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阅读教学的关键有两个:一是要找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二是要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找准“着力点”,就是首先要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就是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
一堂课只有短短45分钟,绝不允许老师面面俱到,其实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通常情况下,对于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含文言课文),只要认真通读下来,80%以上的学生至少能理解80%的内容(阅读文言课文,对照书下注解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用力”,那语文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就不可避免。
孙绍振先生说过:“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却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笔者认为這里的 “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其实就是教学中的“着力点”,至于“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地方”,是在老师将学生完全“带进文本”后,进一步生发出来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能真正走进文本,进行体味、探究与感悟,学完一篇课文,得到的都是一些概念性的结论,这种现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在教学中放过了太多的“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学生自然也不会有“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地方”。当然,教学“着力点”的发现,离不开教师对课标与学情的了解,更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深入解读和个性化思考。
笔者借班执教《孔乙己》,虽然这些初二学生课前读了课文,也看了教参的讲解,但他们在脑海中呈现的基本上都是概念性的东西,或者也可说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诸如: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的迂腐等,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进文本。虽然本文主旨的解读有多种,但鲁迅创作本文的初衷还是“表现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教学生,尤其是教那些未读过几篇鲁迅作品,刚入初二仅仅四个月的学生,就应该让他们将这最基本的内容掌握好,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积累、阅历的丰富,他们自然会有新的感悟,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况且那些多种解读,属于鲁迅作品的研究范畴,是大学中文系师生的事情,放在此处好像会使得课堂内容看上去“高大上”,其实极不切合实际,它会使“学堂”变为“讲堂”,会使学生失去感悟语言文字带来的乐趣。所以教好“这一个”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这一个”教好了,才能激发起学生自觉探究“下一个”的欲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样,本课的“着力点”就找到了,就是让学生深切体会“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要深切体会,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涵泳小说的语言文字。这就涉及到“如何教”的问题了。一篇课文,即便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上也需要腾出时间再一次整体感知文本。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越充分,对话的基础越牢靠。《孔乙己》是一篇长文、难文,鉴于一节公开课的实际状况,留给学生的整体感知时间不能太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两个问题或者一个简短的活动带动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文本,使他们的认识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
有人说“公开课也是家常课”,我深以为然。字词教学是语文常态课中的常规做法,但在PPT满天飞的今日课堂,一般老师授课时,总是将之与文本理解割裂开来。其实,认知、掌握生字词离不开语境,字词教学应该与文意的理解紧密相连,能否通过字词教学带动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就成了我备课中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认真研读文本后,我觉得可行。因为出现的两个高频词“颓唐”和“哄笑”,一是难理解词语,二是多音字词语,它们都属于要求重点把握的词语,也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对这两个词语语境意的“重锤敲打”,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孔乙己内心世界的了解,又可以充分感知周边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而文章中加注的难写字“羼”和“蘸”又属于常用字,对这两个字语境的回顾,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咸亨酒店掌柜的唯利是图,更可以认识到孔乙己的迂腐。
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语文活动”为主线的。我一直以为:一篇课文,“着力点”或“教什么”有可能相同,但“怎样教”却是各有巧妙不同。而无论“怎样教”,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一定要有“好的语文活动”,设计出一个好的语文活动,往往是需要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的。设计出怎样的语文活动,才能让学生深切感知《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旨,是我在备课中反复思考的问题。
遵循阅读规律,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来考虑,读小说,大家自然都会关心情节。其实,小说结局里孔乙己到底死没死,一直是读者关心的话题。既然孔乙己的死没有定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失联”,那么会不会有人去找他呢?对照文本,细细思考,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无人寻找且无人过问不正反映“一般社会的凉薄”吗?考虑到授课对象只是刚入初二不久的孩子,我还是决定用一个既富有新意又较为活泼的“语文活动”来呈现核心问题,于是让孩子们写“寻人启事”这一活动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
让孩子们说一说“寻人启事”的各个要素,然后写一写这张“寻人启事”,其实就是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孔乙己的认识,而这张“寻人启事”的“联系人”一栏到底该是谁的思考与争论,又可真正让孩子们的理解走向深入。
当然,以设计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涵泳语言、体悟情感,是“语文活动”的常见样式。一般来说,好的语文课离不开好的问题设计,而一堂好的语文课却不能设计太多的问题,尤其对一篇长文、难文而言,只要能设计出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足矣!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找准“着力点”,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才能真正意义上使得学生与文本真实地发生“深度接触”;学生只有在“好的语文活动”的引领下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触摸到文本的潜在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地方”方能凸显,教师如若在此时略加点拨,便会有水到渠成之感、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我还想说:执教《孔乙己》一课,我未使用一张PPT,一方面是基于“没有什么东西是说不清楚的”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从真正意义上关注纸质文字,在课堂上读书能做到入眼更入心。
