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东某一高校大一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广东部分中学生体质不强的事实。经分析研究发现:应试教育、教师体育课程改革认识与执行的偏差、教师待遇不公影响积极性和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是影响广东广大中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一学生 体质现状 应试教育 课程改革 师资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15-04
1、前言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全国各高校每年要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并将测试的所得数据上报至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网站数据库。2012年10月,广东某一高校对其本校大一的学生按教育部规定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进行体质测试。测试的学生共1933人,有效数据为1663人,有效数据中,男生491人,女生1172人。由于该校主要是面向全省招生,学生刚进大学,测试结果可作为研究广东省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部分依据。
1.1 身高体重
男生平均身高是171.60厘米,标准差是5.1725;平均体重是60.56公斤,标准差是8.5786。女生平均身高是159.06厘米,标准差是5.8547;平均体重是50.18公斤,标准差是6.7675。
1.2 体质体能(见表1)
表1内,在测量的有效数据中,肺活量不及格者356人,占总量的21.41%;耐力素质不及格者174人,占总量的10.46%;柔韧素质不及格者166人,占总量的9.98%;速度力量素质不及格者690人,占总量的41.49%。测试总分不及格者392人,占总量的23.57%。从测量的数字可见,除与营养有最大关系的身高体重呈良好的结果外,学生的体质体能不及格率较高,尤其是速度力量、肺活量。速度力量和肺活量在体质测量中占的分量最大,两者不及格率高等因素导致了测量综合总分的不及格率高。
2、大一学生体质健康不良状况成因分析
刚入学的大一学生的体质体能现状说明入学前基础教育时期的现状,大一学生体质体能不好能有效反映基础教育时期学生体质体能所存在的问题,而影响基础教育时期学生体质体能不好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应试”是“应付”教育与社会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必要的考试。学校教育本来就有“应试”的成分,“应试”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必要部分。文化大革命,取消考试制度,保送上大学,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后,国家为了迅速地培养人才,恢复高考制度,将所有的大学进行“重点大学”、“一般大学”等的等级划分,以及公费、自费入学的性质区别。学生能否上各种类型的大学由其本人高考分数决定。由于高考的引领,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相继应运而生。考试获高分的学生免费或低费上重点学校,考试获低分的学生高价上各类学校,甚至失去继续就读的机会。为了鼓励学生考试获高分,国家、地方、学校等采用各种竞赛措施和奖励办法,久而久之,“应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或全部内容。“应试教育”代表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教育的一切。
学校:领导的晋升、学校的声誉、教师的福利等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息息相关。长期的教育实践,各校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节假日的补课、停上“次科”课,尤其是停上体育课增加升学必考科目课时,以期通过超常时间的灌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通过超负荷的作业来巩固学生的学习;通过马拉松式的考试使学生总结考试经验,以使升学考试获高分。学生犹如肩负重担的挑夫一样,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家庭:自家小孩升学考试获高分,是家长最大的愿望。它既是子女继续学业,争取好学校,通过读书解决前途出路的根本保证,也能使家庭免除高费读书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给家人带来荣耀,光宗耀祖。于是乎,家长除全身心地“奉陪”着子女读书外,还严格地限制着他们学习之外的“不务正业”的活动,特别是限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体育活动。学生放学后必须马上回家做功课,等等。
社会:社会的眼光审视着每个读书人,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谁的书读得如何,每次升学考试结束必遭一次街里乡邻的品评。考试夺冠者,学校、报章、杂志金榜题名,接着成为社会热奉的对象。分数落后者受到的是世人的冷落。社会的目光与口碑自然是读书人的动力,更是读书人的巨大压力。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读书人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出路,为了实现家长愿望,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和社会压力,为了服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不管是喜欢不喜欢读书,能否读好书,都要拼命读,读书是读书人的全部。他们每天学习活动的时间,以某一高中为例:
从表2可见,学校如此密密麻麻的安排都是围绕学生文化学习,除体育课外几乎是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
2.2 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执行的偏差造成的影响
传统体育课程,受竞技思想的影响,从竞技的目标出发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的内容是常见的运动竞赛项目内容,教学的方法是简单直观的填鸭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高度统一的乒操式,考核的标准一刀切,谁的运动水平高谁的体育成绩就好。我国新体育课程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从2001年起,逐步全国性地展开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由于传统课程的干扰和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与执行的偏差,使体育课程改革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2.2.1 教师对“健康第一”的认识
