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班会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既具有规律性、阶段性,又具有过程性、常态性,班主任应结合学生实际以及身心特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以实现学生能力与素养共同提升,力求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会活动;实践
班会活动作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根据学院工作要求,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技工院校班会活动的实践进行探讨。
1.主题酝酿与准备
班会活动必须有整体规划,班主任需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班级管理目标,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并制定恰当的整体规划,将整体规划中每个小目标作为班会活动开展的计划。
1.1选定主题
选择好的主题是开好班会活动的前提。应全面了解班级当前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思想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了解本班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主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典型性并能满足学生潜在需求的主题来开展班会活动。只有针对某一阶段学生主要关注的内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我们的主题班会才能真正抓住学生、深入学生内心。
1.2制定班会活动方案
开展班会活动前需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一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是确保班会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活动方案的制定一般需要经历“讨论—征求意见—制定活动方案—修改完善”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制定,同时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制定的活动方案给予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把控,确保方案的制定科学、有效、可行。
班会活动方案制定中要注意以下问题:要明确活动目的与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活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对于班会活动中参与人员的分工要明确、细致,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发挥群体的力量;活动所体现的方式、方法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实现活动目的;活动的具体时间要准确,活动步骤要具有连贯性与一致性,符合认知与教育规律,班主任要适时指导和引导学生使活动步骤围绕主题展开,结构紧凑有理;对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要做好相关预设,并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
2.组织实施
班会活动的过程要有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不同年龄段特点、不同主题内容组织实施,紧紧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去开展,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并在活动体验中明白道理,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以期达到班会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导向作用。
2.1有针对性的活动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班会活动有针对性的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愉悦地参与到活动去。活动导入必须要符合活动选择的主题,选择简洁、生动且具有启发性的素材与材料,采用有效、恰当的导入方式,才能快速、有效的引入主题,真正起到“导”的作用。活动导入常用的方法有故事、視频、图片、趣味活动、问题情境等,比如以文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可以借助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微视频作为活动导入,这样显得活动的导入更为直接、生动,更能贴合学生的实际。
2.2合理选择活动素材
选择合理的活动素材,可以更好激发班会活动的积极导向作用,而老生常谈的活动素材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班会活动失去教育力、说服力。班会活动中的素材可以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挖掘学生自身与主题有关的素材或在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中寻找素材,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真实有效,从而更易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实际的问题。素材的收集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发现、不断积累,比如可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不足之处等进行拍照、录像等,以此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激发学生对自身行为的思考,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远比班主任的说教更加具有效果。
2.3多采用体验式的活动
学生作为班会活动的主体,应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体验中明道理、触情感,这样才能从晓之以理到动之以情,再到导之以行,让学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要改变以及应该怎么做。班会活动的设置必须重视学生主体,重体验过程而轻说教,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只有学生身体体验明道理,使其深入思维体验,才能让学生的内心有所感悟,情感有所触动,行为有所改变。比如“直面挫折”主题班会中,采用“蛋的进化”体验游戏让学生亲身进行挫折体验,使学生明白这过程就类似于人生的缩影,面对挫折需要的是及时调整自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越过困难实现成功。
2.4注重形式的多样性
班会活动单一的形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班主任要在立足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地、灵活地形式去体现活动主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进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枯燥的说教课变成生动活泼的思想课,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比如采用角色扮演形式,可增强学生内在感受,让学生换位思考、亲身体验,从而受到感染和启迪;采用演讲比赛形式,可让学生及时反映思想、有效展示自我,更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3.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是班会活动的收尾,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对班会活动的感悟,更是对班会活动内涵的深化与提升。作为主体的学生是评价班会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的满意与否决定着班会活动效果的好坏。活动中班主任要动态地、细致地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与情感流露,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收集学生对各项活动的反馈信息,收集、听取学生对活动的意见,与学生交流对班会活动的看法。班主任与活动组织者要及时对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活动的得失,在最大限度发挥活动教育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教训、逐渐完善,使主题得以升华,并较为系统地、完整地将主题活动形成案例、文本、媒体报道、班级微信等形式予以记录。
