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中国力量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ak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朗读,感受诗歌节奏
  1. 生齐读。
  2. 师范读。
  3. 思考、讨论:老师的朗读和你们朗读的节奏有什么不同呢?(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坭。
  师: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节奏朗读?当然是为了表达诗歌传递的意义,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仔细读每一句诗歌,了解它讲了什么,你就明白了。
  二、 品味,感知诗歌魅力
  1.简介作者,理解题目的意思。《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2.理解“白日依山尽”。
  师:我们来看第一句,五个字,诗人放眼望去,他看到了什么?
  生:一轮太阳落山了。
  师:太阳是怎样落山的?
  生:慢慢地落下去了。
  师:是啊,这“白日”不是夕阳,而是还盛大的正午的太阳。这一个“依”字让我们看到的是一轮光辉灿烂的太阳沿着远处的山慢慢地落下去了,诗人这里写的不只是眼前的一个静态的景,还是时空转换的一组动态景象。太阳从正午当空到傍晚落山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诗人只用了五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太阳走得快。
  师:是啊,在已经35岁的作者眼里,太阳走得太快了,转眼间就落山了。这也让我们感到时间过得飞快,转瞬即逝啊!(板书:日短)所以这“白日”要读得短促极速,才能表达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的情感和不舍。读——
  生:(读)白日依山尽。
  师:“白日依山尽”这短短五个字,却给了我们五十个五百个甚至更多个字的想象,特别是“依山尽”包含着无限的想象和风光,再读这五个神奇的字——
  生:(读)白日依山尽!
  3.理解“黄河入海流”。
  师:第二句,诗人的目光从天上转到了地面,他又看到了什么?
  生:黄河流向大海。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黄河,他能看到大海吗?肯定不能,站在咱们山西省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看到大海,可诗人却说“黄河入海流”。这五个字里的景不仅有诗人看到的,还有想到的,这是诗歌特有的想象力量——想象让诗人的目力加长,让诗人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三只眼,“心眼”或者说“天眼”!
  (1) 出示黄河流经示意图,突出发源地、壶口奔腾、永济流淌、入海口四张图片。
  师:大家看,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望着眼前平静的流淌的黄河水,思接千载,天眼大开,他仿佛看到了这条伟大的母亲河,从遥远的青海出发,历经九省、九曲东流,浩浩汤汤奔腾到海。他看到了黄河从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卡拉山脉出发时的雄伟壮观,看到了黄河流经壶口瀑布的奔腾与嚣张,还看到它终将流入大海的从容与大气。
  师:同学们,这简简单单五个字,却将万里黄河万里长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板书:水长)这黄河水有多长,老师想听你们一起读出来——
  生:(读)黄河/入海流~~?坨。
  (2) 出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师:诗人王之涣的另一首诗《凉州词》里这样写“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将进酒》这样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这里只有五个字——“黄河入海流”。诗人用了极简的词语,却造就了非常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我们读者的,让我们在非常丰富的想象之中去体味白日、高山、黄河的气势。来,同学们,打开心眼,打开天眼,再一起读——
  生:(读)黄河入海流!
  4. 回顾前两句。
  同学们,此时此刻,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王之涣,望着天上转瞬即逝的白日,还有眼前昼夜不息奔流到海的黄河水,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一种壮志、一腔胸怀不禁要喷涌而出——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 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前两句古诗写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景,这后两句诗写诗人站在天地间悟出的人生哲理,你能读懂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哲理吗?
