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前导入,营造,教学气氛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7)02-0031-03
上课铃尚未敲响,学生正在陆续进入教室,老师提前两分钟开始了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播放。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屈原行吟图、湖北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等6幅照片,同时音箱里传出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演出队用编钟演奏的古乐曲。教室两侧悬挂着老师书写的条幅,两幅是《离骚》中的名句,还有两幅分别是司马迁、杜甫对屈原的赞誉。有的学生在走廊里还谈笑风生,一进入这样布置的教室,就在讲台前驻足聆听悠扬的古乐,好奇地看着屏幕上画面。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已经对这一课的内容产生注意了,那么他们就可能较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这是武汉一位青年教师根据我的建议而设计的七年级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文化(二)这一课的“课前导人”。
许多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特别是一些普通中学的教师,经常为学生不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而焦虑。在现实的教学中,上课铃、学生起立等组织教学的程序都并不能真正起到让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数年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始普及,很多老师在一些优质课评比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课件。在一些教学条件较好的示范校,有的老师也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了常规课堂教学。这些情况促使我们考虑能不能把课件的制作向前延伸,我就通过一些青年教师做了这方面的试验,为他们设计了“课前导人”这样一个教学细节。
但是,在教学条件还有待改进的学校怎么办?就是在那些条件很好的学校,老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制作“课前导入”的课件啊。一次无意识的行动,使我受到启发。那天,我去讲“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课,带去了一些当地实拍的历史遗址照片,我想用它来开拓学生眼界,但这些照片都是6英寸的,要是挂起来展示,学生肯定看不清,于是在上课前的课间休息时我把一叠照片交给他们传阅。没有想到,这节课情况发生了很可喜的变化。我进教室时,发现他们还在认真地看,有的学生还对照照片中的历史遗址、遗物,参阅教科书的内容,那一节的前半部分(独立战争的起因、经过),我原来的设计是用讲授法,结果却成了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的一堂课。于是,我在武汉市的一些老师中,又提出在课前以大幅挂图、地图、墙报、图片报、专题集邮的邮票来布置教室。
经过几年的试验后,我感到这样的“课前导入”对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对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却显得很不够,其最大的弱点是热闹有余,深刻不足。近两年,我和一些年轻人又设计了我们的导学提纲。这个“导学提纲”包括学习背景(已学知识)、本节导读、拓展阅读、概念阐释四个部分。由于篇幅有限,关于“导学提纲”,我们今后再谈。
以往很多老师也设计过课前导人,但那些课前导入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我们的“课前导入”是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向前延伸到上课铃响起之前。
虽然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是并非任何教育教学方法都是合理和有效的。一种好的普遍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教学领域里,没有实践活动支撑的理论是苍白的,没有理论依据的方法是不科学的。那么,这样的“课前导入”是否有理论依据呢?我们也认真地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方面对它进行了探讨与论证。
德意志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1790-1866)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选择于某些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指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学生上课时专心听讲是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毫无疑问,注意对于学生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是必要的心理条件。教育心理学的专家们也都认为学习环境十分重要,他们指出,“教师必须能够运用对个体和群体动机、行为的理解,创造一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社会互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前导人”就是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诱使他们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后注意,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尽快地带着对本节课内容的浓厚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在试验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调查来测试这种课前导人的有效性。