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猴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的猴子机智灵敏,顽皮可爱,滑稽幽默,模仿能力极强,有着与人类极为相近的习性。因此,猴子得到了人类的关注、宠爱和保护。
  
  崇猴
  
  中国至今还存在着尊猴为“祖神”的一些少数民族,并保留着相应的禁捕、禁食和节日祭祀等传统习俗。
  西藏古称吐蕃,其先民即以猴为祖图腾。据《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吐蕃人古有“纹猴面”的习俗。藏族古籍《西藏王统记》中就有关于其先祖系猕猴所变的神话。至今,在藏族举行盛大庆典的“跳神”仪式中,仍保留着头戴猴王面具的舞蹈。
  西南地区的彝族也有崇猴氏族,称“阿奴普”;僳僳族也有拜猴氏族,称“猕扒”。生活在云南澜沧江、怒江上游的怒族也崇猴,称“斗华苏”;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两县的克木人均崇猴,严禁捕捉、食用;广西南丹县的瑶族,称其始祖妣为“母猴”;其他土家族、羌族都有崇猴氏族。
  汉族居住的广大中原地区,如稍加留意也不难找到往昔先民崇猴、敬猴的痕迹。最典型的如淮阳农历二月人祖庙会上,大量出售一种叫“人祖猴”的泥塑玩具,这种“人祖猴”造型犹如一尊神,头戴冠冕,威严庄重。猴体下部皆绘有女阴生殖符号,被当地人尊崇为人类始祖偶像。豫北地区浚县大山上,除有巨型泥塑彩绘生肖猴神像外,所有寺院的石雕栏柱上均雕有各种不同造型的石猴,每年一度的正月古会上又出售大量泥猴玩具,尊称“灵猴”;南阳地区方城的小顶山,每年农历三月三有古会,会上出售一种石雕“小石猴”,当地俗称“好时候”(谐音),香客踊跃购买,尊为吉祥物。南阳伏牛山一带,山林茂密,多猕猴出没,当地人敬猴,供奉猴神,南阳镇平的玉雕饰品中亦多猴子造型,取“平安护身、多子丰产”的吉兆。
  
  猴年
  
  据有关史料记载,十二生肖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最迟在东汉时定型,至唐以后在全国普遍应用,并影响到东亚周边国家。
  斗转星移,送走未羊,迎来申猴,为啥要把猴与申时相对应呢?民间说法不一:其一、猴善伸屈攀登,有伸展之意;其二、申时(15时至17时),日头偏西,气候清爽,猴群下山觅食,十分活跃,于是人们就把申时与猴子联系在一起,故申时又称“哺时”。
  
  猴子与民俗
  
  猴子,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地位非同一般,甚至到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
  1.炕头上的“护娃猴”。我国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区,农家的炕头上,都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也有炕头狮),是专门用来拴六七个月刚学会爬行的婴儿的。母亲用一根红绳子穿过石猴腿部的圆孔,再把红绳的另一头拦腰拴住娃娃。据当地人说:猴能保佑娃娃平安,娃子长大以后精明能干。
  2.码头上的“护航猴”。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门峡、陕县一带古老的渡口码头上,在木船靠拢码头时系绳用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桩的顶端,似在东张西望。老艄工解释说:孙猴子水性好,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它,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
  3.拴马桩上的“避瘟猴”。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包括山西)一带,特别是陕西的渭南地区,村村都有拴马石桩,许多拴马桩的顶端都雕有石猴,称“避马瘟”(弼马温的谐音)。究其原因,恐怕与《西游记》中,美猴王大闹天宫,玉皇大帝为安抚孙猴子,封其为“弼马温”一职有关,说白了就是养护天马的小头目。“弼马温”是御封的“官儿”,是老天爷正式任命的,所以尽管孙悟空死不愿意,且自动离职,但老百姓总是把齐天大圣与马联系在一起,走进农村,拴马桩、槽头边、农民居室,你都可以找到“公侯之神——避马瘟”的位置。
  4.贺寿之神“抱桃猴”。猴子与“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缘。自然界的猕猴天性喜食桃子,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就有孙猴子偷吃西王母蟠桃的故事。传说蟠桃产自天宫,乃王母娘娘亲手栽植,每三百年结果一次,数量甚微,食之皆可长生不老,故名“仙桃”。至今,民间为老人贺寿时,仍以桃子作为祝寿象征。
  5.祈求功名的“马上猴”。马上猴的谐音和吉祥口采是“马上封侯”。与民间玩具中的“背背猴”(辈辈封侯)都是一个意思。猴与侯谐音。侯者,官也。
  除上述外,猴子神通广大的功能远不止于此,还有“祈雨”、“求子”等多种功能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在人民生活中,无论炕头、墙头、码头、槽头、口头,乃至寺庙石雕、居民建筑,都有“猴先生”的位置。
  
