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公路大橋

来源 :中国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灣大橋,又曾稱為「港深西部通道」,是一條跨海公路橋,橫跨深圳與香港之間的后海灣(也稱深圳灣),是香港10號幹線公路的延伸。
  深圳灣大橋於2004年1月開始興建。大橋的建造按照深、港雙方共同確定的「以粵港分界線為界,各自投資、共同建設、各自擁有、各自管理」的原則進行。2006年1月20日,大橋的香港段與深圳段合攏,並且在2007年7月1日正式通車。這一天正值香港回歸10週年,通車典禮極其隆重。
  深圳灣大橋的香港起點在元朗區西北的鱉磡石,跨過后海灣,接通位於深圳南山區東角頭新填海區的深圳灣口岸。在口岸區設有立交橋,以分流進入深圳灣口岸的貨運車輛和客運車輛,該立交橋還同時兼具轉換粵、港兩地道路通行方向的作用。因為粵、港兩地道路的行車方向是相反的。
  這座大橋的橋面為三線雙程行車的高速公路。全長5,545米,其中深圳段橋長約2,040米,香港段橋長約3,505米。樹立於海中的橋柱共457支、呈不對稱分佈。行車時速限制為100公里,是當時香港境內車速最高的大橋。
  深圳灣大橋之美在於它呈「S」形跨越海灣,蜿蜒有如遊龍之勢。這樣的設計,其實是為了減輕橋身對后海灣水流的影響,而且比直路更能提高司機駕駛的警覺性。
  這是一座雙橋塔斜拉索式大橋。在港、深兩段各有一座橋塔,每座塔各拉13對斜拉索。橋塔的設計很特別,是傾斜的,相互向對方傾斜。據說是全中國唯一傾斜橋塔的單索面鋼結構斜拉索橋。
  1.深圳灣大橋跨越后海灣,連通香港新界與深圳蛇口(陳一年攝)/2.深圳灣大橋之美,在於曲線蜿蜒,其實是為了配合海灣的水流,以及使駕駛者更精神專注(陳錫源攝)
  大橋落成後,由香港新界西部邊陲到深圳只需10至15分鐘車程,大大縮短了港深兩地之間的距離。在深圳灣口岸區,出入境實施客、貨「一地兩檢」通關安排,以簡化過關程序,節省旅客時間。香港立法會於2007年4月25曰通過的《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條例》,為落實「一地兩檢」的安排提供了法律依據。根據條例,香港特區政府在深圳灣口岸內以租借形式設立港方口岸區,使香港法律適用於港方口岸區,包括深圳灣口岸的港方查驗區及深圳灣大橋深圳段.
  如何拍攝深圳灣大橋
  拍攝深圳灣公路大橋,看來在香港一方比較方便。
  多數攝影者選擇在鰲磡石東側的小山上拍攝。最好是自駕車,由流浮山沿著深灣路向西行,在大橋下通過後,左邊有小路,彎彎繞上可達山頂。如果是乘公車,可在新界元朗市的西鐵元朗站,由B出口步行前往泰豐街,轉乘綠色小巴33號,經流浮山沿着深灣路,過了大橋底的小路口下車,向左步行,繞小路上山,大約走15分鐘。
  有些人會乘前往深圳灣口岸的巴士(例如由元朗乘B2、屯門乘B3號巴士),在途中拍港深西部通道及大橋沿線景色。如果在夕陽西斜的時分經過大橋,可以拍到夕照后海灣的景色。海灣的灘塗、魚排、養蠔場等,都是有特色的景觀。
  無人機航拍大橋容易有新穎角度。后海灣人跡罕至,估計不會管制放飛’只要不越過邊境便可。
其他文献
「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一座城市縱使經濟發達、工業興旺,如果缺乏文化,就像是腰纏萬貫卻不學無術的人,內心難免空洞。  深明此理的東莞,不忘文化層面的探索——近年來的文創園、特色咖啡、精品書店百花齊放,各類設計、藝術工
期刊
中亞篇  公元627年,玄奘法師離開長安,從玉門關偷渡出唐境。他在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與國王結拜後,領着一行人翻越天山,抵達了今日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國境。深入絲路,西域領袖西突厥可汗、往來不絕的粟特人及拜火教信徒會帶給他甚麽衝擊?千多年後,沿著玄奘之路穿梭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三國,絲路民族的信仰是否依然?讓我們跟着玄奘,探尋中亞歷史名城的興衰。  玄奘中亞行  “重走玄奘之路”
期刊