武汉市育才高中李红老师参加湖北省优质课评比,也采用了课前导人口],根据课后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这个第一次接触课前导人的班级就有46.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前导入开始播放时就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我们还仔细观察了学生的表情和活动状态,发现他们的注意指向也具有传递性。当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到我们设计的课前导人的视频播放时,其他学生也停止了自己的与本课教学无关的活动,把目光转向了大屏幕。
我们在设计课前导入方面,也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有不少经验教训。
视频播放的图片以多少幅为宜?最初,我在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上全市公开课时,建议她设计并实施了这种课前导入,得到武汉市很多老师的赞同,于是,我误认为展示的图片越多越好。后来,有位老师执教高一中国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作为研讨课在全市展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老照片很多,我建议他选用了12幅图片,但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一是那些老照片太模糊,二是图片太多。几经试验,我们觉得选用5—7幅并采取反复播放的办法比较好。图片太少,则过于单调;太多,又搞得学生眼花缭乱。同样,大幅挂图布置教室也是如此,不宜太多,以4幅或6幅为好。如果是图片报,则1—2大版即可,图片报的版面要力求生动与多样化,既要有历史照片、历史漫画,也要有学生、老师的书法作品与历史遗址的照片,还可以有纪念邮票、纪念地参观券等。
课前导人所选用的图片,必须紧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重点。本来这是不需多说的,但是在具体选用图片时,由于教师个人的偏爱,有时会出现游离教学重点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时时注意。其次,课前导入的图片选择,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及其相应的特征。最近叶小兵先生指出,要防止教学方法的“低龄化”。那是很有见地也很有针对性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七至九年级的历史教学中,有一个教学目标与方法“高龄化”的倾向。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不同学段的教学,应该选用不同的图片以适应其不同的接受能力与思维特点。其三,我们要尽量拓宽学生的视野,适当插入一些学生没有见 过或较少见到的图片。有一位老师执教二战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与两极格局形成这一节时,他的教学设计是把中国史的一些内容,特别是新中国的外交、抗美援朝等,融人世界史中。我就向他提供了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的雕塑与美国官方记载的战死人数的地碑照片。这位老师把它制作成大幅挂图悬挂于教室侧壁。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注意到了这幅他们从未见过的照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文献材料,从而深化了教科书的内容。其四,让学生参与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发动学生提供图片、纪念邮票等。不少学生有历史遗址的照片,不过他们的照片往往是以历史遗址为背景自己站立其间,这也并不要紧,可以使用,如果人物图像太大或者与景观不太协调,还可以请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以这幅照片为蓝本绘制成水彩画、钢笔画。学生的参与,会使你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更加生动。
视频播放的配音,采取哪种办法比较好呢?我们先后试过乐曲、歌曲、诗歌朗诵、解说词朗读以及无配音的播放,结果表明,乐曲与歌曲比较适合于课前导人。因为课前导入是在非强制状态下进行的,没有任何纪律约束,也不要求学生非看不可、非听不可。它只是我们老师诱导学生注意的手段。那么,我们就得认可学生不完整地看看、听听。诗歌朗诵、解说词的朗读,都必须完整,而乐曲、歌曲则相对自由一些。在具体选用什么乐曲(歌曲)的问题上。教师还是要下点功夫的。这段乐曲必须与本节各子目都有关,起码要与本节内容的历史气氛相符。如果选用的音乐是学生熟悉的,那更好,那能使他们更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引导的方向上来。
视频播放采用现成的电视片,效果好不好?我们试过电视文献片、资料片、战争场面的电影片,效果都不太好。理由就是电视片都相对完整,而且它是动态的。几幅图片的反复播放,每一帧画面都有相对静止的停留时间,会对学生产生我们预想的作用。有位老师上“文艺复兴”,我们最初选用了一段资料片,尽管这段电视片编得很好,但是试讲后我们觉得把它作为课前导入很不理想。后来,我们精选了6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名作,配音使用舒伯特的《圣母颂》,效果大不相同。
课前导入的时间怎样掌握?我们认为,视频播放在课前两分钟,即预备铃敲响时开始较好,到上课铃敲响时结束。如果采用大幅挂图、图片报等形式,则在前一节课下课后张挂,到下一节课上课前收回,如果有学生要求观看,可以在课外活动时再次张挂出来。