  猴戏
  
  “猴戏”多取材于神话小说《西游记》,在中国各省的地方戏曲中屡见不鲜。据说早在唐代就有“白猿献寿”(又称“白猿救母”)之类的猴戏,故事源于晋人葛洪的《抱朴子》和唐人的《续江氏传》。剧情大意是:云蒙山白猿之母病重不起,白猿往孙膑桃园偷桃,被孙膑捉住。白猿跪地泣告母病思桃,孙膑怜动物尚知孝母,乃赠桃放白猿归山,猿母食桃后竟病愈,白猿为报救母之恩,乃将洞中所藏兵书献给孙膑,后孙膑终成齐国一代名将。
  唐代是否确有此猴戏笔者没有考证,只知元明以后,尤其是清代,“猴戏”大量出现,如京剧《花果山》,剧情写美猴王在花果山起义,自封“齐天大圣”,玉帝大怒,先遣托塔李天王前往平叛,却被孙悟空打得落花流水,复派二郎神将孙猴子捉拿回宫。《闹龙宫》又名《水帘洞》,剧情写孙猴子在花果山称王,因手中缺少得力兵器,便潜入东海找东海龙王索取,大闹龙宫,最终夺得“定海神针”(金箍棒),《闹龙宫》在川剧中又称《五行柱》。还有一出猴戏叫《闹地府》,剧情写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竟闹到了阴曹地府的阎王殿,将“生死簿”全部勾毁,再次闯下大祸。《高老庄》又名《猪八戒招亲》,剧情表现猪八戒贪色,幻化人形,强娶高老庄高员外之女为妻,孙悟空闻讯赶来降服猪八戒,为高员外解危。元明杂剧中还保留有《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的剧目,其内容与《花果山》雷同。《唐三藏西天取经》为连本戏,也是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清代以后,除继续保留元、明时期的传统猴戏外,又新增《盘丝洞》、《混元盒》、《金刀阵》、《借扇》等折子戏,情节曲折生动,更加吸引观众。
  “猴戏”除京剧外,在豫剧、徽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清平戏、越调、川剧、吕剧等各地方剧中均占据重要位置。今天,通过电视媒体及各种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猴戏”已经走向世界,“美猴王”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观众的神话动物精灵之一。
  猴戏中的孙悟空形象都由武生扮演,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创造出不同风格的南北两大流派,南派也叫郑派,其代表人物是郑法祥;北派也称杨派,代表人物是清末的杨小楼。南派台风细腻、洒脱;北派表演动作粗犷大气,幽默风趣。
  
