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校音乐公共课的开设,音乐教材的选编工作成为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当前高校音乐公共课教材选编与使用的情况,进一步找到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促进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选编
当前,各高校对于公共音乐课的研究与普及正在不断深入,可公共音乐课教材的选编工作却不能跟上其发展脚步,出现了一定滞后性,其内容与使用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知识的需要,阻碍了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将教材的编写选取工作与时代接轨,立足于高校现实,进一步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1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选编现状
1.1 音乐公共课较少使用教材
当前,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共音乐课,但课堂中鲜少使用教材,绝大多数的课程只是教师依照课件进行讲解。课堂教材缺失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高校对于音乐教育不够重视,课时安排较少,许多教师认为自己使用的教材或者讲义没有必要复印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课堂跟着课件学习即可,因此高校公共音乐课堂很少使用专用的教材。
1.2 音乐公共课教材过于专业化
当前对于音乐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大多具有一定难度,大部分更偏向于音乐专业学生,不适合在公共课堂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很多情况下一些教材只是根据专业音乐教材进行粗略删减后直接进行使用,这种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接受,从而偏离了高校开设音乐公共课程的初衷。
1.3 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
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音乐类教材大多沿袭传统编写模式,出现大量雷同情况,内容大同小异,所反映的音乐知识较为陈旧,许多经典作品反复呈现之后让学生感到乏味,缺少富有时代特色的现代音乐内容,教材的选编内容不够与时俱进,不能很好的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2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内容选编优化对策
根据对当前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观察,我们发现无论是内容的编写还是选择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对策:
2.1 明确公共音乐课教材编写理念
(1)教材选编应当符合高校音乐教育目标。由于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从零开始,立足于浅层音乐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音乐为主要目的进行研究,符合“培养社会所需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标,即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具有较为广阔的包容性,服务于更多有需求的学生。
(2)教材选编应着眼于学生心理特征。大学生处于身心长成阶段,对于音乐的认识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提高,经过以往的音乐教育有一定的积累,音乐赏析、音乐观察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发展,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有能力也有愿望去接受更为复杂、思想性较强的音乐作品,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应着眼于学生该心理特征,编写适合大学生学习的音乐教材,首先,音乐教材内容要具有美感,尽量选择具有生活气息的优美旋律能够让学生在教材中获得美的享受,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其次,触及学生情感,打动人心。教材应当选择情感鲜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3)教材应当体现现代文化。音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的音乐形式在新时代层出不穷,我们应当对传统实现传承,但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发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所在,将所关注的内容切实落实在教材,改善学生“喜欢音乐却讨厌上音乐课”的矛盾局面,立足当代,使教材更富有时代气息。
2.2 确定教材类型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主要有音乐技能类、音乐综合知识类和音乐素质教育类三种形态,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多教材需求不同,例如较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在文化传统、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教育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需求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也呈现不同状态,因此,高校应当秉承多样化教材管理政策,采用适合高校发展特色的音乐教材。
2.3 借鉴国外优秀教材选编优势
音乐教材的编写应当放眼全球,与时代接轨,参考与借鉴国外优秀音乐教材,将其优势内化为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教材内容,教材应当体现文化的多元融合,力图向学生普及更多元的国外音乐文化,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与此同时,教材也要注重结合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不能有所偏颇。
2.4 建立科学的选编评价标准
首先,制定合理的评价原则。音乐公共课教材应当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力求教材课程安排的科学合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领会音乐内容。
其次,成立专业的评价机构。对于高校音乐教材的评价工作,应当选派专业的学者、教师、专家共同进行商讨,制定出评选标准,确定具体的工作步骤,最后共同形成一份最终意见,体现教材的科学性。
2.5 建立配套产品
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材主要侧重文字内容,忽视了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对于音乐课程的辅助,因此,在开发与编写音乐教材时应当配备相应的音像资料,包括音像光碟、音视频将结合的课件资料等等,充分利用当前多元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音乐理论与实际体验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情感。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许多非音乐专业高校也开设了音乐公共课程供有兴趣的同学选择,音乐教材作为音乐课堂的内容精华,应当进一步实现创新改革,在更为科学的环境中制定出符合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优秀教材,诚然,音乐教材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作,并且当前高校公共音乐课堂对于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教材本身质量并不乐观,但随着教材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优质完善的高校公共音乐教材会走向高校课堂中,不断满足学生的音乐需要,让公共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人杰.要重视开发高师音乐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2]龚航宇.大学公共音乐教材出版的发展思路[J]. 出版广角,2015(Z1)
[3]龚永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思辨——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之维[J].中国音乐, 2014(03).
[4]陈瑶.新世纪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师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北方音乐,2016(02).
