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标准也有了新的改变。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下,高中老师应该如何应对新课程的改革,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并将其落实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修正,在教学理念上得到提高,教学评价达到公平公正,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顺利完成高中历史的改革,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思考
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实施,在这个前提下,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历史老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想要度过这次考验,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必须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此次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教师该怎么样把握课程改革的动向。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学习不断磨合,我觉得要完全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最基本的还是自身历史文化的信息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吸收和对新知识的不断拓展,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吸收各个层面的知识,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方式方法,齐头并进,才能让新课改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拓宽历史知识
与往年不同,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课程不仅仅单方面的记录下人类的发展史,而是从各个角度向学生揭露了历史的发展史,通过历史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文化背景等方面展示历史自身的魅力,内容必然更丰富更深刻,让学生可以更直接明了的接触历史,探索历史的秘密。但还是有些课程一开始接触时就需要师生对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对于这些首次进入教材的知识,教师就需要在授课之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到了然于胸,才能教好学生。针对类似涉及面比较广泛又不易简单说明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授课之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教学思维的改进以及自身历史知识的扩展。
二、改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一味的进行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教学方式,学生应该在课堂中学会自己思考,教师需要将学生要掌握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巧妙地转变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敏锐性,偶尔提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让学生组队学习探讨,对问题展开多人学习多人讨论,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增加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且不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每次上课后,都提醒学生对下次上课的内容进行预览,并且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以方便在课堂上组队讨论时能拿出正确有效的历史文化依据,将校内外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学生发言后,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做出客观激励性的评价,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措辞,并指导讨论时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懂得倾听、合作、交流以及表述,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合作中学会做人,提高学习的能力,吸收知识,促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的到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惊人的活跃气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流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明显已经过时,这种只为了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是学生们听得枯燥无比,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学习效率很低,只能被动地听课,即使有问题老师也只顾讲自己的课,不顾学生理解了没有。现在,新课程的要求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合作交流,这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根本就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学生的指引者,而学生变得更为主动积极,自主学习知识。课堂上不再有教师自顾自费尽心思地讲课,学生被动吸收知识,而是学生变为主导者,教师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勇敢提问、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因为新课改的到来变得更有生机,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知识并讨论问题,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四、初中高中历史知识相互衔接
刚上高中,历史知识都是在初中得到的积累,传统的高中历史课程都是严格的按照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讲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虽然容易衔接,但是其重复的内容比较多。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着重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将知识点得到深化,拉大了与初中历史知识的距离,有点脱节。新课改的呈现选用了专题和模块的方式,很难将历史的全貌展现出来。历史的发展是靠时间来记录,那么时间将历史串联在一起,我们在自身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初中的历史文化与高中的历史文化相衔接,避免学生思维出现混乱的情况。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也是教师需要了解的,即使无法深入了解,但可以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言论上判断出他们对于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针对其程度在课堂上给出更合理更明了的提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高中历史知识,让初中历史知识和高中历史知识衔接得更加紧密。
五、跟着新课程的指引进行教学
(一)教师选用资源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课程的质量高低、内容精彩与否可能直接导致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过程中,选用的资源一定要与生活接轨,与学生接近,贴近生活,更好地体现出历史文化的色彩。
(二)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公平公正,打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经验无私奉献出去的精神。教师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依旧我行我素,还用以前的老方法教育学生,严禁教师在课堂中压制学生的主动性,剥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要不断激励学生创新思考,能独立学习的同时也能优秀地完成与其他学生的团队合作。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无私的教学观。
(三)指导学生正确做人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目标,将课程教育的目标内涵加以提升,对学生学会该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民族精神得到弘扬,树立学生为人类的友好和谐发展献出力量的伟大理想。所以,教师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辛勤传播者,还是培养祖国未来花朵高尚人格的主力军,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因此要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2]李碧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构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3]赵常琼.史学新范式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03).
[4]王彩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6).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思考
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已经实施,在这个前提下,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历史老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想要度过这次考验,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必须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此次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教师该怎么样把握课程改革的动向。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学习不断磨合,我觉得要完全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最基本的还是自身历史文化的信息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吸收和对新知识的不断拓展,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吸收各个层面的知识,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方式方法,齐头并进,才能让新课改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拓宽历史知识
与往年不同,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课程不仅仅单方面的记录下人类的发展史,而是从各个角度向学生揭露了历史的发展史,通过历史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文化背景等方面展示历史自身的魅力,内容必然更丰富更深刻,让学生可以更直接明了的接触历史,探索历史的秘密。但还是有些课程一开始接触时就需要师生对其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对于这些首次进入教材的知识,教师就需要在授课之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到了然于胸,才能教好学生。针对类似涉及面比较广泛又不易简单说明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做到在授课之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教学思维的改进以及自身历史知识的扩展。
二、改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一味的进行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教学方式,学生应该在课堂中学会自己思考,教师需要将学生要掌握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巧妙地转变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敏锐性,偶尔提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让学生组队学习探讨,对问题展开多人学习多人讨论,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增加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且不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每次上课后,都提醒学生对下次上课的内容进行预览,并且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以方便在课堂上组队讨论时能拿出正确有效的历史文化依据,将校内外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学生发言后,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做出客观激励性的评价,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措辞,并指导讨论时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懂得倾听、合作、交流以及表述,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合作中学会做人,提高学习的能力,吸收知识,促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的到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惊人的活跃气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流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明显已经过时,这种只为了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是学生们听得枯燥无比,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学习效率很低,只能被动地听课,即使有问题老师也只顾讲自己的课,不顾学生理解了没有。现在,新课程的要求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合作交流,这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根本就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成学生的指引者,而学生变得更为主动积极,自主学习知识。课堂上不再有教师自顾自费尽心思地讲课,学生被动吸收知识,而是学生变为主导者,教师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勇敢提问、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因为新课改的到来变得更有生机,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知识并讨论问题,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四、初中高中历史知识相互衔接
刚上高中,历史知识都是在初中得到的积累,传统的高中历史课程都是严格的按照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讲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虽然容易衔接,但是其重复的内容比较多。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着重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将知识点得到深化,拉大了与初中历史知识的距离,有点脱节。新课改的呈现选用了专题和模块的方式,很难将历史的全貌展现出来。历史的发展是靠时间来记录,那么时间将历史串联在一起,我们在自身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初中的历史文化与高中的历史文化相衔接,避免学生思维出现混乱的情况。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也是教师需要了解的,即使无法深入了解,但可以通过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言论上判断出他们对于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针对其程度在课堂上给出更合理更明了的提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高中历史知识,让初中历史知识和高中历史知识衔接得更加紧密。
五、跟着新课程的指引进行教学
(一)教师选用资源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课程的质量高低、内容精彩与否可能直接导致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过程中,选用的资源一定要与生活接轨,与学生接近,贴近生活,更好地体现出历史文化的色彩。
(二)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公平公正,打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经验无私奉献出去的精神。教师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依旧我行我素,还用以前的老方法教育学生,严禁教师在课堂中压制学生的主动性,剥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要不断激励学生创新思考,能独立学习的同时也能优秀地完成与其他学生的团队合作。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无私的教学观。
(三)指导学生正确做人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目标,将课程教育的目标内涵加以提升,对学生学会该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民族精神得到弘扬,树立学生为人类的友好和谐发展献出力量的伟大理想。所以,教师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辛勤传播者,还是培养祖国未来花朵高尚人格的主力军,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因此要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2]李碧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构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3]赵常琼.史学新范式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03).
[4]王彩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