  传统绘画中的猴王形象
  
  据说历史上在绘画中最早出现的孙悟空形象,是在扬州“寿宁寺”的壁画中,绘制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36年,可惜因年久失修寺壁已毁,今已无法目睹。
  现存最早的孙猴子形象,是在敦煌榆林3号洞窟的壁画“普贤经变图”中(唐僧取经),绘制时间约在1032—1370年之间。波涛滚滚的海边,唐僧身披袈裟,面向普贤菩萨合十敬礼,而紧跟其后的就是猴王孙悟空。猴王牵白马,面部毛发清晰可见(头上尚无金箍)。除该图外,在榆林窟东千佛洞的壁画中,有关描绘唐僧和猴王的壁画还有5处之多,不同之处是有的画面出现白马驮经,有的画面竟无唐僧出现,只有孙悟空一人身背经书。
  笔者1992年在广东省博物馆,曾看到一件元代瓷枕,呈长方形,白底黑釉,瓷枕上面绘有“唐僧取经图”,孙悟空精神抖擞,猪八戒长嘴大耳,唐僧跃马扬鞭,沙僧手持禅杖随后紧跟。如果元代瓷枕的年代鉴定无误的话,唐僧取经的全班人马可以说至迟在元代就已经定型。
  宋、明以后,民间流行一种木版水印画(清以后始称年画),批量印刷,流行大江南北,其中以“猴戏”为主题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求真经》、《狮子洞》、《花果山》、《通天河》、《孙猴成精》、《辟瘟猴》、《马上封猴》(陕西风翔),《猴耍杂技》、《西游记全图》、《三打白骨精》(河北武强),《过猴山》、《毛猴夺桃》(山东潍坊),《白猿孝母》、《三猴烫猪》、(四川绵竹),《花果山猴王开操》(苏州桃花坞)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七大木版年画之乡,历史上都曾大量印制过有关“猴戏”的木版年画,唯独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中,至今尚未发现有猴戏的内容。明代以后,朱仙镇木版画除神像画以外,还批量印制戏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舞小戏等“斗方”年画,以适应市场需求,据说内容有一百多种,至今保存下来的仍有20多种:如《渭水河》、《哪吒闹海》、《重耳走国》、《对金抓》,以及《蝴蝶杯》、《三娘教子》、《天河配》、《盗仙草》、《王小赶脚》……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史中竟无猴戏内容,令人百思不解。
  
  民间玩具猴
  
  早在汉代,陶制猴玩具便已在民间出现,盛唐时期巩县(今巩义)的黄冶已批量烧造小型三彩釉玩具“母子猴”,宋代禹州青釉瓷猴憨态可掬(现藏河南省博物院),明清时期各种彩釉瓷猴更为多见。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曾作过一次调查,在中国传统节日出售的儿童玩具中,猴子玩具最多,出现的地域也最广泛,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山东高密,河北兰田,河南淮阳、浚县的“泥塑猴”(哨子玩具);北京地方的“蝉塑毛猴”;江苏南京、南通的“绒花猴”(观赏玩具);河南镇平的“玉雕生肖猴”;河南方城“好石猴”;陕西宝鸡、岐山,河南灵宝、浚县,山西侯马、晋城,甘肃千阳等地的“布制玩具猴”;贵州贵阳的“木雕猴”;遍及中原各省的“剪纸猴”;还有“面塑猴”,“吹糖猴”,“皮影猴”,“木偶猴”,“木制牵线爬杆猴”、“耍刀猴”,“风筝猴”,“棕叶编结猴”,“面具猴”,乃至惟妙惟肖的近代塑料、皮毛、陶瓷玩具猴等等,数不胜数。
  猴玩具在民间为什么这样普及?依然是崇猴意识的一种潜意识的延伸。在老百姓心目中,猴子即“孙猴子”,是万能的精灵,把孩子寄托给它,可以求得平安,学得智慧。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同材质、不同式样的猴玩具个个形神兼备、幽默风趣、色彩斑烂、功能多样,给他(她)们带来快乐,成为亲密的小伙伴。
  
  古典诗歌中的“猿声”
  
