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教材也特别注意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语文为生活服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而新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则真正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临近毕业,面对繁重的复习任务,学生显得很紧张,但这丝毫不会让他们忘记一件事——互相写“毕业留言”。年年如此。以前总认为,毕业班学生临近毕业写赠言是对时间的极大浪费,但通过一次“综合性学习”才发现——原来毕业赠言竟是孩子内心最真诚的表白,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毕业赠言也会在“综合性学习”中大放光彩。
从反感到鼓励
现在,又到了这个季节。一下课,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围在一张桌子前……我知道,他们又开始写留言了。很快,写留言蔚然成风,他们不但下课写,课堂上也偷偷摸摸地写。留言册越来越精美了,大的,小的,活页的;留言册里面的栏目也丰富,什么“我最喜爱的明星”“我最喜爱的音乐”“对你的第一印象”真是应有尽有。
对于学生这样的做法,我以前一直很反感,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一是严重影响学习;二是学生互相攀比,容易形成不正之风;三是所谓的赠言多数是抄袭的,很难发自肺腑。因此,每到四月份,我就开始给学生打“预防针”;但不论我把它的危害性讲得多严重,我的态度多严厉,学生的“暗箱操作”始终无法“封杀”;有的学生反而觉得老师没感情,不懂得珍惜情份;以至于师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然而,一次“综合性学习”却让我对毕业赠言有了全新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的第六组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这样一个活动安排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后,学生已临近毕业,极易勾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回忆与留恋,激发起学生对老师、同学的真情与祝福。活动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我陡然想起,在进行这样一个活动的同时,教会学生写毕业赠言,不是一举两得吗?
课堂上的习作尝试
转眼间,活动开始了。按照计划,我在本次“综合性学习”课上谈了活动的内容和目的,让小组交流了活动的过程和方式。我发现,学生真是兴趣盎然。我还指导他们分组制订了一个大略的活动计划。接下来,便引导学生阅读提供的“阅读材料”,感受那些作者对小学生活特殊的感情,对小学生活以及老师、同学等深深的怀念。这些作者中,有的也成为了老师,有的甚至成为了作家,但对小学生活和老师同学那种深深的怀念、崇敬与感激,却感人至深。读着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学生们若有所思。他们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感情隐隐流露。这时,我让他们写一篇作文:“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习作收上来后,发现效果出奇的好,每篇文章都是一颗颗最纯真的心灵,里面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真诚的感激之情。
随后的课上,我又组织同学一起畅谈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学生谈得真是丰富多彩:拔河比赛时团结一心的感人场面;诗歌知识竞赛时紧张激烈的角逐;庆“六一”文艺演出精彩的表演;班级读书活动;等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畅所欲言,回忆了共同度过的点点滴滴,有汗水,有泪水,有欢笑,从而更加深了师生间、同学间深深的感情。分享中,学生们深情地讲述着自己和同学间、和老师间难忘的故事,高潮此伏彼起,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有的同学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这种氛围中,我话峰一转:“既然有这么多的难忘,这么多的感动,就要毕业了,想给你最难忘的老师、最难忘的同学写点什么呢?就写毕业赠言吧!把你的真情祝福通过发自内心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大家似乎有点不相信,但看着我郑重其事的表情,教室里马上恢复了平静。“开始吧!记着:要发自内心呦!”话音刚落,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了:有的俯首靜思,有的已开始动笔……我静静地等待着,轻轻地巡视着。不一会儿,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我请同学读给大家分享:“亲爱的××同学,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真诚帮助,我永远忘不了你。祝你学习不断进步!”“××同学,有你这个竞争对手,我很快乐。我上了初中,还会与你竞争。让我们为彼此加油吧!”“敬爱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一个做人的道理。虽然您批评我的那一次,我有点恨您;但后来,我知道那正是您对我深深的爱。我感激您!祝您一帆风顺!”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有真挚的感情,令人感动。
下课了,同学们的热情一点也没有退却。依然认真地、真诚地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倾诉着那人世间最美丽的心声。
师生心理距离在感悟中缩短
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而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六年级学生就不能写“毕业赠言”呢?其实,不是不能写,而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们心中这份留恋和不舍是最宝贵的情谊。如果将其扼杀,当然会适得其反;如果能将这份情激发出来,得以升华,变偷偷摸摸地写为真情表白,那一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恰巧,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这一情感升华创设了绝佳的舞台。我还意外地发现,自从那次综合性学习以后,班上的学生更加团结了,同学间的矛盾少了,以前的“仇人”变成了朋友。他们更把对老师的感激、对母校的留恋转化为刻苦学习和严格自律,过好毕业前夕的每一天。
