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标的推进告诉人们一个讯息,这个讯息是几千年中国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做好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反传统只输送不回馈的做法,是先进小学教育的主旨。本文笔者从学生主体的重要性来谈几個方面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学生主体;小学语文;高效
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学,经验者为师,用他们的想法来教书已经不再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怎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对此新课标提出了学生主体的原则。什么是学生主体,怎样做到既以学生为主体,又能达到高效教学呢?笔者就以学生为主体对小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既以学生为主体,又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构建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来探讨。
一、学生主体课堂的重要性
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不只对学生很重要,更是老师关注的重点。一改教师的地位,可能会对教师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落差,但是真正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并且实施会带来学生和老师都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体,照本宣科,面对学生迷茫的眼神,枯燥地传播知识;或者传播知识,然后无论学生是否掌握;学生的主动提问越来越少,创意越来被扼杀,只是知道老师懂得的永远比我多。而学生主体,不仅仅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现自己可以掌握比老师更丰富的知识,甚至能当老师的老师,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并且学生主体更是为了老师,课堂不再是一成不变地念课文,或者绞尽脑汁地思考创新点,因为这些学生可以帮你分担了。学生的想法是无穷无尽的,而你将会发现世界的创意无限。这样达到了“教”和“学”的有机统一,学生的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明显。
二、学生主体—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起来
中国的语文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学生试卷中的简单的语文,更应该是立体的,是教会学生明白文化,明白做人的,它不只是一种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是品质,学好语文,教好语文,教好学习,教好做人。
(一)转变观念,深化理解
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来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最重要的当然是明确观念。老师和学生都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授为主、教师为主的观念转变到学生主体的观念上来。这就需要老师起带头作用,优先渗透,慢慢感染灌输,用合适的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时候,建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同学提前预习,并且可以在课后和班上同学先就谁看到的天比较大进行讨论,课上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座位,或者去操场,然后相互比较谁看到的天比较大。这样创造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感觉自己是在文中,是自己在学这个文章,连老师都不能比出天谁大,我比出来就很骄傲。这样的主人翁意识使得学生更深刻地记忆住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同时老师也潜移默化地通过这种方式教会了学生转变观念,把自己定位到主体的地位上。
(二)创新方法,激发兴趣
现代社会的今天,教学方法不再是当年的死背、戒尺、板书和练字了,而是更丰富的通过故事来理解古诗、古文,通过画面来具体化课文,通过歌声来生动语文。传统方式单一枯燥,老师的单方面灌输让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学习的动力仅是戒尺的压力。所以,新世纪新课标教会我们,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先进仪器设备来提高语文课的效率。改变以往单一的读背抄默的方式为歌画故事等来丰富学习内容,细化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容易吸收,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己为主体。例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播放关于春天的影像,教会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演示春天的那几首古诗,如“随风潜入夜”,“野火烧不尽”等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外出采景,或者在上课前让同学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春,带回来给同学分享。如此这般,学生以自己为主体发现了春,感受了春,明白了春,这样文章的学习不是易如反掌吗?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作用存在,反而发挥了更大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效率。
(三)培养情感,提高质量
作为长辈,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表现。一个眼神,一个细语,一个动作,学生都在看着,甚至可能学着、记着,因为这是他们接触新世界的途径。而人的个性往往是喜欢赞美,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使他高兴很久。所以在学生主体的课堂,赞美是必不可少的,给与适当的鼓励,当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如在学习《草》的时候,有的学生说,“草真讨厌,长在田里,地里的花生农作物都被破坏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以主观看法批评指责纠正他,他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没有领悟到这首古诗的主题。我们可以试着从另一个方面引导学生,“是啊,草长这么快,农作物很快就会被破坏,这样农民叔叔要很努力,很勤劳才能保证地里的作物长好。这是不是也说明小草帮助人们不变懒惰是吗?”这样肯定学生的想法,并且教会学生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他们积极主动是对的,是被鼓励的,这样才能让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主体,是被关注的。
(四)自主合作,完全主体
在学生完全明白自己主体的精神之后,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课文,学习,甚至教学方法,这样良性循环,课堂的高效性指日可待。想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自己为主体?作为主体自身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都需要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互动,积极地探讨问题。当然在探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必不可少,需要带领讨论的方向,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辅导。并且在自主学习探讨过程中,要做好分组,水平相当的同学,还有优差生等交错分组,避免抱团,导致结果不理想。在讲《雷锋叔叔在哪里》这课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雷锋的几个好行为,说明原因,并且可以和同学讲讲自己是否做过和雷锋叔叔一样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去,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这个更加结合了思想品德课本的主旨,教会学生做好事,学做人,乐于助人,帮人的同时自己更快乐。学生多方面能力都能在自主合作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三、结束语
语文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了解中国悠久历史的必经途径,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做一个中国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掌握情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帮助小学生学好语文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课堂的效率,达到真正的高效学习。言而总之,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贯彻学生主体的原则。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深化理解;创新方法,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提高质量;自主合作,完全主体。只有这样长期地发展下去才能真正做到构建好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健梅.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1):69.
[2]陈良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讨[J].快乐阅读,2016,(10):2.