课前导人的制作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如果几个学校组成联合体,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创作,资源共享,成果交互使用,那就能够把理想变成现实了。
责任编辑:任世江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7)02-0031-03
上课铃尚未敲响,学生正在陆续进入教室,老师提前两分钟开始了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播放。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屈原行吟图、湖北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等6幅照片,同时音箱里传出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演出队用编钟演奏的古乐曲。教室两侧悬挂着老师书写的条幅,两幅是《离骚》中的名句,还有两幅分别是司马迁、杜甫对屈原的赞誉。有的学生在走廊里还谈笑风生,一进入这样布置的教室,就在讲台前驻足聆听悠扬的古乐,好奇地看着屏幕上画面。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已经对这一课的内容产生注意了,那么他们就可能较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这是武汉一位青年教师根据我的建议而设计的七年级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文化(二)这一课的“课前导人”。
许多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特别是一些普通中学的教师,经常为学生不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而焦虑。在现实的教学中,上课铃、学生起立等组织教学的程序都并不能真正起到让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数年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始普及,很多老师在一些优质课评比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课件。在一些教学条件较好的示范校,有的老师也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了常规课堂教学。这些情况促使我们考虑能不能把课件的制作向前延伸,我就通过一些青年教师做了这方面的试验,为他们设计了“课前导人”这样一个教学细节。
但是,在教学条件还有待改进的学校怎么办?就是在那些条件很好的学校,老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制作“课前导入”的课件啊。一次无意识的行动,使我受到启发。那天,我去讲“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课,带去了一些当地实拍的历史遗址照片,我想用它来开拓学生眼界,但这些照片都是6英寸的,要是挂起来展示,学生肯定看不清,于是在上课前的课间休息时我把一叠照片交给他们传阅。没有想到,这节课情况发生了很可喜的变化。我进教室时,发现他们还在认真地看,有的学生还对照照片中的历史遗址、遗物,参阅教科书的内容,那一节的前半部分(独立战争的起因、经过),我原来的设计是用讲授法,结果却成了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的一堂课。于是,我在武汉市的一些老师中,又提出在课前以大幅挂图、地图、墙报、图片报、专题集邮的邮票来布置教室。
经过几年的试验后,我感到这样的“课前导入”对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对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却显得很不够,其最大的弱点是热闹有余,深刻不足。近两年,我和一些年轻人又设计了我们的导学提纲。这个“导学提纲”包括学习背景(已学知识)、本节导读、拓展阅读、概念阐释四个部分。由于篇幅有限,关于“导学提纲”,我们今后再谈。
以往很多老师也设计过课前导人,但那些课前导入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导人新课”。我们的“课前导入”是把教师的教学行为向前延伸到上课铃响起之前。
虽然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是并非任何教育教学方法都是合理和有效的。一种好的普遍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教学领域里,没有实践活动支撑的理论是苍白的,没有理论依据的方法是不科学的。那么,这样的“课前导入”是否有理论依据呢?我们也认真地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方面对它进行了探讨与论证。
德意志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1790-1866)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选择于某些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指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学生上课时专心听讲是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毫无疑问,注意对于学生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是必要的心理条件。教育心理学的专家们也都认为学习环境十分重要,他们指出,“教师必须能够运用对个体和群体动机、行为的理解,创造一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社会互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前导人”就是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诱使他们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后注意,让学生在教师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尽快地带着对本节课内容的浓厚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在试验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调查来测试这种课前导人的有效性。