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中的“层次”义量词及其兴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有“成”“层”“重”“辟”“袭”“增”“絫”七个,其用法各有特色,但在其语法化历程中只有“重”“层”两个沿用至今,这是由其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原则所决定的。
  【关键词】出土文献 层次 量词 兴替
  综合考察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量词使用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主要有“成”“层”“重”“辟”“袭”“增”“絫”七个,其中“成”用作量词出现时代最早,汉代以后便逐渐少用,为新兴量词“层”“重”所替代;而“辟”“袭”“增”“絫”则各有专职,只能应用于特定语境中,使用频率均很低,随着“层”“重”语法化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泛化,也在词汇兴替中迅速消亡了;只有“层”“重”两个沿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最常见的“层次”义量词。
  表示“层次”义的个体单位量词,出现最早的是量词“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量词“重”或“层”。《广雅·释诂四》:“成,重也。”《周礼·秋官·司仪》:“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成。”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三成,三重也。”又,《吕氏春秋·音初》:“为之九成之台。”高诱注:“成,犹重。”量词“成”先秦文献多见,例如《尔雅·释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山海经·西山经》:“东望恒山四成。”又,《中山经》:“有草焉,方茎而黄华,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可以为毒。”《楚辞·天问》:“璜台十成,谁所极焉?”两汉仍可见,如马融《长笛赋》:“讬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溪。”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渐台临池,层曲九成。”表“层次”义的量词,后世多用“层”。有趣的是,先秦两汉魏晋六朝简帛文献中“成”仅4见,且3例为《老子》相同文句的不同版本,另一例见于《上博简》的远古神话传说《容成氏》。《郭店楚简·老子甲篇》26—27:“九成之台甲□□□□□□□足下。”按整理者注,“甲”疑为“作”之误,简文缺字依帛书甲本可补作“于羸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马王堆帛书·老子甲》57:“九成之台,作于羸(蔂)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足【下】。”《老子乙》200下-201上:“九成之台,作于蔂土。”《上博简·容成氏》44:“是乎作为九成之台。”《老子》“九成之台”,今本多据王弼本作“九层之台”。[1]但用于称量重迭积累的事物时,先秦时代一般用“成”或“重”来表示,敦煌庚本《老子》亦作“成”,可见今本书作“层”者,当为后学所改写,而非原貌。
  量词“层”是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表“层次”义量词,《说文·尸部》:“层,重屋也。”由此引申作称量重迭、积累事物的量词,出土先秦文献均未见,而从传世文献看最早见于《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从简本和帛书本《老子》来看,“层”当作“成”,《汉语大词典》“层”之量词义以此为书证,不确。此后则较为多见了,例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云盖三层。”《盐铁论·救匮》:“夫九层之台一倾,公输子不能正。”《说苑·正谏》:“楚庄王筑层台。”《列女传·辩通传》:“王疑之,乃闭虞姬于九层之台。”张衡《七辨》:“重屋百层。”王粲《大暑赋》:“重屋百层。”刘梁《七举》:“鸿台百层,干云参差。”王逸《机妇赋》:“结灵根于盘石,讬九层于岩傍。”《汉语大字典》“层”之量词义书证为王之涣《登鹳雀楼》,显然失之过晚。“层”是一个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量词,汉代以后逐渐在绝大多数语境下替代了“成”和“重”,成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表“层次”义的量词。
  量词“重”来源于“层叠”义,《玉篇·壬部》:“重,迭也。”由此引申为层次义量词。刘世儒先生认为:“若论语源,重该作緟;《说文》‘緟,增益也’,《玉篇》‘緟,迭也,复也’。” [2]用作量词,早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常见,例如《仪礼·乡饮酒礼》:“席于宾东,公三重,大夫再重。”《庄子·天下》:“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又,《列御寇》:“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之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韩非子·喻老》:“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说林上》:“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而且,早在先秦时期量词“重”不仅可以称量具体事物的层次,而且可以称量抽象的事物,如《墨子·非攻上》:“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逸周书·文传》:“生十杀一者,物十重,生一杀十者,物顿空。十重者王,顿空者亡。”两汉文献中,量词“重”的使用频率就很高了,其适用范围自然也进一步拓宽,如《礼记·郊特牲》:“君三重席而酢焉。”《礼器》:“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淮南子·天文》:“天有九重,人有九窍。”《太平经·太平经钞乙部》:“今帝王居百重之内。”汉代以后其称量的中心词以具体事物为主,有时同数词结合后的数量结构也可以修饰动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须臾,越兵至,围吴三重。”
  量词“辟”用作表示层数的量词,见于上博简,如《天子建州·甲本》8-9:“天子四辟筵席,邦君三辟,大夫二辟,士一辟。”乙本与此同。“四辟”,犹言“四迭”“四重”,古人席地而坐,铺设不止一层,以多寡分尊卑。该简大意为:天子用四重竹席,邦君用三重竹席,大夫用二重竹席,士用一重竹席。《礼记》对此也有记载,《礼器》篇:“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辟”皆作“重”,除天子之席为“五重”外,其他与简文同。
