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药鉴定技术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鉴定中药的品种与质量,鉴定其真、伪、优、劣,整理复杂品种,以期寻找、扩大新药源。要实现这个任务则必须要有切实有效并且与时俱进的技术方法做保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特色学科,与此同时,这些新的学科也正不断融入到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发展中来,新的学科无疑开辟了新思路与新手段,并且对中药鉴定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现中药鉴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既需要继承借鉴传统知识与经验,又需要同时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确保与时代接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中现已得到广泛应用,已经为中药迈入世界奠定了良好根基。本文笔者将综述中药鉴定新技术的研究与进展,并对主要技术方法综述如下。
【关键词】 中药鉴定技术;研究;发展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中药材品种纷繁、来源复杂,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大瑰宝,用于治疗疾病已有千年历史,因其性能稳定、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尤其对消耗性、慢性疾病具有效用独特、西药难以顶替的特色而闻名于世。目前,某些贵重、稀有药材的伪劣品屡被查出,部分常用中药的混淆品也分批出现,即使用同味药材的活性成分含量也出现波动。很多品种用传统的鉴别方式,很难鉴定其真伪,只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使其原形毕露。由此可见,应用现代技术对中药及其制品进行真伪鉴定、质量监控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现代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药鉴定工作者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别等传统方法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中药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技术不断完善有效,近几年来,许多新学科理论与实验技术不断融汇到中药鉴定技术领域,使得中药鉴定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现概述如下。
1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近年以来发展迅速的绿色分析技术之一,为光谱测量技术同化学计量学学科的有机结合,该技术是通过测定训练集的光谱、利用组成或是性质数据,采用适宜的化学计量方法来建立校正模型,凭借比较建立的校正模型与未知样品,从而实现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无污染、样品不需特别预处理、不使用毒害试剂、实时分析、远距离测定等特点。丁念亚等[1]采用NIRS技术对葛根、当归、白芷、白术等几种外观相似的中药粉末成功进行分类。张晓慧等[2]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利用SIMCA模式识别原理对5个产地的连翘分别建立了类模型,基本能够准确识别这5个产地的连翘。
2电泳技术
电泳法是带电荷的供试品在惰性支持介质中,通过电场作用向其所对应的电极方向按各自速度进行泳动,以使组分分离成狭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是计算其百分含量。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进样体积小以及溶剂消耗少等特点,在药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王寅等[3]应用电泳技术以大青叶药材的酸性提取部位为分离对象,对不同居群大青叶的理化特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示异地栽培的不同居群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与含量均具显著差别,根据电泳图谱中特征峰的迁移时间与峰面积,可有效鉴别不同居群大青叶。
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法,指按照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学方法,选取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是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或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的动态聚类图,通过数图即可进行分类、鉴定并评价中药品质,它能够反映药材的性状、色谱、光谱等差异的量化特征,可有效消除干扰。叶晓镭[4]等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聚类分析法对贝母类中药材及其伪品进行鉴定分析,效果满意。常璇等[5]应用该技术对宁夏两地枸杞中的锌、铜、锰、硒、锗、砷等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不同产地的枸杞品质,结果示此法在整体水平上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产地枸杞中的6种元素含量。
4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DNA是物种的遗传物质,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DNA序列,因此,用分子生物学遗传标记,在属、种、亚种、或个体水平上对中药材进行鉴别更为准确。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具有快速、微量、特异性强等优点,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不受外界因素及生物体发育阶段和器官组织差异的影响,每个个体的任一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以DNA分子特征作为遗传标记的DNA分子诊断技术比在形态、组织和理化水平上检测更可以代表中药分析的遗传本质。金成庸等[6]采用该技术对茵陈原植物茵陈蒿的代用品韩茵陈及其同名植物白莲蒿进行分析鉴定,测定rDNA ITS序列,序列之间差异示韩茵陈和白莲蒿当属两种植物,然而二者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陈毓亨等[7]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研究温郁金与川郁金,依据其多态性、相似度、最大遗传距离以及遗传距离图谱等,结果表明温郁金与川郁金之间不具有明显的分化界限。
5结语
中药鉴定目的主要是鉴定、研究中药材的品质和质量,中药鉴定技术发展所展现出的这些特点无疑丰富了人类对中药材的认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中药材品质的评价水平,这标志着中药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此时,我们强调引入新技术并不意味着废弃传统方法,在传统经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与技术,为中药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确保药材品质的可控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使中药鉴定技术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念亚,黎薇,朱仲良,等. 近红外漫反射在中药分类及真伪鉴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25(4):500.
[2]张晓慧,刘建学.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连翘产地[J].激光与红外,2008,38(4):342.
