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越多,学生的知识面就越广,能力就越高,成绩就越好.课堂上教师只顾灌输,没有考虑到学情以及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因素,导致教师教得主动,学生学得被动,使数学课变得枯燥无味.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生活问题数学化,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皆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除了要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通俗化、生活化外,还要注意生活问题数学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源于生活,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让学生真正从抽象的数学课本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垂径定理”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小明要维修家中已烂的木桶底面,他决定给木工赵师傅加工出与原先同样大小的圆形底桶,由于出门时他仅带着木桶底部最完整的一块去见赵师傅,赵师傅说:“你怎么不拿整个木桶来呢?没带整个木桶来,我没办法帮你加工出合适的底桶.”假如你是赵师傅,你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像这样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将学习数学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设置成一个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带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中去.实践证明,一个新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思维与探究.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
问题1:将你课前准备好的△ABC纸片,分别剪下∠A、∠B和∠C后拼在一起,观察它们能组成什么角?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根据你所拼的结果,猜一猜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存在这个结论吗?
问题3:你在拼图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是否能找到说明结论存在的理由?
问题4:如何证明?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通过层层设问,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从剪纸拼成平角到添加辅助线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另外,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深度、难度、密度、梯度,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置出有质量的思考题,同时也不能变成一问到底的“满堂问”.
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观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做中学”教育思想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师灌、学生听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效果好.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自觉地去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表示平移”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全体学生动手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表示(-2,-3)的点A,再让学生将点A分别向右(左)平移各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A2,在图上标出这两个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坐标的前后变化;接着再次把点A分别向上(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坐标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时横纵坐标的变化规律.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归纳新知识,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理解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某一点的坐标向右向左平移时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发生了变化,规律是“右加左减”;把某一点坐标向上向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则发生了变化,规律是“上加下减”.
四、更新观念,提高素养,增强个人魅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的素质、知识水平、教学理念和个人魅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度.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为此,教师除了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外,还应该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知晓人情世故,丰富人生阅历,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新教材,才能更好地将“课程生活化”.教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正是新课程所急需的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把课本知识和自己的人生阅历有机地整合,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生活问题数学化,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皆数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除了要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通俗化、生活化外,还要注意生活问题数学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源于生活,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让学生真正从抽象的数学课本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垂径定理”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小明要维修家中已烂的木桶底面,他决定给木工赵师傅加工出与原先同样大小的圆形底桶,由于出门时他仅带着木桶底部最完整的一块去见赵师傅,赵师傅说:“你怎么不拿整个木桶来呢?没带整个木桶来,我没办法帮你加工出合适的底桶.”假如你是赵师傅,你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像这样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将学习数学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设置成一个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带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中去.实践证明,一个新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主动思维与探究.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
问题1:将你课前准备好的△ABC纸片,分别剪下∠A、∠B和∠C后拼在一起,观察它们能组成什么角?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根据你所拼的结果,猜一猜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存在这个结论吗?
问题3:你在拼图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是否能找到说明结论存在的理由?
问题4:如何证明?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通过层层设问,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从剪纸拼成平角到添加辅助线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另外,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深度、难度、密度、梯度,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设置出有质量的思考题,同时也不能变成一问到底的“满堂问”.
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观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做中学”教育思想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教师灌、学生听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效果好.因此,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自觉地去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坐标表示平移”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全体学生动手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表示(-2,-3)的点A,再让学生将点A分别向右(左)平移各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A2,在图上标出这两个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坐标的前后变化;接着再次把点A分别向上(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坐标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时横纵坐标的变化规律.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归纳新知识,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理解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某一点的坐标向右向左平移时纵坐标不变,而横坐标发生了变化,规律是“右加左减”;把某一点坐标向上向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而纵坐标则发生了变化,规律是“上加下减”.
四、更新观念,提高素养,增强个人魅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的素质、知识水平、教学理念和个人魅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度.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为此,教师除了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外,还应该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知晓人情世故,丰富人生阅历,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新教材,才能更好地将“课程生活化”.教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正是新课程所急需的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把课本知识和自己的人生阅历有机地整合,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