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隍庙摸底
3月15日,《丝绸之路》冯玉雷社长告知叶舒宪老师抵达兰州的消息。
兰州大学逸夫楼,我到来时,专题报告已接近尾声,挤进会议室,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久违的气场。话题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叶老师说“神话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梦,梦是个人的神话”,他认为,在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后面有一条由大传统连贯着的玉石之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被文字经典束缚,他希望国人能够读懂文字以外的8000年丰富历史。”就神话信仰到文化认同,讲到中华文明的动力与核心价值的形成以玉为神,以玉为德,话语中涉及齐家玉,谈到的甘肃境内出土的“静宁七宝”,是后来交往中的主题。
3月16日,《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学术探讨会》召开完毕,草草吃了午饭,打车直奔陇西路煌庙。
担心室外的小摊贩收摊回家,我们决定先从路边小摊开始摸底。之前,对于玉石,仅仅是由自己那块和田玉镯展开,但凡成色相似,都会武断地认定是和田籽料,没有任何有理有据的考证,至于叶老师执着的齐家玉器,连预习都无处寻根,苍白无力。
天气微冷,我将两条麻质围巾缠绕起来,喇嘛红,文革蓝,列宁绿三种钟情的色彩像一根麻花辫一样厚厚地缠裹在脖子上,在春寒料峭的寒风里,看叶老师沉浸在寻找玉石的喜悦里。他低头寻觅,时时与摊主亲切地交谈。
金城古玩城对面的地摊上,有一块墨绿色的铲状石器,他很喜欢,眼神中流露出欣喜与满意。尽管在后来的交往中,他不断地告诫我,不要喜形于色,但是,当喜好的物件不露声色,毫不设防地出现时,他依旧像一个见了心仪很久的玩具的孩子那样,舍不得挪开脚步。
初次接触此行当,我对玉石价位的心理底线是商家报价的三分之一,于是,每逢看到心仪的器物,便怯怯开口,无法达成共识,就惦记着离开。
移步入煌庙,顺时针行走,路过“紫气东来”,来到专营珊瑚的张钧店中,得知研究齐家玉的民间藏家梅景峰老师此刻正在煌庙中寻宝,便坐定等他。不一会,一个高瘦,利郎,板正的高个子男士走进店里,鼻梁高毅,棱角分明,一脸的正气。与已钻研齐家玉器十年的叶老师侃侃而谈时,语速快捷,神情真挚。他从怀里拿出一个已断裂的玉琮,放在柜台上,不断强调拿捏时要格外小心,一副事关重大的样子。
(梅景峰收藏的齐家文化残玉琮。)
就这件摇摇欲坠的玉琮,老师们分析,齐家开片切割所用工具可能不是线锯,很有可能是硬物直锯,因为线锯切割痕弯曲的可能性更大,所用的解玉砂应该非常细绵、上乘,开片时玉料与锯之间的角度固定合理,估计此过程费力,费时,费劲。
常常觉得,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吸引人之处便是痴迷,对人与事的关注,达到忘我的境地,这样的人总是值得亲近。
我知道,这些痴迷于物件的人,总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不断拿出带着体温的“宝贝”,便怂恿梅老师,“再拿一件出来!”一件包裹完好、严实的玉璧便被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了出来。
玉璧虽残破,但是时间的悠远印刻在纹路里,具有齐家玉器特有的打眼手法,粗粗看上去,像一块很久埋在土里无人问津的石壁,苍老,深刻。在手电的光照下,石性大减,透过微弱的光线,玉性一目了然。这样的玉性,绝非新玉可以达到,四千年的岁月,像一条事不关己的河流,在身边缓缓而过。城市,财富,王权,得失,在岁月里不堪一击,物件却在时间的沉淀里源远流长。
在聊天中得知,梅老师钟情齐家文化已久,在《收藏》等杂志上发表过几篇相关的文章,敢在第一次购买齐家玉时就下三十万的天价。谈得高兴,梅老师语速不断加快,有点激动,他讲到,齐家文化距今大约四千年,西北地区出现了祭祀用的礼器,如玉璧,玉琮,玉刀等器型,光滑晶莹,做工质朴,多为素面,纹饰较少。叶老师问他:“齐家玉器中,除了本地马衔山玉料外,有没有和田玉?”
梅老师非常肯定,虽然少,但是还是能找到一些难得的和田玉器。这便与叶老师玉石之路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定,“静宁七宝”中就有和田玉石。由此推断,取玉之难,从千里迢迢的和田,运输沉重的玉石,这样的艰难,令我产生想象,一些镜头虽未经历,却能从他们的言谈中生出无尽的画面。
告辞出来,刚踱步进另一家古玩店,老板对叶老师说:“很久不见你了,上次见你的时候你带着几个学生,大概是三四年前吧?”我们都很惊讶他的记忆力。我想,但凡有独特个人魅力的人,总会在人群中留下难忘的记忆,纵使一言不发,无形的气场鹤立鸡群。我不善向这些古玩行业的人介绍人类学领域被人誉为“三驾马车”的叶舒宪老师,总觉得逢人就讲他会有一种狐假虎威之感。但是,这一路的交往,正如我的导师张天佑教授所言:“这样的人是可以从根上重塑我们的。”
时间很快,很多店铺等不到我们光顾就已关门歇业。
我们加紧步伐,环顾店铺,只要有齐家的器具,就快步上前,生怕遗漏。在二楼的最里面,有两个东乡籍年轻人正在交易,等他们谈完事,叶老师谦和地问店主,“有好的齐家玉器能拿出来看看吗?”年轻的店主很不耐烦,他笑言:“不愿意给你们这些不懂的人讲这些,说了也不懂,浪费时间。”几句交谈之后,便对我们刮目相看,他怎么也不会料到,此时跟他谈齐家玉的人,是致力研究古玉,寻访玉石之路的专家。拿了他的名片得知姓陈,便以小陈相称。听了叶老师的讲解,小陈很是高兴,一一拿出自己的藏品。叶老师悄悄告诉我,小陈这里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器物。
(齐家文化人形绿松石,用于祈福祭祀。)
这件绿松石人形礼器,古老的松石历经时间的磨砺与沧桑,钙化变了颜色,但愈加美丽,泛着柔和的光泽,因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比新器显得更加祥和、柔美。人物面相的打眼技法在石器时代代表很高的造诣,难得的是玉器造型如此完整。这曾是古人神话信仰,膜拜天地的铁证。
叶老师对我说,小陈小小年纪,对玉器的识别如此之高,学艺、感悟、挫折,这些一一展开都可为文。
愉快的事情总是赶着时间往前跑,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本想带叶老师去吃极具本土特色的杜维成的灰豆子,酿皮子,茹记烤肉,还有煌庙门口的玉米汁,可叶老师说就一碗面最好。 这样一天的收获,不是夜晚灯光下一页页书卷所能给予的。
我不淡定,兴奋不已。
次日晨,去酒店接叶老师。
电脑开着,盛世收藏网。叶老师找到古玉一栏,教我如何加入,教导说,这一行,是要先静下心来,需要用心学习。我有个小想法,我要培养它慢慢长大。
还是煌庙,以前总是在这里逗留,在阿紫姐的店里听各色人群谈经历;去“张珊瑚”的店里闻沉香;有盘玩“美女玉石”的团长;有被戏称“一脚油”的律师;有专门研究“龙”文化的陈姓老哥;有提着两包子,一瓶水一呆便是一天,善用朱砂写心经,许诺收我为徒的李老师;有娇艳的卖字画的“小女人”......每个人都有故事,有人说,这就是江湖。
