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文献查阅、实验对比等方法就如何通过生活化教育理念改善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实践结果表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对高中生来说有助于唤醒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改善物理教学质量上有显著优势。基于此,从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开展实验这几个方面简要阐述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但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质量和效率偏低,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存在抵触心理,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也有待优化。如教学内容局限于物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不紧密,而且授课方式主要以“讲解—接受”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单向性特点。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能够改善这一局面,推动物理教学改革。基于此,文章就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改善物理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兴趣。相较于课本上单一、枯燥的物理理论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生活或现象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让学生的物理体验得到丰富,充分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将他们探索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1]。
其次,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物理知识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尤其是高中物理,难度系数更大,不管是电学、热学还是力学,其中的原理、公式以及概念等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而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让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实例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加深他们的理解。
再者,它有助于培養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与相关的生活实例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不仅学会如何联系生活现象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而且也能在生活中迁移运用物理知识[2]。
二、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改善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1.借助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听课兴趣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进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增强物理知识的亲切感,消除个别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畏惧和排斥心理[3]。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假如遇到火灾或地震,你们能够保证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跑出教室吗?你们知道自己的反应速度是多少吗?”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找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然后抛出黑板擦,看这个学生能否接住,由此唤醒他们对“反应速度”的探究兴趣。之后,教师再引进本节课的主题,就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
2.联系生活场景讲解知识,突破物理教学难点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同时也为了唤醒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迁移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场景进行讲解,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例如,在讲解“向心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坐摩天轮到达最高点时的场景、火车弯道基地设计成倾斜的现象、桥梁设计成拱形的这些现象去讲解向心力的知识。譬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轨道转弯处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两条轨道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结合图片和示意图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向心力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也方便他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向心力的知识去解释某一生活现象或解决某一个生活问题。
3.基于生活现象开展实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感到畏惧。生活化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基于生活现象开展实验,即从生活中选择一些易获得、常见的材料展开物理实验,以此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一张纸、一枚硬币、一个纸杯这些常见的生活材料开展物理实验,先将纸放在杯子上,然后将硬币放在纸上,再用很大的力猛然抽出纸,而纸上的硬币却没有跟着纸走,而是落进了杯中。结合这个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师再给他们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定律的理解和印象。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地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让生活现象指导学生学习物理,让物理学习指导生活,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还有助于他们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要肯定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价值并深入研究它与物理教学的契合点,坚持全程贯穿的原则,在新课导入、难点讲解、物理实验中有机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以此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潘学宝.借陶行知思想建生活高中物理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50-52.
[2]宋吉虎.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0(29):98-99.
[3]于海生.生活化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求知导刊,2020(40):68-69.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但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教学质量和效率偏低,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存在抵触心理,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也有待优化。如教学内容局限于物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不紧密,而且授课方式主要以“讲解—接受”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单向性特点。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能够改善这一局面,推动物理教学改革。基于此,文章就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改善物理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兴趣。相较于课本上单一、枯燥的物理理论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生活或现象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让学生的物理体验得到丰富,充分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将他们探索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1]。
其次,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物理知识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尤其是高中物理,难度系数更大,不管是电学、热学还是力学,其中的原理、公式以及概念等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而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让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实例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加深他们的理解。
再者,它有助于培養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与相关的生活实例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不仅学会如何联系生活现象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而且也能在生活中迁移运用物理知识[2]。
二、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改善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
1.借助生活现象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听课兴趣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进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增强物理知识的亲切感,消除个别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畏惧和排斥心理[3]。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假如遇到火灾或地震,你们能够保证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跑出教室吗?你们知道自己的反应速度是多少吗?”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找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然后抛出黑板擦,看这个学生能否接住,由此唤醒他们对“反应速度”的探究兴趣。之后,教师再引进本节课的主题,就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
2.联系生活场景讲解知识,突破物理教学难点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同时也为了唤醒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迁移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场景进行讲解,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例如,在讲解“向心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坐摩天轮到达最高点时的场景、火车弯道基地设计成倾斜的现象、桥梁设计成拱形的这些现象去讲解向心力的知识。譬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火车轨道转弯处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两条轨道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结合图片和示意图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向心力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也方便他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向心力的知识去解释某一生活现象或解决某一个生活问题。
3.基于生活现象开展实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感到畏惧。生活化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基于生活现象开展实验,即从生活中选择一些易获得、常见的材料展开物理实验,以此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一张纸、一枚硬币、一个纸杯这些常见的生活材料开展物理实验,先将纸放在杯子上,然后将硬币放在纸上,再用很大的力猛然抽出纸,而纸上的硬币却没有跟着纸走,而是落进了杯中。结合这个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师再给他们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一定律的理解和印象。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地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让生活现象指导学生学习物理,让物理学习指导生活,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还有助于他们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要肯定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价值并深入研究它与物理教学的契合点,坚持全程贯穿的原则,在新课导入、难点讲解、物理实验中有机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以此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进步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潘学宝.借陶行知思想建生活高中物理课堂[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50-52.
[2]宋吉虎.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0(29):98-99.
[3]于海生.生活化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求知导刊,2020(4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