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有“成”“层”“重”“辟”“袭”“增”“絫”七个,其用法各有特色,但在其语法化历程中只有“重”“层”两个沿用至今,这是由其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滞留原则所决定的。
【关键词】出土文献 层次 量词 兴替
综合考察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量词使用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主要有“成”“层”“重”“辟”“袭”“增”“絫”七个,其中“成”用作量词出现时代最早,汉代以后便逐渐少用,为新兴量词“层”“重”所替代;而“辟”“袭”“增”“絫”则各有专职,只能应用于特定语境中,使用频率均很低,随着“层”“重”语法化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泛化,也在词汇兴替中迅速消亡了;只有“层”“重”两个沿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最常见的“层次”义量词。
表示“层次”义的个体单位量词,出现最早的是量词“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量词“重”或“层”。《广雅·释诂四》:“成,重也。”《周礼·秋官·司仪》:“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成。”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三成,三重也。”又,《吕氏春秋·音初》:“为之九成之台。”高诱注:“成,犹重。”量词“成”先秦文献多见,例如《尔雅·释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山海经·西山经》:“东望恒山四成。”又,《中山经》:“有草焉,方茎而黄华,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可以为毒。”《楚辞·天问》:“璜台十成,谁所极焉?”两汉仍可见,如马融《长笛赋》:“讬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溪。”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渐台临池,层曲九成。”表“层次”义的量词,后世多用“层”。有趣的是,先秦两汉魏晋六朝简帛文献中“成”仅4见,且3例为《老子》相同文句的不同版本,另一例见于《上博简》的远古神话传说《容成氏》。《郭店楚简·老子甲篇》26—27:“九成之台甲□□□□□□□足下。”按整理者注,“甲”疑为“作”之误,简文缺字依帛书甲本可补作“于羸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马王堆帛书·老子甲》57:“九成之台,作于羸(蔂)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足【下】。”《老子乙》200下-201上:“九成之台,作于蔂土。”《上博简·容成氏》44:“是乎作为九成之台。”《老子》“九成之台”,今本多据王弼本作“九层之台”。[1]但用于称量重迭积累的事物时,先秦时代一般用“成”或“重”来表示,敦煌庚本《老子》亦作“成”,可见今本书作“层”者,当为后学所改写,而非原貌。
量词“层”是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表“层次”义量词,《说文·尸部》:“层,重屋也。”由此引申作称量重迭、积累事物的量词,出土先秦文献均未见,而从传世文献看最早见于《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从简本和帛书本《老子》来看,“层”当作“成”,《汉语大词典》“层”之量词义以此为书证,不确。此后则较为多见了,例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云盖三层。”《盐铁论·救匮》:“夫九层之台一倾,公输子不能正。”《说苑·正谏》:“楚庄王筑层台。”《列女传·辩通传》:“王疑之,乃闭虞姬于九层之台。”张衡《七辨》:“重屋百层。”王粲《大暑赋》:“重屋百层。”刘梁《七举》:“鸿台百层,干云参差。”王逸《机妇赋》:“结灵根于盘石,讬九层于岩傍。”《汉语大字典》“层”之量词义书证为王之涣《登鹳雀楼》,显然失之过晚。“层”是一个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量词,汉代以后逐渐在绝大多数语境下替代了“成”和“重”,成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表“层次”义的量词。
量词“重”来源于“层叠”义,《玉篇·壬部》:“重,迭也。”由此引申为层次义量词。刘世儒先生认为:“若论语源,重该作緟;《说文》‘緟,增益也’,《玉篇》‘緟,迭也,复也’。” [2]用作量词,早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常见,例如《仪礼·乡饮酒礼》:“席于宾东,公三重,大夫再重。”《庄子·天下》:“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又,《列御寇》:“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之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韩非子·喻老》:“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说林上》:“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而且,早在先秦时期量词“重”不仅可以称量具体事物的层次,而且可以称量抽象的事物,如《墨子·非攻上》:“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逸周书·文传》:“生十杀一者,物十重,生一杀十者,物顿空。十重者王,顿空者亡。”两汉文献中,量词“重”的使用频率就很高了,其适用范围自然也进一步拓宽,如《礼记·郊特牲》:“君三重席而酢焉。”《礼器》:“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淮南子·天文》:“天有九重,人有九窍。”《太平经·太平经钞乙部》:“今帝王居百重之内。”汉代以后其称量的中心词以具体事物为主,有时同数词结合后的数量结构也可以修饰动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须臾,越兵至,围吴三重。”
