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对于每一个人的学习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在这个轨道上就会终身受益。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就意味着自己掌握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同时需要专注于学生,重视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
一、关注平时的习惯,重视常规训练
习惯是一种不会轻易忘记的东西。我们应关注平时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习惯,也可以通过许多训练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重视这些看似简单的常规练习,关注每一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做到培养和塑造他们。首先,要求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做到准时守纪,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其次,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发声的姿势,注意演唱各种曲目时的表现,以及欣赏各歌曲的姿势。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表现,教师要肯定,少批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表扬,就会体会到成功的满足和愉快的精神体验,每次如此就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音乐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一个内在动力,也是音乐中情感产生的基础,是学生音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仅仅是初级阶段,学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内容更加具有意义。音乐教师通过音乐的教学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予他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自我实用的学习习惯。比如声乐、二胡等教学也许只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音乐目标,在音乐课上关注学生对乐器或者演唱技巧的学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热爱,获得内心的成功和满足。也许这只是小小的成功,但对于学生来说是继续学习和成长的最好动力。因为感兴趣,所以产生情感。通过培养个人习惯掌握技能,通过情感上升为审美,通过审美陶冶情操,通过情操使人格升华。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去实践去探索,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去理解音乐、爱上音乐,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掌握如何表现音乐的技巧,甚至在此基础上去发现音乐的内在美感并创作音乐,学生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加成熟。
三、在音乐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声乐,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在姿势、呼吸、发音的方式上是否正确,咬字是否清晰;另一方面要不断使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做到自然,出声音色要圆滑,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强化在音准和节奏上的准确度,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学一首新歌,教师先演奏一遍,然后让学生欣赏一遍原歌曲,在学生有一个整体感受后,再学歌词,理解歌词大意,最后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这样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四、采取合理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音乐课堂中适当地采用合理的激励评价手段,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成长的点滴,学生的兴趣浓厚了,课堂的表现优异了,表现的欲望强烈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发挥,形成了优良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素质也明显地提升。这样,学生在和谐的音乐氛围中不但学会了如何在音乐课上进行学习,同时也初步养成了动口、动脑、动手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总之,新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全面推进,音乐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音乐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全面探究和创新,不断思考。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始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抓紧细小的细节,把好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努力成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银仓.论外语教学的情感目标[J].外语教学,2005(2).
[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解读(六)[J].中国音乐教育,2012(10).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关注平时的习惯,重视常规训练
习惯是一种不会轻易忘记的东西。我们应关注平时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习惯,也可以通过许多训练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重视这些看似简单的常规练习,关注每一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做到培养和塑造他们。首先,要求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做到准时守纪,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其次,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发声的姿势,注意演唱各种曲目时的表现,以及欣赏各歌曲的姿势。对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表现,教师要肯定,少批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表扬,就会体会到成功的满足和愉快的精神体验,每次如此就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音乐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一个内在动力,也是音乐中情感产生的基础,是学生音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仅仅是初级阶段,学生的兴趣培养,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内容更加具有意义。音乐教师通过音乐的教学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给予他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自我实用的学习习惯。比如声乐、二胡等教学也许只是我们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音乐目标,在音乐课上关注学生对乐器或者演唱技巧的学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热爱,获得内心的成功和满足。也许这只是小小的成功,但对于学生来说是继续学习和成长的最好动力。因为感兴趣,所以产生情感。通过培养个人习惯掌握技能,通过情感上升为审美,通过审美陶冶情操,通过情操使人格升华。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去实践去探索,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去理解音乐、爱上音乐,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掌握如何表现音乐的技巧,甚至在此基础上去发现音乐的内在美感并创作音乐,学生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加成熟。
三、在音乐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声乐,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在姿势、呼吸、发音的方式上是否正确,咬字是否清晰;另一方面要不断使学生在演唱的时候做到自然,出声音色要圆滑,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强化在音准和节奏上的准确度,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学一首新歌,教师先演奏一遍,然后让学生欣赏一遍原歌曲,在学生有一个整体感受后,再学歌词,理解歌词大意,最后完整地演唱整首歌曲。这样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四、采取合理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音乐课堂中适当地采用合理的激励评价手段,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成长的点滴,学生的兴趣浓厚了,课堂的表现优异了,表现的欲望强烈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发挥,形成了优良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素质也明显地提升。这样,学生在和谐的音乐氛围中不但学会了如何在音乐课上进行学习,同时也初步养成了动口、动脑、动手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总之,新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全面推进,音乐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音乐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全面探究和创新,不断思考。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始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多角度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抓紧细小的细节,把好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努力成为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银仓.论外语教学的情感目标[J].外语教学,2005(2).
[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解读(六)[J].中国音乐教育,2012(10).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