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出现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建构主义教學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是承担着更加多元化的角色。本文通过比较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扮演的主要角色——知识建构的引导者、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30-02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场教学模式上的伟大变革。在外语教学方面,由于其特殊性和语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锋芒直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提出质疑。本文将着重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处境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17世纪30年代J.A.Komensky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导者;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被动接受者;而教科书则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教学内容基本上由教科书决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存在几百年,确有其长处,例如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系统传授各种知识,便于教学管理和检查,故而可以扩大教学规模等。
然而,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们意识到了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没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资料的支持,教师独占讲台,着重讲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课文,全凭一本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缺乏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操练。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既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让教师无法兼顾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普遍具备应有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很多高校英语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调整自身角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师资和教学设备相对不足,很多高校出现了大班授课的现象。毫无疑问,大班授课给教改中的大学英语教师出了一道难题,70-80人的大型课堂使得改进后的英语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堂组织难以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比重一再加大,有退回传统教学模式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再次探讨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灵活转变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角色给予的最精辟的诊释。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思维水平、健康状况以及责任心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活动,而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及其个性特点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也相当重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可能达到的成绩限度。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他们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近现代各种先进的优秀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一)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laget)提出来的。它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他人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和音像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通常,“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协作和会话是主要手段,而情境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予特别关注的地方。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化教育和及时反馈,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解决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努力提高个人知识水平,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配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进行真实语言交际的空间,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新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在地位和作用上都较以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建构的引导者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知识在没有被理解接受之前,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系统清晰地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引导,向学生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不再只是听讲和记笔记,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探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尽快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为此,教师不仅需要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设计出与他们今后工作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使其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当前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并进行反思,促进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引导既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起监督管理作用。 2、教学情境的设计者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言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英语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供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并主动识别、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VOA或BBC的新闻节目,组织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英语讨论或者辩论;或者国外的人物访谈、名人演讲等英文节目,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角色模仿;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自编自演,再现各种接近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手段有助于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有助于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良好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很关键。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个体差异,设计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和交流能力分配任务,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群体学习中,并对学生的群体学习进行组织和引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合作,就是要求过去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逐步让位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师生双方既都是说话者,又都是听话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新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敢于和学生分享自己正确或者错误的想法,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可以被激发与共享,从而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和协调作用。例如,教师应围绕课文重点布置题目,分配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图书馆等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共同完成新知识的输入和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4、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书本和教师。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广泛利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获得更广泛、更全面的英语学习材料。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认知工具,設计相应的学习资料来丰富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课堂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开发制作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可以配合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实现异步指导。由此,笔者认为,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大量收集、分析和筛选网络资源,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促使学生高效率的学习,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以及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学习资源,并将它们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而且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并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何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摸索与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更要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质,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30-02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对于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场教学模式上的伟大变革。在外语教学方面,由于其特殊性和语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锋芒直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提出质疑。本文将着重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处境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采用17世纪30年代J.A.Komensky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导者;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被动接受者;而教科书则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教学内容基本上由教科书决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存在几百年,确有其长处,例如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系统传授各种知识,便于教学管理和检查,故而可以扩大教学规模等。
然而,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育者们意识到了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没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资料的支持,教师独占讲台,着重讲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课文,全凭一本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缺乏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操练。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既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让教师无法兼顾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普遍具备应有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很多高校英语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调整自身角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由于近年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明显增加,师资和教学设备相对不足,很多高校出现了大班授课的现象。毫无疑问,大班授课给教改中的大学英语教师出了一道难题,70-80人的大型课堂使得改进后的英语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堂组织难以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比重一再加大,有退回传统教学模式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再次探讨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三、建构主义理论下灵活转变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角色给予的最精辟的诊释。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思维水平、健康状况以及责任心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活动,而教师本人的教学水平及其个性特点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也相当重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学生可能达到的成绩限度。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他们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近现代各种先进的优秀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着。
(一)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laget)提出来的。它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他人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和音像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通常,“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最终目的,协作和会话是主要手段,而情境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给予特别关注的地方。
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化教育和及时反馈,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解决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努力提高个人知识水平,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配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工具,为学习者提供更多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进行真实语言交际的空间,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新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在地位和作用上都较以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建构的引导者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知识在没有被理解接受之前,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系统清晰地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引导,向学生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不再只是听讲和记笔记,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探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尽快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为此,教师不仅需要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设计出与他们今后工作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使其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当前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并进行反思,促进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引导既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起监督管理作用。 2、教学情境的设计者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言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英语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供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并主动识别、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VOA或BBC的新闻节目,组织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英语讨论或者辩论;或者国外的人物访谈、名人演讲等英文节目,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角色模仿;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自编自演,再现各种接近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手段有助于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有助于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良好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很关键。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个体差异,设计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和交流能力分配任务,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学生的群体学习中,并对学生的群体学习进行组织和引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合作,就是要求过去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逐步让位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师生双方既都是说话者,又都是听话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新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敢于和学生分享自己正确或者错误的想法,每个学生的思维与智慧都可以被激发与共享,从而使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和协调作用。例如,教师应围绕课文重点布置题目,分配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图书馆等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共同完成新知识的输入和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4、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书本和教师。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广泛利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多媒体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获得更广泛、更全面的英语学习材料。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认知工具,設计相应的学习资料来丰富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课堂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开发制作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可以配合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实现异步指导。由此,笔者认为,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大量收集、分析和筛选网络资源,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促使学生高效率的学习,辅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多媒体以及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学习资源,并将它们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而且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并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何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摸索与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更要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质,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