量词“辟”用作表示层数的量词,见于上博简,如《天子建州·甲本》8-9:“天子四辟筵席,邦君三辟,大夫二辟,士一辟。”乙本与此同。“四辟”,犹言“四迭”“四重”,古人席地而坐,铺设不止一层,以多寡分尊卑。该简大意为:天子用四重竹席,邦君用三重竹席,大夫用二重竹席,士用一重竹席。《礼记》对此也有记载,《礼器》篇:“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辟”皆作“重”,除天子之席为“五重”外,其他与简文同。
“袭”用作量词,先秦两汉文献较为多见,例如《管子·轻重》:“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尹知章注:“袭,亦重也。”《吕氏春秋·节丧》:“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灰,以环其外。”高诱注:“袭,重。”又如《尔雅·释山》:“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
“絫”同“累”,《说文·厽部》:“絫,增也。”段玉裁注:“增者益也,凡增益谓之积絫,絫之隶变作累。累行而絫废。”而“累”本有层次义,《正字通·纟部》:“累,迭也。”由此引申为表层次义之量词,如《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王逸注:“层累皆重也。”又如《新书·退让》:“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絫。”量词“絫”先秦两汉文献均不多见。
量词“增”用例亦较少见,张衡《西京赋》:“井干迭而百增。”敦煌写本伯2528号《西京赋》残卷与此同,只是“井干”二字仅存左半。《广雅·释诂四》:“增,累也。”又:“增,重也。”王念孙疏证:“增、曾、层并通。”《字汇补·土部》:“增,与层通。”《楚辞·天问》:“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增亦“层”义。但先秦两汉文献,“增”用作量词并不多见。
语法化的“择一过程”(specialization)是指开始有多个成分经历同一语法化过程,经过筛选后多数被淘汰,只有一个实现了语法化,[3]上古汉语的七个“层次”义量词,只有来源于“重屋”义的“层”和来源于“层叠”义的“重”实现了其语法化,这是由语义滞留原则(persistence)所决定的,即其实词义滞留在量词义中并限制了其语义与语法功能。
参考文献
[1]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259
[2]刘仕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6
[3]Hopper
【关键词】出土文献 层次 量词 兴替
综合考察先秦两汉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量词使用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表示“层次”义的量词主要有“成”“层”“重”“辟”“袭”“增”“絫”七个,其中“成”用作量词出现时代最早,汉代以后便逐渐少用,为新兴量词“层”“重”所替代;而“辟”“袭”“增”“絫”则各有专职,只能应用于特定语境中,使用频率均很低,随着“层”“重”语法化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泛化,也在词汇兴替中迅速消亡了;只有“层”“重”两个沿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最常见的“层次”义量词。
表示“层次”义的个体单位量词,出现最早的是量词“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量词“重”或“层”。《广雅·释诂四》:“成,重也。”《周礼·秋官·司仪》:“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成。”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三成,三重也。”又,《吕氏春秋·音初》:“为之九成之台。”高诱注:“成,犹重。”量词“成”先秦文献多见,例如《尔雅·释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山海经·西山经》:“东望恒山四成。”又,《中山经》:“有草焉,方茎而黄华,员叶而三成,其名曰焉酸,可以为毒。”《楚辞·天问》:“璜台十成,谁所极焉?”两汉仍可见,如马融《长笛赋》:“讬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溪。”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渐台临池,层曲九成。”表“层次”义的量词,后世多用“层”。有趣的是,先秦两汉魏晋六朝简帛文献中“成”仅4见,且3例为《老子》相同文句的不同版本,另一例见于《上博简》的远古神话传说《容成氏》。《郭店楚简·老子甲篇》26—27:“九成之台甲□□□□□□□足下。”按整理者注,“甲”疑为“作”之误,简文缺字依帛书甲本可补作“于羸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马王堆帛书·老子甲》57:“九成之台,作于羸(蔂)土。百仁(仞)之高,台(始)于足【下】。”《老子乙》200下-201上:“九成之台,作于蔂土。”《上博简·容成氏》44:“是乎作为九成之台。”《老子》“九成之台”,今本多据王弼本作“九层之台”。[1]但用于称量重迭积累的事物时,先秦时代一般用“成”或“重”来表示,敦煌庚本《老子》亦作“成”,可见今本书作“层”者,当为后学所改写,而非原貌。
