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留下尼克松的小礼物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向毛泽东赠送了一批厚重国礼,他还以私人名义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和水晶玻璃花瓶。这些礼品,毛泽东都欣然接受,但事后都上交国库,唯独保留了尼克松的签名名片和宴会用高脚玻璃酒杯。
  名片质地为硬纸片,长10厘米,宽5.5厘米,镶嵌在无缝无色透明有机玻璃长方体中,名片上部有美国国徽图案,下部为英文“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签名。有机玻璃内侧背面左边为英文印刷体,右边为中文雕刻手体“纪念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七二年二月”。名片装在黄色金箔纸盒中。这张名片是2月21日,两人会见握手之后,尼克松亲手递上送给毛泽东的。
  高脚玻璃酒杯质地为无色透明玻璃,杯外壁有美国国徽图案,杯底有尼克松的亲笔签名。2月25日晚,尼克松在人民大会堂用从美国带来的白宫专用餐具举行告别答谢宴会。毛泽东由于身体的原因没能出席。尼克松感到有些惋惜,便在宴会上当场将这个高脚玻璃酒杯签上自己的名字后,托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英语翻译唐闻生捎带赠给毛泽东。
  这两样物件作为礼品显得有些特别。一是名片的制作方式特别,用厚厚的有机玻璃压制而成。二是名片和有机玻璃上所有的文字包括尼克松本人的签名都是封在玻璃里面,整个名片显得精致,甚至奢华,且刻上了纪念字样,显然是一件有备而来的特制物件。当时中国的领导人在交往中还没有赠送名片的方式,在毛泽东看来,应该也是一件新鲜事。三是玻璃酒杯是作为宴请用物,在这里却可以当作礼物相赠,也算是一件稀奇事。
  其实,这两件看似不起眼的礼物,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两国元首对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从细微处见证了两位巨人相互敬佩的惺惺相惜之情谊。
  早在1970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就流露出对共和党和尼克松总统的赞赏之意。这次正式见面后,两人好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握手时间长达1分钟之久。会谈表面是谈哲学问题,有点高手华山论剑的味道,实质是围绕中美苏三国关系而展开的。毛泽东纵横捭阖幽默风趣,显得含蓄高深,尼克松则直接明了,反复阐述其关心的问题。两人的观点求同存异,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相互敬重溢于言表。会谈开始,尼克松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主席的著作改变了这个世界”,赞赏“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他在当天晚上周恩来欢迎他的宴会上祝酒时,特地加入了一句原讲话稿事先没有准备的毛泽东的一句诗词,说:“毛主席说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充分表达了他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意。
  毛泽东则很谦虚,曾对尼克松说:“你的书,《六次危机》写得不错。”还说“你竞选时我投了你一票”,赞赏尼克松总统上台后对中美关系改善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当尼克松详细阐述到中美两国虽然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并说到他与毛泽东具有共同的家庭出身和人民情结时,毛泽东深表赞同,并极为幽默地对尼克松说:我们天天说“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倒帝、修、反”,但“就你个人来说,可能不在打倒之列”。毛泽东显然也是将尼克松当成了难得的朋友。
其他文献
“沦陷”一词的出处有多种释义,最早可以从《南史》中找到典故,当然,具体的出处,我们先不探究,倒可以说一则与“沦陷”有关的故事。  宋时一乡村,路口住着一位道学先生,家门口是村里村外的必经之路,只是路况极差,每逢下雨就是一片泥泞,路上也常是陷了车,这让先生很是头疼。那天刚下过雨,又陷了辆车在路上,先生被车夫的吆喝声吵得实在受不了,于是和家人一起出来,帮着车夫把车拉出来,车夫千恩万谢,给了先生几文钱犒
