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涉及内容较多,对学生认知生活、感受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而实验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学习认知的内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物理难点,相较纯理论授课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以期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占据了初中物理的重要位置,对学生学好物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物理实验相较传统的理论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更甚,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意识。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案例,展开符合学生生活认知的物理实验操作,也有助于提升教學操作效率。因此,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创新教学观念,推广趣味实验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一改落后的传统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理清物理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紧密联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为此,教师可通过推广趣味实验教学模式,借助趣味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解决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例如,在讲授“光现象”时,教师摒弃了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利用趣味实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变为形象的实验操作,方便学生直观了解其中的奥秘。教师课前准备好矿泉水瓶、蜡烛、白纸板等工具,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光物体,引出“天然光源”(萤火虫、水母)与“人造光源”(火柴、电灯)的区别,紧接着提出猜想:光的传播路径,转而进行趣味实验探究:用空矿泉水瓶动手制作小孔成像的实验,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点。通过疑问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一定帮助,相较传统理论讲学更易取得理性的教学效果。
二、密切联系生活,推进趣味实验教学开展
实际生活与初中物理实验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促进趣味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构成。由于物理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且杂,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挖掘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制定有效的趣味实验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看。
1.实验设计要参照学生生活经历
教师需要有选择地筛选初中物理趣味实验内容,实验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使得趣味实验具有生活化特征,便于学生从中获得鲜活具体的学习认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物体的质量”时,教师在学生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利用日常可见的水杯进行“测量水的质量”实验。让学生自行估计一杯水的重量,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统计得出实验数据,但对比数据发现一样的烧杯、台秤、水得出的结果不同。由教师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同一只烧杯在装水前与装水后称量的质量存在差异,源于烧杯装水后称量存留的些许水;而烧杯装满水的尺度也较难把握也是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最后通过大家的共同探讨,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水的质量与质量单位的大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验操作要体现学生生活经验
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经历,初中物理趣味实验操作可由学生自主展开,从参与实验的准备与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等方面入手,为其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期间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生活个性认知是推进实验操作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动手欲与学习兴趣的依据。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时,教师事先需要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参照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并为学生提供量筒、烧杯、水、石头、橡皮等工具。学生们利用悬锤法测量固体物质,按照先测固体质量、将水倒入量筒来读取水的体积数、后用细线拴好固体放入量筒读取体积数的步骤,从而由已知的固体质量与体积来计算密度。此次实验涉及的工具与原理都是学生们日常熟知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其启迪作用更加显著。
3.实验结论要回归学生生活认知
教师针对学生生活认知的积累情况,引导学生验证实验结论,使得实验结果转向生活认知操作,增强学生认知内化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的各种物质的物理属性特点,鼓励学生运用生活实例进行论证,从而引出相关生活案例,如金属有导电性存在于电线的广泛使用、竹子有弹性存在于弓箭的制作与使用等。利用学生的讨论热潮,制定了实验操作活动:将金属汤勺与塑料汤勺同时放入热水中,求问哪种汤勺会更热些?安排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回答问题,并课下自主进行试验,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验证效果。
三、完善考核方式,提高趣味实验教学效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也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教师针对实验中学生提出的新颖操作方案,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便于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浮力相关内容时,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浮力大小与重力之间关系的实验操作:记录物体浸没水中测物体重力、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情况与排开液体后的重力、按重力与密度公式推出浮力公式,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情景中浮力大小的变化。此次实验教学增加对理论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的双重考核,按各自考核占比50%计算得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合理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相较纯理论教学更具实际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究。由于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较落后,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物理实验条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展开实验操作,并不断完善考核方式,让学生真正爱上物理,感受物理带来的魅力,从而应用于实际生活,实现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曹银花.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学周刊,2018(29):93-94.
[2]康艺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8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占据了初中物理的重要位置,对学生学好物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初中物理实验相较传统的理论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更甚,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意识。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案例,展开符合学生生活认知的物理实验操作,也有助于提升教學操作效率。因此,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创新教学观念,推广趣味实验教学模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一改落后的传统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理清物理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紧密联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为此,教师可通过推广趣味实验教学模式,借助趣味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解决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例如,在讲授“光现象”时,教师摒弃了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利用趣味实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变为形象的实验操作,方便学生直观了解其中的奥秘。教师课前准备好矿泉水瓶、蜡烛、白纸板等工具,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光物体,引出“天然光源”(萤火虫、水母)与“人造光源”(火柴、电灯)的区别,紧接着提出猜想:光的传播路径,转而进行趣味实验探究:用空矿泉水瓶动手制作小孔成像的实验,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点。通过疑问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一定帮助,相较传统理论讲学更易取得理性的教学效果。
二、密切联系生活,推进趣味实验教学开展
实际生活与初中物理实验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促进趣味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构成。由于物理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且杂,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挖掘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制定有效的趣味实验教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看。
1.实验设计要参照学生生活经历
教师需要有选择地筛选初中物理趣味实验内容,实验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使得趣味实验具有生活化特征,便于学生从中获得鲜活具体的学习认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物体的质量”时,教师在学生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利用日常可见的水杯进行“测量水的质量”实验。让学生自行估计一杯水的重量,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统计得出实验数据,但对比数据发现一样的烧杯、台秤、水得出的结果不同。由教师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同一只烧杯在装水前与装水后称量的质量存在差异,源于烧杯装水后称量存留的些许水;而烧杯装满水的尺度也较难把握也是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最后通过大家的共同探讨,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水的质量与质量单位的大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验操作要体现学生生活经验
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经历,初中物理趣味实验操作可由学生自主展开,从参与实验的准备与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等方面入手,为其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期间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生活个性认知是推进实验操作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动手欲与学习兴趣的依据。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时,教师事先需要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参照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并为学生提供量筒、烧杯、水、石头、橡皮等工具。学生们利用悬锤法测量固体物质,按照先测固体质量、将水倒入量筒来读取水的体积数、后用细线拴好固体放入量筒读取体积数的步骤,从而由已知的固体质量与体积来计算密度。此次实验涉及的工具与原理都是学生们日常熟知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其启迪作用更加显著。
3.实验结论要回归学生生活认知
教师针对学生生活认知的积累情况,引导学生验证实验结论,使得实验结果转向生活认知操作,增强学生认知内化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物理属性”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的各种物质的物理属性特点,鼓励学生运用生活实例进行论证,从而引出相关生活案例,如金属有导电性存在于电线的广泛使用、竹子有弹性存在于弓箭的制作与使用等。利用学生的讨论热潮,制定了实验操作活动:将金属汤勺与塑料汤勺同时放入热水中,求问哪种汤勺会更热些?安排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回答问题,并课下自主进行试验,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探究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验证效果。
三、完善考核方式,提高趣味实验教学效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也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教师针对实验中学生提出的新颖操作方案,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便于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浮力相关内容时,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浮力大小与重力之间关系的实验操作:记录物体浸没水中测物体重力、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情况与排开液体后的重力、按重力与密度公式推出浮力公式,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情景中浮力大小的变化。此次实验教学增加对理论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的双重考核,按各自考核占比50%计算得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合理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相较纯理论教学更具实际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究。由于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较落后,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物理实验条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展开实验操作,并不断完善考核方式,让学生真正爱上物理,感受物理带来的魅力,从而应用于实际生活,实现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曹银花.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学周刊,2018(29):93-94.
[2]康艺砾.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