  “袭”用作量词,先秦两汉文献较为多见,例如《管子·轻重》:“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尹知章注:“袭,亦重也。”《吕氏春秋·节丧》:“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灰,以环其外。”高诱注:“袭,重。”又如《尔雅·释山》:“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
  “絫”同“累”,《说文·厽部》:“絫,增也。”段玉裁注:“增者益也,凡增益谓之积絫,絫之隶变作累。累行而絫废。”而“累”本有层次义,《正字通·纟部》:“累,迭也。”由此引申为表层次义之量词,如《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王逸注:“层累皆重也。”又如《新书·退让》:“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絫。”量词“絫”先秦两汉文献均不多见。
  量词“增”用例亦较少见,张衡《西京赋》:“井干迭而百增。”敦煌写本伯2528号《西京赋》残卷与此同,只是“井干”二字仅存左半。《广雅·释诂四》:“增,累也。”又:“增,重也。”王念孙疏证:“增、曾、层并通。”《字汇补·土部》:“增,与层通。”《楚辞·天问》:“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增亦“层”义。但先秦两汉文献,“增”用作量词并不多见。
  语法化的“择一过程”(specialization)是指开始有多个成分经历同一语法化过程,经过筛选后多数被淘汰,只有一个实现了语法化,[3]上古汉语的七个“层次”义量词,只有来源于“重屋”义的“层”和来源于“层叠”义的“重”实现了其语法化,这是由语义滞留原则(persistence)所决定的,即其实词义滞留在量词义中并限制了其语义与语法功能。
  参考文献
  [1]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259
  [2]刘仕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6
  [3]Hopper
其他文献
2013年9月1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专家介绍,自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相关的统计还发现,自杀原因中情感挫折列首位。根据调查,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因此,加强初中生耐挫力的培养乃当务之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学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耐挫力,即挫折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超载运输的经济利润模型.
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深厚的师生感情会使班级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促进学生精力饱满、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提高,从而为形成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窗。  一、播散一份关爱,收获一片天空  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教育,心的教育。以心换心,多给学生以关爱,这样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记得自己刚刚从事班主任工作
【摘要】以小组形式开展的阅读活动注重幼儿形成的自主阅读技能,注重幼儿通过小组形式获取到的阅读经验来促进其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组形式 自主阅读技能 自主阅读能力  我园以分享阅读为载体,开展了“以小组形式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工作。相关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个时期的儿童与书对话的能力、在阅读中延伸思维的能力,都是需要一定的学习才能得到
摘 要:在当前的医疗机构中,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是常见的设备之一,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及时的维护。对此,本文将阐述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的流程,分析其使用、维护的具体方式。在这一基础上,笔者深入探究医用液态氧中心供氧系统故障的处理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规避液氧对人体的伤害。  关键词:医用液态氧;供氧系统;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准确把握古诗词思想内容的方法除要关注诗句本事外,还要关注与诗词有关的一些内容:一、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二、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三、注释部分,四、思想感情的复杂性,五、作者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古诗词 思想内容 把握时代风貌 创作风格  古诗词的学习,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写什么,即思想内容;第二,怎么写,即写作手法。怎样准确把握和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呢,
【摘 要】本文主要是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主题图。  【关键词】主题图 呈现方式 有效使用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从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上都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其中以主题图表现的最为明显,生动有趣的图片,形象逼真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用好主题图,可以给单调、枯燥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比在体力上的差异低,教师的责任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所以在评价学生时,我们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