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而难以理解知识内容,逐渐认为数学学习单调、枯燥,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趣味化的教学实践,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探究活动
一、教学情境的趣味化创设
要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课堂导入的教学情境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元素。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新课的引入大多都附带有比较生动的情境图画,例如在100以内数字的认识教学中,教材中有一幅小羊在草原上吃草的图画,小羊的数量非常多,画面上提出问题,“请估一估共有多少只羊?”,自然而然的引入了数数问题的教学。而有一些新课的内容十分单调枯燥,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某教师先引入猪妈妈给三只小猪分饼的故事。也就是将一只饼分给三只小猪吃,每只小猪只能选择吃四分之三、八分之六或十二分之九的大小,猪哥哥争着要吃掉十二分之九,猪弟弟要吃八分之六,猪妹妹只能选择四分之三。在讲完故事之后,该教师向学生问道,三只小猪谁吃的饼最多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并讨论这三个数字哪一个比较大,有效调动了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趣味化构建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较强的特点,学生们会感觉学习内容非常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设计得新颖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对周边生活的许多内容都会感到十分新奇,教师要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找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针对这些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是主要思维形式,抽象逻辑思维为辅助思维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性。例如在“分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要求学生在书店或超市等地方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商品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分类的,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物品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想法进行分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结合理论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将数学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育已经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声音、视频、动画、图像等各种效果,教师要争取将数学的抽象性转化较为形象的概念,让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知识。例如,在教学简单加法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思维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妙趣横生的动画材料,如电线杆上飞来飞去的小鸟、水池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和小虾、小朋友在商店中买东西等内容,学生在学习时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且自主进行探究,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探究活动的趣味化设计
探究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重视探究活动的趣味化设计,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许多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设计,让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美丽图案;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折纸、剪纸、拼图等方式进行活动探究。这些简单且充满趣味的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自主进行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习惯。
三、教学方式的趣味化创新
(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数学问题中,很多的答题方式或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教师需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在解答问题时,教师要多问学生是否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只要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自己的答题方法。例如一幅图画中,树上有8只猴子,地上有5只猴子,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画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有的学生回答树上的8只猴子加上地上的5只猴子,图画中一共有13只猴子;有的学生回答13只猴子减去地上的5只猴子,树上还有8只猴子。这时教师继续提问,还有没有不一样的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之后,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树上的8只猴子减去地上的5只猴子,树上比地上多3只猴子。此时其他学生在这位学生的引导下,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大家都给予了肯定。然后通过其它几幅图画的学习,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题。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观察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潜能。
(二)设计学习活动
只有亲自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常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抽奖环节的“摸球游戏”,在箱子中放入不同数量不同颜色的球,先让学生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较大,然后让学生轮流摸球,亲自体验这种“可能性”,并且总结大家摸球的结果,分析“可能性”与哪些原因有关。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和动口的方式进行猜想、操作、分析、比较、归纳等能力的锻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趣味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结构,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上积极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丽.试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56-157.
[2]张涛.探究小学数学趣味教学[J].学周刊,2014,08:133.
[3]李春燕.浅谈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学周刊,2012,22:38-39.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探究活动
一、教学情境的趣味化创设
要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课堂导入的教学情境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元素。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新课的引入大多都附带有比较生动的情境图画,例如在100以内数字的认识教学中,教材中有一幅小羊在草原上吃草的图画,小羊的数量非常多,画面上提出问题,“请估一估共有多少只羊?”,自然而然的引入了数数问题的教学。而有一些新课的内容十分单调枯燥,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某教师先引入猪妈妈给三只小猪分饼的故事。也就是将一只饼分给三只小猪吃,每只小猪只能选择吃四分之三、八分之六或十二分之九的大小,猪哥哥争着要吃掉十二分之九,猪弟弟要吃八分之六,猪妹妹只能选择四分之三。在讲完故事之后,该教师向学生问道,三只小猪谁吃的饼最多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并讨论这三个数字哪一个比较大,有效调动了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趣味化构建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较强的特点,学生们会感觉学习内容非常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设计得新颖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对周边生活的许多内容都会感到十分新奇,教师要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找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针对这些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是主要思维形式,抽象逻辑思维为辅助思维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性。例如在“分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要求学生在书店或超市等地方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商品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分类的,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物品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想法进行分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结合理论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将数学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育已经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声音、视频、动画、图像等各种效果,教师要争取将数学的抽象性转化较为形象的概念,让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知识。例如,在教学简单加法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思维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妙趣横生的动画材料,如电线杆上飞来飞去的小鸟、水池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和小虾、小朋友在商店中买东西等内容,学生在学习时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且自主进行探究,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探究活动的趣味化设计
探究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重视探究活动的趣味化设计,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感受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许多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设计,让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美丽图案;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折纸、剪纸、拼图等方式进行活动探究。这些简单且充满趣味的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自主进行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习惯。
三、教学方式的趣味化创新
(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数学问题中,很多的答题方式或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教师需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在解答问题时,教师要多问学生是否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只要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自己的答题方法。例如一幅图画中,树上有8只猴子,地上有5只猴子,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图画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有的学生回答树上的8只猴子加上地上的5只猴子,图画中一共有13只猴子;有的学生回答13只猴子减去地上的5只猴子,树上还有8只猴子。这时教师继续提问,还有没有不一样的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之后,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树上的8只猴子减去地上的5只猴子,树上比地上多3只猴子。此时其他学生在这位学生的引导下,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大家都给予了肯定。然后通过其它几幅图画的学习,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题。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观察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挖掘学生潜能。
(二)设计学习活动
只有亲自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常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类似抽奖环节的“摸球游戏”,在箱子中放入不同数量不同颜色的球,先让学生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较大,然后让学生轮流摸球,亲自体验这种“可能性”,并且总结大家摸球的结果,分析“可能性”与哪些原因有关。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和动口的方式进行猜想、操作、分析、比较、归纳等能力的锻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趣味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结构,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上积极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丽.试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56-157.
[2]张涛.探究小学数学趣味教学[J].学周刊,2014,08:133.
[3]李春燕.浅谈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学周刊,2012,2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