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朗读,感受诗歌节奏
1. 生齐读。
2. 师范读。
3. 思考、讨论:老师的朗读和你们朗读的节奏有什么不同呢?(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坭。
师: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节奏朗读?当然是为了表达诗歌传递的意义,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仔细读每一句诗歌,了解它讲了什么,你就明白了。
二、 品味,感知诗歌魅力
1.简介作者,理解题目的意思。《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2.理解“白日依山尽”。
师:我们来看第一句,五个字,诗人放眼望去,他看到了什么?
生:一轮太阳落山了。
师:太阳是怎样落山的?
生:慢慢地落下去了。
师:是啊,这“白日”不是夕阳,而是还盛大的正午的太阳。这一个“依”字让我们看到的是一轮光辉灿烂的太阳沿着远处的山慢慢地落下去了,诗人这里写的不只是眼前的一个静态的景,还是时空转换的一组动态景象。太阳从正午当空到傍晚落山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诗人只用了五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太阳走得快。
师:是啊,在已经35岁的作者眼里,太阳走得太快了,转眼间就落山了。这也让我们感到时间过得飞快,转瞬即逝啊!(板书:日短)所以这“白日”要读得短促极速,才能表达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的情感和不舍。读——
生:(读)白日依山尽。
师:“白日依山尽”这短短五个字,却给了我们五十个五百个甚至更多个字的想象,特别是“依山尽”包含着无限的想象和风光,再读这五个神奇的字——
生:(读)白日依山尽!
3.理解“黄河入海流”。
师:第二句,诗人的目光从天上转到了地面,他又看到了什么?
生:黄河流向大海。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黄河,他能看到大海吗?肯定不能,站在咱们山西省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看到大海,可诗人却说“黄河入海流”。这五个字里的景不仅有诗人看到的,还有想到的,这是诗歌特有的想象力量——想象让诗人的目力加长,让诗人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三只眼,“心眼”或者说“天眼”!
(1) 出示黄河流经示意图,突出发源地、壶口奔腾、永济流淌、入海口四张图片。
师:大家看,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望着眼前平静的流淌的黄河水,思接千载,天眼大开,他仿佛看到了这条伟大的母亲河,从遥远的青海出发,历经九省、九曲东流,浩浩汤汤奔腾到海。他看到了黄河从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卡拉山脉出发时的雄伟壮观,看到了黄河流经壶口瀑布的奔腾与嚣张,还看到它终将流入大海的从容与大气。
师:同学们,这简简单单五个字,却将万里黄河万里长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板书:水长)这黄河水有多长,老师想听你们一起读出来——
生:(读)黄河/入海流~~?坨。
(2) 出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师:诗人王之涣的另一首诗《凉州词》里这样写“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将进酒》这样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这里只有五个字——“黄河入海流”。诗人用了极简的词语,却造就了非常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我们读者的,让我们在非常丰富的想象之中去体味白日、高山、黄河的气势。来,同学们,打开心眼,打开天眼,再一起读——
生:(读)黄河入海流!
4. 回顾前两句。
同学们,此时此刻,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王之涣,望着天上转瞬即逝的白日,还有眼前昼夜不息奔流到海的黄河水,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一种壮志、一腔胸怀不禁要喷涌而出——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 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前两句古诗写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景,这后两句诗写诗人站在天地间悟出的人生哲理,你能读懂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哲理吗?
生: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师:老师问你,“目”是什么?对,是眼睛,是你的眼我的眼她的眼,它又不是眼睛,它是千里目,是天眼,是一种胸怀和视野。读——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里的楼是什么楼?是鹳雀楼,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楼。你可以不登鹳雀楼,但是你心中不能没有鹳雀楼,那是属于你自己的心中的一座高楼——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读到这里,诗人把我们的目光从远处拉回到鹳雀楼上,回到了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回到我们每一个人。(板书:人)他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远大的志向。(板书:眼阔
1. 生齐读。
2. 师范读。
3. 思考、讨论:老师的朗读和你们朗读的节奏有什么不同呢?(出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坭。
师:老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节奏朗读?当然是为了表达诗歌传递的意义,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仔细读每一句诗歌,了解它讲了什么,你就明白了。
二、 品味,感知诗歌魅力
1.简介作者,理解题目的意思。《登鹳雀楼》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2.理解“白日依山尽”。
师:我们来看第一句,五个字,诗人放眼望去,他看到了什么?