却从来没有过。如此细致地,喜悦地陪着敬仰的前辈,一家一家,一件一件地细细揣摩。出售齐家器件的多为临夏广和、东乡的回族老乡,叶老师与他们仔细攀谈,书生气息很重,说到价钱,便略有羞涩,不好意思。我怕店家欺生,便用土土的兰州话与他们交谈,砍价。时时强调,叶老师与商人不同,这些玉器、石器是拿去在教学中当做教具展示给学生们看的。
(某古玩店镇店之宝,要价三万。银子不够,只能看看。)
(汉代熊顶灯,叶老师曾写过一部著作《熊图腾》,为了让我明白,灯下熊的姿态,做出一个壮熊发怒的样子,像个小孩,很是可爱 。)
这件和田玉料,是叶老师玉石之路的强有力物证,玉色白润,玉料上乘。叶老师讲:“玉料的加工分三种方式,片切割,线切割,砣切割,均以细沙为中介物,有的玉器上留有直线切割痕,齐家文化切割中应该还没有砣切割,极可能是片切割技术。”
(具备齐家切割痕特点的和田玉。)
西北民族大学的老师们得知叶老师到达兰州的消息,纷纷要求见面,一顿西餐吃了两个小时,可惜了看玉的时间,叶老师有些遗憾。
阿紫姐说,煌庙的传奇人物闫总手里收到过很多上乘的齐家美玉,便打电话让他从家里带几块来欣赏。闫总以前见面很多次,从未说过话,只是在他人的聊天中得知,先生极为淡定,在煌庙最里面不显眼处有一间铺面,出售字画,玉器等,养一条贵妇犬,修身养性。他财力雄厚,有一辆凯迪拉克,是煌庙里极具传奇性的人物。
闫总如约而至,带来他的宝贝。
(齐家玉壁,玉色清透,圆润,虽属马衔山料,玉质并不低于和田玉料。)
两天尾随,受益匪浅。先生谦和的态度,丰厚的学养,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解,学到的知识,是这些年煌庙中浪荡多年也不曾获得的宝贵财富,不时会有一个念头时时叨扰我,倘若如此三年,那便是另一种人生际遇。
(二)观仰静宁七宝
3月19日,《丝绸之路》冯玉雷社长同意带我跟随叶舒宪老师一行去专程去静宁博物馆作田野调查。
8点半钟,我们在天水路高速路口汇合,兴奋地奔向第一站定西。
有很多话想说,却怕言不达意招人嫌弃,有很多问题要问,怕扰了老师们的兴致,这一路,是如此纠结。我是一个不自信的人,连一句话,都不敢表露。发短信问张天佑老师,“这些个人的问题怎么才能说出口?”张老师回复,“聊聊你的人生规划,叶老师你要全面了解,如运气好,只研究他就有写不完的文章。”
这更让我悲观,没有人生规划何以谈及?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进入定西市区。先去定西博物馆,恰逢定西电视台作节目,叶老师被邀请采访,他谈道:“西部齐家玉文化的历史,对华夏文化的源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当地的保护、展示,对未来打造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术界,收藏界,文博界需要多合作,保护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
早两日已在兰州的煌庙打听到,定西有一位个人收藏齐家文化的收藏家刘岐江先生,收藏了极大量的上乘齐家美玉。在极不显眼的地方,衆甫博物馆被安置在地下室。
楼梯间住着一位老人看门护院,叶老师笑侃道:“哈利波特就曾经住在这样的楼梯间里。”老人说,“尽信书是不可取的,如今的玉器书籍经得起推敲的并不多,假的书籍祸害了很多人。”为了说服我们,他找到一本《小说选刊》,找到具体的实例,让我们阅读。
进入展馆,我们都大为震撼。
这里收藏的齐家古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令人瞠目结舌,震撼不已。这些石器、玉器,被一一注明序号,标号标签,虽是石斧,石刀之类,却不难看出很多石料中有玉料存在。
刘岐江先生年轻时,就对齐家古玉极感兴趣,后来转向对古玉的加工、切割过程的研究,他认为这比成品的玉器研究更有价值,为此收集了很多古代加工的半成品玉器。当叶老师问及原料中是否有和田玉存在时,他这样说:“齐家古玉中,虽以地方马衔山玉为主,但也可看到很多新疆产的和田玉料,他所藏就有很多和田玉料,加工过程中,并没有用到拓机等工具,多是手工磨制而成。并且,在定西地区发现了曾今加工古玉的窑址,半成品,原料都是出自这些废弃多年的窑址。”这一点,又一次与叶老师“玉石之路”早于“丝绸之路”的观点不谋而合。
参观中,有一块磨擦光滑的石头,刘馆长说是曾经被当地老乡们拿来作腌菜的石头,我们都围过来观看,谁能想到,一块压了几代咸菜的石头,是一位苍老的见证历史的叙述者,叶老师笑道:“这可以写一个很好的故事了。”我说:“兰州有一句俗语,‘满河滩的石头,没有一个能压咸菜的。’”
匆匆告别定西,一路驱车,直奔目的地静宁博物馆。一波三折,在县城深处,人民巷文化城院内,一座砖红色建筑映入眼帘。整洁,庄重,具有博物馆凝久的气质。
闫惠群馆长素雅,知性,被当地人誉为“才女”,出身书香门第,写得一手好字,是位有心人,将博物馆打理得井井有条。
闫馆长说,传说中的“静宁七宝”在此处列有四宝,其余一宝被借去甘肃省博物馆,两宝在平凉市博物馆,七宝包含三璧四琮。三璧尺幅大而罕见,直径27.3--32.1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玉,色泽青碧,边有沁蚀,表面光洁,但厚薄不匀,肉部保留切割痕,中间好孔单面钻成,比较规整。四琮高12.8--16.7厘米,宽7.2--8.3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绿玉,均外呈方柱体,内穿对钻圆孔,两端突射,射口平齐而圆。其中蚕节纹青绿玉琮最为珍贵,中部凸出四棱,棱角磨圆,浮雕四组蚕节纹。此琮玉质纯净,莹泽细润,切割平匀,圆方有度,工艺精细,纹饰精美,充满幻想与神思,充分展示了齐家文化治玉工艺的高超水平。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把该琮确认为国宝,杨伯达先生说它是“齐家文化最优秀的玉琮”,并把这批玉器称为“静宁齐家七宝”。 这种以琮、璧为组合特征与“六瑞”达神通灵的传统有联系,根据《周礼》中“苍璧以礼天,黄琮以礼地”的记载,推断七宝应是沟通神灵,祭祀天地及祖先的瑞玉,是用作宗教或巫术的法器。
对此,叶老师说,“若仅以成熟文字的出现为文明发生的标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而如果以中国文明发生的特殊坐标——玉文化切入,则可以上溯到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遗址的一座墓葬里,部落首领全身佩戴着玉做的首饰,玉冠、玉耳环、玉佩等,这证明了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已经凭着精细琢磨的玉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完整地构出了一套有关玉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华夏先民正是凭着精细琢磨的玉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完整地构出了一套有关玉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奠定了儒、道等文化小传统的精神基因,非文字文化的存在对于解读众多重要历史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观中,闫馆长讲到静宁七宝的发掘颇具戏剧性。玉璧在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后,因其长期接地气,冰凉润滑,村民们便因地制宜地对它进行了利用。谁家若有牙疼脸肿的现象,便用这些古玉璧拿来敷面,去热消肿。有一段时期,这件玉璧在村子里竟然成为了大家医治疼痛的通用器皿。曾被王族用作敬天礼地的圣物,在四千年后的村落里,竟被当做是平常小病的医疗器械。造化真是弄人,即使是承载着悠久历史的物证,在时间的长河里依旧命运多舛。
