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语文课刚开始,纪老师对大家说:“默写《沁园春·雪》。大家把字写小一点,只许写在上半页,千万不要写到下半页去。”
好奇怪的要求。不过,因为是纪老师提出的要求,所以没有人说什么。因为他原本就是个很有个性的老师。
纪老师喜欢在课上放视频给我们看。他给我们放过电影《城南旧事》、迪斯尼新片《小红帽》,还放过他最喜欢的电视剧《武林外传》。
纪老师喜欢陶渊明的文章。那篇《桃花源记》,他给我们讲解了整整一个星期。他讲陶渊明如何清高隐逸、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讲自己小时候在乡村的生活,讲再过二十几年自己退休后的归隐计划。看到他朗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时那眉飞色舞、陶醉向往的样子,我们对纪老师是陶渊明二世的传说坚信不疑。
纪老师常常会在一句浑厚响亮的“古人说”之后陷入沉默,这沉默足以让空气凝固。此时,他往往左手抱胸,右手握拳抵住下巴,双眼向天花板右上角墙灰剥落处看去。教室里静得大家都能听到纪老师头脑中“搜索信息”的声音。
而沉默之后往往是语出惊人。很多时候是一串闻所未闻的诗句,我们大多听得似懂非懂,心里着实佩服纪老师学识渊博。也有个别同学好像听懂了,不住地点头。最雷人的是有一次,两位同学没做作业,纪老师把他俩请到讲台旁,让他们一边一个站好,自己则站在正中间。然后他眉头一拧似笑非笑,又陷入沉思。底下的我们一脸期待,无意识地张着嘴,猜测纪老师将会吐出什么样的“古人说”。这次似乎很不寻常,很长时间过去了,纪老师仍然一动不动。同学们按捺不住了,开始窃窃私语: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是“传不习乎”吗?良久,只见纪老师双手按住讲台,大吼一声:“真是左青龙,右白虎啊……”然后没了下文,同学们先是一愣,然后全班爆笑,就连站在讲台两侧的那两位同学也忍俊不禁。我们怎么都没弄明白纪老师说这话的意思,估计纪老师原本是想教训他们几句的,但最后还是不忍心。
默写完毕,纪老师却没有要求大家马上上交。几秒钟的招牌式沉默后,他缓缓地说:“今天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堂语文课。剩下的时间,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就写在剩下的半页纸上吧。”
面前的默写纸,上半页还是刚学的《沁园春·雪》,下半页怎么就要用来承载告别了呢?
半张煞白的纸,刺得我的眼睛好疼。
教室里响起了离别的乐曲,好多男生望向窗外,一些女生抽泣起来,纪老师却仍保持着他那一贯的姿势。
就跟那天纪老师突然来到我们班一样,今天的离别也令人意想不到。许久的沉默之后,纪老师笑了,我们也笑了。然后纪老师开始从丰子恺漫画讲开去。
纪老师说他有两大爱好,写文章和教学生写文章。今天的这半张默写纸,我想纪老师会像以前批改我们的作文一样认真批改吧。
曾经,纪老师常常为了一个词与我讨论很久,他总说写文章要先酝酿情感,故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虽然不很懂,但按照他的要求努力着。纪老师不会轻易表扬我,但他会很认真地和我一起修改文章。他说文章“可以了”,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
可是现在,我的笔尖颤抖不已,竟无法写出让纪老师说“可以了”的文字。
我的眼前又浮现出纪老师的笑脸:短短的眉毛向宽宽的额头两侧散去,眼睛弯着,嘴巴不是咧着而是噘着。这样奇怪的笑脸,无论是谁看了都会笑的。
于是,我在剩下的半张纸上画下笑着的纪老师,可敬可爱的纪老师。
好奇怪的要求。不过,因为是纪老师提出的要求,所以没有人说什么。因为他原本就是个很有个性的老师。
纪老师喜欢在课上放视频给我们看。他给我们放过电影《城南旧事》、迪斯尼新片《小红帽》,还放过他最喜欢的电视剧《武林外传》。
纪老师喜欢陶渊明的文章。那篇《桃花源记》,他给我们讲解了整整一个星期。他讲陶渊明如何清高隐逸、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讲自己小时候在乡村的生活,讲再过二十几年自己退休后的归隐计划。看到他朗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时那眉飞色舞、陶醉向往的样子,我们对纪老师是陶渊明二世的传说坚信不疑。
纪老师常常会在一句浑厚响亮的“古人说”之后陷入沉默,这沉默足以让空气凝固。此时,他往往左手抱胸,右手握拳抵住下巴,双眼向天花板右上角墙灰剥落处看去。教室里静得大家都能听到纪老师头脑中“搜索信息”的声音。
而沉默之后往往是语出惊人。很多时候是一串闻所未闻的诗句,我们大多听得似懂非懂,心里着实佩服纪老师学识渊博。也有个别同学好像听懂了,不住地点头。最雷人的是有一次,两位同学没做作业,纪老师把他俩请到讲台旁,让他们一边一个站好,自己则站在正中间。然后他眉头一拧似笑非笑,又陷入沉思。底下的我们一脸期待,无意识地张着嘴,猜测纪老师将会吐出什么样的“古人说”。这次似乎很不寻常,很长时间过去了,纪老师仍然一动不动。同学们按捺不住了,开始窃窃私语: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是“传不习乎”吗?良久,只见纪老师双手按住讲台,大吼一声:“真是左青龙,右白虎啊……”然后没了下文,同学们先是一愣,然后全班爆笑,就连站在讲台两侧的那两位同学也忍俊不禁。我们怎么都没弄明白纪老师说这话的意思,估计纪老师原本是想教训他们几句的,但最后还是不忍心。
默写完毕,纪老师却没有要求大家马上上交。几秒钟的招牌式沉默后,他缓缓地说:“今天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堂语文课。剩下的时间,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就写在剩下的半页纸上吧。”
面前的默写纸,上半页还是刚学的《沁园春·雪》,下半页怎么就要用来承载告别了呢?
半张煞白的纸,刺得我的眼睛好疼。
教室里响起了离别的乐曲,好多男生望向窗外,一些女生抽泣起来,纪老师却仍保持着他那一贯的姿势。
就跟那天纪老师突然来到我们班一样,今天的离别也令人意想不到。许久的沉默之后,纪老师笑了,我们也笑了。然后纪老师开始从丰子恺漫画讲开去。
纪老师说他有两大爱好,写文章和教学生写文章。今天的这半张默写纸,我想纪老师会像以前批改我们的作文一样认真批改吧。
曾经,纪老师常常为了一个词与我讨论很久,他总说写文章要先酝酿情感,故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虽然不很懂,但按照他的要求努力着。纪老师不会轻易表扬我,但他会很认真地和我一起修改文章。他说文章“可以了”,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
可是现在,我的笔尖颤抖不已,竟无法写出让纪老师说“可以了”的文字。
我的眼前又浮现出纪老师的笑脸:短短的眉毛向宽宽的额头两侧散去,眼睛弯着,嘴巴不是咧着而是噘着。这样奇怪的笑脸,无论是谁看了都会笑的。
于是,我在剩下的半张纸上画下笑着的纪老师,可敬可爱的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