我感恩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缩短了我与学生间的距离,更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三丰阁小学)
从反感到鼓励
现在,又到了这个季节。一下课,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围在一张桌子前……我知道,他们又开始写留言了。很快,写留言蔚然成风,他们不但下课写,课堂上也偷偷摸摸地写。留言册越来越精美了,大的,小的,活页的;留言册里面的栏目也丰富,什么“我最喜爱的明星”“我最喜爱的音乐”“对你的第一印象”真是应有尽有。
对于学生这样的做法,我以前一直很反感,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一是严重影响学习;二是学生互相攀比,容易形成不正之风;三是所谓的赠言多数是抄袭的,很难发自肺腑。因此,每到四月份,我就开始给学生打“预防针”;但不论我把它的危害性讲得多严重,我的态度多严厉,学生的“暗箱操作”始终无法“封杀”;有的学生反而觉得老师没感情,不懂得珍惜情份;以至于师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然而,一次“综合性学习”却让我对毕业赠言有了全新的认识。
六年级下册的第六组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难忘小学生活”。这样一个活动安排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后,学生已临近毕业,极易勾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回忆与留恋,激发起学生对老师、同学的真情与祝福。活动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我陡然想起,在进行这样一个活动的同时,教会学生写毕业赠言,不是一举两得吗?
课堂上的习作尝试
转眼间,活动开始了。按照计划,我在本次“综合性学习”课上谈了活动的内容和目的,让小组交流了活动的过程和方式。我发现,学生真是兴趣盎然。我还指导他们分组制订了一个大略的活动计划。接下来,便引导学生阅读提供的“阅读材料”,感受那些作者对小学生活特殊的感情,对小学生活以及老师、同学等深深的怀念。这些作者中,有的也成为了老师,有的甚至成为了作家,但对小学生活和老师同学那种深深的怀念、崇敬与感激,却感人至深。读着一篇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学生们若有所思。他们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感情隐隐流露。这时,我让他们写一篇作文:“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习作收上来后,发现效果出奇的好,每篇文章都是一颗颗最纯真的心灵,里面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真诚的感激之情。
随后的课上,我又组织同学一起畅谈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学生谈得真是丰富多彩:拔河比赛时团结一心的感人场面;诗歌知识竞赛时紧张激烈的角逐;庆“六一”文艺演出精彩的表演;班级读书活动;等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畅所欲言,回忆了共同度过的点点滴滴,有汗水,有泪水,有欢笑,从而更加深了师生间、同学间深深的感情。分享中,学生们深情地讲述着自己和同学间、和老师间难忘的故事,高潮此伏彼起,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有的同学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这种氛围中,我话峰一转:“既然有这么多的难忘,这么多的感动,就要毕业了,想给你最难忘的老师、最难忘的同学写点什么呢?就写毕业赠言吧!把你的真情祝福通过发自内心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大家似乎有点不相信,但看着我郑重其事的表情,教室里马上恢复了平静。“开始吧!记着:要发自内心呦!”话音刚落,学生纷纷行动起来了:有的俯首靜思,有的已开始动笔……我静静地等待着,轻轻地巡视着。不一会儿,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我请同学读给大家分享:“亲爱的××同学,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真诚帮助,我永远忘不了你。祝你学习不断进步!”“××同学,有你这个竞争对手,我很快乐。我上了初中,还会与你竞争。让我们为彼此加油吧!”“敬爱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一个做人的道理。虽然您批评我的那一次,我有点恨您;但后来,我知道那正是您对我深深的爱。我感激您!祝您一帆风顺!”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有真挚的感情,令人感动。
下课了,同学们的热情一点也没有退却。依然认真地、真诚地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倾诉着那人世间最美丽的心声。
师生心理距离在感悟中缩短
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而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六年级学生就不能写“毕业赠言”呢?其实,不是不能写,而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们心中这份留恋和不舍是最宝贵的情谊。如果将其扼杀,当然会适得其反;如果能将这份情激发出来,得以升华,变偷偷摸摸地写为真情表白,那一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恰巧,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这一情感升华创设了绝佳的舞台。我还意外地发现,自从那次综合性学习以后,班上的学生更加团结了,同学间的矛盾少了,以前的“仇人”变成了朋友。他们更把对老师的感激、对母校的留恋转化为刻苦学习和严格自律,过好毕业前夕的每一天。
我感恩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它缩短了我与学生间的距离,更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三丰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