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37例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头痛 颈源型 推拿治疗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颈椎小关节紊乱而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在临床上常常被忽视,笔者在2001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推拿治疗37例颈源性顽固性头痛患者,并设对照组23例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治80例,均为本科住院和门诊的病人。按随机化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推拿治疗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最小78岁,最大63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年6个月,最长16年,平均7年6个月;西药对照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1年3个月,最长18年,平均8年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头痛反复发作,疼痛呈胀痛或跳痛,头痛主要为后枕部疼痛,常为两侧性,并向头枕部放射,严重时向眼部,颞部放射。(2)头痛常伴有面颈部不适,颈部胀痛,强硬及活动受限,颈椎旁压痛,可触及条索状或硬结状反应物,指压头痛侧的的上颈段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3)通过摄颈椎开口位x片,大多数示颈1~2或颈2~3小关节错位。(4脑血流图检查提示血管紧张度增高(病久则降低),血流量左右不对称。(5)头痛常伴有头晕,恶心,耳鸣,失眠等。
  
  2 治疗方法
  
  2.1推拿治疗组37例:(1)点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曲池、外关等穴位。(2)用滚法、揉法、拿法、拇指分筋法以项韧带、颈头肌、斜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头下斜肌为重点,充分松懈颈肩背肌肉(3)手法复位:颈1~3小关节错位选用仰头摇正旋牵法: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其枕部,助手立于一侧扶按双肩,治颈椎前凹纵轴对位拔伸牵引片刻,大拇指定压在患侧锥体横突处(以患侧左偏移为例),其头作后仰(仰头可使2~7颈椎后关节紧闭式“定点”),向右缓慢摇动2~3次,边右旋边牵提,将头转到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响声,另一侧同法再做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颈4以下小关节错位采用俯卧位牵引旋转扳法:患者俯卧,头颈伸出床沿。助手两手按其双肩,时错位节段以下颈椎保持稳定,操作者坐于患者头前,嘱患者放松。在颈轻度前屈位下牵引患者颈椎片刻,待患者反射性痉挛消除后,先将头颈向棘突偏凹性旋转至弹性限制位,作一突发轻巧扳动,扩大旋转幅度3~5°,随即放松,再向颈椎反向旋转至弹性限制位,作一突发轻巧扳动,即可复位。
  
  2.2对照组 23例:眩晕停片,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各2片,每日3次,遵服10天。
  以上两组都为10天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一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头痛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头痛症状基本消失,颈部症状基本正常,长时间脑力劳动或颈部长时间固定与不适体位会感到头痛不适。好转: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疲劳时头颈部轻度胀痛。无效:头痛症状及颈部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X2=7.00。
  
  5 讨论
  
  5.1 颈源性顽固性头痛的发病机理 现代医学对颈源性顽固性头痛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虽然各自还有不同的观点,但总的观点还是认为颈椎病骨质增生颈椎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内外平衡失调,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急慢性挫伤,尤其是项韧带、头后小直肌、颈下斜肌等韧带肌肉的紧张挛缩继发的无菌性炎症从而直接牵拉、压迫刺激第Ⅰ、Ⅱ,Ⅲ对颈神经后支而产生头痛。在头后小直肌和颈脊髓硬膜之间,由一通过环枕膜的结缔组织相连,如头后小直肌痉挛继发无菌性炎症,可通过该结缔组织桥,导致硬膜激惹,脑脊液的循环部分受阻而产生头痛。在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小直肌以及头后大直肌所构成的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走行。上述肌肉痉挛继发无菌性炎症和颈椎骨赘的形成刺激,压迫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或颈部其他交感神经,颈椎基底动脉系统或颅内外动脉痉挛,肌肉血循环障碍,可游离出并积蓄K+、p3+、5-HT等致痛物质,而致头痛等症状。
  
  5.2推拿镇痛机制的中医学研究中医学认为,痛症发生的病因很多,但总不外乎“气血不通”和“气血不荣”。“不通则痛”多为“实痛”;“不荣”之痛,多为“虚痛”。推拿镇痛,古已有之,古人在感到疼痛时就首先用手来按抚疼痛之处。而且古代九针中的圆针和提针就是被用于体表进行按压止痛的推拿工具。历代推拿著作及临床实践都证明推拿镇痛疗效显著,而且推拿镇痛就是针对疼痛病因,或“通”或“荣”。古人通过医疗实践,发现手法可以产热,而热效应可以达到止痛目的。正如《素部·举痛论》中所述:“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另外,手法也可以活血理气、通络止痛。《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行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也认为骨伤科疾患,“因跌扑闪失,以至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现代实验研究也证实推拿可以活血化瘀止痛。龚氏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研究后发现,在接受推拿治疗前其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等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P<0.05),这种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可能就是“不通则痛”的微观变化之一。经推拿治疗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均下降,关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推拿手法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止痛的引起结果。另外,手法导引也同样可以补养气血、升提阳气、固护正气,达到荣养筋脉的效果,使得“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而痛”,“虚故腰背痛而胫酸”等一类“虚痛”明显缓解。
  现代推拿临床将中医传统的疼痛理论引申为“松则不通,通则不松”,手法可“去痛致松”、“以松止痛”。在对软组织劳损性疼痛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发现,推拿可以舒筋活血疏通经络松解粘连解除压迫,滑利关节,从而起到解痉致松、活血止痛的效果。
  
