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引导学生的写作上,学生作文中的造假现象相当严重,鲜有真实感受的表达,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没有真实情感的宣泄,这些都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应立足现实生活,强调真实。
关键词: 作文 真实 真“事” 真“心” 真“理”
现在,许多学生作文中的造假现象相当严重,鲜有真实感受的表达,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没有真实情感的宣泄,因此,强调“心”真、“理”真、“事”真,对于改变作文现状,就显得尤其必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我以为在这“三真”方面要下功夫,花力气,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真“事”
许多学生都认为生活单调,没有事情可写,因此他们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选上的材料,乔装打扮,以此来应付作文,作文成了造假的工具。其实,只要盘点一下生活所赐予每个学生的素材,可写入作文的何其多。只是我们没有勇气写那些真实的事。写《真情》总喜欢叙述爸爸、妈妈如何地关爱“我”,却不敢表露爸爸、妈妈其实关系很坏、很僵、甚至已经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的事实,不会表达此刻的“我”的矛盾复杂而又痛苦的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依恋、希望之情,如果这里的假设是事实,把它表达出来,应该说字里行间传递的就是至真至诚的感情,正是这些自己在内心不断品尝,并且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滋味的东西,恰恰浓缩着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浸透着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恰恰是作文中最需要的东西,而且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我们所讲的真事是那些健康的隐藏于内心不愿意示人的需要勇气才能表达出来的事情,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地突破人为设置的心理防线,给作文一个秘密,写出一段心事,道出一种苦闷,袒露心迹,表达自我的真实,这样不仅使作文教学的方向得以纠正,更使作文真正地走向学生的心底,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写这样的真实,其实是在恢复作文的本真状态,使作文呈现出生命底色。
二、真“心”
童心如蓝色的天空,明亮纯净。作文理应是这抹蓝色,这蓝色理应闪现在作文的每个细节里,尤其是内心感受里。但有些学生在叙事写人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时,总会拿崇高而虚假的话装点面文,以示利益之高,比如写到困难挫折,总会战胜之,其心理活动大多为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的英雄行为和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如何鼓励自己激起勇气走出困境之类,而其言并非他们所想所感。这类文句充斥着大量学生的文面,作文雷同、虚假、造作,难现一颗纯真的童心。因此,如果学生能够敞开真心,描述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状写那份滚动在内心的事实,作文无疑就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使读者感知到一颗心的真实跳动,作文也就有了感人的力量。心灵的颤动总是美丽而感人的,每个人的心底都隐藏着这样的“美丽”和“感人”,只是学生在作文时不敢拿出真心,总担心这种心灵的真是消极的,会削弱文章的主题,所以宁可写得虚假,也要显示主题的积极向上,正是这种方向性的错误造成了作文的空洞、干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自己真心的跳动,从中寻找写的冲动,勇敢地再现真实的内心活动,这样作文才能负载真情实感。只要是健康的“真”,又何愁它不会感动他人,引起他人的共鸣呢?
