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感:儿童一生的气质训练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班马,原名班会文,1951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美学理论家,著作、作品多次获得海内外各项大奖,现为广州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场不过是学校级别的棒球比赛,就惹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体出场,在球场外煞有介事地大呼小叫加油;所有男孩的老爸几乎毫无例外地全都担当起儿子们终身“运动”教练一职;所有女孩也都是一样的“运动型”,并以成为大小“比赛”中的疯狂啦啦队队员为荣(能成为队长就更骄傲了);这些,都是欧美国家司空见惯的事情。
  表面看起来算不了什么,国情不同而已。但是,放在儿童成长的层面上来,却非同小事。中外儿童教育背景的差别不少,我认为,这种“运动”的气质、运动的童年,绝对称得上是其中极其关键的一个。
  而原来,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本来并不缺少这种气质的:中国教育源头当属孔子,而孔子一直非常崇尚“运动”,尤其是“运动感”的培养。孔子其实并不迂腐,他本人就是体育家和旅行家,他提倡的“六艺”其实都是运动和技艺,他还要求学生们“游于艺”,并将其上升到“修身”的人生高度—把童年期的成长训练“约之以身”,把一系列的“教育”,比如竞争,比如相处,比如自我控制等等,暗示、暗藏在童年的“身体”行动和行为之中。
  这一来,运动感成了一种人生哲学,暗含着孩子长大后将面临的社会规则,也开启了他一生行为气质的训练。
  遗憾的是,它被我们遗忘了。我们注重的教育更多的是在“脑”的方面,而不怎么看重“身体”,更没有看到在这童年“身体”和“运动感”之中所蕴含的气质培养。
  我们可对“运动感”的培养做些什么呢?
  
  全家推崇“运动”的生命状态
  我们可以亲身参与“运动”,我们也可用精神来崇拜“运动”。在身边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属于运动型的了。哪怕仅仅是有一个每天坚持晨跑的妈妈,便可想见这个家庭里的小孩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提示体育运动中的“节奏”和“律动感”
  我们可以在运动中(特别是亲子共同运动)认识和体察“身体”与“心灵”的奥秘。呼气,吸气,步伐或爆发力,身心状态的调节—都含有许多未来人生中的平衡与控制的感觉系统基本训练,也将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动静甚至处事节奏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告知体育精神的“规则”
  正如“玩耍”之中含有“游戏规则”一样,体育运动也充满着非常重要的“比赛规则”。而对于孩子来讲,更重要的在于它们实质上是在训练孩子适应未来的社会规则。比赛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对孩子讲明这点:今天这样打球,明天这样做人。
  
  张扬女孩的舞蹈天性
  不少家长习惯将女孩拒之于运动的大门之外:太激烈,太危险,姑娘家受不了,而且会学野。这其实是对运动的曲解:舞蹈激烈吗?危险吗?受不了吗?会学野蛮吗?几乎每个女孩的童年时代都有舞蹈的热情和天赋,而舞蹈恰恰就是一门独特的童年运动之课。别以为女儿当不了舞蹈家就不用学习舞蹈,舞蹈真正的培养要义是孩子成人后那股灵动、优雅的精神气质。
  
  走向“棋艺”,走向内敛
  “游戏化”和“运动感”或将导致好动和粗放的担心有时也在男孩家长身上体现,那就不妨试试训练内功和内敛的运动形式,比如孔子“六艺”中的棋艺。它可以将运动感内化,同时也举足轻重地塑造着男孩未来的气质。
  