橫斷山脈在滇藏線上展現出無比壯觀的山川陣容,散落於峽谷江畔的一個個村落,像是一筆筆劃上去的。我們走進村子,那些白色方正的藏式民居,粗獷樸實,仔細打量門庭、窗戶和屋頂的裝飾,察看泥牆的厚度和建築的佈局,躲開院內的藏獒,與屋簷下搖著轉經筒的老人親切地打招呼。  很多人在蓋一座房子,背土夯牆,場面熱鬧開心,那是藏民人生中最光榮最驕傲的一件事。主人備足木料與石塊,捧着哈達和酥油去寺廟請活佛擇定一個吉日。破
期刊
有那麼一群人,去旅行時鏡頭追逐的不是景點,而是一列列駛往各地的火車,我們稱他們為「鐵道迷」。編寫主題時,看到幾位攝影師用上數年甚至十年去追攝火車,這份投入讓人敬佩。  我們或許不是鐵道迷,但對鐵道都有一份感情,當聽到老火車轟隆轟隆的聲音時,倍感親切。曾走在華夏大地的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大多已被電氣化火車取代,幸運的就在博物館「長眠」,不幸的被當成廢鐵拆骨出售。近年鐵道旅行蔚為風潮,無疑為老火車注入新
期刊
梁山108條好漢,「船火兒」張橫排在第28名,「浪裡白條」張順排在第30名。  張橫和張順是兄弟,哥倆武功普普通通,水性卻好得出奇。尤其是張順,「渾身雪練也似一身白肉,沒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滸傳》第37回)故此得名「浪裡白條」。白條是甚麼東西?那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學名白鰷,體形細長,光滑銀白,游得飛快。張順一身白肉,水性又好,將他比作白鰷,是很貼切的。  張橫綽號「船火兒
期刊
每逢過年過節,在那些戲棚竹架之上,總會看見一個個絢麗萬千的花牌,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不單是本地獨有的民間技藝,還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今期我們拜訪從事花牌業已經超過廿載的蔡榮基師傅,聽他細訴花牌的特點與變遷。  滿地蟑螂的時代  花牌是以竹及竹籤為支架,配以真假花朵、各式紙類和布料製成的裝飾。榮基師傅子承父業,他父親本是搭棚出身,60年代投身花牌行業,他小學二、三年級便開
期刊
荔枝肉裡是沒有荔枝的。早些年,在飯館中吃飯時,常常見到點荔枝肉的外地遊客,一邊吃一邊嘀咕:咦,這荔枝肉中怎麼沒有荔枝呢?這還真不是笑話,我就遇到過幾次,那時真想問問他們:螞蟻上樹中有螞蟻嗎?夫妻肺片中有肺片嗎?  那為何叫荔枝肉?那是因為做出來的肉塊圓滾滾、紅彤彤的,形似荔枝而已。將豬瘦肉洗淨,先切成約長三寸、寬一寸六分、厚四分的肉片,每片肉片面上剞一分寬、三分深的斜十字花刀。再把剞上刀花的肉片切
期刊
摘要:制度创业是创业者创造和开发盈利机会的重要途径。制度创业的关键条件是场域特点和创业者的社会地位。在场域方面,社会动荡、技术进步和规制改变等都有可能打破社会建构的平衡,引发新思想的出现;而创业者在场域中的社会地位影响着创业者的场域感知和资源获取能力。制度创业的过程充满挑战,创业者要预见各种困难,构建吸引盟友的变革愿景,动员盟友支持其创业,掌握话语策略,调动各种资源,运用相关权力和社会资本。制度变
期刊
100件(組)文物珍藏千里迢迢而來,展示了200萬年來世界文化歷程的精彩斷面。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有別於以往以文化區域闡述人類歷史的展覽方式,也不同於純粹的藝術藏品展,這個展覽以獨特角度帶我們回顧世界不同地域和不同時代的社會演進軌跡,充滿知識之趣。  展覽的時空跨度大,有如鋪開一幅幅人生風景,串連成一部引人入勝的史書。我看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在
期刊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謀生方式,就算同是捕魚,各地也有截然不同的絕活。不論是福建霞浦灘塗的抄網捕撈,還是南的竹簍捕魚,抑或斯里蘭卡的高蹺海釣,皆是地文化與地理特色的寫照。  灘塗抄網  為了捕獲在灘塗流連的小魚,福建霞浦的漁民精通多種技術,手抄網就是其一。海岸潮汐帶的水位浮動會帶來魚群,漁民利用支架撐起的手抄綱在淺水處撈魚,往往收穫不少。除了手抄網,定子綱也是攝影人的必拍題材:漁民在河心豎起高高的竹竿
期刊