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社团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社团建设中会遇到种种困难,面对问题,因地制宜、寻求突破是社团发展壮大的基础;面对困难,砥砺前行是教育者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社团建设 困难
  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在社团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面对困难,砥砺前行是教育者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校克服了资金不足、场地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种种困难,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学生社团建设活动,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了校园文化。我校国旗班2013年被评为南京市首届优秀社团,文学社、合唱团先后荣获南京市优秀社团,每年4月底我校以社团展示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不仅受到学生欢迎,而且受到社团家长、社区、用人单位、教育局主管部门的赞誉。十几年的社团建设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走了不少弯路,困惑过,焦虑过,在艰难与困苦中,我们始终将爱生放在教育的首位,结合学生状况与我校实际现状,开展社团建设途径、内容、方法探索,逐步建立起了规范的社团管理机制,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培养机制,指导老师考核评优制度,社团展演评优机制,优秀社员、优秀社团评优机制,每年定期开展展演、评优活动。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在总结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的社团建设、管理模式。
  一、社团的管理
  我校社团成立的原因各不相同,国旗仪仗队社团因为学校升旗仪式需要而成立,腰鼓社团因为建国90周年演出节目成,合唱团因为参加南京市合唱比赛成立,晨曦文学社因为某个老师的文艺情怀成立,篮球社团因为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比较多,为开展好篮球联赛成立……2012以前,我校各类社团“自由”生长,没有统一管理、要求,有的发展壮大了,例如国旗仪仗队,有的社团昙花一现,例如魔术社。有的学生因为参加社团活动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种种问题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我校召开专题会议,探讨学生社团管理、建设等问题,明确了社团的归属及管理问题,由我校学校团委全面负责,团委就社团建设出台了社团申报审批制度相关管理文件,做到管理有据可依。理顺了活动与教学、活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社团管理关系的明确、制度的完善为我校社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二、社团与师资
  社团师资力量的状况左右着社团建设水平。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社团建设永远在低水平徘徊,没有高水平的师资自然无法形成文化积淀,社团活动内容新颖度与深度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在社团活动中得到愉悦的锻炼与成长,造成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甚至出现退出社团人员较多,导致社团正常工作无法开展的局面。
  中职学校师资缺乏是普遍现象,为此,我校一方面出台了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规范社团的成立、建立半自助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用制度管理、约束学生的社团参与过程,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与此同时,我校专门制定学校社团指导老师聘用、考核办法,面向全校招聘社团指导老师,将社团工作纳入老师工作量统计,与全校教师的职称晋升挂钩、与老师的考核、提拔、绩效相结合,这样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参与社团的积极性,也为青年教师发挥特长、发展能力、尽快成长提供了渠道。我校年轻教师通过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提高了管理学生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也提高了我校社团的专业水准。全员参与社团建设的师资模式為社团建设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制定社团发展规划与工作目标,用目标管理为指导老师、社团学生提供努力方向,为社团的深度发展提供保障。
  三、品牌社团的培育
  培育品牌社团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学校社团的良性发展就要走品牌化道路。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构成了品牌的基础,揭示了品牌间差异的实质。品牌社团的培育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重点建设的原则、开拓创新的原则。按照特色与内涵结合,个性化和可操作性结合的办法,建设既能反映学校特色又能吸引学生,达到教育目的的品牌社团。不同社团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社团受到的教育也不同,不同社团在不同层面学生中分别发挥着“吸引人”“团结人”“教育人”“锻炼人”“培养人”作用。各类社团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发挥“吸引人”“团结人”作用,利用活动凝聚学生,吸引学生把剩余精力投入到情趣健康的校园生活中,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开展正面引导教育;品牌社团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彰显德育成效、发挥舆论导向与育人功效的作用。为此,打造社团品牌,首先要打造品牌的活动,通过活动展示社团理念,彰显社团特色,体现社团价值与文化内涵,学生通过品牌活动,了解和认可社团,进而才会构建起社团的品牌。
  其次要解决社团培育对象的甄选问题与管理问题。针对学校特色与师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社团加以培育,逐步形成一套规范的机制,进而培育成品牌。中职学校社团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类:促进学生德育素养提高的专项公益类社团,这类社团的建设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紧密结合,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引导与德育素质培养,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体艺术类,这类社团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目标,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利用社团活动开展学生高雅兴趣、爱好培养与引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积累的技能,学习类社团以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学生高雅娱乐方式类社团,此类社团体现出较强的娱乐性,以发展、培养学生高雅的娱乐方式为宗旨,把一些有类似爱好的学生团结在社团周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积极的活动中,为校园文化注入高雅、健康的正能量,便于学校对这类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品牌社团培育对象甄选过程中要结合现有社团发展、结合学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师资有目的挑选,各类别兼顾,目前我校的国旗班、晨曦文学社、橄榄枝合唱团已经逐步成长为我校的品牌社团,“君仪”礼仪社团品牌社团创建成熟过程中。   品牌社团培育中建设与管理培育问题。品牌社团不会自主产生,需要有意识、有计划、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系统的培育模式、努力实践各个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品牌社团成熟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点:学生广泛认同并向往参加、社团活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社团成果显著,社团成员有一套成熟的选拔、培养机制,社团成员成长明显,社团各项工作做到有组织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成果展示、有广泛的影响力。社团的品牌化道路中仅有建设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社团品牌进行系统管理,优化每一个环节,从而使社团活动成效能够得到保障,促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评促建、评建结合”解决社团评优与发展问题