一路参观,尾随叶老师身边。他看到具有齐家文化特征的玉器时,讲及齐家文化治玉工艺中,开片是其一大亮点,极具特色。齐家玉器都很平整,有的大玉璧虽然直径达几十厘米,却依然平整。这从齐家文化遗留下来的玉料开片情况和玉璧的工艺特征上都能看出,虽然只经过开片工序,留下的面没有经过打磨也很光滑,有自然的光洁感。还有,很多玉璧和残存的玉料上都有当时开片留下的直线切割痕迹,当然,由于技术所限,大多数玉璧厚薄不均。
每逢遇到具备典型特征的玉料时,他都会高兴地指给我看。越来越明白,叶老师翻山越岭,走遍山野所作之事的重要意义。作为甘肃人,很多时候都为自然环境的恶劣羞愧,经济发展的落后尴尬。长期的负面情绪致使很多人形成了习惯性的不自信。这几天,跟随叶老师探寻齐家文化的过程中,无意中会惊讶,原来我们日日埋怨的地域里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如此公平厚待,在贫瘠的土地,黄褐色的山梁背后,悄然地留给我们如此巨大的财富。
展厅的右边有古人治玉的工序图,从淘沙、研浆到打眼、打钻,泥质的仿真模型为我们真切地再现了古人治玉的过程。闫馆长说,齐家玉器的研制有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甚至良渚文化玉器的影子,齐家文化玉工具和玉饰品明显继承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玉石器的特征。
叶老师就此说,齐家文化接受了来自东方的玉器崇拜观念,大量生产以玉璧、玉琮、玉刀为主的玉礼器,成为夏、商、周三代玉礼器的重要源头;另一方面,齐家文化因占据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开始将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地区,开启商、周两代统治者崇拜和田玉的先河。自此以后,遥远的新疆就成为中原华夏王权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供应地。相比之下,史前地方玉的地位相形见绌,经过儒家君子观“温润如玉”理念的熏陶,和田玉独尊的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我对家乡空前敬仰,感触颇深。
展馆的墙壁上有一处关于玉石之路的介绍,资料显示,出产于新疆和田一带的软玉因质量上乘而备受尊崇,一些学者主张在汉代丝绸之路开拓东西方贸易之前,存在一条将新疆和田玉石输入内地的玉石之路。有些学者认为齐家文化的玉器中即有来自新疆的和田玉料。有些学者通过玉石中的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认定殷墟遗址妇好墓出土的部分玉器颜色、颜色、光泽、纤维结构与和田羊脂玉结构极为相似,虽然目前玉石之路何时开通尚未定论,但这是一个研究中国玉石文化的重要课题。
看到此,我迫不及待地指给大家看,“看,又是证据。”西学东渐,外来的文化势不可挡,冲破固有的文化防线,于是兴起了“丝绸之路”的新说法,并逐渐掩盖、淹没历史本来的面目,这条长达数千年的“玉石之路”渐渐淡化,甚至退化出我们的视野。“玉石之路”研究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修正外来只说,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个观点,自去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丝绸之路与民族文学会议上,经叶老师讲及,对我启发很大,叶老师说,“玉石之路”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以及可探讨和可持久开发的文化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便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巨大意义潜伏在真相之后,有种莫名的担当之感。
参观完毕,我们在展厅的出口看到一座壮观的书形展览电子仪,一触摸便可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静宁出土的玉石器清晰地再现于观者眼前。闫馆长就齐家玉展开了详尽的解说,玉器挖掘的地点,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她如数家珍。
古玩店是必须要去的,在博物馆身后的古玩店里,我给女儿买了白玉的花瓶吊坠,挂饰,给父亲买了清代的和田玉烟嘴,欣喜满满。冯玉雷社长买到十多个已钙化的玉管,满载而归。
住在静宁宾馆。
异地的夜晚无法安眠,思绪像在草地上爬行的蛇。凌晨四点醒来,与舍友聊天,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困惑,有没有一个人,在一伸手就可以触及的地方,给予温暖,告知方向?听了几首歌,天就亮了。叶老师早起已散步归来。得知改了行程,今日就要返回,便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惋惜伤神。
吃了早饭,冯玉雷社长的文友郭三省局长带领我们直奔距县城不足三十公里的成纪古城遗址。
窗外面目苍夷,昏暗的天际昏黄的泥土,驾车在通往天边的路上。恍惚间觉得是河西,苍黄的山峰远远静卧在天野之间,平展展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头。
(时值早春,这里的庄稼还是枯黄,去年的玉米掰走了,玉米秆留在了今年。)
(当年的戏台被冷落,戏里戏外的人生依旧上演着。)
二十年前立在村落里的印着“成纪古城”字样的石碑,在时光的雕刻里渐渐苍老,地上的树木一副老态龙钟的姿态。四千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谁的某一世,曾在这里平静的生活?一行的人,同样的缘由,谁知道千年前的故事? 下了车,踩在刚生发的野草上,趟过黄土堆,一步一步走得结实、慎重,微微泛起的灰尘粘在裤脚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感染。古城遗址并没有想象般壮观,就是一片干枯着的庄稼,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苍黄的色彩有点悲凉,不知是景色渲染还是遗址的影响,“已逝去”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个人。有人俯视,寻找着历史留下的印记,有人远眺,想将这千年遗迹尽收眼底。
叶老师早早走在队伍的前面,捡起地上的石块,我开玩笑说,这该不是发掘时遗留下的四千年前的石头吧?
