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叶连续6年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县里始终把质量安全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围绕“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工作主线,明确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致力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
  安溪出口茶叶连续6年全部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出口茶企得到日本三井株式会社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认可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出口茶叶价格持续提升,出口茶叶价格比全国均价高出近50%,平均每亩茶园增收1000多元。
  生态茶同建设模式全省推广
  县域大生态:在全省率先实现建筑饰面石材行业整体退出;淘汰水泥落后产能;建材冶炼、电源电器、包装印刷、纺织服装等行业,基本实现新一轮的技改扩建;由县人大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议》,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森林安溪建设”等六大工程,仅201 3年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4万亩,连续两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创建国家生态县通过省级验收。
  茶园小生态:生态茶园的建设,遵循生态农业和立体茶园的要求,通过实施茶一林一绿肥立体复合栽培、种植或保护梯壁绿草、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四周有水源,梯层整齐的茶园结构,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固氮,还能吸引七星瓢虫等益虫。同时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升土壤有机质,引入斜纹夜蛾诱捕器、太阳能灭虫器等先进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完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减少茶树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品质。
  根据测算,采用立体茶园种植出来的茶叶质量更好,茶叶价格平均提高20-30元,茶园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节约化肥成本30%,降低用药成本40%0目前安溪县已建设生态茶园近30多万亩。
  启动全国首个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
  2011年3月,安溪率先在全省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创新农资商品的经营和使用管理模式,整合全县五家农资经营公司,组建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实现农资统一招标、统一售价、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监管,农资经营与使用统一纳入管理,全面实施农资购买卡制度,农民采购农药、化肥需凭卡购买,平台还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从而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农资经营网点和农资经营公司,能在平台系统实现销售台账的日常管理功能,并根据需要保留各项销售台账,实现产品追溯管理,茶农买药有据可查。专业合作社利益均享风险共担
  自2006年3月成立第一家专业合作社以来,到201 4年底安溪已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1280家,全县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联作小组+农户”的组织化经营形式,实现规模经营、茶园质量可管控,总产值40亿元以上。
  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化运作,进行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管理,不断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制作、统一销售,茶农还可以拿茶园入股,零散茶园从分散型的散兵游勇模式向企业化基地转变,茶园管控从此由分散走向集约。企业在茶叶种植、初制、精制等环节上都可以有效把控,茶企由此获得源源不断的安全原料,同时也促进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生产加工建立农事管理记录制度
  安溪铁观音的种植加工环节,建立农事管理记录制度,成熟运用“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规范农资管理,对企业生产基地要求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进行管理,对专业合作社实行双重记录制度:建立进货、加工、销售台账制度。
  初制加工。从采茶开始,每一个环节都注意卫生安全,做到不落地生产。同时,建立进货、加工台账,记好《茶青收购记录簿》、《茶叶初制加工记录簿》。县、乡(镇)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大队、监管分队,常年坚持深入生产第一线,随机抽检县域茶农毛茶在制品,以高密度的抽检与严查重处倒逼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农进行自律。
  精制生产。在加工企业普及GMP和HACCP体系控制,全县61家茶企获得IS09000、HACCP、IS014000、GMP及有机等认证;44块4.9万亩出口备案基地全部建立GAP体系,40%出口企业获得GAP认证,建立有机认证基地1 4个5225亩。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要求,八马、安溪铁观音集团等在2万多亩基地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系统,被农业部试点推广。