“健康第一”是1998年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广大青少年体质下降提出的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新课程以此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是完全正确和十分必要的。根据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以及课程首要目标应该是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健康观”的提出对克服长期形成的“竞技观”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少教师把“健康”与“竞技”对立:(1)认为新课程已取消竞技教育,竞技是害体的。因而,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取消了竞技项目的教学,或者是是淡化对竞技教学的要求。(2)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牵强为“安全第一”的要求。体育课程目标既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健康,就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安全第一”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警训,也是体育教师心中的警言。因为他们生怕体育课堂出现事故会影响自身提薪、提职,甚至挨官司。由于种种的顾虑,体育教师也落得轻松省事,普遍地取消了诸如体操、游泳等一些有风险、有难度的项目内容的教学。课堂上所安排的都是些简单易行的内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追求的不是教学效果,而仅仅是为了“安全”。 2.2.2 对快乐体育与自主学习的认识
快乐体育的提出源于日本,其本意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享受体育的乐趣和通过努力获得快乐体育的知识技能。显然,“快乐体育”有其多重性的含义:(1)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获得快感。(2)通过体育运动,战胜困难、战胜对手,使自己心理得到满足,或在体育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中使自己得到教益,受到锻炼。(3)自己通过艰苦付出获得体育知识技能后的喜悦等等。
在我国,不少体育教师片面地理解快乐体育,认为学生高高兴兴地参加各种游戏性的体育活动就是快乐体育。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快乐体育园地遍地开花,游戏性、娱乐性的教学代表着体育教学改革涌现在各个体育课堂,大量的竞技项目教学内容受到极大的限制,严重地影响教学的开展。
自主学习是针对传统中长期存在的高度集中、千篇一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而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式;其含义是学生根据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个性。不少体育教师认为“自主学习是由学生自己随心所欲地支配课堂、选择与控制学习”。结果,体育课堂上除前半部分与结束部分由教师集中安排外,其余部分大多由学生自由掌握。这种教学方式美其名曰“自主学习”、“快乐体育”、“选项教学”,实际上是“放羊”,课堂上教师放任自流,学生自由散慢,懒、松、散的现象随处可见,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2.2.3 对教学评价的执行
新体育课程建立了对学生、教师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对象: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评价的内容: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进步幅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的掌握等。评价的方法:诊断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同行教师互评、自评、学生评。评价的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的执行情况等。如此复杂多样的评价内容与方法教师不愿意执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化繁为简,缺乏根据地随便给个分数了事。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了了之。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与评价措施,评价失去甄别的功能和激励的作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
居于以上种种情况,体育教学改革不能顺利进行,不少学校课堂教学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教学质量严重受到影响,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3 教师待遇不好,师资力量不足造成的影响
据普遍的反映,广东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不如其他学科教师好。具体表现: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工作量计算系数低,总酬金少,在学校的地位低等等,待遇的不平等造成广大体育教师的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待遇差,工作、生活环境不好,很多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乡村小学从教,造成乡村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奇缺。例如某县一些镇近三十所小学仅有2名、3名体育专业毕业的专职体育教师。很多乡村小学由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学校的体育课只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上。如此现状如何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进行,打好小学生的体育基础,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小学生没有体育的意识和基础,初中、高中又将如何发展和提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体育中“基础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2.4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影响
广东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全国的经济大省,网络业发展迅速,娱乐生活丰富,思想开放,生活形态多种多样。小孩在这一大环境大气候中,自小耳闻目睹,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因素,生活方式与习惯出现了千差万别的变化,其中有不少人逐渐养成了上网吧、逛夜店、早恋等不良的现象和习惯,这些不良的方式占去了部分青少年大量的时间,耗费了他们不少的精力,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影响广东省青少年体质不好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的原因、教育制度的原因、教学改革的原因、体育师资的原因、家庭与学生自身的原因等等,这些原因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据报道,广东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象也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变广大青少年的体质现状,单凭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广泛认识,用人制度、招生制度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的培养,学生与家长的共同配合等。日本较成功地改善其本国青少年的身高、体质,据总结主要有两个经验:改善饮食结构和加强体育锻炼。这乍看简单易行,但实施起来要面对的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具备相应的国策、国力,并经历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大一学生 体质现状 应试教育 课程改革 师资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15-04