郭三省局长是位热心人,在他的引说下,我才明白刚才一路忽略的土堆,土墙便是我们此行寻找的遗址的历史见证,这块普通至极的庄稼地,其实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遗址。
想象力丰富的我,与同行人谈到,或许四千年前,我们这些人在这里有着深入血脉的关联,一起耕种,收获。或许是一间作坊里的伙计,敲磨之间,一件惊世作品出自我们共同的合作,或许是师徒,手把手传授自己的技艺、心得。命运之神眷顾,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再次相逢。而眼前却是苍夷,找不到以往的痕迹,时间里的事物都一去不复返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而只有物证停留在时间里。
郭局长担心我们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间找不到通往通渭的方向,便让治平乡的工作人员驾车带路,送我们一程。
这哪里是一程,盘旋蜿蜒的山路曲曲绕绕,近两小时的山路,如若我们自行前往,不知会错走到哪里。
一路感激。
在路上的感觉,会让人没有缘由的与同行人产生亲近感。一开始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晕车的状态就隐隐袭来。冯玉雷社长善解人意,频频停车,缓解绕行山路带来的不适。
沿途,到处都是可以选入画册的图像。
一棵树,岌岌可危,春已来,该发芽了。
一个人,坐在远处的山梁上。
有一首歌,需要释放。
这条便道上布满了绵细的黄土,远远扬起来,像条土黄色的蟒蛇弯弯曲曲盘旋在山道上。拐弯此起彼伏,需要用一首歌来压抑生理的不悦,需要停下来,自己走一段,来安抚昏黄的色调带来的持久的审美疲劳。
我听到赵牧羊的歌声在贫瘠的土地上响了起来。
(这棵树,像一首歌,立在山野里,迎着风,它就唱起来。)
机缘巧合,昨天来的路上,叶老师还拿着地图册,认真地说,要查一查,这个叫碧玉的乡镇为何起名碧玉,是否与玉石之路紧密相关。今天,阴差阳错,我们居然闯入这个村庄,有宗教信仰的师兄若在,他一定会说,这是我们的福报。
偶遇一位当地老乡,叶老师与其攀谈起来。老先生说家里也藏有古玉,领我们进门观看。
阳光明媚,进入院门拍照的瞬间,光线恰到好处,镜头里的景象清晰干净,像过滤的镜子一样。
一进堂屋,就看见一个巨大的玉璧被供奉在屋子正中,满墙壁的字画,看得出,这是一家有文化底蕴的家庭。我眼拙,立刻被这种气势所震撼,一厢情愿地认为这里一定存在我们需要的齐家和田玉,信誓旦旦地鼓动叶老师买下那件镇宅的玉璧。叶老师不露声色,不说话,我就知道,我又看走眼了。
买到当地河滩上捡到的玉石两块。质地像小时候捡到的打火石,白色透明,但润度远远不够,叶老师说,拿去做教学用。
(叶舒宪老师仔细甄别玉料)
当代乡亲们有人围过来说,就是身后这座不起眼的土山上,曾发掘出很多马家窑陶器,问及这里为什么叫作“碧玉乡碧玉村”,却没有人知道。
这段无意中闯入我们行程的小插曲,让我们意外惊喜,叶老师说,所谓田野调查,不是短短几面之交,要住下来,寻访当地年长的老乡,会有意外不断的收获。学院里那些书本中可相互置换的资料,远远不如现实踏实、实在、有力。
这一路,我深有体会。
赶到通渭县城,已过午时,一人一碗当地的菜拌面,便寻访盛世收藏网中的陇中玉,不巧他下乡收货,见到了他的朋友,也是拿出自己珍藏的玉石。其中一件石器上,有人面雕刻,疑似当年祭祀用的神仗。后来,我在盛世收藏网上,因这人面雕刻的石像,又见到了他,算的上是因物识人了吧?
叶老师认为,沿途都是河道,当年的玉石运输很大程度上可能依靠的是水路运输。通渭,可能是通往渭河之意。冯社长说,这沿途一路干枯的河道,几千年前,谁敢说不是水草丰茂,富饶辽阔呢?我的眼前便是苍茫的水岸,一些筏子载着重重的玉石,这些象征财富王权的具有灵性的石头,一站一站,缓慢移往中原的景象,如此阳刚。
分别在即,静宁七宝,齐家玉石,玉石之路,这些原本遥远的概念,回绕在我耳边,叶老师写下“神助自助者”,“春风又度玉门关”。
冯社长也道“定西,静宁,通渭之行,性情、文化皆大欢喜,欢乐永在”,“歌声要唱,幸福要珍惜,定西,静宁,通渭,匆匆两天,翻山越岭,幸福无比,俗生浮漂,何足挂齿?”
只是,这一别,何时再相见?