一堂课只有短短45分钟,绝不允许老师面面俱到,其实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通常情况下,对于教材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含文言课文),只要认真通读下来,80%以上的学生至少能理解80%的内容(阅读文言课文,对照书下注解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用力”,那语文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就不可避免。
孙绍振先生说过:“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却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笔者认为這里的 “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其实就是教学中的“着力点”,至于“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地方”,是在老师将学生完全“带进文本”后,进一步生发出来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能真正走进文本,进行体味、探究与感悟,学完一篇课文,得到的都是一些概念性的结论,这种现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在教学中放过了太多的“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学生自然也不会有“想说却说不出来的地方”。当然,教学“着力点”的发现,离不开教师对课标与学情的了解,更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深入解读和个性化思考。
笔者借班执教《孔乙己》,虽然这些初二学生课前读了课文,也看了教参的讲解,但他们在脑海中呈现的基本上都是概念性的东西,或者也可说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诸如: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的迂腐等,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进文本。虽然本文主旨的解读有多种,但鲁迅创作本文的初衷还是“表现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教学生,尤其是教那些未读过几篇鲁迅作品,刚入初二仅仅四个月的学生,就应该让他们将这最基本的内容掌握好,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积累、阅历的丰富,他们自然会有新的感悟,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况且那些多种解读,属于鲁迅作品的研究范畴,是大学中文系师生的事情,放在此处好像会使得课堂内容看上去“高大上”,其实极不切合实际,它会使“学堂”变为“讲堂”,会使学生失去感悟语言文字带来的乐趣。所以教好“这一个”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这一个”教好了,才能激发起学生自觉探究“下一个”的欲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样,本课的“着力点”就找到了,就是让学生深切体会“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要深切体会,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一次次走进文本,涵泳小说的语言文字。这就涉及到“如何教”的问题了。一篇课文,即便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上也需要腾出时间再一次整体感知文本。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越充分,对话的基础越牢靠。《孔乙己》是一篇长文、难文,鉴于一节公开课的实际状况,留给学生的整体感知时间不能太长,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两个问题或者一个简短的活动带动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文本,使他们的认识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往前再走一步。
有人说“公开课也是家常课”,我深以为然。字词教学是语文常态课中的常规做法,但在PPT满天飞的今日课堂,一般老师授课时,总是将之与文本理解割裂开来。其实,认知、掌握生字词离不开语境,字词教学应该与文意的理解紧密相连,能否通过字词教学带动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就成了我备课中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认真研读文本后,我觉得可行。因为出现的两个高频词“颓唐”和“哄笑”,一是难理解词语,二是多音字词语,它们都属于要求重点把握的词语,也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对这两个词语语境意的“重锤敲打”,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孔乙己内心世界的了解,又可以充分感知周边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而文章中加注的难写字“羼”和“蘸”又属于常用字,对这两个字语境的回顾,不仅可以让学生感知咸亨酒店掌柜的唯利是图,更可以认识到孔乙己的迂腐。
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语文活动”为主线的。我一直以为:一篇课文,“着力点”或“教什么”有可能相同,但“怎样教”却是各有巧妙不同。而无论“怎样教”,一堂好的阅读教学课一定要有“好的语文活动”,设计出一个好的语文活动,往往是需要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的。设计出怎样的语文活动,才能让学生深切感知《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旨,是我在备课中反复思考的问题。
遵循阅读规律,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来考虑,读小说,大家自然都会关心情节。其实,小说结局里孔乙己到底死没死,一直是读者关心的话题。既然孔乙己的死没有定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失联”,那么会不会有人去找他呢?对照文本,细细思考,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无人寻找且无人过问不正反映“一般社会的凉薄”吗?考虑到授课对象只是刚入初二不久的孩子,我还是决定用一个既富有新意又较为活泼的“语文活动”来呈现核心问题,于是让孩子们写“寻人启事”这一活动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
让孩子们说一说“寻人启事”的各个要素,然后写一写这张“寻人启事”,其实就是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孔乙己的认识,而这张“寻人启事”的“联系人”一栏到底该是谁的思考与争论,又可真正让孩子们的理解走向深入。
当然,以设计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涵泳语言、体悟情感,是“语文活动”的常见样式。一般来说,好的语文课离不开好的问题设计,而一堂好的语文课却不能设计太多的问题,尤其对一篇长文、难文而言,只要能设计出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足矣!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找准“着力点”,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才能真正意义上使得学生与文本真实地发生“深度接触”;学生只有在“好的语文活动”的引领下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触摸到文本的潜在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地方”方能凸显,教师如若在此时略加点拨,便会有水到渠成之感、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我还想说:执教《孔乙己》一课,我未使用一张PPT,一方面是基于“没有什么东西是说不清楚的”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从真正意义上关注纸质文字,在课堂上读书能做到入眼更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