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搞笑诺贝尔奖”来了

来源 :考试·双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9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来了!今年的颁奖仪式于北京时间19日清晨6点在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举行。“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又译“幽默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每年的九月举行“煞有其事”的颁奖典礼,由一位8岁小女孩来严格执行演讲不得超过60秒的规定,其奖项专门授予那些“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研究工作,其评委中有很多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也有搞笑诺奖的得主后来成为了真正的诺奖获得者。按照该活动官网上的资料介绍,设立这一奖项的目的是为了向那些不同寻常的人们致敬,向想象力致敬,并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以及技术领域的关注。
  奖项:
  【物理学奖】当人踩到香蕉皮时,鞋底与香蕉皮间的摩擦力
  一屁股摔倒在地似乎是一个永恒的笑柄,然而日本东京北里大学的Kiyoshi Mabuchi 教授与同事们却指出,事实上香蕉皮的摩擦系数迄今仍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因此他们收集了香蕉皮,皮鞋,油毡布和木地板的样品,并设置一系列传感器来测量在正常步速下的摩擦状况。
  将鞋底紧紧压在香蕉皮上会导致香蕉皮内的水分被挤压出来,这会形成一层润滑层,而香蕉皮中的囊泡多糖凝胶(polysaccharide follicular gel)可能是其罪魁祸首,导致你的脚以偏离垂直方向大于3.8度的角度滑动。因为此项研究,该研究组获得了2014年度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还发现如果将香蕉皮换成苹果皮,摩擦系数会上升大约60%。
  【神经科学奖】烤面包上的耶稣
  究竟是什么机制让人们在一些平常的物品中看到人脸的形状?这并非发疯,而是有着科学的名称,那就是所谓“人脸空想性错视”(Face pareidolia)。这种现象让人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人的身影,在火星上看到了神秘的人脸,在一片土豆片上看到猫王。但这种现象的原因则仍然未知。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李康教授和他的中国同事们因为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赢得了2014年度搞笑诺贝尔神经科学奖。他们向一组志愿者展示一系列完全随机的图像,但告诉他们这其中有一半的图像中隐藏有人脸图形。这样的结果是这些志愿者认为向他们展示的图像中有37%的确含有人脸。随后进行的大脑扫描显示他们大脑中的梭状回面孔区(FFA)区域出现了活动,这是负责面部识别的大脑区域。研究组随后以《在烤面包中看到耶稣基督:人脸空想性错视的神经与行为学研究》为题发表了研究论文。
  【公共卫生获】养猫是否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威胁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大卫·汉诺威(David Hanauer)教授对电子医疗档案进行检索,搜寻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奇特联系。
  他发现,在曾经被猫咬过的750名患者中,有高达41%的人患有抑郁症,并且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打算养一只猫。他说:“这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我线索们搜寻任何有趣的,而这看起来似乎存在某种奇特的联系。”
  在全部130万患者中,抑郁症患者仅占大约9%,而被狗咬过的病患中,这一比例则为29%。是否抑郁症患者会更倾向于养猫,还是养猫会导致抑郁症?汉诺威表示:“相比解答问题,我们的论文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雅罗斯拉夫·弗莱格(JaroslavFlegr)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捷克军队的新兵中,那些感染了弓形虫的人,他们在智力与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方面的表现都会变得更低。弓形虫是猫身上的一种寄生虫。他们同时还提出这种寄生虫的感染可能与人罹患精神分裂症有关。
  【生物学奖】狗便便时能感知磁场
  获得搞笑诺贝尔生物学奖的是位于布拉格的捷克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弗拉斯蒂米尔·哈特(Vlastimil Hart)和他的同事们。他们的研究内容是探究狗是否会像牛、鹿、红狐狸那样将自己的身体与磁力线平行。他们解释说,要在狗狗完全放松状态下进行观察,这样获得的大量数据才会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过两年时间对37个品种70只狗狗的观察显示,狗狗们的确喜欢将它们的身体调整到与南北磁力线一致的方向。
  在实验中还发现,一只雄性波尔瑞(Borzoi,一种俄国狼犬)在被观察到的5582次排尿中有2478次调整了自己的身体位置。我们不知道这是由于该狗的精神健康问题所致,还是的确受到磁场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发表于《动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Zoology)。在文章最后科学家十分担心地写下这句话:“这项研究迫使生物学家不得不重新认真考虑磁暴可能对生物组织带来的影响。”
  【心理学奖】晚睡的人更加自我欣赏
  英国人艾米·琼斯(Amy Jones)与他人一同分享了搞笑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奖,但她并没有出现在颁奖现场,因为去往波士顿的飞机票太贵了。她与英国利物浦霍普大学(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的明娜·里昂(Minna Lyons)合作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的人更易具有自恋、控制欲和心理变态的倾向。琼斯说:“说实话,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奖项,这太不可思议了,没有人会比我更为吃惊!”
