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调声是西汉时期发源于海南省儋州市以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历经岁月的千锤百炼流传至今。本文就其源流形式及其影响作一简要探究。
关键词:民间音乐;儋州调声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47-01
儋州调声历史悠久,不但是儋州的城市名片,更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据传,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海南省儋州市北部沿海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儋州,古称“儋耳”,文风昌盛,民心淳朴,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诗曰:“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所谓“歌海”主要是指旋律优美、流传广泛的儋州民歌。在儋州民歌当中,调声更是久唱不衰、独树一帜。
据《儋州志》记载,宋代时就已有“八月中秋,男女少年郊游,对歌嬉乐。”在古儋地区,汉族居民有“夜游”(一村男青年邀请另一村女青年于月夜到外对歌)习俗,当时山歌歌一般以七言四句为主,后又截取其后两句,加进互赞问好等内容衬词,形成韵脚宽松的“二句半”。这时山歌活动也从“夜游”发展到“游春”、“中秋歌会”等。后来人们在劳动中又学习到“车水歌”旋律,再在传统的“二句半”基础上,加入节拍鲜明的舞蹈节奏和情绪昂扬的音调集体对唱。演唱时身体随歌声节奏摆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富有儋州特色的广场集体歌舞——调声。
儋州调声曾被我国著名艺术家田汉先生誉为“南国乐坛的一朵艺术奇葩”。它集诗、歌、舞于一身,其曲调有100多种,内容多以歌颂爱情为主,歌词韵律整齐、流畅,多为三言、五言、七言,是独特的白话民间艺术;不仅如此,儋州调声还善于运用赋、比、兴,状物、拟人、夸张、谐音、明喻、暗喻等诸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流传、再创作的过程中,历经岁月的千锤百炼流传至今。其舞蹈欢快活潑,以勾手扭腰踢脚为主。调声载歌载舞,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自古以来就是儋州人民在田间劳作和喜庆佳节时的娱乐形式。
儋州调声的“调”字是怎样来的?儋州调声的“调”字按原始的儋州方言,用现代汉语不容易准确由那个字来标识。按儋州方言调声的“调”字,其涵义有四层意思:一是“折冲”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是包含有歌声的对斗。二是“调和”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其有基准音的调谐,同时其曲调是很合乎和调,和唱的。三是“叹息”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是一种劳动作息之后的曲调娱乐。四是“应答”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是有一唱一答的意思
由于儋州调声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就不容易用现代汉字来标识。应怎样标识有不少的争议。历史的争议,现在很难考究了,但最后用“调”字来标识儋州调声,则是五十年代初期老儋县的一些有识之士,主要是当时儋县报社及儋县文化馆的文人们,经过讨论和争议,在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在儋县报上登载调声曲时,用“调”字来标识儋州调声。从那时起以现代规范汉字“调”来标识儋州调声,就一直沿用到今,也得到各界人们的认同了。
儋州调声以齐唱和对歌为主,通常以村为单位组成调声队,往往是男女分组对唱,歌手身着艳丽服装,一般少则三五人,多则三四十人、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儋州调声演唱方式独特,每一支调声队要选出一个“歌头”,负责起调、领唱、指挥与选择歌词,然后队友们才跟着参与进来齐唱。对唱调声时男女两队分排相对成列,两脚开站“大八字步”,并携手互勾小指,身体随旋律有规律地摆动,两手下垂稍屈时提腕,随身体摆动而自然扭动。唱到高兴时,双脚交替或前蹬或后点,气氛热烈,场面十分壮观。
如今,每年的“万人调声赛歌会”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观看。赛歌会上,调声的曲目既有来自田野乡间、原汁原味的自然调声,也有经过搜集整理、创作提高的艺术精品。独唱、对唱、齐唱、合唱,歌者即舞者,歌声此伏彼起延绵不绝,一首首调声唱出了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唱歌的,将最拿手的调声倾情演绎;听歌的,早已醉倒在这一片歌海之中。街头上,还会出现一批自发的调声队伍,那些喜欢调声但没能在万人歌会上一展歌喉的小青年挤上街头唱了起来,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在各乡镇有名的调声好手也组成了一支队伍,边歌边舞,乐在其中。由此,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海南省儋州调声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儋州调声历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时至近日,在凡是有操儋州方言的儋州人聚居地方,都有儋州调声出现,如深圳,每年的春节、国庆、八月十五等节假日,作为一种本土的文艺形式在不断地传唱。随着这些人在越南,台湾、美国不断迁徙,也把儋州调声带到各地。儋州调声还曾获得美国、加拿大等国际音乐专家和国内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从古至今,儋州调声曲调在变,歌词在改,但是,不变的是那欢快的旋律,不变的是草根百姓对它的热衷。随着儋州调声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枝不可多得的南国艺术奇葩将会开放得更加鲜艳。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黄特(1989— ),女,广东人,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在读。
