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极富思维性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水平和文化知识的日益提高,其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多措并举,特别要加强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不失时机地抓好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注重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预留思考空间,创新习题设计,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更具有目的性,以高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始终遵循学生数学认知的规律,牢牢抓住小学数学的特点与思维水平,这就是精准培养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小学阶段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教学情境、预留思考空间、创新习题设计等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创设最适宜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主动获取新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现有教材资源的积极因素,结合班级学情实际,灵活恰当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目的训练他们在观察、猜想、分析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合乎逻辑的想象中表达自己的不同思想与观点。比如,在教学《圆柱侧面积》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体的面积计算,如红领巾的面积、黑板的面积、书桌表面的面积计算等,那你能算出它们的侧面积吗(出示圆柱)?这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动手实践:“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的图是什么样的形状呢?先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再鼓励动手剪一剪。”在反馈时,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老师,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这个图形肯定是长方形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下面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那么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切开,而是斜着剪开,那么得到的展开图就是平形四边形了。”通过不同角度探索,学生得出了圆柱侧面积计算的方法,其空间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水平,并结合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孙悟空拿了3块同样大小的饼分给一群小猴子吃,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子一块,第二只小猴子急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2块。”孙悟空灵光一闪拿来第二块饼,把它平均切成4块,分给了第二只猴子2块,第三只猴子见状又急又跳:“不行,我要比它们分多一些。”这时,孙悟空又将第三块饼平均切成6块,分给他3块,于是所有的猴子表示没有意见了。因为有很多小学生早已观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课一开始,他们便被极具个性的人物对话吸引住了。同学们,你们认为孙悟空分得公平吗?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争抢着回答。在这样的情境下引入新课,有助于学生产生主动思维的求知意识。
二、预留思考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应当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经历观察、猜想、推理、计算、验证等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的活动中给他们创设更加广阔的思维与想象活动空间,着眼于引导学生懂得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让他们在感悟中深化学习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比如,在教学六年级《圆的面积》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明确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已知公式的图形化归思想,进而有目的锻炼学生的类比逻辑思维。所以在探究圆面积的公式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怎样把圆转化成以前所学过的图形。接着,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活动,引导他们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合理的设想、验证,使他们经历从大胆猜想到求证的过程,由直觉思维猜想转变到逻辑思维求证的思维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善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接下来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新习题设计,发展思维能力
创新习题设计,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建立良好的智能结构,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进行习题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及学生已掌握的数学活动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设计更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与合作的一些习题,并为学生设计一些思维障碍,让他们在训练中再次激起思考的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提升,让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植树节到了,五年级(1)班有两个小组的学生到长乐公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小组有9人,平均每人植树13棵,第二小组有9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这两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学生用所学方法解决了问题:(9×13+9×11)÷(9+9)=12(棵)。为了让学生对此类问题有深刻的感知,我有意创设了一个认知冲突:这道题目用“(13+11)÷2=12”来解答不是更加快捷简便吗?大部分同学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我将题目中的“第二小组有9人”改为“第二小组有10人”,让学生尝试用这两种方法来解答,学生计算后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不一样。这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适时给学生提供直观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如果还是按简单方法来做,就会发现第二组有1人种的树没有与第一组的进行平均,这样就不能算出两个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这时,我顺势再次发问:简便方法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进行呢?引导学生深入展开思维碰撞,终于发现:只有两个数量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方法来计算。通过对上述认知冲突的排除,让学生对平均数的问题本质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了进一步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在讲了一个新的重要概念之后,选题应该由简到难,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习题,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思维的培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探究,增强思考的行動自觉,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振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发展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1(10):34-35.
[2]张忠彬.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6):72.
[3]黄瑞瑜,探究小学数学中数学思维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2):112-113.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始终遵循学生数学认知的规律,牢牢抓住小学数学的特点与思维水平,这就是精准培养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小学阶段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教学情境、预留思考空间、创新习题设计等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创设最适宜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主动获取新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现有教材资源的积极因素,结合班级学情实际,灵活恰当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目的训练他们在观察、猜想、分析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合乎逻辑的想象中表达自己的不同思想与观点。比如,在教学《圆柱侧面积》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体的面积计算,如红领巾的面积、黑板的面积、书桌表面的面积计算等,那你能算出它们的侧面积吗(出示圆柱)?这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动手实践:“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的图是什么样的形状呢?先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再鼓励动手剪一剪。”在反馈时,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老师,圆柱的侧面展开以后,这个图形肯定是长方形吗?”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下面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那么侧面展开图就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切开,而是斜着剪开,那么得到的展开图就是平形四边形了。”通过不同角度探索,学生得出了圆柱侧面积计算的方法,其空间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水平,并结合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孙悟空拿了3块同样大小的饼分给一群小猴子吃,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子一块,第二只小猴子急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2块。”孙悟空灵光一闪拿来第二块饼,把它平均切成4块,分给了第二只猴子2块,第三只猴子见状又急又跳:“不行,我要比它们分多一些。”这时,孙悟空又将第三块饼平均切成6块,分给他3块,于是所有的猴子表示没有意见了。因为有很多小学生早已观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课一开始,他们便被极具个性的人物对话吸引住了。同学们,你们认为孙悟空分得公平吗?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争抢着回答。在这样的情境下引入新课,有助于学生产生主动思维的求知意识。
二、预留思考空间,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应当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经历观察、猜想、推理、计算、验证等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的活动中给他们创设更加广阔的思维与想象活动空间,着眼于引导学生懂得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让他们在感悟中深化学习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比如,在教学六年级《圆的面积》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明确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已知公式的图形化归思想,进而有目的锻炼学生的类比逻辑思维。所以在探究圆面积的公式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怎样把圆转化成以前所学过的图形。接着,鼓励学生进行归纳活动,引导他们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合理的设想、验证,使他们经历从大胆猜想到求证的过程,由直觉思维猜想转变到逻辑思维求证的思维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善于思考、敢于表达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接下来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新习题设计,发展思维能力
创新习题设计,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建立良好的智能结构,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在进行习题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及学生已掌握的数学活动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设计更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与合作的一些习题,并为学生设计一些思维障碍,让他们在训练中再次激起思考的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提升,让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植树节到了,五年级(1)班有两个小组的学生到长乐公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小组有9人,平均每人植树13棵,第二小组有9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这两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学生用所学方法解决了问题:(9×13+9×11)÷(9+9)=12(棵)。为了让学生对此类问题有深刻的感知,我有意创设了一个认知冲突:这道题目用“(13+11)÷2=12”来解答不是更加快捷简便吗?大部分同学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我将题目中的“第二小组有9人”改为“第二小组有10人”,让学生尝试用这两种方法来解答,学生计算后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不一样。这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适时给学生提供直观图,让学生从图中发现:如果还是按简单方法来做,就会发现第二组有1人种的树没有与第一组的进行平均,这样就不能算出两个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这时,我顺势再次发问:简便方法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进行呢?引导学生深入展开思维碰撞,终于发现:只有两个数量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方法来计算。通过对上述认知冲突的排除,让学生对平均数的问题本质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了进一步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在讲了一个新的重要概念之后,选题应该由简到难,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习题,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思维的培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探究,增强思考的行動自觉,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振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发展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1(10):34-35.
[2]张忠彬.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6):72.
[3]黄瑞瑜,探究小学数学中数学思维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