  生: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师:老师问你,“目”是什么?对,是眼睛,是你的眼我的眼她的眼,它又不是眼睛,它是千里目,是天眼,是一种胸怀和视野。读——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里的楼是什么楼?是鹳雀楼,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楼。你可以不登鹳雀楼,但是你心中不能没有鹳雀楼,那是属于你自己的心中的一座高楼——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读到这里,诗人把我们的目光从远处拉回到鹳雀楼上,回到了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回到我们每一个人。(板书:人)他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远大的志向。(板书:眼阔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反转”这一写作技巧。反转本义是指图片图像色调或明暗的处理,后来也指转向相反的方向。我在教学时以此为抓手设计情境:猜猜作者会怎么写?如何安排情节?让学生猜一段,读一段,与作者比一比,在猜与揭秘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巧妙安排的良苦用心。在学生猜到与猜不到的“反转”情境中体会“反转”的表达效果,从而让这一写作技巧在学生心中自然生根,为写好作文助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摘要 Flash仿真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大量涉及对象的准确定位问题。以Flash 8.0为例,对其中各个不同的坐标系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并针对其在应用中的不同作用及适用范围进行阐述,为Flash仿真课件设计制作过程中对象的准确定位提供比较系统的参考。  关键词 课件;仿真;坐标;Flash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4-0107-03   
拖课,太常见了。不过这件事还是少做为好,拖课让老师感到心烦,让学生厌烦。没有人会喜欢拖课。  下课时间,就是休息时间,不仅学生需要休息,老师也需要休息。老师拖课了,等于延长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必定是烦恼的;学生被拖课,剥夺了休息的权利,哪能不愤怒。所以,没有一个学生不讨厌爱拖课的老师。这可不是我的猜测,是有人调研的结果。拖课成为给教师差评的首要原因。想一下也就明白,首先,下课铃响起,别班同学在走廊上
摘要 从RFDQ过程模型出发,对科教片的制作过程做标准化的定义,以求对解决科教片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RFDQ;科教片;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J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0-0111-02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教电视节目不仅面临着来自其他节目的竞争,还要面临来自国外的大量优秀教育节目的冲击,只有制作出精品科教电视节目,才能使其在激烈的竞
摘 要 简要介绍BRIN200D-TL全自动布氏硬度测量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特点,并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全自动布氏硬度测量机;不确定度;测量压痕  中图分类号 TH87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8-0063-02    笔者单位原来所用布氏硬度计由于年代已久,故障率、年维修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且故障发生的随
小学阶段,革命文化基本是以先烈、伟人的故事及所写诗词等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存在于教材中。2011年版课标也强调:“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可见,这类文本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以及语文学习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与地位。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这类作品教起来很“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往往味同嚼蜡,无法
教师推荐  学生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运用大胆的想象,设置合理的情节,展示出了自己对未来的思考。  (指导教师:山东青岛辽源路小学 张金滨)  学生习作  15年后的一天  山东青岛辽源路小学 任怡然  “任博士,现在是2036年2月23日,北京时间6:00,您的起床时间到了,请选择我为您服务的内容……”我的智能机器人Alice还真是唠叨,我快速地按下“早餐键”,先让它忙活一阵吧!洗漱完毕,Alice
碳酸饮品中CO2含量的测定一直以来是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热点话题,周志华、陈晨等人曾使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法测定碳酸饮料中CO2含量[1],蒯世定、叶华也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啤酒中CO2含量[2]。这类方法虽然准确度较高,但操作过程却比较繁琐。笔者经过反复实验,总结了一种更为简单快速的方法,现以可口可乐为例介绍如下。  用电子天平称量空锥形瓶 玻璃塞的总质量,记为m1;取V ml可乐(100 ml
教学目标:  1.能清楚地表达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简单说明理由。  2.能认真听同学说话,了解他人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对感兴趣的内容多提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听绘本故事,揭示交际话题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故事。  2.师讲述故事。  在春天的原野上,小男孩儿和小女孩儿在嬉戏玩耍。小女孩儿发现了一朵美丽
摘 要介绍Moodle中日历模块不能正常显示日期问题的一种快捷解决方法,以期给Moodle平台的管理者提供方便帮助。  关键词Moodle; 乱码;日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5-0067-02    目前,利用Moodle搭建的网络教学、学习平台日益增多,它的强大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使用。但是,笔者在最初使用Moodle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