[3]王寅.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用于不同居群大青叶药材的鉴别[J].中草药,2000,31(7):547.
[4]叶晓镭,余华,李萍. 贝母类中药及其伪品的红外光谱聚类分析[J].中药材,2005,28(2):89.
【关键词】 中药鉴定技术;研究;发展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中药材品种纷繁、来源复杂,中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大瑰宝,用于治疗疾病已有千年历史,因其性能稳定、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尤其对消耗性、慢性疾病具有效用独特、西药难以顶替的特色而闻名于世。目前,某些贵重、稀有药材的伪劣品屡被查出,部分常用中药的混淆品也分批出现,即使用同味药材的活性成分含量也出现波动。很多品种用传统的鉴别方式,很难鉴定其真伪,只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使其原形毕露。由此可见,应用现代技术对中药及其制品进行真伪鉴定、质量监控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现代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药鉴定工作者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别等传统方法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中药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技术不断完善有效,近几年来,许多新学科理论与实验技术不断融汇到中药鉴定技术领域,使得中药鉴定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现概述如下。
1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近年以来发展迅速的绿色分析技术之一,为光谱测量技术同化学计量学学科的有机结合,该技术是通过测定训练集的光谱、利用组成或是性质数据,采用适宜的化学计量方法来建立校正模型,凭借比较建立的校正模型与未知样品,从而实现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分析速度快、无污染、样品不需特别预处理、不使用毒害试剂、实时分析、远距离测定等特点。丁念亚等[1]采用NIRS技术对葛根、当归、白芷、白术等几种外观相似的中药粉末成功进行分类。张晓慧等[2]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利用SIMCA模式识别原理对5个产地的连翘分别建立了类模型,基本能够准确识别这5个产地的连翘。
2电泳技术
电泳法是带电荷的供试品在惰性支持介质中,通过电场作用向其所对应的电极方向按各自速度进行泳动,以使组分分离成狭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是计算其百分含量。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进样体积小以及溶剂消耗少等特点,在药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王寅等[3]应用电泳技术以大青叶药材的酸性提取部位为分离对象,对不同居群大青叶的理化特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示异地栽培的不同居群大青叶的化学成分与含量均具显著差别,根据电泳图谱中特征峰的迁移时间与峰面积,可有效鉴别不同居群大青叶。
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法,指按照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学方法,选取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是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或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的动态聚类图,通过数图即可进行分类、鉴定并评价中药品质,它能够反映药材的性状、色谱、光谱等差异的量化特征,可有效消除干扰。叶晓镭[4]等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聚类分析法对贝母类中药材及其伪品进行鉴定分析,效果满意。常璇等[5]应用该技术对宁夏两地枸杞中的锌、铜、锰、硒、锗、砷等6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不同产地的枸杞品质,结果示此法在整体水平上能够有效区分不同产地枸杞中的6种元素含量。
4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DNA是物种的遗传物质,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DNA序列,因此,用分子生物学遗传标记,在属、种、亚种、或个体水平上对中药材进行鉴别更为准确。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具有快速、微量、特异性强等优点,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不受外界因素及生物体发育阶段和器官组织差异的影响,每个个体的任一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以DNA分子特征作为遗传标记的DNA分子诊断技术比在形态、组织和理化水平上检测更可以代表中药分析的遗传本质。金成庸等[6]采用该技术对茵陈原植物茵陈蒿的代用品韩茵陈及其同名植物白莲蒿进行分析鉴定,测定rDNA ITS序列,序列之间差异示韩茵陈和白莲蒿当属两种植物,然而二者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陈毓亨等[7]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分析研究温郁金与川郁金,依据其多态性、相似度、最大遗传距离以及遗传距离图谱等,结果表明温郁金与川郁金之间不具有明显的分化界限。
5结语
中药鉴定目的主要是鉴定、研究中药材的品质和质量,中药鉴定技术发展所展现出的这些特点无疑丰富了人类对中药材的认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中药材品质的评价水平,这标志着中药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此时,我们强调引入新技术并不意味着废弃传统方法,在传统经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与技术,为中药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质量控制的技术平台,确保药材品质的可控性,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使中药鉴定技术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念亚,黎薇,朱仲良,等. 近红外漫反射在中药分类及真伪鉴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25(4):500.
[2]张晓慧,刘建学.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连翘产地[J].激光与红外,2008,38(4):342.
[3]王寅.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用于不同居群大青叶药材的鉴别[J].中草药,2000,31(7):547.
[4]叶晓镭,余华,李萍. 贝母类中药及其伪品的红外光谱聚类分析[J].中药材,2005,2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