量词“层”是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表“层次”义量词,《说文·尸部》:“层,重屋也。”由此引申作称量重迭、积累事物的量词,出土先秦文献均未见,而从传世文献看最早见于《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从简本和帛书本《老子》来看,“层”当作“成”,《汉语大词典》“层”之量词义以此为书证,不确。此后则较为多见了,例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云盖三层。”《盐铁论·救匮》:“夫九层之台一倾,公输子不能正。”《说苑·正谏》:“楚庄王筑层台。”《列女传·辩通传》:“王疑之,乃闭虞姬于九层之台。”张衡《七辨》:“重屋百层。”王粲《大暑赋》:“重屋百层。”刘梁《七举》:“鸿台百层,干云参差。”王逸《机妇赋》:“结灵根于盘石,讬九层于岩傍。”《汉语大字典》“层”之量词义书证为王之涣《登鹳雀楼》,显然失之过晚。“层”是一个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量词,汉代以后逐渐在绝大多数语境下替代了“成”和“重”,成为现代汉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表“层次”义的量词。
量词“重”来源于“层叠”义,《玉篇·壬部》:“重,迭也。”由此引申为层次义量词。刘世儒先生认为:“若论语源,重该作緟;《说文》‘緟,增益也’,《玉篇》‘緟,迭也,复也’。” [2]用作量词,早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常见,例如《仪礼·乡饮酒礼》:“席于宾东,公三重,大夫再重。”《庄子·天下》:“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又,《列御寇》:“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之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韩非子·喻老》:“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说林上》:“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而且,早在先秦时期量词“重”不仅可以称量具体事物的层次,而且可以称量抽象的事物,如《墨子·非攻上》:“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逸周书·文传》:“生十杀一者,物十重,生一杀十者,物顿空。十重者王,顿空者亡。”两汉文献中,量词“重”的使用频率就很高了,其适用范围自然也进一步拓宽,如《礼记·郊特牲》:“君三重席而酢焉。”《礼器》:“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淮南子·天文》:“天有九重,人有九窍。”《太平经·太平经钞乙部》:“今帝王居百重之内。”汉代以后其称量的中心词以具体事物为主,有时同数词结合后的数量结构也可以修饰动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须臾,越兵至,围吴三重。”
量词“辟”用作表示层数的量词,见于上博简,如《天子建州·甲本》8-9:“天子四辟筵席,邦君三辟,大夫二辟,士一辟。”乙本与此同。“四辟”,犹言“四迭”“四重”,古人席地而坐,铺设不止一层,以多寡分尊卑。该简大意为:天子用四重竹席,邦君用三重竹席,大夫用二重竹席,士用一重竹席。《礼记》对此也有记载,《礼器》篇:“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辟”皆作“重”,除天子之席为“五重”外,其他与简文同。
“袭”用作量词,先秦两汉文献较为多见,例如《管子·轻重》:“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尹知章注:“袭,亦重也。”《吕氏春秋·节丧》:“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灰,以环其外。”高诱注:“袭,重。”又如《尔雅·释山》:“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
“絫”同“累”,《说文·厽部》:“絫,增也。”段玉裁注:“增者益也,凡增益谓之积絫,絫之隶变作累。累行而絫废。”而“累”本有层次义,《正字通·纟部》:“累,迭也。”由此引申为表层次义之量词,如《楚辞·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王逸注:“层累皆重也。”又如《新书·退让》:“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絫。”量词“絫”先秦两汉文献均不多见。
量词“增”用例亦较少见,张衡《西京赋》:“井干迭而百增。”敦煌写本伯2528号《西京赋》残卷与此同,只是“井干”二字仅存左半。《广雅·释诂四》:“增,累也。”又:“增,重也。”王念孙疏证:“增、曾、层并通。”《字汇补·土部》:“增,与层通。”《楚辞·天问》:“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增亦“层”义。但先秦两汉文献,“增”用作量词并不多见。
语法化的“择一过程”(specialization)是指开始有多个成分经历同一语法化过程,经过筛选后多数被淘汰,只有一个实现了语法化,[3]上古汉语的七个“层次”义量词,只有来源于“重屋”义的“层”和来源于“层叠”义的“重”实现了其语法化,这是由语义滞留原则(persistence)所决定的,即其实词义滞留在量词义中并限制了其语义与语法功能。
参考文献
[1]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259
[2]刘仕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136
[3]Ho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