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强进的不竭动力”。而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提高综合国力竞争,最关键是教育。教育的成功又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在“终身教育”理论的感召下,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学生引到“自主学习”之路上来,构建自主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归纳起来自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大致为“课前自主教学”、“课上自主教学”、“和课后自主教学”三个阶段。
一、课前的自主教学
1.扶正固本,保障动力。自主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实现学生的“自主”。从学生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是“要我学”,而自主教学原则是“我要学”。前者学生被动的被灌输知识,后者为学生本身主动的去吸入知识。要转变这一过程并非朝夕之功,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的有意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渗透,寓思想教育于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课上自主教学提供有力的思想动力。
2.穿针引线 请生入境。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帮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内容先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为课上具体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与传统教学中的布置预习任务类似,但又有不同之处。首先是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学习任务的布置着,而自主教学中教师则是学生的引路人。其次是范围不同。前者的范围多限于新课,而后者的范围则更加广泛,包括一切可能对要学习的新内容有益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毛主席的诗《长征》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长征影片、讲长征故事、阅读有关长征的书籍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对长征知识的兴趣,从而对长征有一个感性认识,为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内容,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二、课上的自主教学
1.巧妙入题,以引其趣。受学生心理特征影响,上课铃响后,学生头脑中可能还对课前的活动恋恋不舍,甚至仍然沉迷于其中。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重新唤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将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这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考验。我们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点上下功夫,或设置情境,或以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2.开放搞活,主动探寻。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中心环节。既然是“自主”学习,就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只要学生的讨论不偏离教学方向,不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就不应该轻易打断。正相反,教师要参与其中,以保障讨论的顺利进行,只有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陈述看法。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3.指点迷津,排疑解惑。在自主教学之中,师者何为?答曰:“解惑也”。自主教学中教师就是寓“传道”、“授业”于“解惑”之中。一种是前瞻性的为“惑”而为的指导,主要表现为自学中对有共性问题的方向性的提示,其理论依据是“启发性原则”。另一种是自学过程中的寓“惑”而解。因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所遇之“惑”也不尽相同,所以主要表现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其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师的“解惑”同样是启发、提示性的,尽量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解决问题。
4.自我评价,体验成功。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个了解,学生同样想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水平。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一个检测评定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巩固练习的环节。笔者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导致其学习效果参差不齐。自主教学要正视这种差别,区别对待。
5.运筹帷幄,有效调控。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自主教学虽然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但是绝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正相反,学生的自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井然进行的。如果把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作金鱼和鱼缸的话,传统教学中,金鱼被放在一个很小的鱼缸内,稍一游动就会被鱼缸所束,丝毫感觉不到自由,在自主教学中鱼缸变得大多了。金鱼可以在其中畅游,甚至感觉不到鱼缸的存在,但是绝对不能丢掉鱼缸而将金鱼放入大河。鱼缸对金鱼的这种约束就如同教师对学生的调控。教师要引导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不必去细究教学活动以何种方式进行。
三、课后的自主教学
1.巧设“埋伏” 纵伸发展。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课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很多知识与之相关。教师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更上一层楼,培养学生“窥一斑而知其全身”的能力。
2.牛刀小试,学以致用。知识只有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更显出它的价值。有些知识学生学习以后就可以立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如自然学科中的生活常识,卫生保健;数学课中的实际测量、几何知识、四则运算;语文课中的佳词妙句和书信、留言条等应用文。对于这类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的重要。
3.讨论交流,学“术”点金。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结出自己的“点金术”,从而更好的去学。如此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又在发展中总结,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所说的习惯,习惯可以保持终生,好的作者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最好保证。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的终生财富。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得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具体的运用 ,达到“自主学习、点石成金”之功效。
一、课前的自主教学
1.扶正固本,保障动力。自主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实现学生的“自主”。从学生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是“要我学”,而自主教学原则是“我要学”。前者学生被动的被灌输知识,后者为学生本身主动的去吸入知识。要转变这一过程并非朝夕之功,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的有意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渗透,寓思想教育于无形之中,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课上自主教学提供有力的思想动力。
2.穿针引线 请生入境。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帮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内容先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为课上具体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与传统教学中的布置预习任务类似,但又有不同之处。首先是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学习任务的布置着,而自主教学中教师则是学生的引路人。其次是范围不同。前者的范围多限于新课,而后者的范围则更加广泛,包括一切可能对要学习的新内容有益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毛主席的诗《长征》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长征影片、讲长征故事、阅读有关长征的书籍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对长征知识的兴趣,从而对长征有一个感性认识,为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内容,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二、课上的自主教学
1.巧妙入题,以引其趣。受学生心理特征影响,上课铃响后,学生头脑中可能还对课前的活动恋恋不舍,甚至仍然沉迷于其中。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重新唤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将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这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考验。我们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点上下功夫,或设置情境,或以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2.开放搞活,主动探寻。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中心环节。既然是“自主”学习,就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只要学生的讨论不偏离教学方向,不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就不应该轻易打断。正相反,教师要参与其中,以保障讨论的顺利进行,只有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陈述看法。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3.指点迷津,排疑解惑。在自主教学之中,师者何为?答曰:“解惑也”。自主教学中教师就是寓“传道”、“授业”于“解惑”之中。一种是前瞻性的为“惑”而为的指导,主要表现为自学中对有共性问题的方向性的提示,其理论依据是“启发性原则”。另一种是自学过程中的寓“惑”而解。因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所遇之“惑”也不尽相同,所以主要表现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其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原则”。教师的“解惑”同样是启发、提示性的,尽量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解决问题。
4.自我评价,体验成功。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个了解,学生同样想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水平。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一个检测评定的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巩固练习的环节。笔者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导致其学习效果参差不齐。自主教学要正视这种差别,区别对待。
5.运筹帷幄,有效调控。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自主教学虽然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但是绝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正相反,学生的自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井然进行的。如果把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作金鱼和鱼缸的话,传统教学中,金鱼被放在一个很小的鱼缸内,稍一游动就会被鱼缸所束,丝毫感觉不到自由,在自主教学中鱼缸变得大多了。金鱼可以在其中畅游,甚至感觉不到鱼缸的存在,但是绝对不能丢掉鱼缸而将金鱼放入大河。鱼缸对金鱼的这种约束就如同教师对学生的调控。教师要引导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不必去细究教学活动以何种方式进行。
三、课后的自主教学
1.巧设“埋伏” 纵伸发展。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课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很多知识与之相关。教师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更上一层楼,培养学生“窥一斑而知其全身”的能力。
2.牛刀小试,学以致用。知识只有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更显出它的价值。有些知识学生学习以后就可以立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如自然学科中的生活常识,卫生保健;数学课中的实际测量、几何知识、四则运算;语文课中的佳词妙句和书信、留言条等应用文。对于这类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的重要。
3.讨论交流,学“术”点金。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结出自己的“点金术”,从而更好的去学。如此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又在发展中总结,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所说的习惯,习惯可以保持终生,好的作者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的最好保证。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生的终生财富。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得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具体的运用 ,达到“自主学习、点石成金”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