  加强检测筑牢安全防火墙
  近年来,安溪县投资3000多万元在县内建设了2个国家级茶叶检测机构——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级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检验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配有2000多万元的先进设备,专业技术人员16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可承检茶叶质量安全指标1 00多项,覆盖我国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法规标准要求,每年除开展出口茶叶检测外,还承担安溪县政府对内销茶叶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任务,年检测样品3000多个、项目2万多项。此外,安溪县加大资金投入,在县、乡、村三个层面建立了不同等级的茶叶检测实验室,形成较具特色、覆盖全县的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网络,为安溪茶业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其他文献
不像常常出现在饮宴祭祀或忧愤悲愁里的酒,茶从来都是以最温情最亲切的面目,存在于古今中国人的生活中。  不需要正襟危坐,更不需要繁文缛节,一盏茶,可解渴提神,可抚慰心灵,可激发诗情,亦可娱人耳目,“玩”出喜感,“玩”出文化。  当然,我们没有时光机,可以穿越回古代,见证或亲历古人“玩”茶的现场。但是,古籍里没有任何表情的段落篇章,古画中永久定格的场景和动作,也许可以给我们的想象提供一点灵感。  斗茶
期刊
茶,可饮,可品,也可“玩”。  怎么个“玩”法?  它可以是概念上的推陈出新,可以是制作工艺上的独辟蹊径,也可以是饮茶方式上的翻新出奇。当然,还可以是营销手法上的玩新花样。  总之,一句话,玩茶,走心,吸睛。  玩茶,是当下大众茶叶消费流行文化趋势的一种反映,也是茶界消费心态的一种折射。它将时代气息、娱乐精神及文化创意注入古老的茶,赋予它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  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旧瓶装新酒”或是
期刊
在国内茶界,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品牌意识的强化,茶叶市场出现了各种好玩的营销形式和现象。每个行业都是在不断寻求突破中前进,茶行业也不例外。如何更具新意地突破,是个“好玩”的话题。  拼山场从“强调”到“低调”  所谓的山场,顾名思义讲的就是茶叶的生长环境(其主要表现在土壤、海拔和地域小气候等方面)。任何一种茶都会受山场的影响,而其中岩茶、普洱等的山场特征又极具表现力。  古人很早就“强调”山场的重
期刊
假如暂时撇开茶树品种的适制性,采自同一棵茶树的茶,因制法的迥异,而成为不同的茶类。  决定形成哪种茶类的奥秘就在于制法中关键工艺的掌握与运用。譬如,闷黄之于黄茶,摇青之于乌龙茶,发酵之于红茶,渥堆之于普洱熟茶等等。这些工艺,可以说是淬炼六大茶类核心品质的标志性“魔法技”,是古人在长期制茶过程中经验的总结。  成熟的经验总是在代代传承中成为经典。  对于古人传授的做茶“魔法技”,现代人不仅传承,而且
期刊
编者按:茶与人、人与茶在这里是如此的和谐统一,如何的浑然一体。安溪人将铁观音视为“天赐神树”,百般呵护,精心浇灌。而铁观音在滋养安溪人的同时,也改变了许多家族的命运轨迹。  尧阳王氏:溪茶望族  如果说西坪是安溪铁观音原产地的中心,那么尧阳就是“中心之心”。它不仅仅是铁观音来历“王说”的发源地,更是安溪史上茶业世家望族的聚集地。  尧阳,古时隶属崇信里,地理范围并非囿于今天的尧阳村,而是包含了尧山
期刊
7月的盛夏,骄阳似火,却是茉莉花绽放的季节,也是福州茉莉花茶新茶上市的时候。9日,位于福州宦溪镇的春伦集团茉莉花茶生态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00多位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及福建省内的大学生在这里与福州茉莉花茶亲密接触,深入了解福州茉莉花茶的文化和技艺,感受这一千年农耕文化瑰宝的魅力。同时,此次茉莉花茶体验之旅也开启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福州站的序幕。  今年的研习营活动由福建省教育
期刊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在吟诵荔枝的诸多诗句里,独爱欧公此言。  始建于唐朝的西禅寺,比这古诗来的更早。在建寺之初寺院就遍植荔枝,《西禅小记》中记载“最多时有荔枝树四五百株”,“宋荔”将“怡山啖荔”的风俗延续了千年,发起于明朝的西禅寺荔枝也延续至今。  “怡山啖荔”已为雅事,若于满院的荔枝树下吃茶,雅趣定然倍增。这样的想法,在去年第一次尝到那株千年荔枝树上的荔枝时就已萌生。是俗事缠身,也是机缘未
期刊
第一次到空山家拜访,不是为茶而去,却因茶相谈甚欢。  空山早早就在房子外等候我们,寒喧几句之后,他径直带我们沿着楼梯往下走。空山在高校任教,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室内设计师,整个负一层是他亲手设计的,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空山对古代的东西情有独钟。在这个偌大的空间里,大到明清家具、木雕摆件,小至书法绘画、文房四宝,随处可见,甚至昔日司空见惯的烛台都在他的收藏之列。在这里,茶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期刊
夏日聒噪的蝉鸣惊醒手边早已放凉的残茶,将近四十年陈期的南港包种,少了开汤时的温热,冷茶在口腔内依然绽放饱和度十足的蓼香,并留下幽雅内敛的杯底香。能保有如此长时间的茶韵,显然不是一般茶器可以达到的境界。初试陶艺名家叶桦洋的台湾岩矿茶器新作,包括大器饱满的瀹茶壶、茶海以及坚致如金的小茶杯等,将悠悠岁月铺陈的底蕴诠释得如此爱憎分明,让我大感惊喜。  举起铁瓶再度注入沸水,像抛落一桩心事一样,轻松注满陶壶
期刊
《天官书》是汉代大学者司马迁巨擘《史记》八篇书的第五篇,专门记载天文学知识、天象、天文事件与星占等。古代中国将浩瀚星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中国称为星官,西方则称为星座,《天官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文字记录与星座体系了。  由蔡永宜、蔡永志兄弟于1973年创立的“天官窑”,尽管与星象全然无关,但所烧出的炫丽釉色,却都能与璀璨的星空或不断变幻的天象相媲美,而两人创作对釉色的顿悟,灵感也全都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