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我常常想: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时“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能否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做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想法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只有靠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加深了,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法也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在小学低年级里,需要教师手把手、一笔一划地教,而到了高年级,面对日益增加的课业,需要学生主动、独立地去接受知识,随时调整、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有些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出现在学习上疲于应付,结果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如:小学生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与事,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更无需这样或那样的删改,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由此我想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尚缺乏社交能力,对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另一方面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人交往感情色彩较浓,易于情绪化,由于他们感情丰富,且变化快,所以有时对人对事就过于简单。如:有的同学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对自己看不惯的人根本不理,动不动就“不跟你好了”,在交往中显得十分幼稚。所以,把作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是可以起到教、育两不误的作用的。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想法的实践
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课堂教育相结合,达到教、育共长。
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些家长反映学生受不了委屈,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哭小闹不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布置了作文《当我受了委屈的时候》,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写道:“当我受委屈的时候,我会非常生气,有时候我会哭;有时候会静静地坐着,不理睬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有时我会打架;有时会骂人;还有时会摔东西。”一看我就知道孩子的处理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因此我意识到在班级生活中,安排一些公益的事让他们做,要求每个人都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集体中去,使自己尽快地融于集体,当自己与周围同学发生摩擦时,应当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不要一时感情用事,也不能消极逃避。这样,逐渐改变了大家的学习观。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了一些学生的观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想法的收获
生活中,孩子们会遇到许多人和事,要求他们写下来,喜欢的,好的人和事,就赞扬他们;憎恶的,坏的人和事,就批评他们。久而久之,便会在孩子们心中形成一个衡量好坏,美丑,善恶的标准,使其用这种标准衡量生活,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辨别力,丰富了感情,对于优美和高尚的人和事敢于赞扬,对于肮脏和丑恶的人和事敢于鞭挞,提高了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勇于负责,培养了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在实践过程中,我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有:
1、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人就会建立起自信心。“你将成为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自力更生的人,成为一个充满力量,方向明确,有条不紊的人。”
2、着眼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承认自己,并接受自己,通过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内心树立起一种信心,每当你做对了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慢慢地,你就能建立起着眼于自己长处的习惯。
3、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一个视野开阔的人,思维敏捷,办事果断;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所以,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另外 , 还可以依据一些相应的心理学教材及学生实际,制定一系列的教、育计划,采取主动,改变这种从学生出现问题的被动方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理于未然。
英国谚语说得好:“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具有上进心的学生,一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目标。因此,他们在理想之帆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上进心会为学生们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他们克服成才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想法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只有靠学生内在的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加深了,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法也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在小学低年级里,需要教师手把手、一笔一划地教,而到了高年级,面对日益增加的课业,需要学生主动、独立地去接受知识,随时调整、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有些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出现在学习上疲于应付,结果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如:小学生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与事,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更无需这样或那样的删改,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由此我想到小学高年级学生尚缺乏社交能力,对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另一方面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人交往感情色彩较浓,易于情绪化,由于他们感情丰富,且变化快,所以有时对人对事就过于简单。如:有的同学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对自己看不惯的人根本不理,动不动就“不跟你好了”,在交往中显得十分幼稚。所以,把作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是可以起到教、育两不误的作用的。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想法的实践
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课堂教育相结合,达到教、育共长。
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些家长反映学生受不了委屈,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哭小闹不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布置了作文《当我受了委屈的时候》,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写道:“当我受委屈的时候,我会非常生气,有时候我会哭;有时候会静静地坐着,不理睬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有时我会打架;有时会骂人;还有时会摔东西。”一看我就知道孩子的处理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因此我意识到在班级生活中,安排一些公益的事让他们做,要求每个人都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集体中去,使自己尽快地融于集体,当自己与周围同学发生摩擦时,应当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不要一时感情用事,也不能消极逃避。这样,逐渐改变了大家的学习观。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了一些学生的观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想法的收获
生活中,孩子们会遇到许多人和事,要求他们写下来,喜欢的,好的人和事,就赞扬他们;憎恶的,坏的人和事,就批评他们。久而久之,便会在孩子们心中形成一个衡量好坏,美丑,善恶的标准,使其用这种标准衡量生活,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辨别力,丰富了感情,对于优美和高尚的人和事敢于赞扬,对于肮脏和丑恶的人和事敢于鞭挞,提高了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勇于负责,培养了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在实践过程中,我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有:
1、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人就会建立起自信心。“你将成为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自力更生的人,成为一个充满力量,方向明确,有条不紊的人。”
2、着眼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承认自己,并接受自己,通过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内心树立起一种信心,每当你做对了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慢慢地,你就能建立起着眼于自己长处的习惯。
3、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一个视野开阔的人,思维敏捷,办事果断;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所以,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另外 , 还可以依据一些相应的心理学教材及学生实际,制定一系列的教、育计划,采取主动,改变这种从学生出现问题的被动方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理于未然。
英国谚语说得好:“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没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没有太阳的早晨。”具有上进心的学生,一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目标。因此,他们在理想之帆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上进心会为学生们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他们克服成才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