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的,分清课堂主次,不断进修和科研,促进专业素养积极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主体 思想 教研 自修 实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国家靠教育,振兴教育靠教师。在新课程、新教育观的驱动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时代的呼声。教师如何才能使专业得到有效的成长呢?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构新的价值观取向
1、更新思想,构建人生价值观。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身处于教师这个多付出少收入的行业,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呢?有句话是:“只要你愿意,一切皆有可能。”思想是关键,觉悟是动力,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思想觉悟,才能一丝不苟地坚守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建立起新时期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抵挡得住市场经济的“风吹雨打”,才能做到真正的“爱岗敬业”,才能一心一意地为教育事业而献身。
2、提高认识,构建教育事业观。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年轻的一代、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应该提高认识,把教学工作提高到事业的高度。
3、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方向。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旨,以发展综合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教育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习方法的教育和过程的体验,教会他们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形成独特的自我学习策略,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具备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4、更新教育观念,发展教育思想。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影响,学习能力也有所差异。传统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扼杀了个性的成长,使特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面对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我们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注意个性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2)确立教育方向,分清主次,构建课堂新格局。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适应未来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方法,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设计时,明确教育目的和方向,分清主次,构建课堂新格局。
二、研究与创新,发展专业素质
1、多观摩,勤反思,发展专业品质。人有不同,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存在着差异。要多听课、多观摩,把他人成功的思想和方法挖掘出来,内化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观摩后的教研是专业成长的捷径,写反思却是思想的再升华,是初步的思想到理论成长的必经之路。要通过观摩与探讨,将自己的感悟和别人的思想进行对比,提取精华,去其糟粕,并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再思考,再修改,内化为一种能力,提升为一种品质。
2、重实践,正评价,取长补短。实践是专业成长的基石,教育的智慧来自于实践。面对众多教育思想和主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地升华和内化,才能进化为品质,形成素养。传统教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很多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所以我们应该客观评价传统教学的优劣得失,批判地继承传统教学的长处,将传统教学中好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实践,取长而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3、重心得,勤修改,形成个性风格。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为了适应现代教学所需,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反思、及时总结,把资料汇集成心得。对自己的行为和教学过程要多加审视,发现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多多研究,结合自我特点,立足个人经验,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形成自我的独特风格。
4、搞科研,重教研,促进新理论和新模式的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我们需要不断地科研,通过观摩名师课堂、撰写论文、教后笔记、读后感、听课心得、评课活动等教研活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训;要运用校内、校外的一切资源,利用日常教学中的感悟,及时记录、思考和小结,将成果书写下来,写成论文,促进科研的进行,促进理念和模式的形成与成熟。
5、多读书,读好书,增广见识。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为了适应教学所需,我们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轻松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知识问题。
总之,提高专业素养,思想觉悟是关键,价值观取向是根本。要重拾教育存在的意义,挖掘教学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把教学工作提高到理论的高度,用一生的时光去成就、去发展,成就快乐的教育人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发挥主导功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发展专业水平,促进素质教育健康而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玬《智慧型教师的诞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次印刷。
②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③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关键词:主体 思想 教研 自修 实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国家靠教育,振兴教育靠教师。在新课程、新教育观的驱动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时代的呼声。教师如何才能使专业得到有效的成长呢?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构新的价值观取向
1、更新思想,构建人生价值观。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身处于教师这个多付出少收入的行业,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呢?有句话是:“只要你愿意,一切皆有可能。”思想是关键,觉悟是动力,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思想觉悟,才能一丝不苟地坚守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建立起新时期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抵挡得住市场经济的“风吹雨打”,才能做到真正的“爱岗敬业”,才能一心一意地为教育事业而献身。
2、提高认识,构建教育事业观。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年轻的一代、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应该提高认识,把教学工作提高到事业的高度。
3、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方向。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旨,以发展综合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教育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习方法的教育和过程的体验,教会他们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形成独特的自我学习策略,使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具备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4、更新教育观念,发展教育思想。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影响,学习能力也有所差异。传统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扼杀了个性的成长,使特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面对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我们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注意个性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2)确立教育方向,分清主次,构建课堂新格局。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适应未来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方法,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设计时,明确教育目的和方向,分清主次,构建课堂新格局。
二、研究与创新,发展专业素质
1、多观摩,勤反思,发展专业品质。人有不同,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存在着差异。要多听课、多观摩,把他人成功的思想和方法挖掘出来,内化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观摩后的教研是专业成长的捷径,写反思却是思想的再升华,是初步的思想到理论成长的必经之路。要通过观摩与探讨,将自己的感悟和别人的思想进行对比,提取精华,去其糟粕,并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加以运用,再思考,再修改,内化为一种能力,提升为一种品质。
2、重实践,正评价,取长补短。实践是专业成长的基石,教育的智慧来自于实践。面对众多教育思想和主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地升华和内化,才能进化为品质,形成素养。传统教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并非一无是处,其中有很多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所以我们应该客观评价传统教学的优劣得失,批判地继承传统教学的长处,将传统教学中好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实践,取长而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3、重心得,勤修改,形成个性风格。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为了适应现代教学所需,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反思、及时总结,把资料汇集成心得。对自己的行为和教学过程要多加审视,发现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多多研究,结合自我特点,立足个人经验,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形成自我的独特风格。
4、搞科研,重教研,促进新理论和新模式的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我们需要不断地科研,通过观摩名师课堂、撰写论文、教后笔记、读后感、听课心得、评课活动等教研活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训;要运用校内、校外的一切资源,利用日常教学中的感悟,及时记录、思考和小结,将成果书写下来,写成论文,促进科研的进行,促进理念和模式的形成与成熟。
5、多读书,读好书,增广见识。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为了适应教学所需,我们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轻松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知识问题。
总之,提高专业素养,思想觉悟是关键,价值观取向是根本。要重拾教育存在的意义,挖掘教学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把教学工作提高到理论的高度,用一生的时光去成就、去发展,成就快乐的教育人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发挥主导功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发展专业水平,促进素质教育健康而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玬《智慧型教师的诞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次印刷。
②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③王祖浩《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