武汉市育才高中李红老师参加湖北省优质课评比,也采用了课前导人口],根据课后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这个第一次接触课前导人的班级就有46.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前导入开始播放时就已经进入了学习状态。而且,我们还仔细观察了学生的表情和活动状态,发现他们的注意指向也具有传递性。当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到我们设计的课前导人的视频播放时,其他学生也停止了自己的与本课教学无关的活动,把目光转向了大屏幕。
我们在设计课前导入方面,也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有不少经验教训。
视频播放的图片以多少幅为宜?最初,我在指导一位青年教师上全市公开课时,建议她设计并实施了这种课前导入,得到武汉市很多老师的赞同,于是,我误认为展示的图片越多越好。后来,有位老师执教高一中国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作为研讨课在全市展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老照片很多,我建议他选用了12幅图片,但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一是那些老照片太模糊,二是图片太多。几经试验,我们觉得选用5—7幅并采取反复播放的办法比较好。图片太少,则过于单调;太多,又搞得学生眼花缭乱。同样,大幅挂图布置教室也是如此,不宜太多,以4幅或6幅为好。如果是图片报,则1—2大版即可,图片报的版面要力求生动与多样化,既要有历史照片、历史漫画,也要有学生、老师的书法作品与历史遗址的照片,还可以有纪念邮票、纪念地参观券等。
课前导人所选用的图片,必须紧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重点。本来这是不需多说的,但是在具体选用图片时,由于教师个人的偏爱,有时会出现游离教学重点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时时注意。其次,课前导入的图片选择,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及其相应的特征。最近叶小兵先生指出,要防止教学方法的“低龄化”。那是很有见地也很有针对性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七至九年级的历史教学中,有一个教学目标与方法“高龄化”的倾向。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不同学段的教学,应该选用不同的图片以适应其不同的接受能力与思维特点。其三,我们要尽量拓宽学生的视野,适当插入一些学生没有见 过或较少见到的图片。有一位老师执教二战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与两极格局形成这一节时,他的教学设计是把中国史的一些内容,特别是新中国的外交、抗美援朝等,融人世界史中。我就向他提供了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的雕塑与美国官方记载的战死人数的地碑照片。这位老师把它制作成大幅挂图悬挂于教室侧壁。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注意到了这幅他们从未见过的照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文献材料,从而深化了教科书的内容。其四,让学生参与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发动学生提供图片、纪念邮票等。不少学生有历史遗址的照片,不过他们的照片往往是以历史遗址为背景自己站立其间,这也并不要紧,可以使用,如果人物图像太大或者与景观不太协调,还可以请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以这幅照片为蓝本绘制成水彩画、钢笔画。学生的参与,会使你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更加生动。
视频播放的配音,采取哪种办法比较好呢?我们先后试过乐曲、歌曲、诗歌朗诵、解说词朗读以及无配音的播放,结果表明,乐曲与歌曲比较适合于课前导人。因为课前导入是在非强制状态下进行的,没有任何纪律约束,也不要求学生非看不可、非听不可。它只是我们老师诱导学生注意的手段。那么,我们就得认可学生不完整地看看、听听。诗歌朗诵、解说词的朗读,都必须完整,而乐曲、歌曲则相对自由一些。在具体选用什么乐曲(歌曲)的问题上。教师还是要下点功夫的。这段乐曲必须与本节各子目都有关,起码要与本节内容的历史气氛相符。如果选用的音乐是学生熟悉的,那更好,那能使他们更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引导的方向上来。
视频播放采用现成的电视片,效果好不好?我们试过电视文献片、资料片、战争场面的电影片,效果都不太好。理由就是电视片都相对完整,而且它是动态的。几幅图片的反复播放,每一帧画面都有相对静止的停留时间,会对学生产生我们预想的作用。有位老师上“文艺复兴”,我们最初选用了一段资料片,尽管这段电视片编得很好,但是试讲后我们觉得把它作为课前导入很不理想。后来,我们精选了6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名作,配音使用舒伯特的《圣母颂》,效果大不相同。
课前导入的时间怎样掌握?我们认为,视频播放在课前两分钟,即预备铃敲响时开始较好,到上课铃敲响时结束。如果采用大幅挂图、图片报等形式,则在前一节课下课后张挂,到下一节课上课前收回,如果有学生要求观看,可以在课外活动时再次张挂出来。
课前导人的制作是要花费一些时间的,如果几个学校组成联合体,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创作,资源共享,成果交互使用,那就能够把理想变成现实了。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