  有自恋、控制欲和心理变态特征的人群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非常好,他们拥有理想的工作和更多性伙伴。琼斯说:“心理病态性格的人往往有两种,其中成功的一种供职于公司高层,掌管整个公司,财富数以百万;而不成功的那些则会最终出现在监狱里。”她的这项研究在去年发表于《个性与个体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杂志。
  【营养学奖】使用婴儿粪便中的细菌来制作高质量的香肠
  营养学奖授予一组西班牙科学家。该研究组致力于寻找某种益生菌,它们应当可以发酵香肠,同时也可以在人体酸性的消化系统环境下幸存——就像人类粪便中的细菌。于是她们将注意力转向用过的尿布:她们采集了6个月以下的健康宝宝尿布上的细菌样品。最后她们利用这些细菌发酵,制作了类似地中海发酵香肠的食物,叫做“fuet”。其中的发酵菌便来自婴儿的粪便。   【北极科学奖】驯鹿对人类以及由人类假扮的北极熊的不同反应
  挪威的一组研究人员获得了搞笑北极科学奖。在他们发表于2012年的研究论文中,这些科学家们写道:“由于在斯瓦尔巴群岛野外工作期间观察到斯瓦尔巴驯鹿与北极熊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决定研究驯鹿对于北极熊的反应距离有多远。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测试,其中包括由人假扮的北极熊。”为了弄清楚驯鹿究竟有多么害怕,科学家记录一个披上深色登山服的人靠近驯鹿的反应,然后再假扮成北极熊再次靠近。驯鹿看到由人假扮的北极熊后狂奔的距离是看到人的两倍以上。那么结果呢?研究组写道:“我们发现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者和猎物的关系。"
  【医学奖】用腌猪肉来治疗流鼻血
  今年的医学奖授予一项同样充满创新的研究工作。一个由美国与印度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发现,培根不但美味,它们还是很好的医疗用品!这个研究组利用咸肉帮助治疗一名4岁的血小板无力症儿童鼻血难以止住的问题。这种病症的患者会出现难以抑制的流鼻血现象。研究组称:“咸肉会成为一种很好的鼻塞物,有效阻止出鼻血的问题。”有关研究工作发表在2011年的研究期刊上。
  【艺术奖】当人们观看拙劣的画作以及优雅的画作时,用激光照射他们的手部时所感受到痛感程度的差异
  观看拙劣的艺术作品让人感到痛苦。这正是意大利的一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对比当人们观看拙劣的画作以及优雅的画作时,用激光照射他们的手部时所感受到痛感程度的差异。这项研究是在2008年完成的,凭借这项研究,他们将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领回了家。
  【经济学奖】意大利向自愿交易的色情业,毒品,走私以及其他所有非法交易征税来满足欧盟增加成员国经济规模的要求
  授予意大利政府国家统计委员会,理由是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招数来满足欧盟增加成员国经济规模的要求——那就是向自愿交易的色情业,毒品,走私以及其他所有非法交易征税。评选委员会认为这种做法显然非常具有“创造性”。
  花絮
  颁奖典礼上,电子工程师Rob Rhinehart介绍发明的一种将所有功能集于一身的食物——Soylent,这种食物能满足你每天所需的营养,而且价格便宜、操作简单。与此同时,拥有3000多个专利的多产发明家中松义郎博士(Dr Yoshiro Nakamatsu)在34年中每一餐前都要将食物拍摄下来,2005年他因此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其他文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路不易,铺路亦难,拓路尤艰。当初共和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走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步一步,烙下“坚持”的足迹,一程一程,奏出“变通”的旋律;而今终于穿过山重水复,到达柳暗花明,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令寰宇瞩目,同胞自豪。  (一)  历史的年轮运行到清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神州大地夜气如磐。统治者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老百姓却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当鸦片战争的
期刊
前不久,我们去美国堪萨斯州奥弗兰帕克的蓝谷学区考察,美国学校的一些做法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思考。  “生长型”的校园文化  走进美国校园,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简单。美国学校没有我们常见的气派校门、巨幅标语口号或是文化墙、名人语录之类的东西,也没有诸如校风、教风、校训的展示;至于建筑等办学条件,也并不比中国城市学校强。  但是,美国校园却在简单中蕴含着极强的生活和活力。学校走廊上、教室墙壁上和空中,琳琅满
期刊
