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rencewa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因此,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所以,作为 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博爱之心,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溶入到政治历史教学中。
  
  一、树立新型学生观,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不能把学生简单当成为接受知识的客器,更不能当成缺乏知识的客体,而他们应是知识构建者,拥有无穷的创造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因此,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现行的政治、历史教材就突出了这一点。例如:政治教材中提到坚持毛泽东思想,实质上就是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照搬外国模式,不把书本当教条,不走俄国“首先夺取大城市”的道路,而是成功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义道路。如果没有创新意识、说不定现在的中国还在黑暗中摸索。以如:现行历史教材中提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中国历史和尊重世界的一个伟大创造,“一国两制”是新生事物,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它的提出与实践正体现了创新精神与能力。试想,如果不敢打破常规,突破陈旧思维。那么在复杂的世界中国人还能如此从容吗?
  因此,在教学中应打破时空界限,政史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创新思维境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即从思维的出发点着眼,多角度、多层次充分利用种种思维条件而达到思维目标,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的气氛中掌握并运用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在政治历史教学中,首先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知识网络进行归纳,奠定学生思维基础;其次根据已有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后进行发散思维辅导。例如:在学习完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文化革命”的相关知识后,就可以运用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全方位思考并创新。首先,让学生思考中国出现这些问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其次运用政治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原理,思考政治与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实事求是原则,说明不尊重客观事实,急功近到实际与创新精神背道而驰;最后,政史结合,回到现实,探究这些历史史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什么借鉴作用。当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老师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要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二要多刺激创新情景,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与创造力,让学生以知识为载体、理论联系实际,让创新思维火花绽放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三、教师导、学生学,教学理念体现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富有创新思维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与原理,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幻灯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生动情景中去体会读书的乐趣。教师课前要吃透教材与大纲,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体现创新理念。例如:在讲到我国当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时,我就运用了生产关系一是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即把生产关系比作鞋,生产力比作脚。脚大了,就要换鞋,这样才能适应,否则,大脚穿小鞋,或小脚穿大鞋,都是走不快,甚至跌倒;同样,当前我国之所以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现象,就是因为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不平衡,我们既不能让小孩穿大鞋,也不能让大人削足适履,否则将寸步难行。因此,只有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才能随应历史潮流,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教师在广博的政治历史知识中去挖掘素材,不失时机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训练联想思维;训练灵感思维、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创新理念,通过知识去揭示、探索和认识未知事物。
  创新需要勇气,需要动力,创新者必须具备敢为真理献身的崇高精神,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科学与社会进步、不懈努力。教育者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勇敢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任,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以适应知识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637221四川省西充县鸣龙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的国度。如何发掘中国传统诗歌在教学中的合理内涵,推动历史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进行大胆尝试,有一定的收获。今就如何将古诗歌引入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个全局性问题,谈谈我的体会:    一、古典诗歌引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必然性    1、古典诗歌的历史资料性  “文史不分家”一直是人们的共识,诗歌虽说是文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历史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
期刊
多数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比较娇气,四五岁了自己不会穿衣穿鞋,自己不会洗脸吃饭,玩具只能自己玩,好吃的只能自己吃,多数孩子都表现得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面对这种现状,我采用以下几种办法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一、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在实际生活中,我处处抓住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及言谈举止等方面。通过简单事例培养幼儿勤劳、勇敢
期刊
不难发现,孩子们常常喜欢在墙报上、人行道上画各种符号。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表白”的早期行为。这种“自我中心”、“自我放纵”是儿童早期作文的一条心理规律。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教育学教授唐纳德?格雷夫斯认为:“对儿童来说,文章是一种富有魔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而编密码比破密码要容易得多。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低年级儿童作文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作文的心理效应,科学地进行早期作文教学
期刊
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中,有些教师却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在实验课时有些老师包办代替,有些纸上谈兵,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校正有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过程。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达不到实验目的。实践证明,面对全体学生适当改变物理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物理的特长,物理实验就可以成为培养素质的有效途经。    一、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化学课堂实验是提高学生素质、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学到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示范操作方法、解决教学上比较抽象和复杂的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如何体现出学生为主体,如何达到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现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作法并列举
期刊
诗言志,有感而发。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人物.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谭嗣同的名作。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从一开始他就积极投身于这个运动中。  首先,他创办了“南学会”,与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创办的其他学会一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由于顽固派告发,当时南学会被清政府封禁。但他并不退缩,继续宣传变法思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期刊
就现在的初中历史教育现状来看,其教育的功效不容乐观。作为一线教师,只要稍微研究一下,不难明白:目前的历史教学只重视历史学科的功利性和工具性,仍未脱离应试教育前提下“成者为王败为寇。”的教学现实。历史教学的学科功效在哪里?历史教育教学的学科价值又体现在哪里?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我想,与传统的历史教学相比,至少有两个方面需要改变。    一、备课    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依然要像以前那样备教
期刊
【摘要】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通常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的,将高中生物必修和选修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是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的深化复习过程。专题复习不仅要体现生物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知识的基础性,方法技巧的适用性,考点内容的预见性,还要注意专题涵盖内容的全面性及各个专题所包括内容之间的逻辑性。专题复习要突出重点内容,讲解精炼同时又要注重方法、技能的渗透,专题演练要以提升能力为重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应对高考的实
期刊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针对农村物理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
期刊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面对新时期的新课程实验改革,我感到压力特大。因此,本人在教学中,按照有关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教学改革作了一点尝试,效果很好。下面本人就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在知识的传授上,我始终以数学语言为主线。它包括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等,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我就用几何图形、实物给以讲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