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的美术课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而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去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这是美术教育的目标。
一、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它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一)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画不出来”” ,““太难了”” ,““我不知道画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三年级《各种各样的鞋》一课,先安排几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好多个,毫无顾忌的画自己所想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身边的设计艺术》时,先为学生准备了几种材料和不同样式的作品,让学生看看、摸摸,初步感知,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思考:看到这些不同款式、材料的用品,你还能想出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教师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思维的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量,锻炼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如在上《滚动乐园》一课时,先让学生搜集很多会滚动的物体,观察、触摸,初步感知物体的质感、形状,再进行滚动游戏比赛,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逐渐敏锐起来,通过此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在眼、脑、手并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支柱
美术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画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所具有的审美能力,继续保持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异想天开,充分调动他们的丰富想象,发挥好想象力带来的创造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想象能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活跃思维,我们在授课时可以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先让学生明白了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再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官,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情感。
我在教学《小鸟找家》一课时,给学生播放了一个音乐动画《小鸟找家》,然后将故事延伸: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她告别自己的爸爸妈妈,飞过山川河流,尽情享受外面世界的精彩…………不知不觉天黑了,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小鸟在漆黑的夜里找不着回家的路了,这时小鸟该怎么办呢?通过生动的故事创设出利于学生积极想象的情境,学生们涌现出很多独特的想法,同学们的想象如潮水般涌来,每个学生的想象各有千秋,可见情境对于启发想象的重要性。
(二)诱发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以创作画《机器人》为例,:我先设疑:这些机器人都有什么作用?引起了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需要感。学生围绕这个““悬念””,各自发表着不同见解:机器人能上天、能下海,机器人能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做环保工作…………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能干?””学生思考片刻,抢着回答:我国科学家以他渊博的知识,设计了电脑软件,装在机器人身上,让它们干什么它们就会干什么…………当我展示几个外形不同的机器人玩具,演示其从事的工作(环境、背景)后,学生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了联想,从而增加了创造的可能性。什么宇宙机器人、餐厅机器人、环保机器人…………一连串的大胆构思,给画面增添了不少亮点。经过精心的创作,异乎寻常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眼前,特别是其中的《护理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構思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三、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动脑。因此,美术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力
《夸张的脸》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各种人物头像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当设计师的滋味。在看过优秀的图片和课件资料的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动手,许多同学把各种夸张的人物造型融入设计之中。好多同学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造型,并且还能讲述自己造型的创意。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二)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的,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
如《漂亮的瓶子》一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古今中外瓶子的外形,自己总结出瓶子的结构特点,再观察瓶子的装饰美化方法,进而想象设计出更加新奇的瓶子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给他们充分的实践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和其他学科一样,只有创造才能发展,才有生命力。我认为美术教育者应抓住这一内容,融会贯通于课堂之上,努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让创造这棵大树在美术课堂傲然成长!
一、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独特性等特点。它是整个创造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一)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画不出来”” ,““太难了”” ,““我不知道画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三年级《各种各样的鞋》一课,先安排几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画出各种不同功能的鞋的草图,有的学生一口气画出好多个,毫无顾忌的画自己所想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身边的设计艺术》时,先为学生准备了几种材料和不同样式的作品,让学生看看、摸摸,初步感知,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思考:看到这些不同款式、材料的用品,你还能想出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教师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思维的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量,锻炼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如在上《滚动乐园》一课时,先让学生搜集很多会滚动的物体,观察、触摸,初步感知物体的质感、形状,再进行滚动游戏比赛,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逐渐敏锐起来,通过此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在眼、脑、手并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支柱
美术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画画,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所具有的审美能力,继续保持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异想天开,充分调动他们的丰富想象,发挥好想象力带来的创造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想象能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活跃思维,我们在授课时可以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先让学生明白了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再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官,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情感。
我在教学《小鸟找家》一课时,给学生播放了一个音乐动画《小鸟找家》,然后将故事延伸: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她告别自己的爸爸妈妈,飞过山川河流,尽情享受外面世界的精彩…………不知不觉天黑了,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小鸟在漆黑的夜里找不着回家的路了,这时小鸟该怎么办呢?通过生动的故事创设出利于学生积极想象的情境,学生们涌现出很多独特的想法,同学们的想象如潮水般涌来,每个学生的想象各有千秋,可见情境对于启发想象的重要性。
(二)诱发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以创作画《机器人》为例,:我先设疑:这些机器人都有什么作用?引起了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需要感。学生围绕这个““悬念””,各自发表着不同见解:机器人能上天、能下海,机器人能演奏美妙动听的音乐、能做环保工作…………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机器人为什么这么能干?””学生思考片刻,抢着回答:我国科学家以他渊博的知识,设计了电脑软件,装在机器人身上,让它们干什么它们就会干什么…………当我展示几个外形不同的机器人玩具,演示其从事的工作(环境、背景)后,学生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了联想,从而增加了创造的可能性。什么宇宙机器人、餐厅机器人、环保机器人…………一连串的大胆构思,给画面增添了不少亮点。经过精心的创作,异乎寻常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眼前,特别是其中的《护理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構思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三、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动脑。因此,美术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力
《夸张的脸》这课,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各种人物头像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当设计师的滋味。在看过优秀的图片和课件资料的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动手,许多同学把各种夸张的人物造型融入设计之中。好多同学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造型,并且还能讲述自己造型的创意。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二)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要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的,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
如《漂亮的瓶子》一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古今中外瓶子的外形,自己总结出瓶子的结构特点,再观察瓶子的装饰美化方法,进而想象设计出更加新奇的瓶子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给他们充分的实践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和其他学科一样,只有创造才能发展,才有生命力。我认为美术教育者应抓住这一内容,融会贯通于课堂之上,努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让创造这棵大树在美术课堂傲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