1、前言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全国各高校每年要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并将测试的所得数据上报至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网站数据库。2012年10月,广东某一高校对其本校大一的学生按教育部规定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进行体质测试。测试的学生共1933人,有效数据为1663人,有效数据中,男生491人,女生1172人。由于该校主要是面向全省招生,学生刚进大学,测试结果可作为研究广东省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部分依据。
1.1 身高体重
男生平均身高是171.60厘米,标准差是5.1725;平均体重是60.56公斤,标准差是8.5786。女生平均身高是159.06厘米,标准差是5.8547;平均体重是50.18公斤,标准差是6.7675。
1.2 体质体能(见表1)
表1内,在测量的有效数据中,肺活量不及格者356人,占总量的21.41%;耐力素质不及格者174人,占总量的10.46%;柔韧素质不及格者166人,占总量的9.98%;速度力量素质不及格者690人,占总量的41.49%。测试总分不及格者392人,占总量的23.57%。从测量的数字可见,除与营养有最大关系的身高体重呈良好的结果外,学生的体质体能不及格率较高,尤其是速度力量、肺活量。速度力量和肺活量在体质测量中占的分量最大,两者不及格率高等因素导致了测量综合总分的不及格率高。
2、大一学生体质健康不良状况成因分析
刚入学的大一学生的体质体能现状说明入学前基础教育时期的现状,大一学生体质体能不好能有效反映基础教育时期学生体质体能所存在的问题,而影响基础教育时期学生体质体能不好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应试”是“应付”教育与社会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必要的考试。学校教育本来就有“应试”的成分,“应试”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必要部分。文化大革命,取消考试制度,保送上大学,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后,国家为了迅速地培养人才,恢复高考制度,将所有的大学进行“重点大学”、“一般大学”等的等级划分,以及公费、自费入学的性质区别。学生能否上各种类型的大学由其本人高考分数决定。由于高考的引领,全国各地的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相继应运而生。考试获高分的学生免费或低费上重点学校,考试获低分的学生高价上各类学校,甚至失去继续就读的机会。为了鼓励学生考试获高分,国家、地方、学校等采用各种竞赛措施和奖励办法,久而久之,“应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或全部内容。“应试教育”代表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教育的一切。
学校:领导的晋升、学校的声誉、教师的福利等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息息相关。长期的教育实践,各校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节假日的补课、停上“次科”课,尤其是停上体育课增加升学必考科目课时,以期通过超常时间的灌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通过超负荷的作业来巩固学生的学习;通过马拉松式的考试使学生总结考试经验,以使升学考试获高分。学生犹如肩负重担的挑夫一样,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家庭:自家小孩升学考试获高分,是家长最大的愿望。它既是子女继续学业,争取好学校,通过读书解决前途出路的根本保证,也能使家庭免除高费读书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给家人带来荣耀,光宗耀祖。于是乎,家长除全身心地“奉陪”着子女读书外,还严格地限制着他们学习之外的“不务正业”的活动,特别是限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体育活动。学生放学后必须马上回家做功课,等等。
社会:社会的眼光审视着每个读书人,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谁的书读得如何,每次升学考试结束必遭一次街里乡邻的品评。考试夺冠者,学校、报章、杂志金榜题名,接着成为社会热奉的对象。分数落后者受到的是世人的冷落。社会的目光与口碑自然是读书人的动力,更是读书人的巨大压力。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读书人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出路,为了实现家长愿望,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和社会压力,为了服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不管是喜欢不喜欢读书,能否读好书,都要拼命读,读书是读书人的全部。他们每天学习活动的时间,以某一高中为例:
从表2可见,学校如此密密麻麻的安排都是围绕学生文化学习,除体育课外几乎是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
2.2 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执行的偏差造成的影响
传统体育课程,受竞技思想的影响,从竞技的目标出发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的内容是常见的运动竞赛项目内容,教学的方法是简单直观的填鸭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高度统一的乒操式,考核的标准一刀切,谁的运动水平高谁的体育成绩就好。我国新体育课程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从2001年起,逐步全国性地展开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改革。由于传统课程的干扰和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与执行的偏差,使体育课程改革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2.2.1 教师对“健康第一”的认识
“健康第一”是1998年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广大青少年体质下降提出的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新课程以此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这是完全正确和十分必要的。根据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以及课程首要目标应该是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健康观”的提出对克服长期形成的“竞技观”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少教师把“健康”与“竞技”对立:(1)认为新课程已取消竞技教育,竞技是害体的。因而,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取消了竞技项目的教学,或者是是淡化对竞技教学的要求。(2)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牵强为“安全第一”的要求。体育课程目标既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健康,就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安全第一”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警训,也是体育教师心中的警言。因为他们生怕体育课堂出现事故会影响自身提薪、提职,甚至挨官司。由于种种的顾虑,体育教师也落得轻松省事,普遍地取消了诸如体操、游泳等一些有风险、有难度的项目内容的教学。课堂上所安排的都是些简单易行的内容,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追求的不是教学效果,而仅仅是为了“安全”。 2.2.2 对快乐体育与自主学习的认识
