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原料学既要增强食品相关专业知识累计又需要提高学生课程的实践能力。本文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食品原料学教学特点及任务,从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提出课程改进,以期提高食品原料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食品原料学;成果;教学改进;实践
目前轻工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开设食品专业相关课程时缺少农业和食品加工相衔接的课程,给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留下很大空白,而国外大学食品专业一般设有农产品资源利用学等课程,食品原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食品及农业生产知识的延伸。食品原料的品质是食品加工的前提保证,对食品原料特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食品的精深加工,所以提高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的重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从食品原料学教学方法笔者做了如下思考,以期通过改革提高学生能力培养,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1食品原料学教学存在问题
1.1教学内容重复性较多
笔者所在高校教授食品原料学授课教材为石彦国主编《食品原料学》,辅助教材参考李里特教授主编《食品原料学》、陈辉教授主编《食品原料与资源型》以及艾启皲教授主编《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结合参考教材设置教学章节共七章,分别是绪论、粮谷原料、果蔬原料、油脂原料、畜产品原料、水产品原料、香辛料与调味品。在完善教案和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授方式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食品原料学教学内容重复性较多,例如食品营养学已经系统讲授了各类食品原料的营养学性质和作用,焙烤食品工艺学和粮油食品工艺学详细介绍了粮谷及油脂类食品原料的种类及特征,畜产品工艺学对畜禽蛋也做了详细阐述,等等。多门专业课程交叉使得食品原料学在教学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叠,无法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进行授课,造成了学生重复学习相同知识点的厌烦和倦怠心理。
1.2教学知识点广却不深入
食品原料学涵盖粮谷、园艺食品、油脂、畜产、水产、嗜好食品以及添加剂等原料,是对所有能作为食品加工环节的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综合概述,通过对各类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理化基本性质、加工贮藏特性及加工利用方法等知识的讲述,系统介绍了原料与加工工艺、食品品质和营养的关系。教授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但是课时量有限,无法教授面面俱到,要求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课后进行知识扩充,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侧重于以教师为主体、PPT教学为手段,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知的方式和机制。授课方式在讲解各类章节比较单调,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和实践脱离。
2食品原料学教学方式方法探索
2.1教学内容的精炼与升级
教学内容不仅要精炼,更要升级,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带来质的飞越。食品原料学课程知识点多而杂,且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授课过程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必须确定教学的基本与重点内容,同时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交叉重复。笔者在设置教学章节时,重点讲授农产品原料,包括粮谷原料和油脂原料,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重复,讲授的侧重点是原料基本特性和生产加工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同时减少了厌烦心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2教学方式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累积,倾向于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被授予知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为学生课堂上没有主人公意识,一味听课记笔记,没有真正吸收和掌握知识,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做PPT分享效果也甚微。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基于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是应用型高校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即以成果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实施步骤和评价措施。以传统教学为主,辅以获取成果为目的的食品原料学课程设计环节,有助于学生灵活构建原料学相关理论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度。
3总结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食品原料学作为食品专业基础课,是在应用基础化学、生物学知识基础上,从不同角度阐述各类食品原料资源的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学性质及贮藏、运输、加工性能,同时对食品原料保健功能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合理开发应用各种原料和提高食品加工品质量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艳华,李涛.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7(08):284-285.
[2]孙晶,王奇.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食品原料学》为例[J].继续教育,2018,32(07):38-39.
[3]田立江,张洁,王丽萍.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对标与体系优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2:44-46.
[4]師希雄.食品原料学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5):50-51.
[5]谢婵媛,江利华.食品原料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320-322.
[6]杨立刚,王晓英,王少康,张红,孙桂菊.通识课程食品科学概论调查与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14-115.
[7]邵兴锋,曹锦轩,潘磊庆,屠康.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原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2(03):90-93.
[8]谢洁.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0):135-136.