也许因为在烽烟滚滚的阵地上,英勇的战士以鲜血坚持出一道胜利的风景;也许因为在孤寂难耐的斗室里,顽强的智者以汗水坚持出一枚发明的硕果;也许因为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卓越的哲人以铁骨坚持出一柄真理的利剑。于是,“坚持就是胜利!”一个伟人惊天动地地一声高喊,便不可磨灭的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头脑里,永远成了神圣的行动信条。你要胜利吗?那就得坚持,坚持,再坚持!诚然,“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期刊
涉及日本人的态度,最有影响的是他们对其天皇陛下的态度。天皇拥有对他的子民什么样的控制力呢?美国的一些权威人士指出:在日本七个世纪的封建时代里,天皇一直都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傀儡。每个日本人直接效忠的对象是他们的领主——大名,以及大名之上的军事统帅——将军,没有人关注对天皇是否忠诚。天皇被幽禁在与世隔绝的宫廷中,他的行为和仪式都在将军所定制度的严格限制之中。如果一位大的封建领主表示了对天皇的尊敬,那将被
期刊
我弟弟小时候和爸爸出门,回程天气很热,路上有人卖冰,爸爸问他要不要吃,他摇摇头说:“我不热,我不要吃冰。”回家后我爸爸写了一篇日记,说孩子很懂事,知道家里穷,即使想吃仍回答不要。  我弟弟做的选择,满足爸爸而非自己的欲望。弟弟是我这一辈小孩的缩影。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生存是唯一目的,怎么可能让你做选择?就算让你选择,你也知道哪个选项是大人想要的。  你以为孩子在做选择,但是他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真
期刊
马斯洛早期的需求层次理论  只要对管理学,心理学稍有接触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很多人还能很快地说出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社会(爱与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  这张图的确是广为流行的需求层次理论,1954年,身为人本心理学中流砥柱的马斯洛出版了影响深远的巨著《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书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层次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
期刊
考试“多样化”  改革,在实践中改革,是近年来中高考运行中的关键词。而“多样化”是这个关键词的注脚。  《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并对改革的主要内容作出了部署。高考将“不分文理科”“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探索高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而高考加分政策大范围缩水,北京、上海等地都提到要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向普通中学倾斜,促进生源均衡。  近日,北京市率先公布
期刊
前不久,一个年轻教师疑惑不解地问:《爱莲说》中“不蔓不枝”的“蔓”是读màn 还是 wàn?查现代汉语词典,读前者;可是,一些教辅资料却标注读后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蔓”字,何时读màn,何时读wàn呢?在”不蔓不枝”中究竟该读什么呢?  这个问题,是一个争议已久的老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必须弄清的疑难问题。  一、规范:看“蔓”的读音规范化要求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确定一个汉字读音是否规
期刊
【案例】  刚刚接手高三班主任没几天,班里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摸透,没想到就发生了一件事情.  晚上查自习时,发现李扬同学不见了!  我马上调查班干部。通过调查了解到,李扬是我们班里典型的“网虫子”,经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出去上网。  我想也没想,马上拨通了家长的电话,在电话里,我能听出李扬父亲的怒气,一口一个“揍得轻了”,听那架势恨不得马上逮出来狠狠揍上一顿。握着话筒,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件事是不
期刊
编者按:  杨敬年(1908—)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湖南汨罗人;1936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1948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译有雅·科隆诺德《经济核算制原理》、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等;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等,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1998年,90岁高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