综上所述,班会活动的开展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更要遵循教育规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更好引导学生的成长,更好发挥班会活动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会活动;实践
班会活动作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根据学院工作要求,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技工院校班会活动的实践进行探讨。
1.主题酝酿与准备
班会活动必须有整体规划,班主任需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班级管理目标,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并制定恰当的整体规划,将整体规划中每个小目标作为班会活动开展的计划。
1.1选定主题
选择好的主题是开好班会活动的前提。应全面了解班级当前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思想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了解本班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主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典型性并能满足学生潜在需求的主题来开展班会活动。只有针对某一阶段学生主要关注的内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我们的主题班会才能真正抓住学生、深入学生内心。
1.2制定班会活动方案
开展班会活动前需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一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是确保班会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活动方案的制定一般需要经历“讨论—征求意见—制定活动方案—修改完善”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制定,同时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制定的活动方案给予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把控,确保方案的制定科学、有效、可行。
班会活动方案制定中要注意以下问题:要明确活动目的与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活动,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对于班会活动中参与人员的分工要明确、细致,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发挥群体的力量;活动所体现的方式、方法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实现活动目的;活动的具体时间要准确,活动步骤要具有连贯性与一致性,符合认知与教育规律,班主任要适时指导和引导学生使活动步骤围绕主题展开,结构紧凑有理;对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要做好相关预设,并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
2.组织实施
班会活动的过程要有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不同年龄段特点、不同主题内容组织实施,紧紧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去开展,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并在活动体验中明白道理,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以期达到班会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导向作用。
2.1有针对性的活动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班会活动有针对性的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愉悦地参与到活动去。活动导入必须要符合活动选择的主题,选择简洁、生动且具有启发性的素材与材料,采用有效、恰当的导入方式,才能快速、有效的引入主题,真正起到“导”的作用。活动导入常用的方法有故事、視频、图片、趣味活动、问题情境等,比如以文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可以借助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微视频作为活动导入,这样显得活动的导入更为直接、生动,更能贴合学生的实际。
2.2合理选择活动素材
选择合理的活动素材,可以更好激发班会活动的积极导向作用,而老生常谈的活动素材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班会活动失去教育力、说服力。班会活动中的素材可以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挖掘学生自身与主题有关的素材或在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中寻找素材,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真实有效,从而更易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切实有效解决学生实际的问题。素材的收集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不断发现、不断积累,比如可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不足之处等进行拍照、录像等,以此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激发学生对自身行为的思考,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远比班主任的说教更加具有效果。
2.3多采用体验式的活动
学生作为班会活动的主体,应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体验中明道理、触情感,这样才能从晓之以理到动之以情,再到导之以行,让学生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要改变以及应该怎么做。班会活动的设置必须重视学生主体,重体验过程而轻说教,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只有学生身体体验明道理,使其深入思维体验,才能让学生的内心有所感悟,情感有所触动,行为有所改变。比如“直面挫折”主题班会中,采用“蛋的进化”体验游戏让学生亲身进行挫折体验,使学生明白这过程就类似于人生的缩影,面对挫折需要的是及时调整自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越过困难实现成功。
2.4注重形式的多样性
班会活动单一的形式会让学生感到厌倦,班主任要在立足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地、灵活地形式去体现活动主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进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枯燥的说教课变成生动活泼的思想课,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比如采用角色扮演形式,可增强学生内在感受,让学生换位思考、亲身体验,从而受到感染和启迪;采用演讲比赛形式,可让学生及时反映思想、有效展示自我,更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3.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是班会活动的收尾,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对班会活动的感悟,更是对班会活动内涵的深化与提升。作为主体的学生是评价班会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的满意与否决定着班会活动效果的好坏。活动中班主任要动态地、细致地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与情感流露,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收集学生对各项活动的反馈信息,收集、听取学生对活动的意见,与学生交流对班会活动的看法。班主任与活动组织者要及时对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活动的得失,在最大限度发挥活动教育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教训、逐渐完善,使主题得以升华,并较为系统地、完整地将主题活动形成案例、文本、媒体报道、班级微信等形式予以记录。
综上所述,班会活动的开展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更要遵循教育规律,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更好引导学生的成长,更好发挥班会活动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