3月15日,《丝绸之路》冯玉雷社长告知叶舒宪老师抵达兰州的消息。
兰州大学逸夫楼,我到来时,专题报告已接近尾声,挤进会议室,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久违的气场。话题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叶老师说“神话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梦,梦是个人的神话”,他认为,在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后面有一条由大传统连贯着的玉石之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被文字经典束缚,他希望国人能够读懂文字以外的8000年丰富历史。”就神话信仰到文化认同,讲到中华文明的动力与核心价值的形成以玉为神,以玉为德,话语中涉及齐家玉,谈到的甘肃境内出土的“静宁七宝”,是后来交往中的主题。
3月16日,《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学术探讨会》召开完毕,草草吃了午饭,打车直奔陇西路煌庙。
担心室外的小摊贩收摊回家,我们决定先从路边小摊开始摸底。之前,对于玉石,仅仅是由自己那块和田玉镯展开,但凡成色相似,都会武断地认定是和田籽料,没有任何有理有据的考证,至于叶老师执着的齐家玉器,连预习都无处寻根,苍白无力。
天气微冷,我将两条麻质围巾缠绕起来,喇嘛红,文革蓝,列宁绿三种钟情的色彩像一根麻花辫一样厚厚地缠裹在脖子上,在春寒料峭的寒风里,看叶老师沉浸在寻找玉石的喜悦里。他低头寻觅,时时与摊主亲切地交谈。
金城古玩城对面的地摊上,有一块墨绿色的铲状石器,他很喜欢,眼神中流露出欣喜与满意。尽管在后来的交往中,他不断地告诫我,不要喜形于色,但是,当喜好的物件不露声色,毫不设防地出现时,他依旧像一个见了心仪很久的玩具的孩子那样,舍不得挪开脚步。
初次接触此行当,我对玉石价位的心理底线是商家报价的三分之一,于是,每逢看到心仪的器物,便怯怯开口,无法达成共识,就惦记着离开。
移步入煌庙,顺时针行走,路过“紫气东来”,来到专营珊瑚的张钧店中,得知研究齐家玉的民间藏家梅景峰老师此刻正在煌庙中寻宝,便坐定等他。不一会,一个高瘦,利郎,板正的高个子男士走进店里,鼻梁高毅,棱角分明,一脸的正气。与已钻研齐家玉器十年的叶老师侃侃而谈时,语速快捷,神情真挚。他从怀里拿出一个已断裂的玉琮,放在柜台上,不断强调拿捏时要格外小心,一副事关重大的样子。
(梅景峰收藏的齐家文化残玉琮。)
就这件摇摇欲坠的玉琮,老师们分析,齐家开片切割所用工具可能不是线锯,很有可能是硬物直锯,因为线锯切割痕弯曲的可能性更大,所用的解玉砂应该非常细绵、上乘,开片时玉料与锯之间的角度固定合理,估计此过程费力,费时,费劲。
常常觉得,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吸引人之处便是痴迷,对人与事的关注,达到忘我的境地,这样的人总是值得亲近。
我知道,这些痴迷于物件的人,总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不断拿出带着体温的“宝贝”,便怂恿梅老师,“再拿一件出来!”一件包裹完好、严实的玉璧便被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了出来。
玉璧虽残破,但是时间的悠远印刻在纹路里,具有齐家玉器特有的打眼手法,粗粗看上去,像一块很久埋在土里无人问津的石壁,苍老,深刻。在手电的光照下,石性大减,透过微弱的光线,玉性一目了然。这样的玉性,绝非新玉可以达到,四千年的岁月,像一条事不关己的河流,在身边缓缓而过。城市,财富,王权,得失,在岁月里不堪一击,物件却在时间的沉淀里源远流长。
在聊天中得知,梅老师钟情齐家文化已久,在《收藏》等杂志上发表过几篇相关的文章,敢在第一次购买齐家玉时就下三十万的天价。谈得高兴,梅老师语速不断加快,有点激动,他讲到,齐家文化距今大约四千年,西北地区出现了祭祀用的礼器,如玉璧,玉琮,玉刀等器型,光滑晶莹,做工质朴,多为素面,纹饰较少。叶老师问他:“齐家玉器中,除了本地马衔山玉料外,有没有和田玉?”
梅老师非常肯定,虽然少,但是还是能找到一些难得的和田玉器。这便与叶老师玉石之路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定,“静宁七宝”中就有和田玉石。由此推断,取玉之难,从千里迢迢的和田,运输沉重的玉石,这样的艰难,令我产生想象,一些镜头虽未经历,却能从他们的言谈中生出无尽的画面。
告辞出来,刚踱步进另一家古玩店,老板对叶老师说:“很久不见你了,上次见你的时候你带着几个学生,大概是三四年前吧?”我们都很惊讶他的记忆力。我想,但凡有独特个人魅力的人,总会在人群中留下难忘的记忆,纵使一言不发,无形的气场鹤立鸡群。我不善向这些古玩行业的人介绍人类学领域被人誉为“三驾马车”的叶舒宪老师,总觉得逢人就讲他会有一种狐假虎威之感。但是,这一路的交往,正如我的导师张天佑教授所言:“这样的人是可以从根上重塑我们的。”
时间很快,很多店铺等不到我们光顾就已关门歇业。
我们加紧步伐,环顾店铺,只要有齐家的器具,就快步上前,生怕遗漏。在二楼的最里面,有两个东乡籍年轻人正在交易,等他们谈完事,叶老师谦和地问店主,“有好的齐家玉器能拿出来看看吗?”年轻的店主很不耐烦,他笑言:“不愿意给你们这些不懂的人讲这些,说了也不懂,浪费时间。”几句交谈之后,便对我们刮目相看,他怎么也不会料到,此时跟他谈齐家玉的人,是致力研究古玉,寻访玉石之路的专家。拿了他的名片得知姓陈,便以小陈相称。听了叶老师的讲解,小陈很是高兴,一一拿出自己的藏品。叶老师悄悄告诉我,小陈这里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器物。
(齐家文化人形绿松石,用于祈福祭祀。)
这件绿松石人形礼器,古老的松石历经时间的磨砺与沧桑,钙化变了颜色,但愈加美丽,泛着柔和的光泽,因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比新器显得更加祥和、柔美。人物面相的打眼技法在石器时代代表很高的造诣,难得的是玉器造型如此完整。这曾是古人神话信仰,膜拜天地的铁证。
叶老师对我说,小陈小小年纪,对玉器的识别如此之高,学艺、感悟、挫折,这些一一展开都可为文。
愉快的事情总是赶着时间往前跑,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本想带叶老师去吃极具本土特色的杜维成的灰豆子,酿皮子,茹记烤肉,还有煌庙门口的玉米汁,可叶老师说就一碗面最好。 这样一天的收获,不是夜晚灯光下一页页书卷所能给予的。
我不淡定,兴奋不已。
次日晨,去酒店接叶老师。
电脑开着,盛世收藏网。叶老师找到古玉一栏,教我如何加入,教导说,这一行,是要先静下心来,需要用心学习。我有个小想法,我要培养它慢慢长大。
还是煌庙,以前总是在这里逗留,在阿紫姐的店里听各色人群谈经历;去“张珊瑚”的店里闻沉香;有盘玩“美女玉石”的团长;有被戏称“一脚油”的律师;有专门研究“龙”文化的陈姓老哥;有提着两包子,一瓶水一呆便是一天,善用朱砂写心经,许诺收我为徒的李老师;有娇艳的卖字画的“小女人”......每个人都有故事,有人说,这就是江湖。
