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 “333” 教学模式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当前教育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333”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333”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1.强化理论基础,提高教学模式应用的合理性
  “333”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三个目标、三层学习、三次练习”的简称,其中三个目标主要包括学什么、怎样学和学怎样;三层学习主要包括自学、导学和探究;三次练习主要包括课前演练、课堂检测和课后巩固。“333”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转变师生观念,提高教学模式应用的适用性
  正所谓:“知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实际的教学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大都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教学模式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得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不高,加之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认识不清,无法有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所以实际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转变师生教学观念,深化他们对于“333”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识,强化他们对于“333”教学模式的记忆,提高他们对于“333”教学模式应用的灵活性势在必行。
  教师首先需要在课下全面学习“333”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及应用策略,然后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如上所述,“333”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三个目标、三层学习、三次练习,并且这三个“3”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强制性将这些部分割裂,就会大大影响实际教学效果。比如,对于三个目标的训练过程中,教师为了可以更好地贯彻“怎么学”这一教学目标,可以采用自学、导学及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实际教学效率。又如,在讲解“二次函数”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大部分课堂时间放在二次函数图形及其性质方面上,而不应将过多时间放在二次函数本身的定义上,这些知识只要学生自学即可掌握。
  3.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模式应用的灵活性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主要采用“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缺乏创新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听课状态,虽然部分教师会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实际的问题交流非常有限,无法发挥积极的作用。在“333”教学模式下,需要丰富现有的数学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方法应用的灵活性。正如上面对“333”教学模式研究所述,它其中包含三种课题、三种步骤和三个环节,而其中的三种步骤则是学习方法层面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怎么学则更是对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导学及探究式学习等方法进行综合性学习。
  另外,在“333”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可以采取板块式教学和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其中板块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问题。它可以通过科学的课堂板块划分缓解学生长时间听课中的疲劳感,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比如将课堂划分成3—4个相互独立的教学“板块”,但是各个板块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板块式教学,由简到难,由浅入深,逐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则是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对待学知识先进行学习,然后教师再进行授课。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所以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增加练习强度,提高教学模式应用的针对性
  正所谓:“熟能生巧。”在师生观念转变及教学方法创新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高“333”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效率,教师需要加大学生在该模式指导下的练习强度,即强化学生在“练”方面的作用。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每节课需要为学生预留10~12分钟的时间开展训练的任务。而就训练的具体内容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演练,通过学生自学演练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实际的应用比较简单。其次,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检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从而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他们对于本节课堂内容掌握的牢固程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要具有适用性和层次性,同时要因材施教,提高练习质量。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巩固练习的方式加大学生练习强度,而该方面的内容则可以设计得灵活一些,从而提高学生做题的有效性。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则。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期教育对高中数学教育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333”教学模式,同时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于B-凸性,在定义附加E,F映射条件下得到一类新的广义凸函数,称之为B-(E,F)-凸函数.在广义B-(E,F)-凸性条件下,研究了一类多目标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得到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B-凸性 B-(E,F)-凸函数 多目标规划 对偶问题  数学规划问题在工农业、军事、交通运输、决策管理、工程计算与最优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实际问题中,衡量一个方案的好坏标准往往不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达到让学生自学的目的。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新课改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将教师作为引导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实现不教的目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师应寻找可行的教学结构,使
摘 要: 数学教育与学生素质培养紧密相关,在有效的课程教育影响下,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和思维训练过程中促进自我科学素质的完善。当前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之下,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对于学生素质的影响是任何学科都不可比拟的,在严谨、求真的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坚定、正直品格的形成。本文就数学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 职业课程 数学教育 素质 改善策略
摘 要: 中职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新课改更是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放到了重要位置。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建构数学、应用“数学变式”、错误辨析、总结、反思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中职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新课改要求教法恰当变换,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时空,让学生感受“愤悱”。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