  追溯文学史上“猿声”之起源,当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东晋《宜都山川记》中,也曾提到“巴东三峡,猿鸣甚悲,泪沾衣”。自古以来,长江三峡两岸,多为野猿栖息之地。夜间泛舟往返于江中的文人游子,常闻猿的凄厉叫声,触景生情,写出了不少与猿啸有关的诗句。唐诗中,有《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夜发袁江寄李颍川刘侍御》(戴叔伦):“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孤猿更叫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猿》(杜牧):“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须白头。”此外,李白的《秋浦歌》、杜甫的《从人觅小胡孙许寄》、梁沈约的《石塘濑听猿》、陈萧的《赋得夜猿啼》等等诗篇,均由猿声、猿的悲鸣,使诗人们百感交集,联想到仕途的坎坷失意、挚友之间的离愁别绪以及世态炎凉……
  大自然中的猿与猴原本是有区别的,猿属长臂猿类,猴则归猕猴类,但两者均被列入灵长目。“猿”字文体性强,有诗意,故文人称猴为“猿”,而“猴”的称谓是白话,属俗语。但在中国的民俗观念中,猿即猴,猴即猿。
  
  猴儿鼓舞与猿乐
  
  吐蕃族盛大的“跳神”祭祀活动中,有一种戴猴面具的舞蹈,主题是歌颂、赞美佛经中的猴王,舞风古朴,节奏明快。
  无独有偶,居住在湘西地区的苗族,至今仍保留一种民族舞蹈,称“猴儿鼓舞”。舞蹈系群舞形式,人数不拘,舞者双腿微屈,双手腕垂在胸前(模拟猴子动作),团团围在巨型鼓前,由领舞者击鼓,群起跳跃,抓耳挠腮、相互嬉戏。舞姿有象征猴子倒上树、摘桃子、滚绣球、猴拳技巧等等,舞者即兴发挥,舞风诙谐幽默,风格类似杂技。
  说起“猴舞”,在我国汉代,民间曾流行一种名曰“沐猴与狗斗”的滑稽舞踏。据《汉书》卷七七载:“长卿少府檀长卿起舞,为‘沐猴与狗斗’,坐皆大笑。”檀长卿因此被劾奏,罪名曰:以列卿(身份)而沐猴舞,乃失礼不敬。在等级森严的礼教时代,檀长卿以官僚身份去模仿民间的“沐猴舞”,是被认为有失身份而“失礼不敬”的。
  日本有一种“猿乐”,又称“申乐”,是日本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伎艺表演。据专家考证,该乐种是在中国8世纪前期,由唐代散乐(杂技)传入日本国后,逐渐演变发展而成为一种以滑稽为特色的祭神舞。猿乐被认为是日本戏剧的源头,后来分别发展为能乐和狂言。猿乐既源于汉唐的散乐(杂技),是否与汉代民间的“沐猴舞”有一定渊源呢?从传统的苗族“猴儿鼓舞”中,似乎还可以找到一些影子。
  