却从来没有过。如此细致地,喜悦地陪着敬仰的前辈,一家一家,一件一件地细细揣摩。出售齐家器件的多为临夏广和、东乡的回族老乡,叶老师与他们仔细攀谈,书生气息很重,说到价钱,便略有羞涩,不好意思。我怕店家欺生,便用土土的兰州话与他们交谈,砍价。时时强调,叶老师与商人不同,这些玉器、石器是拿去在教学中当做教具展示给学生们看的。
(某古玩店镇店之宝,要价三万。银子不够,只能看看。)
(汉代熊顶灯,叶老师曾写过一部著作《熊图腾》,为了让我明白,灯下熊的姿态,做出一个壮熊发怒的样子,像个小孩,很是可爱 。)
这件和田玉料,是叶老师玉石之路的强有力物证,玉色白润,玉料上乘。叶老师讲:“玉料的加工分三种方式,片切割,线切割,砣切割,均以细沙为中介物,有的玉器上留有直线切割痕,齐家文化切割中应该还没有砣切割,极可能是片切割技术。”
(具备齐家切割痕特点的和田玉。)
西北民族大学的老师们得知叶老师到达兰州的消息,纷纷要求见面,一顿西餐吃了两个小时,可惜了看玉的时间,叶老师有些遗憾。
阿紫姐说,煌庙的传奇人物闫总手里收到过很多上乘的齐家美玉,便打电话让他从家里带几块来欣赏。闫总以前见面很多次,从未说过话,只是在他人的聊天中得知,先生极为淡定,在煌庙最里面不显眼处有一间铺面,出售字画,玉器等,养一条贵妇犬,修身养性。他财力雄厚,有一辆凯迪拉克,是煌庙里极具传奇性的人物。
闫总如约而至,带来他的宝贝。
(齐家玉壁,玉色清透,圆润,虽属马衔山料,玉质并不低于和田玉料。)
两天尾随,受益匪浅。先生谦和的态度,丰厚的学养,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解,学到的知识,是这些年煌庙中浪荡多年也不曾获得的宝贵财富,不时会有一个念头时时叨扰我,倘若如此三年,那便是另一种人生际遇。
(二)观仰静宁七宝
3月19日,《丝绸之路》冯玉雷社长同意带我跟随叶舒宪老师一行去专程去静宁博物馆作田野调查。
8点半钟,我们在天水路高速路口汇合,兴奋地奔向第一站定西。
有很多话想说,却怕言不达意招人嫌弃,有很多问题要问,怕扰了老师们的兴致,这一路,是如此纠结。我是一个不自信的人,连一句话,都不敢表露。发短信问张天佑老师,“这些个人的问题怎么才能说出口?”张老师回复,“聊聊你的人生规划,叶老师你要全面了解,如运气好,只研究他就有写不完的文章。”
这更让我悲观,没有人生规划何以谈及?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进入定西市区。先去定西博物馆,恰逢定西电视台作节目,叶老师被邀请采访,他谈道:“西部齐家玉文化的历史,对华夏文化的源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当地的保护、展示,对未来打造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术界,收藏界,文博界需要多合作,保护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
早两日已在兰州的煌庙打听到,定西有一位个人收藏齐家文化的收藏家刘岐江先生,收藏了极大量的上乘齐家美玉。在极不显眼的地方,衆甫博物馆被安置在地下室。
楼梯间住着一位老人看门护院,叶老师笑侃道:“哈利波特就曾经住在这样的楼梯间里。”老人说,“尽信书是不可取的,如今的玉器书籍经得起推敲的并不多,假的书籍祸害了很多人。”为了说服我们,他找到一本《小说选刊》,找到具体的实例,让我们阅读。
进入展馆,我们都大为震撼。
这里收藏的齐家古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令人瞠目结舌,震撼不已。这些石器、玉器,被一一注明序号,标号标签,虽是石斧,石刀之类,却不难看出很多石料中有玉料存在。
刘岐江先生年轻时,就对齐家古玉极感兴趣,后来转向对古玉的加工、切割过程的研究,他认为这比成品的玉器研究更有价值,为此收集了很多古代加工的半成品玉器。当叶老师问及原料中是否有和田玉存在时,他这样说:“齐家古玉中,虽以地方马衔山玉为主,但也可看到很多新疆产的和田玉料,他所藏就有很多和田玉料,加工过程中,并没有用到拓机等工具,多是手工磨制而成。并且,在定西地区发现了曾今加工古玉的窑址,半成品,原料都是出自这些废弃多年的窑址。”这一点,又一次与叶老师“玉石之路”早于“丝绸之路”的观点不谋而合。
参观中,有一块磨擦光滑的石头,刘馆长说是曾经被当地老乡们拿来作腌菜的石头,我们都围过来观看,谁能想到,一块压了几代咸菜的石头,是一位苍老的见证历史的叙述者,叶老师笑道:“这可以写一个很好的故事了。”我说:“兰州有一句俗语,‘满河滩的石头,没有一个能压咸菜的。’”
匆匆告别定西,一路驱车,直奔目的地静宁博物馆。一波三折,在县城深处,人民巷文化城院内,一座砖红色建筑映入眼帘。整洁,庄重,具有博物馆凝久的气质。
闫惠群馆长素雅,知性,被当地人誉为“才女”,出身书香门第,写得一手好字,是位有心人,将博物馆打理得井井有条。
闫馆长说,传说中的“静宁七宝”在此处列有四宝,其余一宝被借去甘肃省博物馆,两宝在平凉市博物馆,七宝包含三璧四琮。三璧尺幅大而罕见,直径27.3--32.1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玉,色泽青碧,边有沁蚀,表面光洁,但厚薄不匀,肉部保留切割痕,中间好孔单面钻成,比较规整。四琮高12.8--16.7厘米,宽7.2--8.3厘米,质地近和田青绿玉,均外呈方柱体,内穿对钻圆孔,两端突射,射口平齐而圆。其中蚕节纹青绿玉琮最为珍贵,中部凸出四棱,棱角磨圆,浮雕四组蚕节纹。此琮玉质纯净,莹泽细润,切割平匀,圆方有度,工艺精细,纹饰精美,充满幻想与神思,充分展示了齐家文化治玉工艺的高超水平。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把该琮确认为国宝,杨伯达先生说它是“齐家文化最优秀的玉琮”,并把这批玉器称为“静宁齐家七宝”。 这种以琮、璧为组合特征与“六瑞”达神通灵的传统有联系,根据《周礼》中“苍璧以礼天,黄琮以礼地”的记载,推断七宝应是沟通神灵,祭祀天地及祖先的瑞玉,是用作宗教或巫术的法器。
对此,叶老师说,“若仅以成熟文字的出现为文明发生的标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而如果以中国文明发生的特殊坐标——玉文化切入,则可以上溯到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遗址的一座墓葬里,部落首领全身佩戴着玉做的首饰,玉冠、玉耳环、玉佩等,这证明了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已经凭着精细琢磨的玉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完整地构出了一套有关玉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华夏先民正是凭着精细琢磨的玉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完整地构出了一套有关玉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奠定了儒、道等文化小传统的精神基因,非文字文化的存在对于解读众多重要历史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观中,闫馆长讲到静宁七宝的发掘颇具戏剧性。玉璧在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出土后,因其长期接地气,冰凉润滑,村民们便因地制宜地对它进行了利用。谁家若有牙疼脸肿的现象,便用这些古玉璧拿来敷面,去热消肿。有一段时期,这件玉璧在村子里竟然成为了大家医治疼痛的通用器皿。曾被王族用作敬天礼地的圣物,在四千年后的村落里,竟被当做是平常小病的医疗器械。造化真是弄人,即使是承载着悠久历史的物证,在时间的长河里依旧命运多舛。