[3]李强,田茂凤.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6,(01):106.
[4]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32-233.
【关键词】学生主体;小学语文;高效
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不再是传统的学,经验者为师,用他们的想法来教书已经不再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怎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对此新课标提出了学生主体的原则。什么是学生主体,怎样做到既以学生为主体,又能达到高效教学呢?笔者就以学生为主体对小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既以学生为主体,又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构建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来探讨。
一、学生主体课堂的重要性
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不只对学生很重要,更是老师关注的重点。一改教师的地位,可能会对教师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落差,但是真正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并且实施会带来学生和老师都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体,照本宣科,面对学生迷茫的眼神,枯燥地传播知识;或者传播知识,然后无论学生是否掌握;学生的主动提问越来越少,创意越来被扼杀,只是知道老师懂得的永远比我多。而学生主体,不仅仅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现自己可以掌握比老师更丰富的知识,甚至能当老师的老师,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并且学生主体更是为了老师,课堂不再是一成不变地念课文,或者绞尽脑汁地思考创新点,因为这些学生可以帮你分担了。学生的想法是无穷无尽的,而你将会发现世界的创意无限。这样达到了“教”和“学”的有机统一,学生的能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明显。
二、学生主体—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起来
中国的语文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学生试卷中的简单的语文,更应该是立体的,是教会学生明白文化,明白做人的,它不只是一种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是品质,学好语文,教好语文,教好学习,教好做人。
(一)转变观念,深化理解
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来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最重要的当然是明确观念。老师和学生都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授为主、教师为主的观念转变到学生主体的观念上来。这就需要老师起带头作用,优先渗透,慢慢感染灌输,用合适的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时候,建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同学提前预习,并且可以在课后和班上同学先就谁看到的天比较大进行讨论,课上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座位,或者去操场,然后相互比较谁看到的天比较大。这样创造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感觉自己是在文中,是自己在学这个文章,连老师都不能比出天谁大,我比出来就很骄傲。这样的主人翁意识使得学生更深刻地记忆住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同时老师也潜移默化地通过这种方式教会了学生转变观念,把自己定位到主体的地位上。
(二)创新方法,激发兴趣
现代社会的今天,教学方法不再是当年的死背、戒尺、板书和练字了,而是更丰富的通过故事来理解古诗、古文,通过画面来具体化课文,通过歌声来生动语文。传统方式单一枯燥,老师的单方面灌输让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学习的动力仅是戒尺的压力。所以,新世纪新课标教会我们,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先进仪器设备来提高语文课的效率。改变以往单一的读背抄默的方式为歌画故事等来丰富学习内容,细化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容易吸收,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己为主体。例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播放关于春天的影像,教会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演示春天的那几首古诗,如“随风潜入夜”,“野火烧不尽”等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外出采景,或者在上课前让同学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春,带回来给同学分享。如此这般,学生以自己为主体发现了春,感受了春,明白了春,这样文章的学习不是易如反掌吗?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作用存在,反而发挥了更大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效率。
(三)培养情感,提高质量
作为长辈,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表现。一个眼神,一个细语,一个动作,学生都在看着,甚至可能学着、记着,因为这是他们接触新世界的途径。而人的个性往往是喜欢赞美,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使他高兴很久。所以在学生主体的课堂,赞美是必不可少的,给与适当的鼓励,当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如在学习《草》的时候,有的学生说,“草真讨厌,长在田里,地里的花生农作物都被破坏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以主观看法批评指责纠正他,他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没有领悟到这首古诗的主题。我们可以试着从另一个方面引导学生,“是啊,草长这么快,农作物很快就会被破坏,这样农民叔叔要很努力,很勤劳才能保证地里的作物长好。这是不是也说明小草帮助人们不变懒惰是吗?”这样肯定学生的想法,并且教会学生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他们积极主动是对的,是被鼓励的,这样才能让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主体,是被关注的。
(四)自主合作,完全主体
在学生完全明白自己主体的精神之后,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课文,学习,甚至教学方法,这样良性循环,课堂的高效性指日可待。想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自己为主体?作为主体自身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都需要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互动,积极地探讨问题。当然在探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必不可少,需要带领讨论的方向,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及时辅导。并且在自主学习探讨过程中,要做好分组,水平相当的同学,还有优差生等交错分组,避免抱团,导致结果不理想。在讲《雷锋叔叔在哪里》这课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雷锋的几个好行为,说明原因,并且可以和同学讲讲自己是否做过和雷锋叔叔一样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去,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这个更加结合了思想品德课本的主旨,教会学生做好事,学做人,乐于助人,帮人的同时自己更快乐。学生多方面能力都能在自主合作中得到良好的锻炼。
三、结束语
语文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了解中国悠久历史的必经途径,学好语文才能更好地做一个中国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掌握情况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帮助小学生学好语文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课堂的效率,达到真正的高效学习。言而总之,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贯彻学生主体的原则。为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深化理解;创新方法,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提高质量;自主合作,完全主体。只有这样长期地发展下去才能真正做到构建好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健梅.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1):69.
[2]陈良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讨[J].快乐阅读,2016,(10):2.
[3]李强,田茂凤.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6,(01):106.
[4]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