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相关因素,提出了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对于提高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并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有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以后,初中数学教学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更加强调师生双边的活动,强调以发展的观点认识数学教学。《标准》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师生双边活动已成为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数学课堂提问则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有效互动必然建立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必然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双方乃至多方获得新知识。因此,有效提问主要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提问内容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易懂无歧义,既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又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灵活地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效的评价。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除了应符合教育教学目标和具有数学因素所必要的形式外,还应当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重视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使学生不仅学习数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而且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及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二、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具体因素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难度。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而数学学科的知识呈螺旋形、往复递进、非封闭的上升结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相联系,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化归为“已知区”。
  (二)课堂提问问题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封闭性问题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开放性问题则没有固定答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数学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它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类型。但是封闭性和开放性问题的使用主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设置。有调查表明,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7∶3,或者以6∶4为宜。
  (三)课堂提问的等待时间。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一两秒钟就开始要求学生回答。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学生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教师则花费更多的时间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这种课堂提问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只有具备一定的时间量,让学生进行适当思考,才能体现提问的价值。
  (四)课堂提问问题的数量。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然而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会导致学生 “随大流”,而且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数学课堂非常强调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敏性,表面热闹的课堂常常会降低思维的深度、广度。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使提问成为连接课与课之间以及课堂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纽带,让学生沉浸在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中,保持适当的焦虑水平,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课堂效果。
  (一)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又不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最近发展区”入手,提出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具有思考价值的好问题。
  (二)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作为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要有层次,照顾到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微妙变化,捕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思维浪花,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都有收获。
  (三)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更强调问题引入的问题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历感知、认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学会学习。问题情境创设得好,就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主动地学习。
  (四)课堂提问要适时,并给以时间等待。要考虑问什么,什么时候问。如果教师准备不足,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就会使课堂显得松散,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内容一定要斟酌,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此外,要给学生解答问题以足够长的等待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回答。之后教师也应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提其他问题,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说明、补充他们的回答。
  (五)课堂提问要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大多教师众多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作直接的回忆或具体事实作回答,很少要求学生作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应学会提出开放性问题,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独立或集体的探究活动。新课标下,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需要经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构造函数模型等环节,这势必要让学生体验数据拟合结果的多样性。因此,对实际问题更应注意开放性。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陕西教育学院在校大学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选用体育教材,改变组织教法等几个方面,对怎样提高大学女生体育兴趣、积极性所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女生;心理特征;体育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终身体育”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大学的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多种手段可以较好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物理图象中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析如何利用图象来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总结了利用图象解题的特点,使我们对许多问题的物理本质加深理解。  关键词:图象;斜率;面积;截距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    物理图像是形象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有力工具,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手段,利用物理图
期刊
摘要: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党建工作也面临新形势、任务和挑战。新时期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对于推进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一
期刊
摘要:所谓探究式方式是以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某一特定的具体问题或立题作为探究对象,以自主探索与发现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探究式学习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有被动接受到
期刊
摘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应以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在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测评的关键在于建立激励机制、沟通机制,与市场需求接轨,进行发展性测评等测评机制;构建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完善测评方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综合素质测评;测评机制;测评体系  
期刊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教学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点分析学生投入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阐述了这种指导思想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T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凸显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理论,旨在告诫人们应该学会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去看待和应对当今世界的全球化。  关键词:世界历史;人的发展 ;共产主义;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基本前提是现实的人的实践
期刊
摘要:尊严,简而言之就是权利被尊重。人们在伦理学视域中探讨尊严问题,更多是探讨人格尊严即自我权利在现时代的处境。当日中国,网民围观郭美美事件,郭美美及中国红十字会瞬时间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事件已慢慢平息,但其背后折射的伦理学问题依旧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关键词:郭美美事件;公权力;尊严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1    伦理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我校德育的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抓好德育工作,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本人结合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