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意义探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ure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各个流派都提倡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都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国学的用处正如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所说“无用之大用”,不会像技艺似的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是精神食粮。《弟子规》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人们要讲求孝道、仁爱、信用。《大学》中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讲个人修养,《周易·乾·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强调君子有包罗天地宇宙之大情怀。孔子云:“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见,国学中无论是何种流派,都提倡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都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同共青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习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国学永远是中华优秀文化中最闪亮的篇章。国学是心性之学,重在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大学生一直是青年中倡导和践行文明道德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必须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因此,国学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表现为三点。一是自主性,自我意识强烈,对人、对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表现出”自我”意识,常常会养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二是多元性,多元的經济形式、文化信息、社会舆论导致现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选择,由集体主义、无私奉献价值观逐渐走向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权本位、官本位主义为主的多元化倾向。三是矛盾性,受心理成长过程影响和西方社会思潮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容易出现迷茫和反复、消极和积极、传统和现代、肯定自我和否定自我的矛盾过程。
  大学生受情绪、认识观念影响,价值观处于变化摇摆不定的状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用国学经典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
  大学生价值观之所以呈现自主性、多元性、矛盾性等特点,主要原因在于“精神之钙”的缺失,缺乏精神层面的支撑。
  (一)国学经典中的“忧患意识”意识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儒家强调个人应该具有忧患意识,以便解决问题、排除忧患,“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世事复杂变换,人生坎坷曲折,对于逆境不可不防。个人的忧患意识是奠定家国情怀的基础,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把握自身命运,具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发展联系到一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情怀,国家、民族的兴盛与发展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自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推动的结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今天,人们衣食无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代大学生必须有忧患意识,有担当精神,在精神意识淡薄的大环境下,要在国学经典中汲取养料。
  (二)国学中的“崇德修身”是树立大学生价值观的精神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社会多元化带给大学生一些不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群体变得越来越关注自我,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利己性和功利性。因此,高校推行崇德修身教育,全社会开展崇德修身行动,这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也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要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思想提醒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行善,树立“君子坦荡荡”的高尚人格,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准则,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的人生态度。
  (三)国学知识的“包罗万象”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五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人们提高文化自信的宝库。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同时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奠基之石。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关系到民族的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希望。
  国学的大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升温,“国学热”本身也体现出人们的国学“忧患意识”。文化自信要求人们在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的同时,对待不同文化要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当代大学生要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当代大学生的面貌决定着未来我国的命运,因此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不仅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还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在国学经典中提取养料,当代大学生可以补足精神之钙。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操守,厚植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自信,这无疑证明着国学经典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艺术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32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小菊(1981-),女,四川阆中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教育学。
其他文献
音乐伴奏是舞蹈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伴奏音乐能否与舞蹈动作相协调,直接影响舞蹈教学的整体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缺乏伴奏音乐,舞蹈训练就像是没有灵魂的简单肢体展示。音乐伴奏在舞蹈教学中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音乐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芭蕾舞、民族舞、西方古典舞三种舞蹈为例,研究舞蹈课堂中伴奏音乐的选用技巧,以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自古以来,音乐和舞蹈就有着密切的关系,伴奏能使
期刊
美术教育是学前幼儿重要的教学组成,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观察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创造力的培养则需要从小抓起。在幼儿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指引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对幼儿的一生都是有所帮助的。幼儿教师需要注重美术教育的创新,发挥出美术教育对幼儿的作用。这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尊重幼儿发展的天性,从幼儿的兴趣着手,激
期刊
小学阶段是提高学生识字量的黄金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基础,其不仅关系着后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就要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听说方面的学习来说,由于小学生
期刊
文学赏析能力是文学素养的一部分,但是,高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外在表现为文学素养较低、文学赏析缺乏主观能动性。笔者就文学赏析能力的意义、教学创新及考核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提高高职学生文学赏析能力的探讨。  一、文学赏析课的重要意义  文学欣赏,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活动,读者可以通过解读凝聚了作者所思、所感并体现时代特征的作品,对文本中的形象、环境、人格品质等通过自己的加工、回炉,获得情感和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广大教师转变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在发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凸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新课改以来的这些年来看,现今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忽视语言学习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正是针对以往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方法而指出的一条更符合语言能力培养规律的科学途径
期刊
当代书法教育大多被称为书法专业。书法专业以技法为主,不同于书法学,书法学是一种统一的综合性概念。由于之前学科建设混乱、课程设置约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书法专业忽视了古代书法教育的丰富内涵与专业的广泛性。因此,要想发展书法这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艺术,人们需要重新定义现在的书法专业学科,同文学、艺术学一样,将其建设为教育门类中多重文化内涵交叠的学科,让书法不依附于其他学科,成为一个兼具文学与文化等多重
期刊
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为传承发扬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笔者通过组织中学民间美术社团活动,尝试将中华传统民间节日融入社团教学,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做出实践创新。  党的十九次全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学美术教学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但现今民间传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也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因此,广大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声、像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立体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时代不断发展,现阶段,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于以往。身处信息化社会,现在的小学生在电子产品环境中成长,会更乐于接受声像并存的事物。小学语文教师应当
期刊
随着汉语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预科生也越来越多。要想学好汉语,就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课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文化课的内容,最后对文化课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是阶段性的强化性教学。2009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的通知》(教外来[2009]20号)。《通知》规定,所有参加预科教育的留学生的培养总目标是
期刊
2014年3月26日,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该文件提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