作者单位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12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选编
当前,各高校对于公共音乐课的研究与普及正在不断深入,可公共音乐课教材的选编工作却不能跟上其发展脚步,出现了一定滞后性,其内容与使用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知识的需要,阻碍了公共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将教材的编写选取工作与时代接轨,立足于高校现实,进一步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1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选编现状
1.1 音乐公共课较少使用教材
当前,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共音乐课,但课堂中鲜少使用教材,绝大多数的课程只是教师依照课件进行讲解。课堂教材缺失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高校对于音乐教育不够重视,课时安排较少,许多教师认为自己使用的教材或者讲义没有必要复印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课堂跟着课件学习即可,因此高校公共音乐课堂很少使用专用的教材。
1.2 音乐公共课教材过于专业化
当前对于音乐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大多具有一定难度,大部分更偏向于音乐专业学生,不适合在公共课堂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很多情况下一些教材只是根据专业音乐教材进行粗略删减后直接进行使用,这种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书籍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接受,从而偏离了高校开设音乐公共课程的初衷。
1.3 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
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音乐类教材大多沿袭传统编写模式,出现大量雷同情况,内容大同小异,所反映的音乐知识较为陈旧,许多经典作品反复呈现之后让学生感到乏味,缺少富有时代特色的现代音乐内容,教材的选编内容不够与时俱进,不能很好的提起学生学习兴趣。
2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内容选编优化对策
根据对当前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的观察,我们发现无论是内容的编写还是选择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对策:
2.1 明确公共音乐课教材编写理念
(1)教材选编应当符合高校音乐教育目标。由于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从零开始,立足于浅层音乐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音乐为主要目的进行研究,符合“培养社会所需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目标,即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具有较为广阔的包容性,服务于更多有需求的学生。
(2)教材选编应着眼于学生心理特征。大学生处于身心长成阶段,对于音乐的认识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提高,经过以往的音乐教育有一定的积累,音乐赏析、音乐观察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发展,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有能力也有愿望去接受更为复杂、思想性较强的音乐作品,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应着眼于学生该心理特征,编写适合大学生学习的音乐教材,首先,音乐教材内容要具有美感,尽量选择具有生活气息的优美旋律能够让学生在教材中获得美的享受,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其次,触及学生情感,打动人心。教材应当选择情感鲜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3)教材应当体现现代文化。音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的音乐形式在新时代层出不穷,我们应当对传统实现传承,但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发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所在,将所关注的内容切实落实在教材,改善学生“喜欢音乐却讨厌上音乐课”的矛盾局面,立足当代,使教材更富有时代气息。
2.2 确定教材类型
高校公共音乐课教材主要有音乐技能类、音乐综合知识类和音乐素质教育类三种形态,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多教材需求不同,例如较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在文化传统、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教育水平也有很大差距,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需求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也呈现不同状态,因此,高校应当秉承多样化教材管理政策,采用适合高校发展特色的音乐教材。
2.3 借鉴国外优秀教材选编优势
音乐教材的编写应当放眼全球,与时代接轨,参考与借鉴国外优秀音乐教材,将其优势内化为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教材内容,教材应当体现文化的多元融合,力图向学生普及更多元的国外音乐文化,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与此同时,教材也要注重结合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不能有所偏颇。
2.4 建立科学的选编评价标准
首先,制定合理的评价原则。音乐公共课教材应当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循序渐进等原则,力求教材课程安排的科学合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领会音乐内容。
其次,成立专业的评价机构。对于高校音乐教材的评价工作,应当选派专业的学者、教师、专家共同进行商讨,制定出评选标准,确定具体的工作步骤,最后共同形成一份最终意见,体现教材的科学性。
2.5 建立配套产品
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材主要侧重文字内容,忽视了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对于音乐课程的辅助,因此,在开发与编写音乐教材时应当配备相应的音像资料,包括音像光碟、音视频将结合的课件资料等等,充分利用当前多元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音乐理论与实际体验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情感。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事业正蓬勃发展,许多非音乐专业高校也开设了音乐公共课程供有兴趣的同学选择,音乐教材作为音乐课堂的内容精华,应当进一步实现创新改革,在更为科学的环境中制定出符合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优秀教材,诚然,音乐教材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作,并且当前高校公共音乐课堂对于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教材本身质量并不乐观,但随着教材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优质完善的高校公共音乐教材会走向高校课堂中,不断满足学生的音乐需要,让公共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人杰.要重视开发高师音乐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2]龚航宇.大学公共音乐教材出版的发展思路[J]. 出版广角,2015(Z1)
[3]龚永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思辨——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之维[J].中国音乐, 2014(03).
[4]陈瑶.新世纪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师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北方音乐,2016(02).
作者单位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