  将运动感提升到音乐的层面
  看起来两者关系不大,但同样上溯到孔夫子那里我们会发现:他讲的“乐”本来就是音乐感、诗感、舞蹈感、律动感所统合组成的身心运动感。它将深刻影响并将有力帮助一个孩子未来的精神气质,引领孩子走向那种或行进,或停顿,或高潮,或迂回,或上,或下,或穿行,或飞翔,心中操控有致而处世不惊的人生。
  责任编辑:叶展铭
其他文献
天气渐渐转冷,感冒发烧的孩子也渐渐增多,许多父母一见孩子发烧便心急如焚,只想着如何尽快让孩子退烧,却忽视了发烧带来的伴随症状(医学上称为并发症),如对眼睛、耳朵乃至心脏等器官的损害。为此提醒家长:对于发烧的病孩,尤其是体温在39℃以上者,务必做好眼、耳、心等器官的保护工作。    护 眼    一些孩子发烧时,往往眼睛紧闭、眼屎增多,逐渐出现白眼仁(医学上称为巩膜)干燥,随后黑眼仁(医学上称为角
期刊
也许你经历过下面的场景:要吃饭了,孩子在前面跑,你在后面追着喂;该睡觉了,哄着孩子的你都招架不住地闭上了眼,可孩子还精神头儿十足地在床上闹腾……对此,你束手无策。于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这些小事,便成了你关心的头等大事。  一直急家长之所急的《孩子》杂志从本期开始,特别推出一组关于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小”文章,希望能够解决你的“大”问题。  说不清到底有多少父母在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头疼,可却很少有
期刊
小磊2岁多了,在他3个月时,就被医生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小磊妈妈笃信着医生“多补钙”的建议,从那时起就一直坚持给他服用钙片和鱼肝油。而且只要看到营养食品里含有钙和维生素D,就赶紧买来给小磊吃。开始还颇见效,可最近两个月来,小磊不爱吃饭,总想喝水,频繁排尿,加上这大半年来基本没长个子,小磊妈妈有点急了:难道钙补得还不够吗?去医院检查的结果却令她大吃一惊:小磊补的钙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已导致维生素D
期刊
镜头一:妈妈的同事秦阿姨在街上遇见5岁的伟仔,愣说他越长越矮了,妈妈很没面子,气得捅了一下他的腰,“这孩子,整天窝胸塌腰。跟他说过多少遍,就是不改,真拿他没办法!”  镜头二:4岁半的小蝶又跪在爸爸的椅子上兴冲冲地“写字”,歪着头、曲着腿,整个后背弯成S型,眼睛几乎贴到纸上去。妈妈一见女儿这样儿气就不打一处来:“跟你讲过多少次了,坐姿不正会导致眼睛斜视、脊柱弯曲,你怎么就改不过来呢?气死我了!” 
期刊
一项少儿形体调查资料显示,背部异常者(驼背、弓背)占9.5%,胸部异常者(鸡胸、漏斗胸、胸廓扁平)占8%,腿部异常者(O形、X形腿)占10%,上肢不直者占7.4%,肩部异常者(耸肩、斜肩)占12%。加起来,总的形体异常率竟然达到40%以上。   这些异常不仅影响外形,甚至可能直接造成胸腔窄小,使心肺发育在空间上受到压迫,导致呼吸、循环、消化系统机能障碍,进而影响整个生理系统的健康发展。
期刊
0-6岁的孩子在各个阶段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都不同,电视对孩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我们从以下两个年龄段来分析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及其策略:    0-2.5岁  概述:  0-2.5岁孩子的感知觉发展最为迅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则相对较缓慢。因此,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看电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视节目的形式特征: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简短清晰的语言可以刺激孩子的感官,有利于发展孩子视觉、听觉、
期刊
昊明从幼儿园回家,一脸的不高兴:“今天老师本来说要带我们出去,又说阴天怕下雨就不去了。真没意思,烦死啦!”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的反应无非是:“这点事有什么好烦的?今天不去以后再去嘛!”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孩子跟你较上劲:你叫他吃饭,他口味不佳;你叫他睡觉,他拖拖沓沓……原因都是他认为你根本不关心他的感受,没有认同他的情绪,没有理解他。你的不认同让他心理上产生了不服气感,往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期刊
身 体    发育特征  ●体力强而稳健,不容易被碰倒,会在危险时保护自己。  ●喜欢大吵大闹,喜欢运动量大的活动,食欲旺盛。  ●小肌肉已经成熟,控制能力好,可以做细微工作,具有稳定而成熟的执笔能力。  教育建议  ◎保证孩子的营养充足,不要令其养成偏食的习惯。  ◎多给孩子独立活动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语 言    发展特征  ●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语言表达能力强。  ●
期刊
据《重庆商报》报道: 因想霸着电视频道看动画片,一个4岁的小男孩竟对父母施起“挑拨离间”之计,嚷着要爸爸“休”掉妈妈。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03年6月13日,4岁的戴劲(化名)要看动画片。妈妈不喜欢,要换台。戴劲便将遥控器递到爸爸手上。妈妈看了爸爸一眼,戴劲就以为她在拉拢爸爸,便向爸爸大献殷勤:帮老爸端水果,为老爸端水……爸爸问他为何不理妈妈。“我才不理她呢。”他气鼓鼓地说,还表示只要爸爸帮
期刊
强强在幼儿园中班,看起来活泼伶俐,但晚上妈妈问起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老师讲了哪些故事、教了些什么,他总是答不出来。妈妈很着急:人家都说小孩子记忆力好,怎么强强什么都记不住呢?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  其实,类似强强“健忘”的情况,在幼儿中相当常见,并非孩子脑子有什么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头脑中往往塞满了其他的所谓“重要事情”。例如,算术课上,强强想的是下课后第一个去游戏室,抢到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