生:一轮太阳落山了。
师:太阳是怎样落山的?
生:慢慢地落下去了。
师:是啊,这“白日”不是夕阳,而是还盛大的正午的太阳。这一个“依”字让我们看到的是一轮光辉灿烂的太阳沿着远处的山慢慢地落下去了,诗人这里写的不只是眼前的一个静态的景,还是时空转换的一组动态景象。太阳从正午当空到傍晚落山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诗人只用了五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太阳走得快。
师:是啊,在已经35岁的作者眼里,太阳走得太快了,转眼间就落山了。这也让我们感到时间过得飞快,转瞬即逝啊!(板书:日短)所以这“白日”要读得短促极速,才能表达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的情感和不舍。读——
生:(读)白日依山尽。
师:“白日依山尽”这短短五个字,却给了我们五十个五百个甚至更多个字的想象,特别是“依山尽”包含着无限的想象和风光,再读这五个神奇的字——
生:(读)白日依山尽!
3.理解“黄河入海流”。
师:第二句,诗人的目光从天上转到了地面,他又看到了什么?
生:黄河流向大海。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黄河,他能看到大海吗?肯定不能,站在咱们山西省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看到大海,可诗人却说“黄河入海流”。这五个字里的景不仅有诗人看到的,还有想到的,这是诗歌特有的想象力量——想象让诗人的目力加长,让诗人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三只眼,“心眼”或者说“天眼”!
(1) 出示黄河流经示意图,突出发源地、壶口奔腾、永济流淌、入海口四张图片。
师:大家看,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望着眼前平静的流淌的黄河水,思接千载,天眼大开,他仿佛看到了这条伟大的母亲河,从遥远的青海出发,历经九省、九曲东流,浩浩汤汤奔腾到海。他看到了黄河从源头青藏高原巴颜卡拉山脉出发时的雄伟壮观,看到了黄河流经壶口瀑布的奔腾与嚣张,还看到它终将流入大海的从容与大气。
师:同学们,这简简单单五个字,却将万里黄河万里长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板书:水长)这黄河水有多长,老师想听你们一起读出来——
生:(读)黄河/入海流~~?坨。
(2) 出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师:诗人王之涣的另一首诗《凉州词》里这样写“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将进酒》这样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这里只有五个字——“黄河入海流”。诗人用了极简的词语,却造就了非常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空间是留给我们读者的,让我们在非常丰富的想象之中去体味白日、高山、黄河的气势。来,同学们,打开心眼,打开天眼,再一起读——
生:(读)黄河入海流!
4. 回顾前两句。
同学们,此时此刻,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王之涣,望着天上转瞬即逝的白日,还有眼前昼夜不息奔流到海的黄河水,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一种壮志、一腔胸怀不禁要喷涌而出——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 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前两句古诗写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景,这后两句诗写诗人站在天地间悟出的人生哲理,你能读懂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哲理吗?
生: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师:老师问你,“目”是什么?对,是眼睛,是你的眼我的眼她的眼,它又不是眼睛,它是千里目,是天眼,是一种胸怀和视野。读——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里的楼是什么楼?是鹳雀楼,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楼。你可以不登鹳雀楼,但是你心中不能没有鹳雀楼,那是属于你自己的心中的一座高楼——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读到这里,诗人把我们的目光从远处拉回到鹳雀楼上,回到了站在鹳雀楼上的诗人,回到我们每一个人。(板书:人)他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远大的志向。(板书:眼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