关键词:民间音乐;儋州调声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47-01
儋州调声历史悠久,不但是儋州的城市名片,更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据传,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发源于海南省儋州市北部沿海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是一种以儋州方言演唱,体裁近似民间小调的汉族民间歌曲。儋州,古称“儋耳”,文风昌盛,民心淳朴,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诗曰:“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所谓“歌海”主要是指旋律优美、流传广泛的儋州民歌。在儋州民歌当中,调声更是久唱不衰、独树一帜。
据《儋州志》记载,宋代时就已有“八月中秋,男女少年郊游,对歌嬉乐。”在古儋地区,汉族居民有“夜游”(一村男青年邀请另一村女青年于月夜到外对歌)习俗,当时山歌歌一般以七言四句为主,后又截取其后两句,加进互赞问好等内容衬词,形成韵脚宽松的“二句半”。这时山歌活动也从“夜游”发展到“游春”、“中秋歌会”等。后来人们在劳动中又学习到“车水歌”旋律,再在传统的“二句半”基础上,加入节拍鲜明的舞蹈节奏和情绪昂扬的音调集体对唱。演唱时身体随歌声节奏摆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富有儋州特色的广场集体歌舞——调声。
儋州调声曾被我国著名艺术家田汉先生誉为“南国乐坛的一朵艺术奇葩”。它集诗、歌、舞于一身,其曲调有100多种,内容多以歌颂爱情为主,歌词韵律整齐、流畅,多为三言、五言、七言,是独特的白话民间艺术;不仅如此,儋州调声还善于运用赋、比、兴,状物、拟人、夸张、谐音、明喻、暗喻等诸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流传、再创作的过程中,历经岁月的千锤百炼流传至今。其舞蹈欢快活潑,以勾手扭腰踢脚为主。调声载歌载舞,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自古以来就是儋州人民在田间劳作和喜庆佳节时的娱乐形式。
儋州调声的“调”字是怎样来的?儋州调声的“调”字按原始的儋州方言,用现代汉语不容易准确由那个字来标识。按儋州方言调声的“调”字,其涵义有四层意思:一是“折冲”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是包含有歌声的对斗。二是“调和”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其有基准音的调谐,同时其曲调是很合乎和调,和唱的。三是“叹息”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是一种劳动作息之后的曲调娱乐。四是“应答”的意思,也就是讲儋州调声是有一唱一答的意思
由于儋州调声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就不容易用现代汉字来标识。应怎样标识有不少的争议。历史的争议,现在很难考究了,但最后用“调”字来标识儋州调声,则是五十年代初期老儋县的一些有识之士,主要是当时儋县报社及儋县文化馆的文人们,经过讨论和争议,在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在儋县报上登载调声曲时,用“调”字来标识儋州调声。从那时起以现代规范汉字“调”来标识儋州调声,就一直沿用到今,也得到各界人们的认同了。
儋州调声以齐唱和对歌为主,通常以村为单位组成调声队,往往是男女分组对唱,歌手身着艳丽服装,一般少则三五人,多则三四十人、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儋州调声演唱方式独特,每一支调声队要选出一个“歌头”,负责起调、领唱、指挥与选择歌词,然后队友们才跟着参与进来齐唱。对唱调声时男女两队分排相对成列,两脚开站“大八字步”,并携手互勾小指,身体随旋律有规律地摆动,两手下垂稍屈时提腕,随身体摆动而自然扭动。唱到高兴时,双脚交替或前蹬或后点,气氛热烈,场面十分壮观。
如今,每年的“万人调声赛歌会”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欣赏观看。赛歌会上,调声的曲目既有来自田野乡间、原汁原味的自然调声,也有经过搜集整理、创作提高的艺术精品。独唱、对唱、齐唱、合唱,歌者即舞者,歌声此伏彼起延绵不绝,一首首调声唱出了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唱歌的,将最拿手的调声倾情演绎;听歌的,早已醉倒在这一片歌海之中。街头上,还会出现一批自发的调声队伍,那些喜欢调声但没能在万人歌会上一展歌喉的小青年挤上街头唱了起来,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在各乡镇有名的调声好手也组成了一支队伍,边歌边舞,乐在其中。由此,儋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海南省儋州调声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儋州调声历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时至近日,在凡是有操儋州方言的儋州人聚居地方,都有儋州调声出现,如深圳,每年的春节、国庆、八月十五等节假日,作为一种本土的文艺形式在不断地传唱。随着这些人在越南,台湾、美国不断迁徙,也把儋州调声带到各地。儋州调声还曾获得美国、加拿大等国际音乐专家和国内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从古至今,儋州调声曲调在变,歌词在改,但是,不变的是那欢快的旋律,不变的是草根百姓对它的热衷。随着儋州调声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枝不可多得的南国艺术奇葩将会开放得更加鲜艳。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黄特(1989— ),女,广东人,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