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儿美术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且主动发展,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文章讨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从而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育人效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激发;拓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感知,尽快了解美术内容,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木被人们砍伐,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并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展、延伸。例如,教学广东版第七册《日记封面设计》时,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看见这个课题时,表现得不太感兴趣。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这次教学中利用故事形式来体现日记本的趣味性,这更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画诸如《猫和老鼠》《蓝猫》《多啦A梦》《白雪公主》等故事中的人物,或自己编一些可爱有趣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感兴趣、很兴奋,个个都争着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并兴奋地画起来。
二、探究释疑,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入纵深,最终解决问题,并得到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在教学《三原色与三间色》一课时,笔者运用电脑教学,引出童话人物“红果果”,在整个电脑演示过程中,都是由“红果果”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说,“红果果”问学生“三原色有哪些?三间色有哪些?怎样调和出三间色?”并告诉学生答案就在书中,让他们比比哪一组回答得快。电脑中“原色和间色”的動画演示,以及精美的范画等等,通过教师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分组讨论决定,并自己动手尝试调色,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为自我创新打好基础。
三、表现发挥,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一环节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师在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辅导,使学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心。特别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使其作品更具有童趣。
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体现出来,让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让学生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笔者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在上面画出形态各异的鱼。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很多同学的作品已画好并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其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有的是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图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迷人的“鱼乐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同学,他们不时发出赞叹声。这样,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又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同时也是创造意识的组成因素,让学生去讨论、发现、总结。这种表现发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拓展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
四、讲评拓展,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讲评拓展是对一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让学生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师的提示下,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例如,教学《标志》一课,对照学习目标,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工艺制作是否良好,三看制作态度是否认真。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提出鲜明的看法。评出创意作品,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如标志图案可运用到广告、装潢设计等方面,都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内容。
如教学广东版小学第六册《丰富表情的脸》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同学的五官、发型、脸部特征,进行或写实或夸张的描绘。提出评价点:作品表情丰富,黑白色块对比强烈,简洁单纯,线条美观。通过自评与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与拓展思维。
总之,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精神。
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促进具体思维向形式思维过渡的作用。多角度、多渠道的综合训练,能使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2]梁志诚.美术教育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激发;拓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感知,尽快了解美术内容,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木被人们砍伐,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并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展、延伸。例如,教学广东版第七册《日记封面设计》时,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看见这个课题时,表现得不太感兴趣。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这次教学中利用故事形式来体现日记本的趣味性,这更符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画诸如《猫和老鼠》《蓝猫》《多啦A梦》《白雪公主》等故事中的人物,或自己编一些可爱有趣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感兴趣、很兴奋,个个都争着说自己喜欢的故事,并兴奋地画起来。
二、探究释疑,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入纵深,最终解决问题,并得到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在教学《三原色与三间色》一课时,笔者运用电脑教学,引出童话人物“红果果”,在整个电脑演示过程中,都是由“红果果”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说,“红果果”问学生“三原色有哪些?三间色有哪些?怎样调和出三间色?”并告诉学生答案就在书中,让他们比比哪一组回答得快。电脑中“原色和间色”的動画演示,以及精美的范画等等,通过教师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分组讨论决定,并自己动手尝试调色,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为自我创新打好基础。
三、表现发挥,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一环节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师在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辅导,使学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心。特别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使其作品更具有童趣。
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体现出来,让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让学生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笔者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在上面画出形态各异的鱼。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很多同学的作品已画好并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其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有的是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图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迷人的“鱼乐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同学,他们不时发出赞叹声。这样,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又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同时也是创造意识的组成因素,让学生去讨论、发现、总结。这种表现发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拓展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
四、讲评拓展,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讲评拓展是对一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让学生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师的提示下,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例如,教学《标志》一课,对照学习目标,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工艺制作是否良好,三看制作态度是否认真。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提出鲜明的看法。评出创意作品,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同时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如标志图案可运用到广告、装潢设计等方面,都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内容。
如教学广东版小学第六册《丰富表情的脸》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同学的五官、发型、脸部特征,进行或写实或夸张的描绘。提出评价点:作品表情丰富,黑白色块对比强烈,简洁单纯,线条美观。通过自评与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与拓展思维。
总之,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精神。
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促进具体思维向形式思维过渡的作用。多角度、多渠道的综合训练,能使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2]梁志诚.美术教育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