快乐体育的提出源于日本,其本意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享受体育的乐趣和通过努力获得快乐体育的知识技能。显然,“快乐体育”有其多重性的含义:(1)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获得快感。(2)通过体育运动,战胜困难、战胜对手,使自己心理得到满足,或在体育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中使自己得到教益,受到锻炼。(3)自己通过艰苦付出获得体育知识技能后的喜悦等等。
在我国,不少体育教师片面地理解快乐体育,认为学生高高兴兴地参加各种游戏性的体育活动就是快乐体育。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快乐体育园地遍地开花,游戏性、娱乐性的教学代表着体育教学改革涌现在各个体育课堂,大量的竞技项目教学内容受到极大的限制,严重地影响教学的开展。
自主学习是针对传统中长期存在的高度集中、千篇一律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而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式;其含义是学生根据实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个性。不少体育教师认为“自主学习是由学生自己随心所欲地支配课堂、选择与控制学习”。结果,体育课堂上除前半部分与结束部分由教师集中安排外,其余部分大多由学生自由掌握。这种教学方式美其名曰“自主学习”、“快乐体育”、“选项教学”,实际上是“放羊”,课堂上教师放任自流,学生自由散慢,懒、松、散的现象随处可见,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2.2.3 对教学评价的执行
新体育课程建立了对学生、教师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评价对象: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评价的内容: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进步幅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的掌握等。评价的方法:诊断性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同行教师互评、自评、学生评。评价的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的执行情况等。如此复杂多样的评价内容与方法教师不愿意执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化繁为简,缺乏根据地随便给个分数了事。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了了之。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与评价措施,评价失去甄别的功能和激励的作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
居于以上种种情况,体育教学改革不能顺利进行,不少学校课堂教学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教学质量严重受到影响,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3 教师待遇不好,师资力量不足造成的影响
据普遍的反映,广东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不如其他学科教师好。具体表现: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工作量计算系数低,总酬金少,在学校的地位低等等,待遇的不平等造成广大体育教师的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待遇差,工作、生活环境不好,很多体育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乡村小学从教,造成乡村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奇缺。例如某县一些镇近三十所小学仅有2名、3名体育专业毕业的专职体育教师。很多乡村小学由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学校的体育课只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上。如此现状如何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进行,打好小学生的体育基础,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小学生没有体育的意识和基础,初中、高中又将如何发展和提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体育中“基础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2.4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影响
广东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全国的经济大省,网络业发展迅速,娱乐生活丰富,思想开放,生活形态多种多样。小孩在这一大环境大气候中,自小耳闻目睹,他们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因素,生活方式与习惯出现了千差万别的变化,其中有不少人逐渐养成了上网吧、逛夜店、早恋等不良的现象和习惯,这些不良的方式占去了部分青少年大量的时间,耗费了他们不少的精力,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影响广东省青少年体质不好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的原因、教育制度的原因、教学改革的原因、体育师资的原因、家庭与学生自身的原因等等,这些原因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据报道,广东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象也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变广大青少年的体质现状,单凭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广泛认识,用人制度、招生制度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的培养,学生与家长的共同配合等。日本较成功地改善其本国青少年的身高、体质,据总结主要有两个经验:改善饮食结构和加强体育锻炼。这乍看简单易行,但实施起来要面对的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具备相应的国策、国力,并经历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