【本刊讯】 《香港工商日报》12月13日报道:1960年跟往年一样,有许多事情都创造了新纪录。  最惊人的纪录是在飞行方面。一个美国飞行员坐在一架火箭飞机内,冲到几乎26里的高空。另一个美国人乘坐气球达到19里的高度。  在太平洋,美国海军部的科学家用水深测量器,测探到海底深达6里。这个深度比他们自己仅在数日前所测到的深度,还要多两里,是一个最新的纪录。  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526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张钰哲今日致函国际天文学协会主席奥尔特,严重抗议该协会追随美帝国主义制造“两个中国”阴谋、接纳蒋帮所谓“中华民国天文学会”为会员的行为,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文学会立即退出国际天文学协会及其所属各委员会,并断绝和它们的一切联系。  中国天文学工作者的组织早在1935年就参加了国际天文学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文学会继续与这一国际组织合作,继续享有会员
对某个人、某件事不感兴趣,没有什么好印象,口语往往会称之为“不感冒”。粗听似乎已经习惯,但“感冒”是不好的事情,“不感冒”怎么还有贬义的味道呢?  “感冒是中医学病名。多因气候变化,人体抵抗力减弱时邪、病毒所致。有轻重之分,轻者俗称‘伤风’,分风寒、风热两种。”(《辞海》)重者一般称“流行感冒”。  然而,“感冒”一词,最早出自官场。  宋代时,太学是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负责招收官民子弟入学。太
自古以来,“牢狱之灾”都是大灾,连亲朋好友都会明哲保身,唯恐避之不及。而在民国时期,却有三个人,不但没有撇清关系,反而还陪着朋友一起坐牢,让人感叹不已。  徐志摩:陪百里先生坐牢  徐志摩,民国头号风流才子。而蒋百里,在民国时期也是大大的有名,当时有句话叫“男交蒋百里,女交林徽因”。蒋百里虽名为“百里”,却堪称“千里之才”,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时,成绩力挫荒木贞夫、松井石根等众多日本高材生,夺得
时值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拟于2015年8月中旬发表战后70年谈话。据日媒报道,该谈话可能会降级为“个人见解”,而不以“内阁决议”的形式发表,“殖民地统治和侵略”一类词句或将被回避。消息一出,引发包括中韩在内的各国的强烈回应。  回顾战后大半个世纪,日本政府在战争责任问题上始终暧昧不清,摇摆不定,甚至拒绝悔改认罪,一次次挑战受害国的忍耐底限——  贼人喊冤  19
唐朝及其以前,只有那些有德有才之人和父母长辈,才被称呼为“大人”“先生”,唐朝以后,子之于父则称“家大人”“尊大人”,“大人”这个词则用来称呼当官的和顶头上司。  《汉书》记载:“范滂曰:‘惟大人割不忍之恩。’”这里的“大人”是称呼母亲的。同样《汉书》中记载,疏受叩头说道:“从大人议。”这里的“大人”是称呼叔父的。唐朝时,有郭子仪应回纥大人之战的史实,这时的“大人”仍是伟望之称,非指官禄而言。到了
1925年9月的一天,我到吉林巴尔虎屯兵营东面的一个公园里散步,这里原是一个农事试验场。在一座二层楼的一楼大堂里传出悦耳的风琴声。于是,我顺着琴声走进厅堂。也许是我与萧军人生有缘,也许我们彼此就是知音知己,在这次相识后竟一生结成兄弟。  由知音成为知己  当时,萧军穿着一身军衣,坐在脚踏风琴前,自我陶醉地弹着琴。听他的琴声,虽然技法不很娴熟,但节奏感很强,而且很有韵味。我望着这位与我年龄相仿的青年
颠沛流离求学路  1937年11月,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侵华日军在大沽登陆后,沿津浦线进逼济南。济南城内已是人心惶惶,大批学校机关纷纷迁往内地。那时,我刚上高中,父亲是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家境还算殷实。由于当时学校已经停课,为了躲避战乱也为了开阔视野,少不更事的我带着家父给买的一辆英国产自行车,先坐火车经由陇海线到达西安,然后骑上自行车一路风餐露宿,最终来到了飞将军李广的故乡龙城天水。我在天水盘桓
按照流行的标准,女性越纤细、柔顺、娇媚,就越能受到宠爱。有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性别美学符合阴阳之道。但历史事实并非如此:母系社会中的女性曾撑起大半个天,不可能沉湎于阴柔之美;在男权社会建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女性依旧要承担不轻松的职责,譬如耕种、保家卫国、扶老携幼等。《周易》对应坤道的女性必须具有载物的厚德。倘若身心过于柔弱,怎么载物?又何厚之有?秦朝以前的性别美学主张女人应该“至柔而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