一路参观,尾随叶老师身边。他看到具有齐家文化特征的玉器时,讲及齐家文化治玉工艺中,开片是其一大亮点,极具特色。齐家玉器都很平整,有的大玉璧虽然直径达几十厘米,却依然平整。这从齐家文化遗留下来的玉料开片情况和玉璧的工艺特征上都能看出,虽然只经过开片工序,留下的面没有经过打磨也很光滑,有自然的光洁感。还有,很多玉璧和残存的玉料上都有当时开片留下的直线切割痕迹,当然,由于技术所限,大多数玉璧厚薄不均。
每逢遇到具备典型特征的玉料时,他都会高兴地指给我看。越来越明白,叶老师翻山越岭,走遍山野所作之事的重要意义。作为甘肃人,很多时候都为自然环境的恶劣羞愧,经济发展的落后尴尬。长期的负面情绪致使很多人形成了习惯性的不自信。这几天,跟随叶老师探寻齐家文化的过程中,无意中会惊讶,原来我们日日埋怨的地域里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如此公平厚待,在贫瘠的土地,黄褐色的山梁背后,悄然地留给我们如此巨大的财富。
展厅的右边有古人治玉的工序图,从淘沙、研浆到打眼、打钻,泥质的仿真模型为我们真切地再现了古人治玉的过程。闫馆长说,齐家玉器的研制有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甚至良渚文化玉器的影子,齐家文化玉工具和玉饰品明显继承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玉石器的特征。
叶老师就此说,齐家文化接受了来自东方的玉器崇拜观念,大量生产以玉璧、玉琮、玉刀为主的玉礼器,成为夏、商、周三代玉礼器的重要源头;另一方面,齐家文化因占据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开始将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地区,开启商、周两代统治者崇拜和田玉的先河。自此以后,遥远的新疆就成为中原华夏王权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供应地。相比之下,史前地方玉的地位相形见绌,经过儒家君子观“温润如玉”理念的熏陶,和田玉独尊的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我对家乡空前敬仰,感触颇深。
展馆的墙壁上有一处关于玉石之路的介绍,资料显示,出产于新疆和田一带的软玉因质量上乘而备受尊崇,一些学者主张在汉代丝绸之路开拓东西方贸易之前,存在一条将新疆和田玉石输入内地的玉石之路。有些学者认为齐家文化的玉器中即有来自新疆的和田玉料。有些学者通过玉石中的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认定殷墟遗址妇好墓出土的部分玉器颜色、颜色、光泽、纤维结构与和田羊脂玉结构极为相似,虽然目前玉石之路何时开通尚未定论,但这是一个研究中国玉石文化的重要课题。
看到此,我迫不及待地指给大家看,“看,又是证据。”西学东渐,外来的文化势不可挡,冲破固有的文化防线,于是兴起了“丝绸之路”的新说法,并逐渐掩盖、淹没历史本来的面目,这条长达数千年的“玉石之路”渐渐淡化,甚至退化出我们的视野。“玉石之路”研究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修正外来只说,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个观点,自去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丝绸之路与民族文学会议上,经叶老师讲及,对我启发很大,叶老师说,“玉石之路”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以及可探讨和可持久开发的文化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便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巨大意义潜伏在真相之后,有种莫名的担当之感。
参观完毕,我们在展厅的出口看到一座壮观的书形展览电子仪,一触摸便可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静宁出土的玉石器清晰地再现于观者眼前。闫馆长就齐家玉展开了详尽的解说,玉器挖掘的地点,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她如数家珍。
古玩店是必须要去的,在博物馆身后的古玩店里,我给女儿买了白玉的花瓶吊坠,挂饰,给父亲买了清代的和田玉烟嘴,欣喜满满。冯玉雷社长买到十多个已钙化的玉管,满载而归。
住在静宁宾馆。
异地的夜晚无法安眠,思绪像在草地上爬行的蛇。凌晨四点醒来,与舍友聊天,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困惑,有没有一个人,在一伸手就可以触及的地方,给予温暖,告知方向?听了几首歌,天就亮了。叶老师早起已散步归来。得知改了行程,今日就要返回,便为即将到来的离别惋惜伤神。
吃了早饭,冯玉雷社长的文友郭三省局长带领我们直奔距县城不足三十公里的成纪古城遗址。
窗外面目苍夷,昏暗的天际昏黄的泥土,驾车在通往天边的路上。恍惚间觉得是河西,苍黄的山峰远远静卧在天野之间,平展展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头。
(时值早春,这里的庄稼还是枯黄,去年的玉米掰走了,玉米秆留在了今年。)
(当年的戏台被冷落,戏里戏外的人生依旧上演着。)
二十年前立在村落里的印着“成纪古城”字样的石碑,在时光的雕刻里渐渐苍老,地上的树木一副老态龙钟的姿态。四千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谁的某一世,曾在这里平静的生活?一行的人,同样的缘由,谁知道千年前的故事? 下了车,踩在刚生发的野草上,趟过黄土堆,一步一步走得结实、慎重,微微泛起的灰尘粘在裤脚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感染。古城遗址并没有想象般壮观,就是一片干枯着的庄稼,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苍黄的色彩有点悲凉,不知是景色渲染还是遗址的影响,“已逝去”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个人。有人俯视,寻找着历史留下的印记,有人远眺,想将这千年遗迹尽收眼底。
叶老师早早走在队伍的前面,捡起地上的石块,我开玩笑说,这该不是发掘时遗留下的四千年前的石头吧?
