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能的状态,原因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历史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历史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历史活动课是在新课改中诞生的一种全新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师指导下活动课按照常规教学内容和进度,一课堂为阵地,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中去体验,去发展。
一、开展历史活动课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目的
只有主题、目的非常明确,活动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开展活动课,要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出发点。如果偏离这一原则,活动课就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如活动课《五四爱国运动》中,学生对五四青年节并不陌生,但是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可能不清楚。活动课上学生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历史意义进行分析讨论,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评价历史的能力。对于“史论结合,知古鉴今”这一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和目的,在实践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要依托教材,适当拓展
在活动课中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确定方面要符合学生特点,避免理论性太强,过于抽象,以免学生望而生畏,无所适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应用能力,获得知识和技能。
4.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历史活动课参与对象是全体学生,应考虑学生整体兴趣、实践能力等因素。教师在活动课中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活动思路、目的、过程、方法、指导,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二、历史活动课常用以下几种类型
1.演讲表演类
初中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好模仿,好表演,根据这一特点,围绕某一主题,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让学生在精心准备后,在课堂上演讲、表演,鼓励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动脑筋制作表演内容,积极参与,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演讲,表演历史小品、历史剧等。例如,“历史启示录——近代抗击侵略的英烈们”讲演会,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确定讲演的历史人物,可以选教材中抗击侵略的英雄人物,也可以从其他资料中选取。各小组对搜集到的英雄人物事迹进行筛选,找出其中最为典型,最有感染力的事迹,撰写讲演稿,各小组推选一名讲演者。
2.调查报告类
这类活动课主要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企业,纪念馆,博物馆,访问老人,请教家长及亲友,查阅文字材料、各种图片、音像资料、网络资源,收集有关史料等方式撰写。在活动课“百年回眸”以调查报告形式开展,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祖辈、老红军,到英雄纪念馆实地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写出调查报告。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运用各种工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多样的认识与理解。
3.作品展示类
这类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如钱币、兵器、农具。陶器建筑物等,或制作与历史有关的作品,如原始人画像、京剧脸谱、人物服饰、桥梁等,展示一些收藏品,如邮票、古钱币、瓷器、陶器、字画等。如活动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抗日救亡歌曲,在收集的同时,了解歌曲时代背景,并与音乐教师联系学唱歌曲。这节活动课师生重温历史,感受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欲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总之,历史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与教材具体情况设计活动课,使学生在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联想、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提高。
一、开展历史活动课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目的
只有主题、目的非常明确,活动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开展活动课,要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出发点。如果偏离这一原则,活动课就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如活动课《五四爱国运动》中,学生对五四青年节并不陌生,但是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可能不清楚。活动课上学生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历史意义进行分析讨论,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评价历史的能力。对于“史论结合,知古鉴今”这一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和目的,在实践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要依托教材,适当拓展
在活动课中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确定方面要符合学生特点,避免理论性太强,过于抽象,以免学生望而生畏,无所适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应用能力,获得知识和技能。
4.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历史活动课参与对象是全体学生,应考虑学生整体兴趣、实践能力等因素。教师在活动课中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对活动思路、目的、过程、方法、指导,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二、历史活动课常用以下几种类型
1.演讲表演类
初中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好模仿,好表演,根据这一特点,围绕某一主题,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让学生在精心准备后,在课堂上演讲、表演,鼓励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动脑筋制作表演内容,积极参与,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形式上可以采用让学生演讲,表演历史小品、历史剧等。例如,“历史启示录——近代抗击侵略的英烈们”讲演会,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确定讲演的历史人物,可以选教材中抗击侵略的英雄人物,也可以从其他资料中选取。各小组对搜集到的英雄人物事迹进行筛选,找出其中最为典型,最有感染力的事迹,撰写讲演稿,各小组推选一名讲演者。
2.调查报告类
这类活动课主要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企业,纪念馆,博物馆,访问老人,请教家长及亲友,查阅文字材料、各种图片、音像资料、网络资源,收集有关史料等方式撰写。在活动课“百年回眸”以调查报告形式开展,让学生采访自己的祖辈、老红军,到英雄纪念馆实地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写出调查报告。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运用各种工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多样的认识与理解。
3.作品展示类
这类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用掌握的历史知识,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如钱币、兵器、农具。陶器建筑物等,或制作与历史有关的作品,如原始人画像、京剧脸谱、人物服饰、桥梁等,展示一些收藏品,如邮票、古钱币、瓷器、陶器、字画等。如活动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抗日救亡歌曲,在收集的同时,了解歌曲时代背景,并与音乐教师联系学唱歌曲。这节活动课师生重温历史,感受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欲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总之,历史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与教材具体情况设计活动课,使学生在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联想、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