三、真“理”
“文以载道”是说作文应该承载思想。正确的思想总会闪烁金色的光芒,因为它是人生的收获。只有装载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悟,“载道”才能是生命活动,作文才富有生命的质感。但是,时下许多学生在作文里所表现的思想都是灰色的,因为这些思想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和感悟的结晶,而是服从于社会对主题崇高的追求的迎合,是成人思想给他们的强加。真正的思想不是几句空洞教条的政治口号,也不是几条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伦理规则,而是在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明得的理,获得的悟,取得的思考,它是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的标志。因此,要写出真“理”,就必须写真实的思考,真实的感悟;就必须在观察和感知生活的同时,做到善于深想,勤于思考,在所见所闻中发现所感,寻找引发思考活动的触发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用几条规范标准代替学生丰富的思想活动,学生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它有权利思考,有权利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表达这种思想;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还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思考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入更深的境地。只有拥有自我的思考,“文”才能载真实的“道”,这个“道”,才是自己真实的健康的思想。
关键词: 作文 真实 真“事” 真“心” 真“理”
现在,许多学生作文中的造假现象相当严重,鲜有真实感受的表达,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没有真实情感的宣泄,因此,强调“心”真、“理”真、“事”真,对于改变作文现状,就显得尤其必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我以为在这“三真”方面要下功夫,花力气,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真“事”
许多学生都认为生活单调,没有事情可写,因此他们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选上的材料,乔装打扮,以此来应付作文,作文成了造假的工具。其实,只要盘点一下生活所赐予每个学生的素材,可写入作文的何其多。只是我们没有勇气写那些真实的事。写《真情》总喜欢叙述爸爸、妈妈如何地关爱“我”,却不敢表露爸爸、妈妈其实关系很坏、很僵、甚至已经到了要离婚的地步的事实,不会表达此刻的“我”的矛盾复杂而又痛苦的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依恋、希望之情,如果这里的假设是事实,把它表达出来,应该说字里行间传递的就是至真至诚的感情,正是这些自己在内心不断品尝,并且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滋味的东西,恰恰浓缩着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浸透着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恰恰是作文中最需要的东西,而且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我们所讲的真事是那些健康的隐藏于内心不愿意示人的需要勇气才能表达出来的事情,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地突破人为设置的心理防线,给作文一个秘密,写出一段心事,道出一种苦闷,袒露心迹,表达自我的真实,这样不仅使作文教学的方向得以纠正,更使作文真正地走向学生的心底,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写这样的真实,其实是在恢复作文的本真状态,使作文呈现出生命底色。
二、真“心”
童心如蓝色的天空,明亮纯净。作文理应是这抹蓝色,这蓝色理应闪现在作文的每个细节里,尤其是内心感受里。但有些学生在叙事写人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时,总会拿崇高而虚假的话装点面文,以示利益之高,比如写到困难挫折,总会战胜之,其心理活动大多为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的英雄行为和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如何鼓励自己激起勇气走出困境之类,而其言并非他们所想所感。这类文句充斥着大量学生的文面,作文雷同、虚假、造作,难现一颗纯真的童心。因此,如果学生能够敞开真心,描述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状写那份滚动在内心的事实,作文无疑就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使读者感知到一颗心的真实跳动,作文也就有了感人的力量。心灵的颤动总是美丽而感人的,每个人的心底都隐藏着这样的“美丽”和“感人”,只是学生在作文时不敢拿出真心,总担心这种心灵的真是消极的,会削弱文章的主题,所以宁可写得虚假,也要显示主题的积极向上,正是这种方向性的错误造成了作文的空洞、干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自己真心的跳动,从中寻找写的冲动,勇敢地再现真实的内心活动,这样作文才能负载真情实感。只要是健康的“真”,又何愁它不会感动他人,引起他人的共鸣呢?
三、真“理”
“文以载道”是说作文应该承载思想。正确的思想总会闪烁金色的光芒,因为它是人生的收获。只有装载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悟,“载道”才能是生命活动,作文才富有生命的质感。但是,时下许多学生在作文里所表现的思想都是灰色的,因为这些思想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和感悟的结晶,而是服从于社会对主题崇高的追求的迎合,是成人思想给他们的强加。真正的思想不是几句空洞教条的政治口号,也不是几条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伦理规则,而是在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明得的理,获得的悟,取得的思考,它是生命质量得以提高的标志。因此,要写出真“理”,就必须写真实的思考,真实的感悟;就必须在观察和感知生活的同时,做到善于深想,勤于思考,在所见所闻中发现所感,寻找引发思考活动的触发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用几条规范标准代替学生丰富的思想活动,学生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它有权利思考,有权利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表达这种思想;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还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思考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入更深的境地。只有拥有自我的思考,“文”才能载真实的“道”,这个“道”,才是自己真实的健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