  猴拳
  
  明代,由仿生学原理而创建的“形意拳”中,又派生出“猴拳”拳术。“猴拳”的突出特点是紧中有慢,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灵活多变,出奇制胜。充分显示出猴拳腾、挪、闪、跃、猛的特点和韵律美,在武林中独树一帜。
其他文献
2002年9月,我们应邀访问台湾,在台湾大学举行的“台、琼两岸少数民族学术交流会”上,发表了《海南岛与台湾岛的树皮布和石拍的文化价值》论文,会上引起了讨论。会后第三天,当时与会的台湾“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嘉义县阿里山乡邹族人巴苏亚·博伊哲努(浦忠成)教授来探访,他带来了一顶树皮布帽子,并附了一段说明文字:“周伟民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台、琼两岸少数民族历史上都使用树皮布的论文,深有感触,
期刊
古埃及作为文明古国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遗留于后世。中国与埃及远隔重洋,相距万里,在古代时期中埃两国直接来往较少,但古埃及的造型艺术曾流传到中国,构成了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    一    在上下埃及统一以前,上埃及以鹰为族徽,下埃及则崇拜狮子。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征服下埃及,于是鹰头兽的图腾应运而生,鹰头兽具有鹰喙和狮身。后来这一形象外传,成了希腊和斯基泰民族热衷采用的图像,以为神物
期刊
一    柳氏民居是柳宗元家族后人聚居的村落,在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南的一片山坳里。  深秋时节,太行山里是一派斑斓的秋色,深绿中映出金黄,半崖上栌叶火红。  柳氏民居是深山里的一个村落,村名西文兴。从沟底的公路上望,半崖之上,迤迤逦逦的一片村舍,错错落落的楼阁脊吻。拾阶而上,就让你走进了一帧古画的情境之中。  这里的一条条古街、古巷在通向久远的岁月。  这里的一处处古宅、古墙在诉说着古老与沧桑。  
期刊
一    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当人们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生活的场景定格成一个瞬间,并以最简单最直观的形式凝固在某种物体上时,我们认为先民的文明程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少在意识形态方面,他们的变化是明显的。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出土了1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型舞蹈纹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器身上发现了3组舞蹈纹饰,每组5人做手拉手跳舞状,勾画虽然简略了些,但是“在原始社会出土器物中,
期刊
2003年8月4日,四方嘉宾共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脚下,欢度2003年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在众多的人群中,一群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客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这次他们70多位部族首领及演艺人员组成了队伍,前来祖国大陆参访。  这次来访的台湾少数民族参访团以布农族为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第一次来大陆,但另一些人对海南并不陌生,因为之前琼台两岛已经举办过6次少数民族交流活动
期刊
秦永艳先生在《寻根》2003年第2期上发表的《浅谈商代的刑罚》一文,读之受益匪浅。秦先生将商代刑罚分为徒刑、肉刑和死刑三类。其中徒刑包括“骨靡”(相当于战国时的“城旦”,即服劳役)和囚刑;肉刑只有墨刑和刖刑,而无劓刑和宫刑;死刑包括辟刑、剖刑和族诛。本文仅就商代的劓刑、宫刑与“劓殄”进行讨论。    一、商代应有劓刑    据《甲骨文合集》载,至少有四片甲骨上的文字与劓刑有关(附图1—4):  1
期刊
中华古代民族的形成,同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形成一样,乃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民族四个阶段发展而来的。因此,民族不是同人类伴生自古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中国领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很大差异,社会历史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条件下,不同地域里生活的人群构成了不同的民族。  人们往往会把古代部族与民族混同
期刊
一    古扬州是一个让人追求生命密度而忘记生命长度的地方。  岂止是个人的生命,一个王朝的命数都可以在这里中止。隋炀帝开汴河千里,乘龙舟凤舰下江都。他那时玩的排场真大:无数美貌宫女挥汗如雨,拉着五色锦帛牵船而行。她们的歌声响彻运河两岸。船头紫色华盖下,炀帝正饮酒赋诗,笑声呵呵。在江都,他在迷楼里醉生梦死,结果玩完了命——宇文化及斩掉了他的“大好头颅”,一代帝王就在扬州被草草掩埋。后人在附会中认为
期刊
17世纪以来,为了谋求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发展,西方教会通过来华兴办教会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以传播西方知识,且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教会高等教育支柱的教会大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辅仁大学是在中国近代著名天主教人士英敛之、马相伯二人上书罗马教廷请求开办大学的倡议下,由美国本笃会(the American Cassin
期刊
太行山南部的河流,除了沁河、丹河、沾河之外,剩下的便都是漳河水系了。在漳河上游分浊漳和清漳两大主干,每个主干有若干分支,每个分支又有无数毛支。偌大的漳河水系,就像一张铺展开来的天网地络,经纬着上党大地的山岭沟壑,平畴绿野。  先以浊漳河来说吧,就有南源、北源和西源三个源头。南浊漳向北流,北浊漳向南流,西浊漳向东流,终于在上党盆地汇聚成一条大河。于是,受漳河的滋润,便有了盆地中央这座历史久远的城池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