际情况而言,首先,部分资历较深、年龄较大的初中物理教师执着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问题情境法这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持排斥态度,仍以较为古板僵化的填鸭式教育为主。其次,部分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形式。一些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虽然积极响应政策,将问题情境法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些教师对问题情境法的应用往往只流于表面,创设的情境也大都离不开考试,忽视了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发展的需求,也忽视了对学生物理方面兴趣爱好的激发与培养。另外,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过于追求情境这一形式而忽视了物理知识、日常生活与情境三者之间的衔接融合,使得情境与知识点都很突兀,学生在情境中常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久而久之,问题情境法就会变成另一种填鸭式教育法。最后,在应用问题情境法进行教学时,一些物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巩固。初中物理阶段,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但一些物理教师为了在保证课程进度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更多的知识与考试技巧,而压缩了物理实践课程的时间,这就使得学生在物理实验能力上有所欠缺,尽管一些学生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其理论知识没有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只知知识而不知如何实用知识,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甚至虚浮。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的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现象,只要师生都留心观察,就能以生活为基础,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也会有较强的参与感与代入感,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初中物理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既要对繁杂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又要能够将知识熟练地应用于生活当中,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改变以往的“死教学”与“死读书”,进行更深层次、更灵活的教学与学习。尽管有效的问题情境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僵化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但脱离了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甚至会使教学质量不升反降。这就要求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基于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陌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当中。
(一)探究式问题情境
中学生将物理的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升自身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验。探究式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由初中物理教师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有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穿过现象的表象看其本质,得出正确答案,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阳光是笔直地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教室的吗?我们看到的河里的鱼真的是它真实的位置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思考生活中的场景。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用光线穿过厚玻璃、在盛满水的水缸中放置几块石头,让学生标记肉眼观察的石头的位置与石头实际的位置并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答案,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印象,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另外,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教授基础知识后,再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比如,在学生知道了光线从空气到水会发生折射后,可以向学生提问:从水里看人,人会比实际高还是矮?
(二)猜想式问题情境
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物理对学生的想象力有较大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物理。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情境,达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目的,使学校在物理学科上有更好的学习成效。比如,在研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对重力十分陌生,学生会在学习之初十分彷徨不解。这时,物理教室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带领学生对重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例如用称称物品,物品的重量越大,拿在手上就越重。在这样的现象下,学生就能够有具体的想象方向: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其重力也就越大。
(三)启发式问题情境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很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很低,教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死板懒惰、思维僵化,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长远学习。
要改善这种低效的教学现象,物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将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四)悬念式问题情境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求知欲,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在学习速度与压力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火车大家都坐过,那么在等候火车时,为什么工作人员要一遍遍强调不能越过警戒线?这种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清晰的画面,不会茫然无措,同時这种生活现象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深究过原因,对于老师的提问必然会激起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讲授有关知识,并在知识讲解结束后趁热打铁,向学生解答不能越过安全白线的原因。这种悬念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师的语言水平与教学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功课,创设出更加精彩的情境,保证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结束语: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根据生活现象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猜想式问题情境、启发式问题情境以及悬念式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改善当前问题情境法存在的一些弊端,更能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让问题情境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建辉. 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1):27.
[2]张长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1335-1336.
[3]王豫亮.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思考[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954.
[4]韦应荣. 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J]. 新课程,2020(37):157.
[5]李贵芬. 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