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为中小学生“减负”,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两会”上众多代表热议教育问题,而把“减负”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更足见“减负”形势已十分严峻。
在对“减负”的一片讨伐声中,大家几乎一致地剑指高考。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高考,一些人便轻易地将自己解脱,站在“被害者”的立场上,高喊着打倒高考的口号,仿佛高考一旦取消,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显然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对教育不负责任。
对此,我的另类思考是,提“减负”能否不跟高考过不去?笔者2005年接手新高一的物理教学,开始两年真的按照新课改的思想,重视实验教学,加强探究性学习,这样,我的学生就比别的班级的学生少了大量的习题演练,学生的学习负担轻了很多。然而结果是,高一高二两年的统测成绩难免有点羞涩,每次考试后都有很多复杂的眼神将我包围。好在有以前的高考成绩作支撑,学校还是让我把学生一直带到了高三。在高三的一年中,我班的成绩稳步提升,在高考物理选修中取得了47.6%的达A率和97.4%的达B率(全省的达A率是20%,达B率是50%)。我描述这个个案得不出什么普遍性的结论,但我以为,绝不应该把高考当做所有教育问题的替罪羊,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应该与应试对立起来。我们的教育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找不到解决方案,而是缺乏实施有关方案的勇气和魄力。
关于如何“减负”,太多的主流媒体都有“如何减”的案例和做法,但很多是轻飘飘的结论,过滤掉太多具体的、情景性的差异和独立性。例如洋思现象、杜朗口旋风等等,虽然曾引领无数教育界的人士竞相登门,这些以升学率高闻名的学校也因之获得浅薄的优越感,然而,他们的真实做法在多大程度上是既“减负”又体现人本教育的新理念,却没有什么人作过深入探讨。而那些真正给学生带来好处的生命化教育的探索试验,却因为形式上缺乏卖点,很难获得媒体的青睐。
再者,主流媒体上能否少一点“术”的取巧报道,多一点“道”的试验探讨?舆论是社会的皮肤,主流媒体更应该是健康肌肤的守护神。在今天的教育现实里,确实有很多用“增负”取得优异升学率的实例,这也是每年高考后各大媒体趋之若鹜的。这些媒体平时的报道总在责怪应试教育如何丧尽天良,而这时候却又唱起高考状元的赞歌,难道不可以称其为应试教育的推手?而那些看起来略显“大路货”的踏实的教育探索,是否该在各大媒体的“版图”上有些许话语空间呢?
我们今天的教育和经济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危机中的“机”不能被浪费,它能让我们做以前没办法做到的事情。努力去做吧,现实也许不会及时搭理我们的美好预期,但这没关系,因为我们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邹韵文
在对“减负”的一片讨伐声中,大家几乎一致地剑指高考。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高考,一些人便轻易地将自己解脱,站在“被害者”的立场上,高喊着打倒高考的口号,仿佛高考一旦取消,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显然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对教育不负责任。
对此,我的另类思考是,提“减负”能否不跟高考过不去?笔者2005年接手新高一的物理教学,开始两年真的按照新课改的思想,重视实验教学,加强探究性学习,这样,我的学生就比别的班级的学生少了大量的习题演练,学生的学习负担轻了很多。然而结果是,高一高二两年的统测成绩难免有点羞涩,每次考试后都有很多复杂的眼神将我包围。好在有以前的高考成绩作支撑,学校还是让我把学生一直带到了高三。在高三的一年中,我班的成绩稳步提升,在高考物理选修中取得了47.6%的达A率和97.4%的达B率(全省的达A率是20%,达B率是50%)。我描述这个个案得不出什么普遍性的结论,但我以为,绝不应该把高考当做所有教育问题的替罪羊,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应该与应试对立起来。我们的教育今天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找不到解决方案,而是缺乏实施有关方案的勇气和魄力。
关于如何“减负”,太多的主流媒体都有“如何减”的案例和做法,但很多是轻飘飘的结论,过滤掉太多具体的、情景性的差异和独立性。例如洋思现象、杜朗口旋风等等,虽然曾引领无数教育界的人士竞相登门,这些以升学率高闻名的学校也因之获得浅薄的优越感,然而,他们的真实做法在多大程度上是既“减负”又体现人本教育的新理念,却没有什么人作过深入探讨。而那些真正给学生带来好处的生命化教育的探索试验,却因为形式上缺乏卖点,很难获得媒体的青睐。
再者,主流媒体上能否少一点“术”的取巧报道,多一点“道”的试验探讨?舆论是社会的皮肤,主流媒体更应该是健康肌肤的守护神。在今天的教育现实里,确实有很多用“增负”取得优异升学率的实例,这也是每年高考后各大媒体趋之若鹜的。这些媒体平时的报道总在责怪应试教育如何丧尽天良,而这时候却又唱起高考状元的赞歌,难道不可以称其为应试教育的推手?而那些看起来略显“大路货”的踏实的教育探索,是否该在各大媒体的“版图”上有些许话语空间呢?
我们今天的教育和经济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危机中的“机”不能被浪费,它能让我们做以前没办法做到的事情。努力去做吧,现实也许不会及时搭理我们的美好预期,但这没关系,因为我们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