  优秀社团与优秀学生的评选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促社团高水平发展的有效“利器”,我校自2014年春季至今连续五年开展社团展示与优秀社团评选活动,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方式促进社团建设,建立起了规范的优秀社员、优秀社团评优机制,促进了我校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我校社团展示原则是:“展现素质,体现特点,创出新意。”通过文艺节目、宣传板、宣传画、微视频、PPT宣讲、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展现社团成果、展示指导老师风采、彰显社团全体人员的魅力、展示社团活动内容与取得成绩等。社团评比包括社团成员之间互评互赛、社团展演评价与评优组成。社团展示活动是社团评优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社团指导老师、社团全体人员展现才能提供了舞台,也成为社团成员与老师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展演与评优机制的设立为社团营造了拼搏争优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指导老师有目的地积极鼓励和引导社团认真训练,在展演中展示自己的魅力、才干、特长,张扬了个性,释放了青春与活动,认同感與成就感刺激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社团成员努力出成果。展演期间,学校利用广播、校园电视、周一升旗仪式宣传优秀社团及社团成员,扩大社团的影响力,营造高雅、文明正能量满满的校园文化。展演活动结束,针对社团的基本情况、活动状况、计划总结、重大活动方案与成效,结合展演过程中各社团表现、取得成绩、学生对社团的认同程度进行评优,在社团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固化和延长学生的兴趣,有效促进各个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五、结语
  社团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老师展现才华的舞台,是因材施教的张扬学生个性的载体,做好社团建设,增强了师生友谊,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学校教育因此变得有趣、有内涵、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爱祥.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李金发.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色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3]殷美娟.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界:综合教育教研,2016(1):17.
  本文系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学生社团建设与学生素质培养探索》(编号KY2015034)的阶段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李达故居内陈列中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李达与刘少奇在湖南大学的合影,是李达与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交往的珍贵瞬间。探寻两位“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李达与刘少奇的交往分五个时期:一是建党初期在上海送刘少奇赴苏联学习;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到长沙讲学时的交往;三是抗战时期刘少奇心系“红色教授”李达的安危;四是李达北上参政经刘少奇介绍重新入党;五是土地改革时期刘少奇看望和关怀李达。  关键词: 李达
摘 要: 《无声告白》是当代美籍华裔作家伍琦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有着精妙的叙事结构和丰富的议题。本文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出发,着眼于婴儿、作为“他人”的母亲、欲望三者之间的关系,解读莉迪亚的欲望和其母亲欲望的重叠和冲突。拉康认为,人的欲望展现出他性,是他人的欲望。书中莉迪亚的母亲,作为莉迪亚生活中最重要的他人,其欲望对于莉迪亚的自我形成和迷失,必然造成影响。  关键词: 《无声告白》 欲望 他人
摘 要: 本文在以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为例,对高星级酒店行业和酒店管理(含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本科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可以构建基于酒店职业发展阶段的阶段式课程体系,逐步从行业需求分析与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确立、职业发展阶段性能力需求与课程选择、岗位能力实现与课程目标及内容的确立、校企融合的课程实施及评价等环节构建完整的阶梯式课程体系。  关键词: 社会需求导向 应用型本科教育 课程体系  
摘 要: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11年成立“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在教学中融入长征文化元素,作者以美术学院2014级文创类毕业创作为例,探索长征文化融入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文创类毕业创作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遵义师范学院 长征文化 文创产品毕业创作  一、概述  位于红色革命老区遵义市的遵义师范学院是国内较早的在教学中融入长征文化的高校之一,其中美术学院是遵义师范学院在课堂教学
摘 要: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二十世纪美国著名通俗历史学家、科普作家和文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1975),英国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之一。作为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房龙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是他们对“文明”概念的重视程度。其次,汤因比与房龙分别在其作品中使用了叙述体。值得一提的是,汤因比与房龙的作品都先后在中国掀起过一阵浪潮。房龙与汤因比对于文明的见解是
摘 要: 清代学者孔广森所撰的《经学卮言》一书,涉及对《周易》《尚书》《诗经》《尔雅》《论语》《孟子》《春秋左氏传》七部经书文本的训诂、校勘以及史实考订。本文主要考察了此书《诗经》部分的内容、体例,并对其在辨正音训、发覆旧解、发凡起例、考订史实、阐明古礼五个方面的考证特点进行了总结与探讨,藉此可以窥见孔氏在《诗经》学方面的成就。  关键词: 孔广森 《经学卮言》 《诗经》  孔广森(1752
摘 要: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代生活的新常态、新风尚,既是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又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现状,从志愿服务活动主体、活动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探讨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志愿服务 现状
摘 要: 文化品格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品格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要学习英语教学新理念,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优化英语教学方法,发挥英语语言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升文化素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核心素养 文化品格 培养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教育部特别重视立德树人的
摘 要: 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直以来,他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反道德、颓废派思想以及他的个人生活饱受争议。创作于1890年的《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结晶。本文将分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出现的多重镜像关系并结合王尔德的个人生活,从而对王尔德的审美追求和自我认识进行更全面地探究。  关键词: 王
摘 要: 本文以许昌学院为例,阐述抓好高校基层党建考核的意义、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三级”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途径、考评办法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 三级量化 党建 考核  高水平的党建工作必然有配套的科学的党建考核评价机制予以支持。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战斗力,建立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激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