作者简介
陈林,女,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及教学,研究方向:食品发酵及微生物鉴定。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美“双百”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递进融合、多方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GYB1811);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食品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203446);重庆三峡学院2017年试点专业专项项目《应用型高校“实验-实践-实习”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以“焙烤食品加工中心为例”》(SD170314)
◆关键词:食品原料学;成果;教学改进;实践
目前轻工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开设食品专业相关课程时缺少农业和食品加工相衔接的课程,给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留下很大空白,而国外大学食品专业一般设有农产品资源利用学等课程,食品原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食品及农业生产知识的延伸。食品原料的品质是食品加工的前提保证,对食品原料特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食品的精深加工,所以提高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的重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从食品原料学教学方法笔者做了如下思考,以期通过改革提高学生能力培养,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1食品原料学教学存在问题
1.1教学内容重复性较多
笔者所在高校教授食品原料学授课教材为石彦国主编《食品原料学》,辅助教材参考李里特教授主编《食品原料学》、陈辉教授主编《食品原料与资源型》以及艾启皲教授主编《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结合参考教材设置教学章节共七章,分别是绪论、粮谷原料、果蔬原料、油脂原料、畜产品原料、水产品原料、香辛料与调味品。在完善教案和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授方式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食品原料学教学内容重复性较多,例如食品营养学已经系统讲授了各类食品原料的营养学性质和作用,焙烤食品工艺学和粮油食品工艺学详细介绍了粮谷及油脂类食品原料的种类及特征,畜产品工艺学对畜禽蛋也做了详细阐述,等等。多门专业课程交叉使得食品原料学在教学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叠,无法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进行授课,造成了学生重复学习相同知识点的厌烦和倦怠心理。
1.2教学知识点广却不深入
食品原料学涵盖粮谷、园艺食品、油脂、畜产、水产、嗜好食品以及添加剂等原料,是对所有能作为食品加工环节的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综合概述,通过对各类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理化基本性质、加工贮藏特性及加工利用方法等知识的讲述,系统介绍了原料与加工工艺、食品品质和营养的关系。教授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但是课时量有限,无法教授面面俱到,要求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课后进行知识扩充,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侧重于以教师为主体、PPT教学为手段,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知的方式和机制。授课方式在讲解各类章节比较单调,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和实践脱离。
2食品原料学教学方式方法探索
2.1教学内容的精炼与升级
教学内容不仅要精炼,更要升级,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带来质的飞越。食品原料学课程知识点多而杂,且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授课过程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必须确定教学的基本与重点内容,同时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交叉重复。笔者在设置教学章节时,重点讲授农产品原料,包括粮谷原料和油脂原料,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重复,讲授的侧重点是原料基本特性和生产加工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同时减少了厌烦心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2教学方式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累积,倾向于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被授予知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为学生课堂上没有主人公意识,一味听课记笔记,没有真正吸收和掌握知识,但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做PPT分享效果也甚微。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基于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是应用型高校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即以成果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实施步骤和评价措施。以传统教学为主,辅以获取成果为目的的食品原料学课程设计环节,有助于学生灵活构建原料学相关理论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度。
3总结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食品原料学作为食品专业基础课,是在应用基础化学、生物学知识基础上,从不同角度阐述各类食品原料资源的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学性质及贮藏、运输、加工性能,同时对食品原料保健功能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合理开发应用各种原料和提高食品加工品质量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艳华,李涛.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7(08):284-285.
[2]孙晶,王奇.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食品原料学》为例[J].继续教育,2018,32(07):38-39.
[3]田立江,张洁,王丽萍.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内容对标与体系优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2:44-46.
[4]師希雄.食品原料学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5):50-51.
[5]谢婵媛,江利华.食品原料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320-322.
[6]杨立刚,王晓英,王少康,张红,孙桂菊.通识课程食品科学概论调查与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14-115.
[7]邵兴锋,曹锦轩,潘磊庆,屠康.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原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2(03):90-93.
[8]谢洁.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0):135-136.
作者简介
陈林,女,在读博士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及教学,研究方向:食品发酵及微生物鉴定。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美“双百”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递进融合、多方协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GYB1811);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食品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203446);重庆三峡学院2017年试点专业专项项目《应用型高校“实验-实践-实习”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构建——以“焙烤食品加工中心为例”》(SD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