郭三省局长是位热心人,在他的引说下,我才明白刚才一路忽略的土堆,土墙便是我们此行寻找的遗址的历史见证,这块普通至极的庄稼地,其实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遗址。
想象力丰富的我,与同行人谈到,或许四千年前,我们这些人在这里有着深入血脉的关联,一起耕种,收获。或许是一间作坊里的伙计,敲磨之间,一件惊世作品出自我们共同的合作,或许是师徒,手把手传授自己的技艺、心得。命运之神眷顾,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再次相逢。而眼前却是苍夷,找不到以往的痕迹,时间里的事物都一去不复返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而只有物证停留在时间里。
郭局长担心我们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间找不到通往通渭的方向,便让治平乡的工作人员驾车带路,送我们一程。
这哪里是一程,盘旋蜿蜒的山路曲曲绕绕,近两小时的山路,如若我们自行前往,不知会错走到哪里。
一路感激。
在路上的感觉,会让人没有缘由的与同行人产生亲近感。一开始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晕车的状态就隐隐袭来。冯玉雷社长善解人意,频频停车,缓解绕行山路带来的不适。
沿途,到处都是可以选入画册的图像。
一棵树,岌岌可危,春已来,该发芽了。
一个人,坐在远处的山梁上。
有一首歌,需要释放。
这条便道上布满了绵细的黄土,远远扬起来,像条土黄色的蟒蛇弯弯曲曲盘旋在山道上。拐弯此起彼伏,需要用一首歌来压抑生理的不悦,需要停下来,自己走一段,来安抚昏黄的色调带来的持久的审美疲劳。
我听到赵牧羊的歌声在贫瘠的土地上响了起来。
(这棵树,像一首歌,立在山野里,迎着风,它就唱起来。)
机缘巧合,昨天来的路上,叶老师还拿着地图册,认真地说,要查一查,这个叫碧玉的乡镇为何起名碧玉,是否与玉石之路紧密相关。今天,阴差阳错,我们居然闯入这个村庄,有宗教信仰的师兄若在,他一定会说,这是我们的福报。
偶遇一位当地老乡,叶老师与其攀谈起来。老先生说家里也藏有古玉,领我们进门观看。
阳光明媚,进入院门拍照的瞬间,光线恰到好处,镜头里的景象清晰干净,像过滤的镜子一样。
一进堂屋,就看见一个巨大的玉璧被供奉在屋子正中,满墙壁的字画,看得出,这是一家有文化底蕴的家庭。我眼拙,立刻被这种气势所震撼,一厢情愿地认为这里一定存在我们需要的齐家和田玉,信誓旦旦地鼓动叶老师买下那件镇宅的玉璧。叶老师不露声色,不说话,我就知道,我又看走眼了。
买到当地河滩上捡到的玉石两块。质地像小时候捡到的打火石,白色透明,但润度远远不够,叶老师说,拿去做教学用。
(叶舒宪老师仔细甄别玉料)
当代乡亲们有人围过来说,就是身后这座不起眼的土山上,曾发掘出很多马家窑陶器,问及这里为什么叫作“碧玉乡碧玉村”,却没有人知道。
这段无意中闯入我们行程的小插曲,让我们意外惊喜,叶老师说,所谓田野调查,不是短短几面之交,要住下来,寻访当地年长的老乡,会有意外不断的收获。学院里那些书本中可相互置换的资料,远远不如现实踏实、实在、有力。
这一路,我深有体会。
赶到通渭县城,已过午时,一人一碗当地的菜拌面,便寻访盛世收藏网中的陇中玉,不巧他下乡收货,见到了他的朋友,也是拿出自己珍藏的玉石。其中一件石器上,有人面雕刻,疑似当年祭祀用的神仗。后来,我在盛世收藏网上,因这人面雕刻的石像,又见到了他,算的上是因物识人了吧?
叶老师认为,沿途都是河道,当年的玉石运输很大程度上可能依靠的是水路运输。通渭,可能是通往渭河之意。冯社长说,这沿途一路干枯的河道,几千年前,谁敢说不是水草丰茂,富饶辽阔呢?我的眼前便是苍茫的水岸,一些筏子载着重重的玉石,这些象征财富王权的具有灵性的石头,一站一站,缓慢移往中原的景象,如此阳刚。
分别在即,静宁七宝,齐家玉石,玉石之路,这些原本遥远的概念,回绕在我耳边,叶老师写下“神助自助者”,“春风又度玉门关”。
冯社长也道“定西,静宁,通渭之行,性情、文化皆大欢喜,欢乐永在”,“歌声要唱,幸福要珍惜,定西,静宁,通渭,匆匆两天,翻山越岭,幸福无比,俗生浮漂,何足挂齿?”
只是,这一别,何时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