  5.3推拿手法治疗机制 采用仰卧位摇正旋牵手法,将病人头上仰造成颈2~7椎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转,仰头后边牵引边缓慢推动,复位上颈段椎间关节,解除头后小直肌、项韧带、颈下斜肌的痉挛,使上颈段两侧肌力保持平衡。采用俯卧位牵引旋转扳法,边旋边牵逐步锁定,一气呵成,牵引复位下颈段椎间关节,达到解除肌肉韧带痉挛恢复颈曲的目的。通过以上所述手法的作用,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和刺激,改善局部组织和大脑的血液循环,从而对颈性顽固性头痛起到较满意的医疗作用,药物对本病治疗效果远不及推拿手法治疗,主要是药物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但不能改善肌肉韧带痉挛和颈椎错位、颈椎不稳的内外结构力学失衡的状况。
  
  5.4展望 疼痛作为一种可被认为感觉、适应、感情成分的复杂反应,人们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工作者们重点开展了疼痛回路和愉悦回路的研究。动物试验的电生理研究已证实了一些与疼痛感觉特性相关的神经结构基础,并且证实了疼痛刺激可激活这些区域。另一方面的研究是确定哪些神经结构区域参与了情绪调制的过程。
  动物研究表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和愉悦性刺激所产生的行为反应是多信息层面的,多个脑区域涉及到这个过程。最近,这些区域已被专门推断为人类的愉悦区域。这些愉悦区域被认为对情绪和兴奋状态服务的信息过程是重要的。传统意义上讲,这些区域被认为只对愉悦刺激反应而不对伤害性刺激进行反应。但最近国外的研究人员发现疼痛和愉悦可能是两种超出所有人想象的类似的感觉,大脑对于疼痛和愉悦的反应是相似的。推测可能存在着一个评价疼痛刺激和愉悦刺激的共享的神经体系。因此,将推拿镇痛与疼痛回路和愉悦回路结合起来研究可能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采用推拿疗法和推拿、整脊加针刺腰突穴疗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推拿、整脊加针刺腰突穴治疗80例和单纯采用推拿疗法68例,均两个疗程。结果:采用推拿、整脊加针刺腰突穴疗法的治疗组和采用推拿疗法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2.5%,治愈率分别f1270%、51.5%。结论:采用推拿、整脊、针刺腰突穴疗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推拿手法配合局部封闭法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方法 用拿法,一指禅手法治疗跟痛症,并对患部作局部封闭治疗,共计56例,以单纯局部封闭资料39例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2.86%和66.6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合 运用推拿手法配合局部封闭法治疗跟痛症,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跟痛症 一指禅 滚法 封
期刊
关键词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按摩治疗 推压法    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属于腰椎后关节紊乱的一种,常由于脊柱扭伤而发生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引起腰部剧烈疼痛及功能障碍。我科2005年以来采用推压法治疗此症2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均有腰部扭伤史。    1.2 诊断依据
期刊
关键词 便秘 推拿治疗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便艰涩难解,可见于多种病症,主要由于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被吸收而使粪质干燥、坚硬所致。笔者自2006年以来通过推拿治疗便秘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其中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19例;60岁以上
期刊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按摩、牵引 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椎间隙狭窄、松弛、椎体滑脱、后关节退变,骨质增生以及腰部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变。从2005年1月~2006年1月,作者先后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用按摩、牵引
期刊
关键词 腰推间盘突出症 牵引治疗 按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本症发病率又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笔者在临床上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利用中医整复推拿手法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采用传统牵引结合现代高科技产品一三位整脊治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临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1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钭扳手法治疗滑膜嵌顿的疗效。方法:手法治疗52例。结果:治愈4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8%。结论:斜扳手法整复治疗腰稚滑膜嵌顿有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腰稚滑膜嵌顿 斜扳手法整复    腰椎滑膜嵌顿又称腰椎后关节错缝或后关节半错位。属腰椎后关节紊乱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笔者以斜扳手法治疗腰椎滑膜嵌顿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报道如下。    1 临床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颈性眩晕患者推拿治疗前后的推动脉内径及形态进行检测,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56例颈性眩晕患者,推拿治疗前后运用磁共振二位相位对比序列(2DPC)冠状位扫描,计算椎动脉内径均值并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1)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后推动脉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不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手法治疗,20min/次,每天1次,15天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肩部超短波治疗,20min/次,每天1次,15天1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30min/次,2次/日。结果:经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治疗肩周炎安全、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林氏定位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定位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来治疗,一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2.2%、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显效率为41.7%、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旋转类手法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而林氏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